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幸福指导
19530400000097

第97章 才情与颠峰(19)

不是所有的人对她的采访风格都拥护的。事实上,她一度似乎既是最受欢迎的,同时最不受欢迎的电视角色。一个观众给电视台写信要求:“摆脱芭芭拉,要么把她的嘴封上!我听了她几个月,她无非是打断别人的谈话,与人争辩,对她采访的每一个人粗鲁无礼……”

她融新闻与娱乐为一体的风格也引来了评论家的批评。有人对她的做法嗤之以鼻,说她“现在已经实实在在地置自己于职业新闻记者以外了”。芭芭拉一点也不让步。我行我素,风格至今不变。她现在说:“我想让人们感到他们吃了一顿美餐。而且,等看完采访节目,你真正认识到了被采访的人。”

奇怪的是,在接受采访的人们中,倒是很少有人因为她那些尖锐的、常常是很涉及隐私的提问而生气,这可能是他们感到了她对他们表里一致的兴趣。芭芭拉自己评论说:“我发现的人,如果你问的问题是你自己真正好奇,你往往会进展顺利。”也有可能被采访者因这些问题对自己获得了新了解。她有一次曾说,她为好的采访所下的定义是:“发现被采访人自己一直没有暴露的问题。”

因此,常常似乎是很具进攻性的尖刻表面之下,芭芭拉对她所采访的人们怀有特殊的敏感,她注意到名人们的细节。比如,关于罗伯特·肯尼迪她说,“我听到不少关于他如何冷峻和严厉的故事。我采访他的时候,却感到他那么年轻甚至孩子气——他的手在桌下发抖。”

有一个事是肯定的,不论观众喜欢还是不喜欢她的风格,人们都为她的采访着迷。NBC的《今天秀》节目之所以成为日间节目里收视率最高的,芭芭拉是主要原因。1975年,她被国际广播电视协会称为“本年度电视广播第一人”。

③竞争对手

为抢一个新闻,女主持人们各显神通。芭芭拉年龄渐大,慢慢感到“后浪推前浪”的压力。戴安、凯蒂、珍妮……都在拼命地争夺采访机会——何况还有男主持人们,像那位神通广大的CNN的拉里·金。芭芭拉通常会这么向名人,尤其是处在舆论焦点的名人们游说:“我希望给您此刻需要的安宁,但请了解这一点:ABC的《转折点》节目,由芭芭拉和莎耶轮流主持。”

戴安·莎耶是ABC的黄金时间现场主持人,有一张不化装就很美丽的脸。这位1946年出生的晚辈人,比芭芭拉小了17岁。CBS前制片人、《纽约客》杂志批评家庄·克兹说:“10年来,各大电视网走着旧式好莱坞的明星制度的路子。这是现在你创造一颗新闻报道超级明星的途径——建立她们事业的巨大的神话,提升她们——芭芭拉是贝蒂·戴安维斯式的女王——凭藉她年龄、资历和明星权威;而戴安是比较现代的版本,是芭芭拉的下一代。”芭芭拉曾经回忆她这位同行:“从戴安当尼克松的助理新闻秘书的时候我就认识她了,我和她谈过话。她当时很美丽,现在她仍然可爱。男人们喜欢她”作为女人,芭芭拉理解漂亮而又有事业心的女人的烦恼:必须让男人将视线从自己漂亮的脸蛋上移开,看到自己更深的涵养学识,认识自己更重要的价值。芭芭拉同情地说:“必须与(男人的)这个(习惯)作战很可笑,但我想她的确为此战斗,而且成功了。我想这很伤她。但她必须反击——这就是为什么她剪短了头发。”

她二人是竞争对手。有一位新闻制片人说:“对于威胁到芭芭拉电视采访行当的头把交椅的任何人,她便是冷酷无情的。”记者有时抓住点滴迹象分析说,她二人在ABC News鸡尾酒会上互相夸奖对方的采访精彩,但她们的“身体语言”却泄露了对手兼超级巨星之间互争雌雄的架式。她们两人却一起向记者提出反驳,说同样是竞争,男人们竞争就不会被人排斥,唯独对女人说三道四:这是性别歧视!

