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59岁的杨成明,是辽宁省抚顺市人。他1964年8月大学毕业后到新华社国际部工作,历任新华社国际部欧亚编辑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91年2月至1995年8月,他被振往南斯拉夫任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首席记者。作为分社领导人,参与并负责组织了分社对长达4年的波黑战争的报道工作。1992年,他因在波黑战场上出生人死,并出色完成采访任务,受到新华社总社的通报表扬,同时荣获总社首次给驻外记者颁发的奖金。1997年8月,他再次被派往贝尔格莱德担任首席记者。
43岁的义高潮是:比京市人,1982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英语系。他1982年7月至1985年4月在《北京周报》工作,1985年4月至1995年5月在新华社体育部工作,1995年5月以后一直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1997年7月被派往新华社布鲁塞尔分社工作。他1990年被授予中直机关精神文明个人称号,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起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他到南联盟后,由于操心过度,头发全白了。
吴志强是江苏省泰兴县人,33岁,1990年7月到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曾任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新华社国际部英文编辑室副主任,1998年5月被派往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工作。
赵金河57岁,1970年12月进入新华社后一直在{参考消息)编辑都工作,其间两度赴贝尔格莱德分社任记者。
今年才26岁的胡海晰,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后进入新华社摄影部,1998年2月赴莫斯科分社任摄影记者。
北约空袭前,新华社只有义高潮和黄文两名记者在南联盟。虽然工作很紧张,但他们发回了大量的报道。随着北约的炮声震响后,新华社诸高手走到南联盟战火的最前线。
在杨成明的带领下,新华社的记者们不断克服生活、交通、发稿方面的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到火线采访,发回了大量的鲜活的战地消息、通讯、特写,还有不少新闻性稿件和深度报道,成为在南斯拉夫战场上的中国喉舌。
吕岩松是人民日报社派往贝尔格莱德的唯一记者,但他的发稿量大得惊人。从3月24日至5月24日,他共发回170多篇稿件和新闻照片,仅《环球时报》头版头条就连续10期刊登了他的亲历报道。
今年32岁的吕岩松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89年到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工作,1996年5月被派往南斯拉夫。与他同行的,是他的妻子。
3月24日晚,北约空袭南联盟的行动开始后,他立即驱车前往市中心采访,并拿起手机向编辑部发稿。然而,由于北约的电子干扰,移动电话彻底瘫痪。他发疯似地开车回住地,可有线电话同样不通。正常的截稿时间已过,如果再不能同北京及时取得联系,这条爆炸性新闻将无法于第二天同读者见面。正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刻,人民日报社国际部领导奇迹般地将电话从国内拨到了贝尔格莱德,一条重大新闻终于传到了北京。他说今生今世,也不会忘记这个电话,是它“从地狱中将我拉了出来”。
在南联盟前线,吕岩松感到最为难的就是与北京的战时通信联系。北约空袭时移动电话大部分时间失灵,有线电话也不知什么原因无法拨回中国,有时为打一个电话要拨打上百次。万般无奈之下,他开始向人民日报社驻其他国家的记者站求援,先将稿件传给同行,然后再请他们转发回国内。
过去在国外,开车从没为汽油发过愁,但北约空袭开始后,汽车用油成了一大难题。这一点他也预料到过,事先通过正常的和不正常的手段准备了40升备用油,但后来消耗很快,油箱里的储备日少,他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搞汽油,否则采访时车开不动就麻烦了。
5月7日夜晚,吕岩松和邵云环、许杏虎一同采访归来,几个人互相叮嘱“早点休息”。谁知深夜北约罪恶的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爆炸声一响,吕岩松首先抓起照相机、摄影包和海事卫星电话3件东西就往外跑。待他冲出浓烟废墟时,发观已有3名同行牺牲了,他禁不住号啕大哭。为了向世人揭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罪行,吕岩松立即向编辑部报告了事件的简单情况,随后又强忍悲痛,在电话录音中口述了3个多小时的情况,在(人民日报)上发了独家报道。吕岩松成了第一个把中国大使馆遭北约轰炸的噩耗传到国内的记者。
5月21日至23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吕岩松在南联盟拍摄的照片展览。这个展览共250幅照片,取名《目击暴行》。废墟、火光、鲜血、哭泣、呐喊,人们被图片上那惨烈的战争场面所深深震撼。而此时的吕岩松,仍然战斗在贝尔格莱德。
在大量的报道南联盟战事的电视新闻中,中央电视台记者顾玉龙、王晓琨成为人们;非常钦佩的“战地记者”。
从朗布依埃谈判,到贝尔格莱德战火纷飞的战场,他们一直战斗在最前线。3月26日晚,北约再次空袭南联盟贝尔格莱德时,顾玉龙和王晓琨出去拍摄现场,被当地警察连人带机器拘到了警察局。由于他俩一到南斯拉夫就紧张地忙着工作,没采得及到南联盟政府新闻部办理采访证件,结果被迫在警察局的过道内坐了一夜的板凳,战时情况复杂,对方这样做可以理解。警察是履行公务,对中国人还是很客气的,又送咖啡又送面包。南联盟政府规定,没有合法证件在外面拍摄,要被当作“嫌疑人”。第二天上午,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采人,顺利地把他们领回。离开警察局时,一位警官对他们说:“我热爱中国,我们是好朋友,但现在是战争时期,请你们原谅。”
