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19535400000070

第70章 社会问题(2)

富勒在《价值冲突》一文中把社会问题分为:(1)自然问题physical prob-lem,如一些自然灾难:地震、飓风、水灾、旱灾等,是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2)修正过的问题ameliorative problem,如抢劫、谋杀、强奸、小偷loaiepolm等,它是一种人为的情境;(3)道德问题moral problem,不管任何时期,道德问题的情况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绝对令人讨厌的。

奥杜姆在《了解社会》一书中,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各社会病态现象,将社会问题分为:(1)个人病态问题,如酗酒、自杀、个人解组、心理缺陷等;(2)社会病态问题,如离婚、遗弃、私生子、娼妓等;(3)经济病态问题,如贫穷、事业、分配不均等;(4)社会制度病态问题,如政治腐败、宗教中的病态等。

孙本文在《现代中国社会问题》一书中的分类是家庭问题、人口问题、农村问题、劳资问题四种。还有的学者针对实际情况将中国的社会问题分为四大类:(1)由制度性、政策性因素引起的结构性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社会公平问题、贫困问题、就业问题、腐败问题,等等;(2)在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出现的变迁性社会问题,如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家庭解体问题等;(3)基于个人因素的越轨性社会问题,如卖淫嫖娼、赌博、吸毒、自杀、精神失常、拐卖人口、封建迷信,等等;(4)偏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道德性社会问题,如关系网与走后门、集体性坐视不救等。

一般来讲,社会问题分类研究的标准必须具有如下特征:(1)目的性,能够体现基于一定认识内容和目的的分类角度,可以达到对社会问题现象的某种具体和深入的认识。(2)操作性,是依一定分类角度经操作化形成的,可以区分社会问题现象的一些概念及可行的方法,而且能够进一步操作化为若干可以测量的指标。(3)社会性,是一种社会因素,并依此得以表现社会问题现象的社会特征与社会的关系。(4)清晰性,具有确定的内涵或意义,由此可以准确区分和说明不同类型社会问题的某些特征。(5)对应性,可将社会问题现象区分为至少两种及以上具有一定特征的类型。

2.社会问题的类型

(1)结构性偏差行为问题。根据社会问题的表现形态,可把社会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失调问题,表现为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偏离社会常规和社会模式。另一类是行为偏离问题,表现为大众的偏差行为,也称越轨行为,是一种偏离常规的大众行为。

社会失调的产生和存在由一定的社会结构所导致,或与一定的社会结构本身直接相关。因此解决这类社会问题,将需要改变或涉及结构的一些方面。如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在目前中国社会转型的条件下,结构性问题尤为明显。社会结构变动直接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往往带有全局性或普遍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动时必然产生众多的社会问题,不仅包括广义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的婚姻、妇女、老人、儿童、环境保护等问题,还包括较少出现的危害、骚乱、大量失业、贫富不均等影响社会良性运行与发展的社会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偏差、越轨、犯罪等行为是界定的结果,是社会中优势团体依其规范而定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复合,功能不断调整,原有的某些行为规范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出现社会控制弱化的情势,而新的规范又尚未建立,处于一个规范真空的时期。由此造成个人行为方式与选择缺乏制度化的约束与控制,大众的越轨偏差问题便会出现。

(2)条件恶化与标准变更问题。根据社会问题的成因,可以将社会问题分为条件恶化问题和标准变化问题。社会问题无论属于结构失调还是偏差行为,就成因而言,无非条件恶化和标准变更两个方面。凡主要因条件恶化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均可归纳为条件恶化类,凡主要因标准变更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均可归纳为标准变更类。

社会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是社会发生比较广泛、较急剧的社会变革、社会变迁时,特别是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功能发生变革时,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变迁速度的不同步性,社会变革、变迁过程和形式的波浪性,以及社会变革、变迁的具体动力,社会承受能力的差异性等原因,不可避免会出现条件恶化、标准变更。

(3)病态问题与发展问题。根据对社会问题的社会评价,可以将其分为病态和发展两种类型。所谓病态问题,是指对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不良影响的问题,而发展问题则是有助于人们的共同生活和推进社会进步的问题。

(4)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问题。根据社会制度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可以将社会问题分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类型。由于不同社会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都受到该制度的影响,因而解决的办法和前景也不相同,这是社会问题的政治性差异。

三、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

从过程的角度来探讨社会问题,我们关注的中心不是已经作为社会问题存在的某些客观现实状况,而是客观现实状况如何作为社会问题而存在。这不仅仅是一个主观对客观简单的认定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主体对社会客体复杂的行为建构过程。

