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古兰经概述
19532100000019

第19章 《古兰经》的军事思想(2)

2.《古兰经》也曾以获得战利品的预许来鼓励信徒参加战斗。“和他们所取得的许多战利品。真主是万能的,是至睿的。”(48:19)。

穆罕默德的军队自在白德尔获得战利品后,便知道战利品是解决军需和经费的一种重要办法,并由规定战利品分配办法和伍侯德战役竟有人为抢战利品而失守阵地、贝都因人为获取战利品而要求参加海白尔等战役中可以看出,战利品在吸引人们参加战斗方面起了显著的作用,因而在这方面也有明确的论述:

你们奉真主的命令而歼灭敌军之初,真主确已对你们实践他的约言;直到了在他使你们看见你们所喜爱的战利品之后,你们竟示弱、内争、违抗〔使者的〕命令。你们中有贪恋今世的,有企图后世的。嗣后,他使你们离开敌人,以便他试验你们。他确已饶恕你们。真主对于信士们是有恩惠的。(3:152)

3.《古兰经》除了用上述今世的胜利和战利品鼓励人们积极参战外,还用许多精神上的报酬来劝勉人们,如说:

谁为主道而战,以致杀身成仁,或杀敌致果,我将赏赐谁重大的报酬。(4:74)

从真主发出的许多品级、赦宥、和慈思。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4:96)

这个报酬便是:

他将赦宥你们的罪过,并且使你们入下临诸河的乐园和常住的乐园中的许多优美的住宅。(61:12)

没有残疾而安坐家中的信士,与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的信士,彼此是不相等的。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而奋斗的人,真主使他们超过安坐家中的人一级。(4:95)

并且当有人为别人在战场上牺牲感到遗憾时,《古兰经》就指出,为真主之道而牺牲的人虽死犹生:

为主道而被戕害的人,你们不要说他们是死的;其实,他们是活的。(2:154)

他们在真主那里事受给养。(3:169)

当时的许多信徒在《古兰经》规定了从事战斗的义务后,在上述各种预许的鼓舞下,都出人出钱,极力响应这一号召,去克尽自己的“天命”义务。但战争本身毕竟是残酷的,免不了要有失败和伤亡,因而也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惧和厌恶,《古兰经》对于这种情况也有所反映。如:

战争已成为你们的定制,而战争是你们所厌恶的。(2:216)

当真主以抗战为他们的定制的时候,他们中有一部分人畏惧敌人,犹如畏惧真主,乃至更加畏惧。他们说:“我们的主啊!你为什么以抗战为我们的定制呢?你为什么不让我们延迟到一个临近的日期呢?”(4:77)

《古兰经》还指责那些贪生怕死的信徒说:

你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死亡总要追及你们,即使你们在高大的堡垒里。(4:78)

指出这是贪图今世生活的表现,而“今世的享受比起后世的幸福来是微不足道的”(9:38),进而警告:“如果你们不出征,真主就要痛惩你们,并以别的民众代替你们”(9:39)。

这种厌战怕死的现象在后来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古兰经》曾把这种人斥为心中有病的人,“当一章明确的经文降下,而其中提及战争的时候,你会看到心中有病的人们将象临死时昏晕的人那样瞪着眼看你。”(47:20)这种“心中有病的人”在后来便和“伪信者”一样不仅制造借口不去参加战争,而且还怀恨穆罕默德,并企图在战争时从内部破坏穆罕默德的军队。而《古兰经》刘他们的各种借口和行为都予以深刻地揭露和谴责:

留在后方的游牧人们将说:“我们要照料我们的家产和家属,所以请你为我们求饶。”他们用他们的舌头说的不是他们的心里话。你说:“谁能为你们干涉真主一丝毫?如果他要降祸于你们,或降福于你们。真主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你们猜想使者和信士们永不回家了,你们的心为这猜想所迷惑,你们作不善的猜想,你们是将灭亡的民众。”(48:11-12)

使者出征后,在后方的人因能安坐家中而高兴。他们不愿以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他们互相嘱咐说:“你们不要在热天出征。”你说:“火狱的火是更炽热的,假若他们是明理的。”(9:81)