1994年芭芭拉在一次午餐会上说:“我要澄清一件事,我没挣一千万,离一千万远着呢,戴安不知挣了多少。”戴安接口说:“不如你多。”有人说戴安的合同才是700万。芭芭拉却坚持说:“我真的不如戴安多。我不会觉得戴安挣得最多,但她的合同会帮我,我们干的事情差不多。相信我,下一次谈判我会说:‘多谢了,戴安·莎耶。’”

在私人生活里,芭芭拉后悔的事不多,但是很强烈——倒不是对婚姻,而是对孩子:“我要是多有几个孩子就好了。”她也很后悔对她唯一的姐姐不够耐心:“我后悔自己没有多些宽容,到现在还会梦到这事。她1988年死于卵巢癌。母亲在这不久后也去世了。”

经过痛苦的磨难,什么是她领悟到的?她说:“谁也不会拥有一切。生活就是你放弃的那些,加上你得到的那些。布什曾有名言,在临终的时候,没有人会说‘我应该在办公室里多呆些时间’的,这真是至理名言。临终的时候,你谈的定是孩子和你自己生活的质量。可另一方面,要是你一直陪孩子们呆在家里,等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你也会问:我现在是什么人?”

“生活中常会有后悔的事,没有简单的答案,人们想不到,即使是如我自己的这样的人,拥有了这么多,也会有苦恼和矛盾:这是最好的路吗?有时候可能不是最好的路,但却是自己选择的。早上起床时,我说的第一句话:‘不错,我活着’。如果我这一天有所创造,有点笑声,我在上床的时候就会想‘今天不坏’。”

1995年的一天,芭芭拉差点儿就说不了“今天不坏”了。那天她出席了一个奖励传播行业杰出妇女的午餐会,按日程表,午餐会应该在下午两点结束,之后大家可以去继续上班,但是最后一个讲话的著名女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长篇大论地大谈托妮·莫里森,(女黑人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直讲到两点半了还意犹未尽。芭芭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的时候,只见一群警察、ABC总裁罗伯特·伊格都围在她的办公室门外,她自己的助手们也挤在那里,眼含眼泪。原来,刚才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暴,刮落了街对面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上一根大梁。大梁从她办公室窗外砸进来,落在她的办公桌上,只见满层玻璃碎片。“如果我刚才坐在桌前,必定会被击中,而且我的脸一定已被削掉了!”那一天,真正是温芙蕾救了她的命——倾听朋友们的谈话,可能是最好的救命之策。

要是让芭芭拉用一个字来概括1996、1997年,这个字是什么?“忙”。她在屏幕上与在屏幕下一样,谦和有礼,但她同时又比过去更谨慎、更精明、更爱开玩笑。她说:“我并没有比平常更卖力气,也许我比过去更喜欢自己了。”

是什么使芭芭拉奔忙?她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向她夜总会的父亲,向NBC和后来ABC一切男人为主的运作机器,向一切认为新闻和娱乐不能混在一起的评论家,不断地证明自己:“为什么不呢?”

④在无冕女王的盛名之下

芭芭拉·沃尔特斯的《20/21》,《ABC新闻》的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中城66街。在她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公寓里,芭芭拉·沃尔特斯坐在满是艺术品和书籍的客厅的壁炉前,对记者讲起她领养的女儿杰姬。杰姬曾一个人搬到西海岸去,决定走出母亲的光环笼罩,去独立开创自己的生活。她对周围的朋友一律说,她的妈妈是个学校老师。1995年,杰姬准备回东岸出席母亲的发奖仪式,这时她决定对她的一个好朋友说实话。她对那朋友说:“记不记得我告诉你我妈妈是个教师?”她答:“我想你知道,她很有名。”那个朋友脱口而出的却是:“我的老天!你妈妈是奥普拉·温芙雷!”

芭芭拉一边讲一边忍不住大笑。但是,正如温芙蕾是日间脱口秀节目的女皇,芭芭拉却是黄金时间采访著名人物特别节目的无人可匹敌的女王。

尼克松时代,芭芭拉和戴安的好朋友亨利·基辛格喜欢说:权力是最大的春药;而到了比克·克林顿,名声才是最大的春药。

芭芭拉赢得了无数头衔,夺得了无数奖项,她不论在哪方面都受人们的密切注视。她是实至名归,而绝不是浪得虚名。

1994年9月号的《人物》杂志将她服装评为“最佳”,同时介绍了她的一丝不苟:“你觉得早上起来做好上班准备有困难吗?想想沃尔特斯给自己定下的严格的着装规则:不穿白色(白色反光)不戴项链(会乱响),不戴胸针(会晃人眼),采访大人物时,不穿紧身裤,(不够尊重)。”

