书城古籍人间词话
19575600000046

第46章 苏轼词和辛弃疾词雅量高致

【原文】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①、柳下惠②之风。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③辕下。

【注释】

①伯夷:商代末年孤竹君的儿子,被孟子誉为“圣之清者”。

②柳下惠:即展获,字子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柳下是他的食邑,惠是他的谥号,故称柳下惠。他被孟子誉为“圣之和者”。

③局促:原意为狭小、短促、拘谨不自然。此处比喻见识有限,受拘牵。

【译文】

读苏轼词和辛弃疾词,必须多观摩他们的雅量高致,他们有“圣之清者”伯夷和“圣之和者”柳下惠那种风范。姜夔词虽然也好像夏蝉蜕皮,脱去尘埃,但与他们的词比较起来,就难免显得局促,如同被车辕束缚住的马驹。

【评析】

在上一则,王国维提出了胸襟这个概念,而在这一则,他则进一步提出了雅量高致这个概念。

所谓雅量高致是指宽宏的气度和高雅的情致,其实也就是胸襟的具体内涵。王国维谈这个,是为了再次申论人品与词风的紧密关系。他所列举的词人依旧是苏轼、辛弃疾与姜夔,并说苏轼和辛弃疾的人品上升到伯夷、柳下惠的境界,可见其品格之高,因而他们词境界也随之高,而姜夔则显得局促,如同被车辕束缚住的马驹。

伯夷是商代末年孤竹君的长子,本有继位的资格,但孤竹君有意让次子继位。在孤竹君去世之后,其次子又坚持让伯夷继位。伯夷以父命不可违为由拒绝,隐居到首阳山。后来,他因耻于食周粟而饿死。伯夷为后来的儒家所推崇,被儒家“亚圣”孟子誉为“圣之清者”,成为品德高尚的标杆人物。至于柳下惠,因坐怀不乱,也被孟子誉为“圣之和者”。伯夷和柳下惠在古代属于有气节、有胸襟、不慕名利之人,素被视为隐逸君子的典范。王国维将苏轼和辛弃疾比作为伯夷和柳下惠,是就其气度高逸、情致脱俗而言的。王国维要求研读苏轼词和辛弃疾词,要从中读出两人的这一种气度和情致。如果学词的人能将自己的气度和情致向苏轼和辛弃疾两人靠拢,则师法其词就有了基本底蕴。

相比对苏轼和辛弃疾的极度赞誉,王国维对姜夔再次从人品方面提出了批评。姜夔一生为清客,但食人门下,局促自己谨言慎行,以迎合主人的好恶。他偶尔表现出来的清高孤傲其实掩饰不住自己受约束的无奈。对照这一则,我们可以发现,此前王国维对姜夔词“格韵高绝”的评价也未必是一个充分正面的评价。

【参阅作品】

青玉案

(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②。宝马雕车③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④,一夜鱼龙舞⑤。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⑥暗香⑦去,众里寻他千百度⑧,蓦然⑨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⑩处。

【注释】

①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像千树开花一样。

②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

③宝马雕车:此处指装饰华丽的马车。

④玉壶:比喻明月。

⑤鱼龙舞: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⑥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也指仪态娇美的女子。

⑦暗香:本指梅花,这里借指美人。

⑧千百度:千百遍。

⑨蓦然:猛然、突然。

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鉴赏提示】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是最为突出的一首。仅此而已,辛弃疾就称得上词坛豪杰。王国维特别推崇辛弃疾,对其评价非常高。王国维认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辛弃疾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最高境界。前面两重境界是著名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著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都是千古名句。辛弃疾这首词中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能超越前面两个名句,成为最高境界的表述词,这不能不说辛弃疾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处,让人叹为观止。我们欣赏此词时,可以试图分析一下辛弃疾词中的“雅量高致”,以更好地领悟辛弃疾词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