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19532200000019

第19章 教师篇(18)

从来校工作至今,每周三下午的例会都是必须要参加的,时间长了以后就慢慢熟悉了开会的程序,知道什么该记住,什么仅仅知道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开会的主要内容就是上传下达以及日常院务流程而已,所以有时开会就会心不在焉。不过有一回例会却让我对自己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加深了对高老师的认识。记得2007年上学期一次例会上,我坐在那里好像在想别的事,突然听到主持会议的高老师在点我的名,回过神慢慢听,才知道高老师在强调科研与教学之间的重要关系,并勉励年轻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积极投身科研之中,争取研学相长。我那时正是比较郁闷的时候,读书找不着北,教学方面也觉得是勉力维持,魂因此在会上听到高老师这么说,同时还点我的名,不禁有点想法。会后去高老师办公室,说起自己的担心,如申请科研项目得不到批准以及自己能力等方面的问题,高老师说道:“不用担心,咱们一起申报,什么事都有第一回嘛!”嗣后我结合自己的兴趣,又联合院里几位教师,以高老师为首一起申报,结果居然申报成功。如今,当年所申请的课题正在继续深化,我自己也在课题的推进与深挖中获益良多,而说起取得的一点进步,就不能不说高老师对包括我在内后进者的大力提携与奖掖,因为正是在这种及时帮助中,让我体会到一个优秀教师的内涵——担当与包容。

所谓“担当”,我在高老师身上看到的就是一种勇于任事、默默奉献的品质。因为同住一个家属院,我与高老师时不时在下课的路上碰上,有时上午一连4节课,下来觉得很是疲惫,于是在边走边聊的过程中,也问起她连续上课的感受,而高老师的回答既实事求是,同时又让我反思,因为她说不累是假的,不过能因为累而不去上课吗?然后笑笑又说起了别的话题。我则因为高老师的话语而羞愧,继之进入反思之中。一名老教师,同时又担当繁重的行政事务,工作千头万绪,却忍着苦累,并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之中,这需要何等的坚守!而这坚守的继续背后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担当精神,它在行政岗位方面体现为坚韧,在教学岗位方面则体现为奉献,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是少说多做,恰当地展示了什么叫爱岗敬业,什么叫竭诚奉献。至于我,现在则少了没有必要的废话,因为我从高老师的话以及教学方面体会到,作为一个教师,学生满意就是最好的奖励,如何让他们满意?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在你能使白纸黑字由静态而动态,由死寂而鲜活之后,学生当然会认可你的劳动,这正是担当与任事、付出与回报之间的辩证法。

而所谓“包容”,当然包括长者对后来者的殷切期望。不过在高老师那里,我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境界与风格。我出身微末,来到学校后许多事都不理解,因此给人一种傻大哈的感觉,往往看着别人到外面开会,实话讲很羡慕却不知如何操作,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去外校开会的资格,2008年我远在福建的朋友转来一封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关于“跨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接受分析”国际会议的邀请函,并邀我同去。实话讲,西湖的旖旎、杭州的秀美以及多年不见的老校友都让我期盼不已,不过“跨文化比较”对我是个新课题,因此相关论文也没有,怎么办?我去找高老师,她在看完邀请函后爽快地说:“没有论文也得去,参加会议的目的就是增长见识与扩大视野,你应该去。”而开会的结果是我现在对于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文化比较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当然近几年我先后多次与会,也使得自己在相关领域的认识得到较大拓展,想来都与高老师之重视分不开,而从这方面我体会到的就是一位优秀教师的胸怀,一方面是虚心学习,另外则体现为视野超前,因此无论为学与做人,都堪为我辈楷模。

当然,高老师值得我学习的方面并不局限于上述,她还有更多的优教点足以垂范,而仅从“为师”这方面说,的确值得晚辈教师学习。

(车凤成,男,博士,北方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选择教书今生无悔

外国语学院刘薇

我为什么要去当一名教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9年前,当我步入学校的第一天,我就在心里反复问着自己。看到周围的同事要么德高望重,桃李芬芳;要么师出名门,才华横溢,我知道,我的教师之路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论资历、学历、教学经验等等,我们相差很远。我告诉自己“你唯一和大家一样的就是爱岗敬业的精神,就是关心学生,就是真心相处”。我从小就相信,只要肯用心,梦想就一定会成真!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教师之路。

大学教师之路,看似很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备课、授课、考试、阅卷等一系列常规工作,不像从政的朋友那样加官晋爵,也不像从商的朋友那样风生水起。没有大的刺激,也没有大的波动。但我在这里学到了做人、做学问的内敛与积淀,感受到了精神世界的充实与从容,我觉得自己在幸福地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不同于母爱、友爱、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而情爱少了几多严谨。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的爱不会付之东流,我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我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国家栋梁;明净课堂有我们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与充实,而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回忆起2003年“非典”期间,学校为了保证师生安全,封闭了学校。青春年少、精力旺盛的学生们,长时间不能离开校园,心中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喝酒、玩牌、上网聊天,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发泄着心中的压抑。恰好在此期间,我担任外国语学院2001级学生的班主任。看到班里学生们的焦躁与不安,我想尽办法去帮助大家。我觉得,比“非典”本身更恐怖的是大家对“非典”的恐惧心理,以及由于封闭所带来的被社会隔离心理。于是,我每天通过电视、网络搜集各种关于“非典”的新闻。在班会上,把自己收集的信息与大家分享,让大家知道国家、自治区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非典”会被我们打败;让大家知道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我们,我们并不孤单。同时,我还会给学生们教读一些励志的书籍,讲一些励志的故事,鼓励同学们懂得从容面对生活师中出现的任何事,永远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做人做事。就这样,在那难忘的一个学期里,班里学生没有任何违纪现象,直到现在,那个班里的一些学生还会在节日里电话问候我,向我倾诉现在的工作与生活。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幸福,我想这就是教师行业让我为之努力终身的原因。因我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别人的一生,我有一种创造历史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