1994年5月号《都市》杂志刊出8个女强人排行榜,芭芭拉榜上有名,杂志介绍她说:“不论是世界级领袖人物阿拉法特、卡斯特罗,还是电影明星朱丽娅·罗伯特、汤姆·克鲁斯,没有人能够抵挡她的凌厉盘问。”

1996年5月17日《娱乐新闻》将芭芭拉封为“采访大师”。

……盛名之下,看不到芭芭拉事业的句号,早过了耳顺之年的她,依然是各家电视台争夺挖角的对象。而她,也继续孜孜不倦地探求着,奋斗着。

个性与幸会

戴安娜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女人成为王室王妃。但叛逆的个性注定她不是王室合格的王妃,而是人民王妃,也是叛逆的个性让她过早地走完了人生之旅。

戴安娜在成为英国王妃之前,没有人知道她,成为王妃后,人们不仅知道她是王妃,更知道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惊世骇俗。然而她天生一种叛逆的性格,她向世俗,向王室的“清规戒律”发起了挑战,她愿做人民的王妃,而不愿做皇室的王妃,叛逆的个性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

前英国王妃戴安娜已经香消玉殒了,但她仍留给了世人美好的回忆,对于她,人们仍有说不完的话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抟播媒介的发达,使20世纪名人、明星辈出。这些名人、明星不断出现在人类生活的舞台上。这些名人、明星中,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交往的那一天开始,辉煌的光环似乎一直笼罩在她的头上。人们对她的关注、议论、评价超过了同时代任何一位明星、名人。她是明星中的明星、名人中的名人。她在英国王室十几年,也是王室成员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世界各新闻媒体无一例外地注视着她的举动。从戴安娜1981年成为王妃,到1997年不幸身亡,短短的16年间,只要她在公开场合露面,便无法躲避记者照相机的闪光灯、摄像机的镜头。16年来,她在新闻中出头露面的频率、次数,让那些当今最红的明星甚至百万富翁、政界要员等都感到自叹弗如。

戴安娜的美貌是举世公认的。戴安娜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了不同的魅力的美。纯情少女的戴安娜给人以青春的美、纯洁的美。30岁时,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戴安娜,不仅美貌不减当年,而且更具有了成熟女性那种不可抗拒的美和特殊的魅力。戴安娜的身材被行家们誉为“魔鬼黄金比例”,她的“三围”是35~38~35(英寸)。腰围与臀围比例在0.65~0.7之间,被研究人体的专家们推崇为黄金比例,而戴安娜的腰围与臀围之比恰好是0.7。与戴安娜拥有同样“黄金比例”魔鬼身材的还有黛米·摩尔、辛迪·克劳馥等世界顶尖名模。

戴安娜之所以与众不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美貌使戴安娜产生了非同凡响的效应:由于她成为王妃,英国新闻界竟然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闻种类——戴安娜新闻业!戴安娜真是惊世骇俗!也只有戴安娜能够制造这种效应,其他任何一位拥有同样“魔鬼身材”、拥有同样漂亮魅力的明星、名模都无法与之相比。

惊世骇俗的美,有时会给人带来好运,但也可能给人带来烦恼。戴安娜短暂的一生所经历的荣华富贵、感情纠葛、不幸与幸运等等,都能说明这一点。

(1)为皇宫选择王妃

①漂亮“笼子”谁想进

春风得意的私生活和千头万绪的政府工作,并没有让威尔士王子忘记生活中两件中心事务:找妻子,找房子。房子的要求具体而明确,并不是个大问题。

找妻子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查尔斯在经历了多次的情场失意后,开始扪心自问,究竟还能不能找到一位愿意做他妻子的女孩,当然,她要绝对地符合王室的标准:新教教徒,最好是大不列颠人氏,一定得是处女。于是,1980年7月,他们在罗贝尔和菲利帕·德·巴斯的纽格鲁夫宅露天烤肉时,戴安娜遇见查尔斯,这次,她拔动了他的心弦。当时,查尔斯刚刚作为“蓝魔鬼”队的主力打完一场激烈精彩的马球。高强度的体力运动后,查尔斯和队友们并肩坐在草堆上,舒展身体。这些草是刚刚割好的。在西萨塞克斯,往往是趁空气潮湿,夏天一到就立即割草;比起往年,今年的草割得迟了些。在这7月美丽的夜晚,一股清凉直从地底冒上,干草堆散发着让人头晕的香气。在这祥和的氛围下,查尔斯惬意地呼吸着。在神秘的香气中,他竟尝到了一点逝去岁月苦苦的味道,这味道带着的回忆让查尔斯浮想联翩。这时,戴安娜出现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