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19535400000067

第67章 社会现代化(4)

以英国的现代化起动为例,工业文明最早在英国形成,它的标志是工业革命及其引起的巨大社会变动。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缺乏创造力的社会,停滞不前,缺乏活力,压抑人性。正是英国率先打破了这种沉重的发展束缚,走上了民族国家的道路,从而摆脱了中世纪的混乱状态,继而又推翻了专政制度,为整个社会争取了相当大的自由度。到18世纪,英国已经形成了很宽松的社会环境和相当开放的政治制度,逐渐走到了历史发展的前列,并积累了一系列发展的优势: (1)内战后国家政治稳定,行政统一,较早地形成了全国市场;

(2)农业革命先行,土地、劳动力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并在农村最早出现了农业手工区;(3)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4)社会分化程度较高,地主和商人阶层关系融洽;(5)传统结构多元化,王权受到限制;(6)宗教世俗化较早;(7)科学革命先行,技术领先;(8)国家独立自主,经济上不依赖外国。这些初始优势形成了最早通向现代化的新机遇。

二、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

最早发轫于英国的这场两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标志着迄今为止人类发展的最大分水岭,它迅速地改变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把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引入崭新的工业文明时代,引发了社会的一系列深层次变革。工业文明比以往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更具有扩张渗透的本性,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仅仅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就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从而促使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1.第一次现代化的浪潮

第一次现代化的浪潮是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时间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大约1780~1860),是由英国开始然后向西欧扩散的过程。这一时期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革命为代表,在此之前现代天文学和力学的创立为第一次现代化浪潮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历史贡献。

17世纪末,牛顿力学体系的最终完成,成为现代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2.第二次现代化的浪潮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并向周围地区扩散,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形成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大潮,使“西化”或“欧化”成为鲜明的历史发展潮流。在第一次现代化大潮中形成的工业技术和世界市场都为以后的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那些同属于基督教文明世界的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相继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蒸汽机车使陆上交通革命化,蒸汽轮船使海上交通革命化。国内市场的整合,国际商业和贸易的扩大,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以英国、法国、美国的工业化经历为参照系,德国、日本和俄国成为第二次现代化大潮中的后起之秀。

3.第三次现代化的浪潮

在第二次现代化大潮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了30年的停滞与徘徊。但其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对后来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新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历史在经历了短暂的调整之后,终于在20世纪下半叶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第三次现代化大潮的出现引发了全球性的大变革,成为了现代化的全面加速期。科学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工业化国家经济繁荣经历了“第二个黄金时代”(1945~1975),相继进入了现代化的高级阶段。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迅速转换;生产的高科技化、专业化与多样化同时提高;并已形成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资源浪费、劳力节省、大众消费、福利主义为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美国成为战后西方世界发展的新中心。原先处在欧、美、澳边缘资本主义地区的国家,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向更高阶段升级。战后已初步实现工业化的苏联也在错综复杂的进程中探索进行结构改革和转换发展机制,向发达社会过渡。在这一时期,随着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洲际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爆发,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独立,开始自主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社会主义体制也从前苏联的一枝独秀成为多国的实践,中国、东欧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突破了单一的资本主义发展格局,成为和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抗衡的一大阵营。

三、中国现代化的百年探索

1.中国现代化的早期阶段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打破了沉睡千年的古老的中华民族。西方挑战的持续冲击,民族危机的强大压力,使无数士绅精英、黎民大众终于认识到我们已经远远地落伍于正在新兴发达的工业文明。伴随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被粉碎所带来的彻骨阵痛与变革图强的辛酸历程,中国揭开了通往现代化的艰难探索之路。

“就建设而言,以10735454平方公里之疆域,而全国铁道仅有12335公里,公路仅有51210公里,航线仅有12988公里,有线电仅有91130公里,电报局仅有1105所,货弃于地,不知取用,宝藏遍野,不知开发,生活必需,都仰人而给。就工业而言,一切规模为宏大之工业,大抵为资本主义先进国家所操持,其他落后的手工业,如土布、如丝织、如磁器,无不江河日下,破落不堪,渐归于淘汰。就农业而言,人已使用电力汽力,自耕种播种以至收获,无不使用机器,我则仍死守中古时代之技术,犁锄仍为主要之生产之工具……农业之凋敝没落,宁尚堪问?就教育而言……仅有大学34所,专门学校16所,大学生仅12285人,专门学生2168人……全国人民几于十分之八九为文盲,教育之落后如此,文化之低落,由可想见。”这就是原载于《申报月刊》杨幸之于20世纪30年代所描绘的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中国这样一个在世界上曾经是盛极一时的富饶帝国,及至世界文明迈向现代化的初端时,却成为了破败凋敝、贫穷落后、任人宰欺的弱小国家,陷入了现代化低度发展的窘境之中。

究其原因既有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又有中国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以及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自从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主义列强便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凭借其船坚炮利发动侵略战争,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些不平等条约,列强从政治上取得种种侵略特权,从经济上获得掠夺剥削的权益,从文化上得以渗透,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主权国家,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社会基础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历来根基深厚,封建专制统治者无非是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维系其封建统治的政治秩序和剥削秩序,但却严重抑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兴起。加之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更使中国孤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之外,限制了与国外经济、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