第一,三阶段模型:富勒和迈尔斯最早探讨了社会问题发展阶段的特征。他们提出社会问题表现为有几个不同的活动阶段组成的连续发展过程,每一活动阶段前后相继又相互区别。这种过程称之为社会问题的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它分为三个阶段,即社会问题首先要被察觉(awareness),其次是针对该问题相应政策和措施的确立(policy determination),最后是实施具体的改革行动(reform)。

第二,五阶段模型: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加工深化,提出了社会问题演化的五阶段模型。(1)社会某些人或群体把某种客观存在的情境认定为有问题,有危害,或者将来会产生出麻烦;(2)仅有某些人觉察是不够的,还必须得到更多的人广泛的关注;(3)引起关注后,还需要有相关机构或组织的出现加以推动,使其最终被认定为社会问题;(4)一旦问题被有关机构所接纳,曾经给予关注和推动的群体,对该问题将渐渐失去兴趣;(5)在社会问题存在期间,有关机构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他们所从事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阿里纳在贝克尔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社会运动的角度分析了社会问题演化的历程。他认为一项社会问题的出现、形成,到最后获得其应有的社会地位,都是借助于特定的社会运动来实现或推动的。这一周期性的循环过程要经历五个阶段,如下所示:

(1)发端期(incipiency),即某种社会现象一开始有少数人察觉和关注?

(2)集结期(coalescence),经过传播媒体的渲染,社会舆论的烘托,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证,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的“问题性”越来越取得共识,对其

“问题感”也越来越强烈?

(3)制度化(institutionlization),政府部门开始调拨人力财力物力,创设专门机构,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将对该项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解决纳入政府活动的职责范围内?如果缺乏制度化,即使已成为公众的热点问题,也可能因不成为“社会”问题而途中夭折?

(4)消弱期(fragmentation),当社会问题被制度化为政府的行政业务活动时,社会公众对该问题关注的热情就会减弱?

(5)消失期(demise),如果没有其他社会因素的激发,社会问题的运动生涯也就步入下坡阶段,直至消失?

第二节社会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问题研究的经典理论

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因而人们常常从不同角度研究社会问题的成因,形成了有关社会问题的一般理论,研究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社会整合理论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社会一体化。最先提出社会整合思想并致力于研究社会整合的是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后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进一步发挥了社会整合概念并纳入了自己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体系。社会学常论及的社会整合有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杜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理论主要分析了社会整合形成的原因、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等三个问题。他认为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机械团结”,二是“有机团结”。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团结来维系,“机械”一词的意思是说互不相干的群体彼此非常相似,他们遵守同样的传统规范,有着相同的信仰,因此传统社会是所谓“同质”的社会。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日臻完善和复杂,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加,社会逐步分化,人们逐渐建立起特殊的社会组织去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现代社会便由此产生了。现代社会的整合方式是“异质”的有机团结,其整合要求要比传统社会更高。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他在《自杀论》(1897)一书中,运用社会整合理论对自杀这一社会病态现象做了精辟的分析,认为自杀的原因在于社会整合程度的不同,社会整合程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自杀,只有适度的社会整合才是有利于社会生活的。

2.文化失调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提出了文化理论。在《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本性》(1992)一书中,奥格本指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应该从人的文化方面而不是人的生物本性中去寻求社会变迁的原因。他认为,当一种文化具备了必要的思维能力,并存在一定的需求时,就会通过组合现存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产生新的要素,这就是发明。社会变迁即是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由于调节并不是迅即发生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文化失调现象。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习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或“文化堕距”。文化失调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道德观念不能与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例如,我们已经进入现代社会却还用封建社会的道德文化来约束社会成员,这种文化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3.社会解体理论

社会解体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最先由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提出,它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的过程。社会解体是最严重的一种社会秩序,一般并不常见。最常见的是虽然社会中出现松散、离崩的现象,但仍然保持在原有的社会制度结构、社会体系之内,这种社会状态称之为社会解组。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套现存的社会规则和规范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二是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同时并存,使人们无所适从;三是价值崩溃,即价值规范与行为方式完全紊乱,人们各行其是。

社会解体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则源于社会变迁。在社会急剧变迁时,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以及社区的异质性不断增加等,都会破坏社会原有的动态平衡,使传统社会的权威、约束和控制日益减弱,从而导致社会重组。因此,对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在于要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

4.价值冲突理论

价值冲突理论是冲突学派的学者运用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的一种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该理论提倡研究社会利益,主张以价值冲突观点来研究社会问题,认为冲突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主要事实,而且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分之一,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正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群体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才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价值冲突理论主张以三种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中存在的利益与价值分裂的情况,这三种方法是: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交涉即对立双方就发生冲突问题进行接触和磋商;达成协议即对立双方各自进行一些让步和妥协,做出有利于双方的决定;使用权力即拥有权力较多的一方运用权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控制权,使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