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19532300000026

第26章 文化事业(11)

唱响宁夏花儿文化品牌之实践

牛学智

一、宁夏回族与花儿概况

花儿作为西北民间歌谣,历史地看,西北聚居的主要民族如汉族、回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东乡族、蒙古族、裕固族以及中亚的东干族等诸多民族都在共同使用汉语进行创作和传唱,也都属于花儿的创作主体。在这些广泛传唱花儿的少数民族地区当中,除宁夏外,还包括甘肃、青海、陕西和新疆等地区。其中甘肃省就居住着41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藏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裕固族等;青海省的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2%以上,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全省的95%以上;新疆有47个民族,其中回族占其他少数民族的绝大比例,以吉昌的长山子镇花儿会影响为最大。可以说花儿是西北众多民族共同孕育、发芽、开花、结果的民间文化品种。在漫长的繁衍成长过程中,花儿本身已经承载着西北特有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是了解该地区人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婚丧嫁娶、节日仪式、民情风貌和现实生产状况的有效途径。按照西北花儿创作、演唱主体民族身份,语言风格、修辞特点以及“花儿会”的演唱形式,学界把花儿分为“河州型”和“洮泯型”两种。前者以回族为主,主要体现回族特色;后者以汉族为主,主要体现出汉族的民间文化面貌。但就花儿流传的个体性,即个人的传唱特质而不是“花儿会”等群众性组织而言,在西北当属宁夏,在宁夏首推回族。

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宁夏回族自治区汉族367.6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5.47%;各少数民族人口193.90万人,占34.53%,其中回族人口190.23万人,占33.88%。在宁夏境内,回族人口比例在30%以上的县(市、区)有9个,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的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西吉县、海原县、原州区、泾源县和引黄灌区的中卫市、吴忠利通区、灵武市、平罗县。

回族的人口数量确保了花儿的繁荣;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运用影响了花儿的语言多样化;另外,更重要的是回族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浓厚的宗教意识渗透到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使得口头传唱的花儿彰显出了独特的民族风格,既保持着宗教习俗,又体现着与当地汉族生活融合而形成的山区地域风貌的“回族话”特色。花儿对宗教生活的描述和“回族话”的使用,直接形成了回族花儿与其他少数民族花儿不同的语言风格;而“回族话”当中的宗教内容,又区别于其他民族花儿的价值取向。比如回族穆斯林恪守“六大信仰”和“五大天命”(五功)的宗教生活与宁夏南部山区独特的山地地貌造成的艰苦、酷烈、干旱、孤独,却又无比顽强、隐忍和强烈追求自由、幸福的生存意义熔铸于花儿之中,形成了宁夏花儿的特征。

二、全区性活动推动了花儿的普及,让花儿开遍宁夏

花儿在宁夏的生根发芽、被多数人所熟知,历经了半个多世纪。从20世纪30年代末王洛宾的发现到80年代乃至90年代以来代代专家学者的搜集抢救与整理研究,终于从“张口即来,闭口既无”的口传状况转为文人自觉创作、可以通过记谱传授的水平。尤其2006年宁夏回族花儿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抢救和保护花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也标志宁夏回族花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为宁夏回族花儿的进一步普及、繁荣奠定了制度上的保障。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馆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宗伟介绍,目前,宁夏回族花儿已列为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保护的重点项目。同时,我区先后组织创作排演了大型花儿歌舞剧《曼苏尔》《花儿四季》《花儿吹绿西海固》并进京演出,赴福建巡演,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承花儿、营造全民唱花儿的文化氛围。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区已数十次举办全国花儿比赛及“西部十二省区民歌(花儿)邀请赛”活动。2002年,作为花儿的发源地,海原县成功举办了首届“宁夏(海原)花儿艺术节”。大型活动发现了花儿传唱新人才,也推动了花儿在民间的普及和传承。在此契机下,宁夏文化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趁热打铁,普查和重点检查了全区歌手状况,为他们建立了艺术档案,做到了资源保护、建档备案的基础工作。在普查和重点核查的基础上建立和确定自然传承地、传承点(村)、传承户和传承人,初步恢复民间自然传承体系。同时,还开展了花儿进课堂等一系列保护和传承宁夏回族花儿的工作。

保护和传承,方可保证回族花儿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让花儿真正开遍宁夏。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是一项富于创新的工程。由政府主抓、定期定点举办的“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手邀请赛”、每年7月份在宁夏泾源县景区举办一次的“六盘山花儿演唱会”,给宁夏回族花儿营造了一个巨大的传播空间。既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全区性的花儿活动比之定期定点的“邀请赛”“演唱会”,更具有群众性和普及意义,它把花儿真正推向了民间、推向了千家万户。这一点而言,全区性的花儿活动不只是提升了花儿创作水准,尤其是为宁夏回族花儿走向品牌创造了可资借鉴的实践之路。

2009年可谓是宁夏回族花儿实现其创造品牌实践的一年,这一年全区举办的花儿活动就有近10次之多,为花儿精品的筛选和培育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也使以宁夏回族花儿为代表的宁夏文化特色形象初现端倪。

先是“万人花儿漫塞上”专题活动的展开,本着“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宗旨,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宣传部牵头,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银川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这次专题活动,着力推介和传播了本土文化,传承、发展了民间艺术,展现了宁夏民歌花儿魅力,打造了塞上民族民间艺术的品牌,在全国掀起了一个普及、传唱宁夏民歌花儿的热潮。

“万人花儿漫塞上”专题活动,标志着宁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利用宁夏的文化资源,宣传和提升我区对外形象方面,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2009年5月20日,固原市庆祝新中国60周年暨首届“花儿漫六盘”电视大奖赛总决赛降下了帷幕。固原市大力弘扬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既糅合了红色经典文化的神韵,也张扬了宁夏文化精神的当代新特质。《山花唱的心里话》巧妙地凸显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的群众性。在“花儿漫六盘”的余音中,5月26日固原市和中卫市两市联合打造了回族花儿风俗剧《尤素夫的尼卡哈》。全剧分《花儿会上亮声嗓》《阿哥尕妹换记首(信物)》《“色俩目”说了亲订下》《“洗个离娘水”吉发(出嫁)》《尤素夫的尼卡哈(回族婚礼)》五部分,真实地再现了回族独特的婚姻过程,展示了回族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和风土人情。即回族花儿风俗剧之后,11月6日由固原市委、政府倾力打造的反映固原地域文化特色的六盘山花儿歌舞剧《王洛宾的花儿情》又一次在宁夏首府银川成功上演。该剧是固原市继2008年成功推出宁夏首部广播电视连续剧《六盘山花儿留住你》以来,又一次围绕红色六盘、花儿家乡对花儿经典故事的提升和推广,旨在打造“文化固原”的品牌影响力。

宁夏花儿的故乡是固原市和中卫市(含海原县),而固原市和中卫市从回族风俗剧到音乐剧、歌舞剧的艺术提炼,归根结底,是对宁夏文化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典型化过程,这就为宁夏文化特别是宁夏回族花儿文化的“走出去”完成了艺术加工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