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物知识
19529600000036

第36章 细菌学之父

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颗闪烁着熠熠光辉的明星,他就是德国科学家科赫。

科赫于1843年出生在德国汉诺威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聪慧好学。1866年他从格丁根大学医学系毕业,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普法战争期间,科赫志愿投身前线任随军外科医师,这为他以后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战后,他定居在偏僻的布雷斯劳,做了一名乡村医生。

科赫一边给村民看病,一边废寝忘食地研究细菌。当时,有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的怪病在欧洲大陆上肆虐横行。患上这种病的牲畜不吃不喝,耷拉着脑袋,而且很快死去,甚至连牲畜的主人也因染上它而难逃厄运。这就是炭疽病,一种可怕的传染病。

科赫所在的布雷劳斯地区炭疽病也十分流行,他下决心要攻克这一病魔。他把因患炭疽病而死亡的牛羊的血涂在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除圆饼状的红细胞外,还有一条一条像火柴梗一样的小虫在颤动。而他检查健康牛羊的血却从未发现过这种小东西。他又把带有这种小棒一样东西的牛羊血注射到健康的牛羊身上,不久健康的牛羊也因得炭疽病而死掉了。经检查,这些死掉的牛羊血液中也存在着小棒样的小虫。科赫自言道:呵,原来牛羊得炭疽病是由于这种棒状的小虫子在作怪!之后,他又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这样,科赫发现了炭疽病的罪魁祸首——炭疽杆菌。

科赫还注意到:牲畜不仅可以被患病的牲畜传染,而且被患病牲畜踏过的草地、吃过的饲料也能引起传染,有时这种传染能持续好多年。科赫心想:这种病菌肯定能以某种方式传播,就好像一些植物的种子可以任意随风飞舞一样,牲畜一旦接受了这种飞舞的“种子”就会引起疾病,这种“种子”可能具有某些特殊的构造,能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几年后仍能保存活力。经过反复思考和潜心研究,科赫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炭疽杆菌形成芽孢。芽孢不仅能生长,而且还能潜伏好几年。健康牲畜吃了被患病牲畜的排泄物、分泌物所污染的饲草或饲料,就会发病。这种通过病菌的传播而引起疾病流行的过程,就是传染。

科赫根据自己的结论,提出了确定病原微生物的严格准则,即科赫法则:①一种病原菌必定存在于患病动物中,并且在同一条件下具有不变的特性;②这种细菌也一定能够在培养基中分离出来;③如果把培养的活菌体接种到另一敏感动物身上,同样的疾病一定能够重复出现。科赫还从炭疽病的研究中得出另外的结论,即炭疽病的病因方式是传染,一种病原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同一种疾病。

科赫研究得出的这些结论,在医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人类第一次证明:特定的疾病是由特定的病菌引起的。使人类认识到传染病的本质是一种病菌在动物体内的寄生,传染病的流行方式是传染,从而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创了一个新领域,为现代细菌学和传染病学奠定了基础。

科赫以不朽的业绩赢得了人们的称颂,被誉为“细菌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