3月28日,当使馆的同志开车送顾玉龙和王晓琨回住地时,经过连接新区和老城的萨瓦河大桥时,王晓琨跳下车,站到桥头拍外景,而这座桥已列人北约的轰炸目标。这时,有个人拍了王晓琨的肩膀一下,他一回头,见两个穿便衣的南斯拉夫人向他们出示了警徽,然后向他要证件。好在使馆的同志有证件,拿出来交给警察验证,又好说歹说,才放他们过去。这样的事,他们已遇过多次。
为了加强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力量,4月11日,由高伟、王齐放、王卓、张大立4名同志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第二梯队开赴南联盟前线。他们于12日晚8点与顾玉龙、王晓琨他们会合在贝尔格莱德。
这时,空袭警报拉响。第一次听到这揪人心肺的警报声,4名新来的记者有点不知所措。两位“老前线”叫大家别紧张,赶紧先到地下室躲避。他们从第一层的一个侧门进入,走下两层楼梯,便来到饭店地下室兼空调机房:饭店规定,空袭警报拉响后,客人们都到此集合。而现在,整个饭店只有中国中央电视台6个人。大家利用这个机会,互相通报情况,让新同志了解当地环境,以便适应战斗的生活。他们团结在一起,发回了许多全面生动、内容深刻的报道。
到6月初,中国在南联盟的记者达17人。其中新华社7人,人民日报社1人,光明日报社1人,中央电视台6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人。他们发回的报道,不仅是中国新闻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世界各国新闻媒体的主要稿件来源。
九、枪林弹雨中的中国女记者
有名气的中国女记者不多,而走向世界的中国女记者更是风毛麟角。
在科索沃战争的风云中,有几位中国女记者显露了她们的才智、勇敢和独特的魅力。
新华社在今年3月派往南联盟的记者邵云环并不年轻了。她个儿不高,戴……副大框眼镜,透着一个成熟女人的沉静。起初,人们从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刊《参考消息》上,看到“本报特派南斯拉夫记者邵云环”的破格大号字署名时,没有人想到这个记者是个女性。
勤奋踏实、德才兼备的邵云环,1951年6月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曾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建工处当工人。艰苦的环境和平凡的劳动,构筑了她大山的筋骨和松树的品格。
1971年,20岁的邵云环被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塞尔维亚语。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1975年2月,她被分配到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1990年9月,他奉派到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工作,目睹了南斯拉夫的分裂和波黑的激烈冲突,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1993年回国后,她担任俄罗斯东欧编辑室副主任。1996年9月,她担任《参考消息》第二编辑室副主任,开辟了一些诸如《国际大特写》等深受读者喜欢的专栏。
科索沃局势紧张的时候,她主动请缨,要求到南联盟的第一线去工作。到达贝尔格莱德不久,北约的导弹就在南联盟炸开了。目睹一幕幕惨景,她的灵魂受到又一次洗礼。
邵云环平时住在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每天深夜,北约导弹的爆炸声不时在耳边震响。为了安全起见,她把玻璃窗上都用胶条帖上“米”字。生活规律都打乱了,分不出白天黑夜,睡觉经常是和衣躺下。听到空袭警报声,按规定要到地下室躲避,但她却硬着头皮呆在屋于里写稿子。
8年前她第一次到分社工作时虽然也经历过前南斯拉夫的波黑战争,但那次战争毕竟不是发生在贝尔格莱德,没有那么大的危险。但是,面对危险,她毫不畏惧。她说,是塞尔维亚人的勇敢鼓舞了她。
北约一般在晚上或凌晨时分对南联开始轰炸。为了保护距中国大使馆3000米远的“布兰科”大桥,男女老幼每天夜里都在桥上唱歌、跳舞、喊口号,大家用满腔的爱国热情筑起“人体盾牌”。邵云环也参与到这个“人体盾牌”中来,亲历了南斯拉夫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场面,她的心灵被这情景深深震憾。她的第一篇通讯《悲壮的贝尔格莱德》发表后,深受读者好评。
在贝尔格莱德,几乎每一个有点价值的建筑物,都成了北约的轰炸目的。今天这幢楼好好的,明天就可能被炸毁。为了留下那些建筑物的印象,邵云环在繁忙的采访活动中,抽时间用录像机把贝市一些可能遭轰炸的设施都拍了下来。
从北约空袭的第三天开始,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广场上就不断举行反战音乐会。直播电视上每天打出一行字:“贝尔格莱德的市民们,明天继续到广场来吧,让全世界看看我们!”邵云环多次来到现场,体验和记录那种群情激昂的场面,把这些记录下来。融人自己的新闻作品中。
在发表大量消息的同时,邵云环在《参考消息》上刊登了3篇长篇通讯《北约空袭南联盟亲历》、《在血与火中所见所闻》和《没有灯光的漫漫长夜》。这些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浩然正气和对南斯拉夫人民的由衷钦佩与同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同事的眼中,新华社女摄影记者黄文生得小巧玲珑,漂亮、文静,一副金丝边眼镜把她衬托得格外秀气。就是这样一个身材瘦小的女记者,每天背着七八千克重的摄影器材,穿梭于南联盟的炮火硝烟中,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