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石嘴山之最
19533600000007

第7章 历史·地理·人口(5)

市境水资源总量为10.805亿立方米/年,当地产水量仅1.585亿立方米/年,黄河引入量为9.22亿立方米/年(除去泥沙含量)。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资源量为9.766亿立方米/年(含黄河引入量)。各地貌区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贺兰山区集水面积134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5~32.6毫米,年均降水量26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439亿立方米/年。洪积倾斜平原区集水面积48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0毫米,年降水量219.6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048亿立方米/年。冲积平原集水面积2199.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1毫米,年降水量179.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046亿立方米/年。台地集水面积423.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0毫米,年降水量189.2毫米,地表水资量0.013亿立方米/年。当地自产的地表水资源仅0.546亿立方米/年。市境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5.678亿立方米/年。其中接受山前侧向补给量为0.12亿立方米/年,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量为0.919亿立方米/年,河道渗漏和引黄渠系渗漏补给量为2.446亿立方米/年,田间入渗补给量为2.123亿立方米/年,井灌回归补给量0.007亿立方米/年。

市区人口最早记载

清宣统元年(1909)《平罗县地理调查表》载,石嘴山镇(今惠农区)有居民449户,1353人,在当时全县66个堡镇中人口数居第9位;打磑口堡(今大武口区)有居民96户、385人。市区合计555户、1738人。这是今石嘴山市区范围人口的最早记录。民国时期石嘴山人口史籍中仅有片断记载。1918年12月,林竞的过境日记记载,石嘴子(今惠农区)有“居民700余家”(《西北丛编》72~75页)。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石嘴子仅1486人。

当代首批农业移民

1951~1952年,石嘴山安置北京移民203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为新中国成立后石嘴山地区首批农业移民。1956年,从陕西、三门峡水库淹没区移民共12135人,其中:惠农县1636人、平罗县1825人、陶乐县8674人,占当时宁夏安置的陕西、三门峡水库淹没区移民总数的40.54%。1958年,石嘴山接受河南省上蔡、禹城、夏邑、遂县、睢县移民6253人,其中:惠农县1090人、平罗县3081人、陶乐县2082人,占当年宁夏安置总数的36.79%。1958~1959年,浙江省温州、临海、乐清、永嘉、平阳、青田、瑞安、仙居、玉环等县市移民12157人,其中:迁入惠农县8135人、迁入平罗县4022人。1972年平罗县接受中宁县移民1167人。

当代首批外来流动人口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境惠农、平罗、陶乐3县的流动人口(也称暂住人口)甚少。1952年3月和1957年6月,惠农县两次对石嘴山(今惠农区)、黄渠桥镇的暂住人口进行清查登记,分别为17人和254人,主要为临时经商和探亲人员。1959年3月8日,由于石嘴山新建煤炭企业劳力不足,中共石嘴山工作委员会号召全市职工动员内地(除西北5省区)亲属支援石嘴山建设,规定“凡有选民证或公社、大队以上介绍信者,即可登记为暂住人口,解决吃、住、工作等问题”,并成立“外流人员接待办公室”。据同年5月28日统计,进入石嘴山市内的外流人员达20128人(男17503人、女2625人),来自宁夏各县、市和19个省区,仅河北、河南、山东、江苏4省就有15139人,占流动人口的75.3%。这是解放后市境首批外来流动人口。

当代首批调入干部

1949年9月底石嘴山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抽调一批干部接管市境惠农、平罗、陶乐3县旧政权,这是首批外地调入石嘴山的行政管理干部。同时,还先后从革命老解放区抽调一批干部、学生前来石嘴山参加工作。195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一师3000余名官兵,开进市境平罗西大滩,屯垦戍边,开发荒原,创办农场,支援石嘴山经济建设。1955年11月,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独立一师5000余名官兵集体转业,留守西大滩,成立了国营宁夏前进农场,继续谱写着西大滩的开发建设创业史。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国家从中央机关和各省、市成批抽调干部、教师、科技人员来宁夏支援建设。

