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保健手册(上)
19531000000008

第8章 气血辨证(1)

气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又是饮食化生的精微物质之一,人体各种机能活力,均赖于气血的运行而得以维持。血为饮食经气化作用转化而成,全身各脏腑器官都有赖血的濡养。在正常情况下,气血之间,是相互化生,相互依存的;在病变时,则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气病可以伤血,血病也可以伤气,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气少。

(一)气病的辨证

1.气虚:面色淡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眩晕自汗,动则尤甚,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脉虚无力。

2.气滞:胸胁满痛,乳房胀痛,脘腹胀闷,食少嗳气,舌苔薄白,脉弦滑。

3.气逆:咳嗽喘息,呃逆暖气,恶心呕吐,眩晕头痛。吐血、衄血等。

(二)血病的辨证

1.血虚:而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弱。

2.血热:各种出血,量多鲜红,发热口渴,心中烦闷,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数。

3.血瘀:跌打损伤后伤处出现肿胀,青紫,痛处固定,腹内肿块,各种出血,血色紫暗有块,面色晦暗,舌青紫有瘀斑,脉细涩。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症,是应用于外感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卫、气、营、血,概括了湿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不同阶段,来说明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展,为湿热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一)卫分病的辨证

卫,在生理上是指具有保卫肌表,抵御外邪作用的卫气而言。当卫外之气不固,湿热病邪入侵人体时,必先伤及卫气,所以卫分病是外感湿热病的初级阶段,多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微口渴,咽喉肿痛,舌尖边红,苔薄白,脉浮数。

(二)气分病的辨证

气分病,是指湿热之邪,入于脏腑,但尚未入营血,为正盛邪实,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多见发热,不恶寒,汗出气粗,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脉洪大数。

(三)营分病的辨证

营分病,是温热病邪气内陷的深重阶段,营为血中之气,是血的前身,内通于心,故营分症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的病变为主。多见高热夜重,心烦不寐,口干而欲饮,严重者可见神志昏迷,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四)血分病的辨证

血分病,是指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也是卫气营血病变的最后阶段。血分病除具有发热夜甚,烦热不寐,口不甚渴等营分证外,一般以吐血,便血,大便黑而易解。外发斑疹,其色深紫,甚至神昏谵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一牙关紧闭,舌质缸绛,脉细数。

一般而言,外感热病的发展,先卫分,后气分,再入营、血分,这是病情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也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象这样的顺序发展的。随者病人体质的强弱。感邪轻重的差异,有的病人仅见卫分症状;有的发展到气分为止;有的卫、气分症状为时甚短,迅速出现营、血分症状;也有甚至一开始就出现营、血分症状的;此外还有“卫气同病”、“气血两燔”等较复杂的症候。因此,在运用中不可机械对待。

第一节治则和治法

一、治疗原则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中医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作指导,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四诊收集得来的客观资料作为辨证依据,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得出确切的诊断,从而对不同病情制定出不同的治疗原则。

中医治则内容极其丰富,其中不少包含着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在临术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标本缓急等内容,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说治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中医认为:同一本质的疾病,可以产生若干不同的现象;而同一种现象,又可以由不同性质的疾病产生。在临床治疗上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强调治病求本。例如头痛一症,既可由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也可困肝阳上亢,阴血不足,痰瘀等因素而导致。因此,治疗时就必须追本求源,探索疾病的本质,分别采用疏风散寒,疏风清热,或平肝潜阳,养阴补血,化痰祛瘀等不同方法,而不是单纯使用止痛的方法所能治愈的。又如高热不退,烦躁口泻,而见四肢厥冷,是为“真热假寒”证。四肢厥冷是假象,内热过盛是其本质。所以仍应治其热,热除之后,阳气得以外达,肢冷自愈,这就是“治病求本”的意思。

(二)扶正祛邪

扶正即扶助正气,祛邪即祛除病邪。“正气”与“邪气”是疾病过程中矛盾斗争的两个方面,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正气”。如果正能胜邪,则病轻而逐渐自愈;正不胜邪则病重而渐趋恶化,因此在治疗中应特别注意维护人体的正气。

“扶正”,就是用扶助正气的药物,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锻炼身体等方法,以增强人体的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自然修复力,从而压倒“邪气”,战胜致病因子,使身体恢复健康。扶正的措施,在药物治疗上是使用“补法”,根据不同的虚证,给予不同的补法,常用的有益气,养血、助阳、滋阴等法。

“祛邪”,就是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以祛除病邪,消除致病因子,限制疾病的发展,使疾病逐渐痊愈。祛邪的措施,在药物治疗上是使用“攻法”,根据不同的实证,给予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理气、化痰、活血、消食,驱虫等法。

在运用扶正祛邪这一原则时,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正邪消长和盛衰的情况,根据正邪在矛盾中所处的地位,分别主次和先后,灵活地应用扶正、祛邪,或攻补兼施。总之,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刚。