如果降示一章经说:“你们要信仰真主,要同使者一道奋斗”,他们中的富裕者就要向你请假,他们说:“你让我们与安坐家中的人在一起吧!”他们愿意和妇女们在一起,他们的心已封闭了,故他们不是明理的。(9:86-87)

当时,伪信者和心中有病的人都说:“真主及其使者,只虚伪地应许我们。”当时,他们中的一派人说:“叶斯里卜人啊,你们不必在这里逗留了。你们回家去吧!”他们中的一派人,向先知告假说:“我们的房屋,确是破烂的。”其实他们的房屋并不是破烂的,他们要想逃走。假若这座城被敌人四面攻破,而后敌军要求他们叛教,他们必定承诺。”(33:12-14)

因此《古兰经》斥责这样的人“确是污秽的”,“他们的归宿是火狱”(9:95),认为他们是“真主必定不喜欢放肆的民众”(9:96)。这就充分说明了《古兰经》所说的战争确是考验信徒的一种手段了。

另外,在战争过程中曾发生过一些具体问题,《古兰经》根据当的的情况作了一些规定,主要有下列几点:

1.在白德尔战役中由于获得了一些战利品,于是发生了由谁来分配战利品的争执,《古兰经》根据过去氏族部落分配战利品的习惯,规定由穆罕默德自己处理,这就是《古兰经》所说:“战利品应该归真主和使者”,为了免除信徒为此而引起的争执,《古兰经》说:“你们应该敬畏真主,应该调停你们的纷争,应当服从真主及其使者”(8:1)。后来由于在频繁的战役中得到了不少战利品,于是规定五分之一归真主及其使者,五分之四分给战士,以鼓励他们的热情。归真主及其使者的五分之一,除了穆罕默德及其家属享用外,还提取一部分用于救济贫民、孤儿和困难旅客的慈善事业上,剩余部分就完全由穆罕默德自己处理。但是五分之一归真主和使者其余给战士的规定也不是绝对的,穆罕默德后来处理战利品时就灵活地将它分配给贫穷的战士和信徒,对那些富有者就不一定分给了。比如他将从麦地那犹太教人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分作三部分处理了:一部分归真主、使者、至亲、孤儿、贫民和旅客,一部分归那些曾被驱逐出境丧失自己的房屋和财产的迁士中的贫民,另一部分则归那些不怀怨恨、热爱迁居来的教胞们而又克己让人的辅士(59:5-9)。而在这以前,《古兰经》还曾提到由战利品中拿出一定数额,来补助因信教或迁移而丧失妻子的人安家落业。

2.《占兰经》还提出了处理俘虏的办法:

你们在战场上遇到不信道者的时候,应当斩杀他们,你们既战胜他们,就应当俘虏他们;以后或释放他们,或准许他们赎身,直到战争放下他的重担。(47:4)

这种办法比起原来将俘虏或者杀死、或者沦为奴隶的作法改进了一步。在白德尔战役中俘虏的70人,令其出钱赎身,如无钱而有文化的人则以教书为赎身的代价,由于这次对俘虏的过分宽大,没有打消古莱氏的贵族的气焰,因而在信徒内部引起了不同反响,所以《古兰经》提示:

先知在大地上重惩敌人之前,不该有俘虏。假若没有从真主发出的以往的判决,那末,你们必为收纳赎金而遭受重大的刑罚。(8:67-68)

这就意味着要杀死俘虏以绝后患。但是事实上穆罕默德根据自己的势力的发展情况,知道自己已有压倒多神教人的充分力量时,对俘虏仍采取了释放或纳赎的办法。他在侯乃尼战役中释放6000多俘虏的行为就证明了这一点。

3.《古兰经》还根据当时因信徒错杀牧人、随便传播战争消息、影响军心的情况,提出了出征时“应当事事审慎”,并且应该要将战争消息“报告使者和他们中主事的人”(483)。

类似这样关于战争中具体问题的规定和上述一些战争动员的号召等就构成了伊斯兰教的兵役法和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