首批成建制调入职工

1956~1971年,市境接受成建制调入的外省职工22000余人(不包括随迁家属和分散前来的职工及亲属)。如:1969年11月,天津市947名医务人员及家属迁入市境(有医务人员248人)。其中天津市第四医院整体迁入大武口,建立原石炭井矿务局大武口煤炭职工医院,时称“天津医院”,随迁职工及家属906人,占当时天津支宁人员总数的44.99%。成建制调入市境的外省区职工中,来自外省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工厂的现象突出。如原石炭井矿务局一矿老职工主要来自本溪;二、三矿主要来自鹤岗、双鸭山;白芨沟矿主要来自甘肃山丹;大峰矿主要来自抚顺;乌兰矿主要来自阜新。由于矿区布局分散,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一些在方言、生活习惯方面明显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外省人文小区”,形成石嘴山市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成建制调入的外省区职工。

首批成建制调出单位

部分迁入市境的单位后来又奉命成建制迁出市境,支援外地建设,如:1970年2月,市境煤炭部第21工程处奉命调往青海,共有2700多人迁出市境;1978年8月,宁夏煤炭基建公司抽调1015人,组成区化建公司迁往银川;1979年9月,宁夏煤炭基建公司117人奉调入江苏徐州参加中国矿业学院校址建设。在1990年前的10余年间,仅煤炭基建部门成建制地调出市境的施工队伍就有5批4600余人。1982年,大武口煤炭职工医院内迁人员及家属1000余人随医院迁回天津。这些都是首批成建制调出石嘴山的单位。

第一个移交属地管理的移民吊庄

198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扶贫开发战略,采取移民吊庄的形式,动员南部山区部分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贫困群众,迁移到引黄灌区有灌溉条件的荒地上进行开发性生产,创建新的家园。1986年陶乐县(今平罗县陶乐镇)月牙湖、三棵柳地区安置海原县农业移民;1999年12月,月牙湖吊庄由海原县移交陶乐县管理,人口1250户8062人,这是宁夏第一个移交属地管理的县外移民吊庄。

1987年,平罗县隆湖吊庄安置隆德县农业移民5050人。截至2007年,石嘴山市仅安置定居在市区大武口隆湖经济开发区的宁夏南部山区隆德县移民就近3万人,开发配套耕地2.96万亩,开发区建设面积108平方公里。开发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形成以冶金、建材、机械、煤化工为主体,多品种、多门类的工业结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产量、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2011年,石嘴山市新一轮生态移民扶贫攻坚工程全面展开。仅大武口隆湖经济开发区,就计划2011年至2013年,分3年时间建设移民周转房2514套13.5756万平方米(户均54平方米)。至2012年6月底,大武口区共安置迁入定居移民608户2455人。“十二五”期间,石嘴山市计划安置搬迁宁夏中南部生态移民10126户4.63万人。

第一个移民社区党委

2012年11月,石嘴山市第一个移民社区党委——大武口区星海镇新民社区党委正式挂牌成立。根据自治区“十二五”移民安置任务,大武口区新建新民社区作为劳务移民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2514户10400人,已分期分批搬迁537户2202人,其中党员133人。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大武口区立足新起点,统筹谋划,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召开了社区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社区党委领导班子及成员,党委委员5名,党委书记由星海镇副镇长、大学生村官李晓珅担任。社区党委下设社区服务、劳务服务和社会保障3个党支部,并按照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楼栋为单位设立了4个网格功能党小组。

最早的基层普选和人口普查

1953年,市境陶乐县、惠农县、平罗县进行了首次基层普选工作,在此基础上于1954年3~4月3县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首次基层普选的同时,市境开展了首次人口普查工作。是年,石嘴山全境总人口为158770人,其中:陶乐县总人口5402人,惠农县总人口7148人,平罗县总人口81883人。这是石嘴山最早的基层普选和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