(三)标本缓急

标,即现象;本,即本质。“标本”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从正邪的关系来讲,人的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从疾病来讲,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病的新旧来讲,旧病是本,新病是标;从病的部位来讲,病在脏为本,病在体表为标;从病因来讲,内因是本,外因是标。总之,在疾之,百病不生。可见,嗜欲太过,则伤心神而损健康;只有清心寡欲,淡薄名利,才能思想宁静,正气存内,百病不生。二是要做到乐观愉快,心情舒畅,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延命金丹》说:“衣食随缘,自然快乐。”《寿世青编》也说:“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一般而论,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忧患,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或衣食无着,或工作不顺利等等,而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则应泰然处之,做到“心安而不惧”,一方面要打起精神努力争取,另一方面又不要过于追求,要想得开,看得远,常知足,经常保持乐观愉快,心情舒畅,以免劳心伤神,导致疾病。此外,通过静功锻炼修养身心,也可以达到调摄精神的目的。

调和情志:是指对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良的情绪加以调摄。中医认为,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的情感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对人体无害。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则会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程度,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阴阳失去平衡协调,从而影响人体的体质,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疏五过论》说:“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恩则气结。”故中医把七情太过视为重要的致病因素,而历代医家则把调摄情志看作养生防病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调摄情志应做到和喜怒,少忧思,避惊恐,如《千金·养性》说:“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恐,莫大惧,……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郁郁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对于已产生的七情波动,则应通过调节自己的感情,运用节制、疏泄和转移等方法,不断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影响。如遇到可怒之事,则用理智节制情感上的冲动,或离开出事地点,找情投意合之人倾诉感情;若遇到不幸之事,心中悲哀,可痛哭一场,以减少心理压力;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心中烦闷,可听听音乐,或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以排解忧愁等。

四气调神:即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通过调节人体的起居活动,以达到调养精神的方法。《素问·四气调大论》对此曾做了专篇论述,指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为了适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萌生的特点,在起居上则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披)发缓形”,通过舒展形体,生发机体阳气,达到舒畅精神情志的目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体为了适应夏天阳气旺盛、万物繁茂的特点,在起居上则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通过排泄汗液,疏泄机体阳气,达到调畅精神情志的目的。“秋三月,此谓容乎,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人体为了适应秋天气候肃杀、万物成熟的特点,在起居上则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通过谨慎起居,收敛机体阳气,达到保养精神情志的目的。“冬二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人体为了适应冬天气候寒冷、万物闭藏的特点,在起居上则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通过保暖形体,谧藏机体阳气,达到静养精神情志的目的。古人“四气词神”的理论俱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现代人体生物钟的研究证实,人体的生理随四时季节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节律,若能按照人体节律进行精神形体的调养,则能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饮食调养

指通过采取节制饮食、凋和五味和合理搭配食品等措施,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人体出生后,饮食是摄取营养、化生气血、维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但饮食必须节制,五味必须调和,各种食品必须合理搭配,才能全面发挥营养人体的作用,故《素问·上古天真沦》把“饮食有节”视为“形与神俱”的重要因素之一。饮食调养主要应从节制饮食、调和五味和搭配食品三个方面着手。

(1)节制饮食:是指做到饮食定时、定鼋、冷热适宜。定时主要是指一日三餐要有固定的时间规律,如早餐宜在日出后,中餐宜在日午时,晚餐宜在日落前。如过早过晚,或中间间隔过短过长,都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长此以久,必然导致体质衰弱,正气亏虚,损害人体的健康。定最主要是指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摄取适当数量的饮食,不要过饥过饱。一般地说,男女老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饮食物的需求是不同的,故应因人制宜,但总以适度略少为佳。因为过少则气血化源不足,日久体质必弱;过多则伤食难化。日久脾胃必伤,即《素问·生气通灭论》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关于饮食冷热问题,亦以适中为宜,不可过冷过热。正如《灵枢·师传》所说:“食饮者,热勿灼灼,寒勿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尤其是冬夏季节,饮食的寒热更需注意,以免损伤肠胃引起疾病。

(2)调和五味:是指使用酸苦甘辛成五味食品不町过偏。中医认为,五昧对人体的脏腑气血各有所补,亦各有所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生气通天论》则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成,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殃)。”可见,五味调和,能够补益脏腑,滋养气血,使体质增强;而五味过偏,则能破坏脏腑气血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使体质衰弱。故《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3)搭配食品:是指对不同种类的食品应合理调配。中医认为,食物的种类不同,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完全相同,只有进行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全面营养,以满足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不仅认识到不同食品的各自作用,而且肯定了食品相互搭配的重要性,即能起到“补精益气”的作用。一般认为,人类的食品应以五谷为主,故称“主食”,而以肉、菜、果、蛋为辅,故称“副食”。就副食而论,古人多主张宜清淡,忌肥腻,如《医学心悟》指出:“莫嗜膏粱,淡食为最。”《素问·通评虚实论》也说:“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膏)粱之疾也。”可见,饮食清淡能够增强体质,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而过食肥腻则易助湿生痰、化热生风,引起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