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村文化服务“187”项目进程中应着力加强的方面
(一)提高对“187”项目的认识程度
本次督察过程中,仍有为数不少的市县文化馆对“187”项目的重要性没有理解,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认为“187”项目的开展可有可无,有的认为“非遗”与“187”工作风马牛不相及。今后,自治区文化厅将加强对各市县的督察力度,并将把项目考核列入到对各市县的年度考核中。由于我区的文化地域特色鲜明,特别是南部山区一带,“187”项目的实施与“非遗”的保护工作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很多“非遗”的传承点也是“187”项目实施开展的良好土壤,我们应该尊重这一规律,将“非遗”与“187”项目合理嫁接。
(二)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档案资料各市县文化部门要确定“187”项目管理责任人,制定项目工作规划,根据项目阶段任务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各文化服务专干之间要及时沟通,并按时向项目管理责任人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已经确立的示范点需逐个建立独立的档案,有条件的要建立电子档案,未经确立的申报点原则上需有完善的档案资料。
(三)加强培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从90年代起,自治区对农村文化建设已投入20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文化馆、站的服务环境,配置了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但就调查看,仍存在文化站无专干、设备不会使用的情况。所以,对于农村文化专干培训特别是美术、摄影、书法、文学、民间艺术、体育游戏等软件培训是目前急需加强的,以盘活人力资本,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笔者以为,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基层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的新举措,应启动“千村百站”农村文艺骨干培训工程。用两年的时间,为全区范围内近3000个行政村每村培养一名文艺骨干,并对全区191个文化站站长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应明确对象,分为纵向培训和横向培训。比如自治区文化馆纵向培训的对象是市馆的业务人员,市馆的培训对象是县馆的业务人员,县馆的培训对象是文化站和文化室的业务人员;横向培训对象则是相应的各级机关工会、妇联、共青团、大型工矿企业的文艺骨干,相互不要交叉,并形成固定的培训周期,真正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四)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本次五市上报示范点,普遍存在盲目贪多的现象,根据实地考察,个别市县申报点实际情况与上报的书面材料严重不符,对于这种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我们给予严肃批评并取消其成为首批“187”项目示范点的资格,并以为戒。对于示范点的打造,一定要遵循“有多大力,干多大事”的原则,宁可集中精力打造一个“拳头”,也不要伸出五个“手指”一掰就断。
(五)加强沟通,争取支持
加强与财政厅、发改委等部门的沟通协商,主动去呼吁、去奔走、去争取,取得他们的关注和支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行保障机制,确保自治区、市、县、乡镇、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网点能够正常运转和经常开展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合力。
(六)完善考核,重点投入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体系、业务标准和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并把考评结果与政府拨款等直接挂钩,保证国家社会的投入真正发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
我区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活动不断丰富。公益性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还有更宽的服务范围、更广的服务领域要深入进去,要做的事还很多,因此责任重大。文化工作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吴昕:宁夏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关于我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研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研室
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肩负着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繁荣农村文化,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对在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文化各项工作作出部署,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一)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改善
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涵盖了设施建设、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建设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等方面内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维护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群众多种文化需求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市、县(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了我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改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全区有市、县(区)级公共图书馆20个,藏书400多万册,年接待读者170万人次。群艺馆、文化馆2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191个,三分之二的乡镇建起了综合文化站(中心);农村村委会237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008个;社区442个,已建文化活动室306个;宣传文化中心户500余户。实施扶持建设了农村文化活动示范点、文化中心户、农民艺术团队项目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目前已建成农民文化示范户1062户,农民业余文艺团队725个,农家书屋200个。为278个农村示范文化室、564个示范农民文化户、268个优秀农民文艺团队新补充配备了文化设备器材,分别占全区村级文化室、农民文化户、农民文艺团队的28%、53%、37%,初步形成了覆盖乡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领域不断拓展,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二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公共文化项目,为农村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内容。2009年是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将文化信息以信号数据形式传送到各级中心和接收站,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工程。
利用中央拨付资金1013万元,为191个乡镇和565个村级基层服务点配置了计算机、投影机、功放音箱等设备,已安装调试到位,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VPN专线已通达全区各市、县、乡,全面实现了县、乡、村“全覆盖”,使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给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管理,完善了运行机制,也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实用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文化信息服务,让农民享受到了信息化的实惠。
三是广播电视和电影放映实现广覆盖。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电视难的问题。建立以县(市、区)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服务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文化生活质量。2008年,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16%、97.12%,成为全国第一批完成20户以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标任务的省区。同时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大力推进数字电影进乡村项目,采取场次补贴费由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负担20%,每年在农村放映7000多场次,在农村实现了数字电影放映,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的省区。
(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近年来,按照“文化进村、信息入户、项目带动、农民受益”的思路,以“九个一批”和农村文化建设“187”项目为核心,推进文化服务进农家。
一是广泛开展“三下乡”、文化对口支援活动。各地积极探索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新路子,对重要项目和产品采取财政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把文化活动送到农村。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的作用,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组织开展了以农民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百乡千场”等文艺下乡演出活动。2009年全区专业艺术团体送戏下乡演出达2054场。5月~11月底,全区文化广场演出银川市500场,固原市190场,中卫市100场,吴忠市170场,石嘴山市140场,共计1100场,演出场次创历年新高。宁夏话剧团“大篷车”剧组巡回演出,遍及全区县乡村镇并延伸到全国20多个省区,多次受到中宣部、文化部表彰。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每年由政府采购各类文化产品、设备、器材直接送到各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使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服务,确保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积极挖掘、整理和开展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围绕节庆文化主题,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些市、县(区)每年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文化庙会和书画展览及焰火、灯会、社火、高跷、游艺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泥塑、剪纸、雕刻、刺绣、口弦制作、花灯、农民画、皮影戏、回族花儿等民间文化艺术在活动中进行了展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三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演艺团体发展迅速。近些年,我区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各地积极鼓励农民发挥自身特长,自我发展,让农民真正成为发展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角。每年由农民自发组织开展的地方戏曲、文艺节目演出超过50场,观众超过10万人次。如由平罗县退休职工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唱地方戏、演农村事,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三)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近年来,我区一些市县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在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培养了一批农村文化骨干,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些市县积极推进体制、用人制度、分配方式改革,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打破按职称分配的变相平均主义,让那些能干、会干、喜欢干文化的人员有舞台、有机会施展才华。县、乡(镇)、村三级文化骨干网络初步建立。2008年,全区举办农村文艺骨干培训班五期,乡镇、社区文化中心(站)工作人员及三分之一的农村文化室人员都得到了培训。银川市探索建设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长效机制,培养了一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民文艺团队20余个,骨干1500余人。加强农村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区重视农村的文化活动,利用农闲季节,组织了专业文化辅导队伍到农村进行培训,开展学文化、学技能、学法律和读书用书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技能,已培养了一批“土专家”“艺术人才”和“文化能人”。
二、我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区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基本文化需求、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总体看,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各市县财力普遍较弱,没有建立起投入机制,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只能靠国家和自治区投入。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文化设施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模和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50%市县区无标志性的文化建筑,65%的图书馆、文化馆面积和设施不能达标,很多乡镇文化站(中心)缺乏开展活动应有的设备,设施简陋,利用率低,如一些乡镇文化站(中心)冬季没有供暖设施,基本处于闲置,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