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解放延安
19529800000030

第30章 振奋人心的旋律(6)

彭德怀亲切而严肃地说:“尚荣同志,你们今天的任务是艰巨的,又是光荣的。要告诉各级指挥员,要从全局出发。”彭德怀稍停顿了会儿,加重语气说:“你们要把董钊、刘戡的鼻子牵住,牵得越长越死,我们胜利的把握越大!你们如果能把二十九军阻击在羊马河以南,这次歼灭敌一三五旅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

王旅长回答:“请彭总放心!”

这时,曙光射到窑洞的窗户上,彭总微笑着与王旅长握手告别。这笑容显示出彭德怀对自己部队的信任、对敌人的蔑视和对战斗充满着胜利的信心!

4月14日上午,敌整编第一军、整编第二十九军等部九个旅八九万人,在董钊的指挥下,沿牡丹川,云山寺一线的黄土山,从东南向西北,顺着山梁和沟渠遮天盖地扑上来,敌人以为这下子找到了解放军的主力,欢喜若狂,立即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顿时,在长达几十里的宽大正面展开了规模浩大的抗击战。

独立第一旅担负牵、阻敌第二十九军四个旅的任务,三五八旅在独立第一旅右翼,担负牵引敌第一军五个旅的任务。当时独立第一旅的部署是:二团位于云山寺、安家嘴一线;警七团在二团的左翼,位于元子沟一线,七一四团为旅预备队。各团部队都以班、排为单位占据着有利山头,控制着每条沟渠和道路。敌人的炮弹在山顶上爆炸了,掀起的尘土弥漫了山头,炸飞的土块不时砸在战士们的身上,而战士们忍受着疼痛,动也不动。仍然死死盯住敌人。

战斗,一时比一时猛烈的战斗,在考验着每一个战士。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边区人民的光荣任务,鼓舞着他们杀敌的勇气和决心。

敌人像一群蝗虫满山遍野地拥上来,看起来气势汹汹。似乎有些吓人:其实不然,当解放军的机枪开了火,手榴弹开了花,敌人就乱成一团。为了迷惑敌人,解放军同敌人争夺着每一个山头,常常是一个山头敌人三番五次地冲击,付出一定的代价,解放军才转移到新阵地。由于解放军以运动防御顽强阻击,敌人更误认为是咬住了解放军的主力,死死缠着不放,并令一三五旅由瓦窑堡立即南下。

战斗进行到上午9点多钟的时候,东北方向传来沉重的炮声,用望远镜望去,远处浓烟滚滚上升。

王旅长对身旁的李书茂参谋长说:“大概敌人已经进入我们口袋里了!”接着他发出轻松愉快的笑声:“哈哈!现在敌人完全按照彭总的计划行动了。”

“是的,敌人执行彭总命令的准确性比我们并不差,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李参谋长幽默地说。

坐在电话机旁的几个参谋,也哈哈地笑起来。

午后,东西两边战斗都在激烈地进行着。

野司的骑兵通信员送来东面的战况通报:“今日上午8时,敌一三五旅沿瓦(窑堡)蟠(龙)大道南下。9时许,先头部队进至羊马河以北的三郎岔、石家坪地区,进入我方伏击圈,现已被我二纵队,教导旅和新编第四旅全部包围,正在围歼中。”王旅长看过后,令通信员把这一通报迅速转告各团,并让他们告诉全体指战员。

旅通信科长向王旅长报告:“从无线电台监听到西安、延安和董钊指挥部的相互联络,十分忙乱。”

王旅长听后考虑了一会,低声说:“恐怕是董钊已察觉到自己又走错了一步?”他立即让李参谋长打电话告诉警备第七团注意,防止敌人向羊马河方向靠拢。如发现,要坚决堵住。并告诉其他团:“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小分队出击,要把敌人死死拖住!”

捷报:振奋人心的旋律

当独立第一旅和第三八五旅牵制和阻击敌人援军的战斗打响后,董钊、刘戡由此推断逮住了解放军的主力,于是立即向所部通报,各师正面都发现共军的正规部队,要求各师慎重行动,每小时用无线电报话机互相联络一次。

这时董、刘二部是九个旅,他们要凑齐十个旅,就命令一三五旅迅速南下。

九十师代理师长陈武看了通报,听了胡宗南在青化砭讲的悬赏之事,便又神气活现起来,“这下可把共匪主力给兜住了,奶奶的,我要胡长官亲自给九十师发悬赏费。”不过他对每小时联络一次很不以为然,“我们为寻找共军主力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好不容易追上了,又要为取得联络每小时停顿一次,这要耽误多少时间,这不是故意要放走共匪的主力部队吗?”他当着部队的面破口大骂:“真他妈叫人恼火,这样的胆小鬼还能跟共产党作战!”

骂声刚落“叭一”一声枪响,接着机枪声像炒豆似地响了起来。陈武滚鞍下马,警骇地四下探望,这时六十一旅报告,共军在对面山上阻击,部队无法前进。

陈武举起望远镜,把手一挥:“准备战斗,拿下前面山头!”

山上打枪的正是第一纵的三五八旅和新四旅的两个连。灰黄两色军装混杂在一起,真像共军主力呢。

九十师在陈武指挥下,向山头扑去。

这时,一三五旅沿瓦窑堡至蟠龙大道的两侧高地,大摇大摆地南下而来。10点左右,跟第二纵队接火。

麦宗禹深知身后没有援兵,只有跟主力靠近才能脱离险境,因此边打边走。行至羊马河以北高地时,埋伏在这里的教导旅、新四旅一齐杀出,山呼每啸般将其包围。

虽然有几架飞机赶来助战,但无济于事。

在一三五旅遭受突然袭击时,胡宗南命令刘戡救援,刘戡命令右翼钟松救援,钟松命令与一三五旅只隔两个山头的李日基率一六五旅救援,李日基夺下一座山,却无论如何攻不上另一座山,虽迭受申斥,却始终不能对麦宗禹相援。其实,他们之间相距不过五里路。

下午4时左右,敌一三五旅全部被解放军包围在羊马河附近地区,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敌军很快土崩瓦解,4700多人全部被歼。敌一三五旅旅长麦宗禹、四O四团上校团长成耀煌,四O五团上校团长陈简被俘。解放军打了个干净、漂亮的围歼战。

至此,胡宗南恐怕还没有明白过来一阻击董、刘二部的不是共军的主力,而围歼一三五旅的才是共军大部队。

羊马河之役是在青化砭之役后的第20天。

给青少年朋友介绍了解放军牵制阻击敌人和围歼敌人一三五旅的情况,不能不介绍仍留在陕北的毛泽东、周恩来对羊马河战役的关注。自彭德怀,习仲勋将伏击一三五旅的作战方案拍发给毛泽东时,中共中央前委正在大理河畔的青阳岔,毛泽东看过彭德怀和习仲勋电报后,掏出笔在上面划了“AAA”交给周恩来说,“我看很好。”凡有“A”字的电报都属于十万火急。

周恩来说:“这下我部彭总可就得吃他一个整旅。”

“这就叫打一仗进一步。”毛泽东说。这时任弼时进了窑洞,“我们该走了。”

毛泽东有些诧异,“改成白天走了?”

“刘戡、董钊都回蟠龙补充给养去了,军情有些缓和,我们也白天走一回。”

春风扑面。这里的春光似乎比在延安附近那深壑峡谷中来得早,那如同顶着一把团扇似的柳树,树冠上已经开始喷吐绿色,鸟雀因为有这一抹淡绿而来了精神,尽情地鸣啭,欢快地跳跃,召唤着春天。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都上了马,被警卫战士分别簇拥着,逆大理河而上。

太阳照在黄土地上,使这些行路人感到燥热,他们只好解开身上厚重的灰色棉袄的钮扣。

大理河两岸那坚硬的石壁有如鬼斧神功凿开,一条细若游丝的小径在狭小的河谷里漂乎而上。路窄得只容下两只脚,马走得小心翼翼,几乎用嘴触着地探路。

黄昏时分,队伍到了王家湾。庄子坐落在双羊河边的山坡上,隔河相望是一道叫石寨的山壁,岩石炽红似火,屹然而立,极像王家湾的一道屏风,尤其是被这黄昏的落日一照,更加显得雄伟而热烈。

毛泽东兀立窑院,面对石壁沉思。

“彭总他们已经把一三五旅吃掉了。”周恩来匆匆走来笑道。

毛泽东回过神来,一把从他手里抓过电报纸:“没有漏网的吧!”

“一个整旅。”

“好哇,”毛泽东的眼睛掠过电报纸,慢慢抬起头来朝东南方向遥望了一会,“就这样,一个旅一个旅地消灭他,看你胡宗南有多少旅!”说罢,转过身来,“让战士们也高兴高兴。”

周恩来拿着电报喊道:“捷报,同志们,羊马河传来捷报。”

战士们呼啦一下子拥到了窑院,把周恩来围住,陆定一上前接过电报,一句一顿地读着电报。

“又消灭一个旅!”

“又消灭一个旅!”

战士们一齐欢呼起来。那声音撞到对面的石壁又回荡过来。

“你们听,连山都在欢呼呢!”周恩来指着对面的山壁说。

这风趣的话语,把大家逗笑了,这边一笑,那边山谷里也回响起笑声。

毛泽东说:“山也笑,你们听。”

的确,野山也在笑。谁想到在这深山野岭中,还潜藏着这支特殊的队伍,他们竟然笑得如此开心,这样由衷,连野山都同他们一起欢笑。

毛泽东对周恩来和任弼时说:“我说的碾磨战术就是这样,牵上胡宗南在这黄土高原上磨,磨得他精疲力竭,然后再寻机歼灭他其中一股。”

周恩来说:“胡宗南肯定现在如坐针毡,寻找我军主力,我们立刻发电报让野战兵团撤到瓦窑堡东边以逸待劳。”

“你立刻去办此事。”毛泽东说完,点燃一支烟。

夜幕完全笼罩了这片深谷大壑,红色的山壁虽然看不清了,但从河谷传来的水声清晰可闻。

第二天,毛泽东即向各战略区通报了羊马河之战的胜利。通电中说,“这一胜利给胡宗南进犯军以重大打击,奠定了彻底粉碎胡军的基础。这一胜利证明仅有边区现有兵力(六个野战旅及地方部队),不借任何外援即可逐步解决胡军。这一胜利又证明忍耐等候,不骄不躁可以寻得歼敌机会。”新华社也为此发表了《战局的转折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