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衣食住行与科学知识
19526000000063

第63章 从荷叶到遮阳伞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晴天还是下雨,人们走在路上都爱拿一把伞。晴天用来遮阳,雨天用来挡雨,一伞两用。伞的发明并非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经过漫长的时光,集世代智慧的结晶,然后才逐步变为商品的。

伞的发明是受最古老的头顶树枝、荷叶遮阳避雨的启发而来。

相传在4000年前,当时的部落首领黄帝与另一个部落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境内)打仗。时值春末夏初,风刮土扬,烈日炎炎。这时,黄帝身边的一位谋土想到平时老百姓把荷叶盖在头上遮阳,于是他就建议黄帝在战车上撑起一个类似荷叶的圆形遮盖物,叫做“华盖”,用来遮住阳光、挡住风沙,黄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黄帝打了胜仗。古人迷信,以为是“华盖”保佑的结果,因此视它为荣誉和权利的象征,黄帝走到哪里,华盖就跟到哪里。所谓华盖就好像一顶圆形布盖子下边支着一根长棍子,不能收拢也不能撑大,就像一片大大的荷叶盖在头顶上一样,比较笨重,但能起到遮阳的作用。而伞这个名称,在我国南北朝时才出现,很形象,是华盖演变而来的。此前的古代,都把伞称为盖。如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下雨时只好淋着。他的弟子颜回叹息道:“孔子将行,雨而无盖。”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路经河南商丘,华盖太大过不了城门,刘秀大怒,欲将县官斩首。三国时,孙权为表彰大将陆逊打了胜仗,把自己的华盖赐给他,堪称殊荣。盖即伞的前身,只是盖与普通老百姓无缘。南北朝以后,一些官吏和富有人家,让工匠仿制盖,制作一种能遮阳避雨的工具,又要与盖有所区别。于是,一种采用绫罗丝绸当面料,骨架比盖小,又可撑可收的防雨遮阳的用具——伞问世了。

唐朝的造纸业十分发达,社会用纸广泛。有的工匠在纸上涂桐油,制成防雨的油纸伞,作为罗伞的一个补充,不料很受欢迎。一时间,下雨时人人都举纸伞的情景随处可见;这种做法在长安等地渐渐传开。明代皇帝朱元璋,明文规定庶民不得用罗伞,只可用纸伞。明代时,广东、福建制造的黑布伞行销国外。

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伞也曾经是庄严和帝王的标志。泰国国王外出,金色罗伞张立于后;缅甸君主的尊号是巨伞之王;日本天皇每次出游,总有一持伞者恭敬陪同。这些伞都各有本国特色。

伞在唐朝由中国传人日本。公元781年的一天,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突然落下雨点,满街来往的人都打着伞走过,只有一个前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和尚没有伞。他摸摸自己湿淋淋的光头,好像明白了一件事,回国的时候,他买了许多伞,千方百计带到日本,送给了亲戚朋友。

1747年,英国的商人汉威到中国广州办货。他看到人们撑着黑布伞在雨中行走,觉得挺好玩,临回国前带了一把伞回伦敦。1750年,当他在伦敦钟楼下张开伞遮雨的时候,被过路人视为怪物。

伞第一次在美国纽约出现,是17世纪末时,当时街头出现一片混乱。妇女们大呼小叫,认为这是个既能伸开又能缩小的怪物,简直能把人吓死。路上的马匹由于受惊,乱跳乱踢,惹了不少祸。顽皮的小孩子们跟在后边,不停地朝着打伞的人扔石头……

由此可见,一件发明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件商品要能被人接受,决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时要经历不少的误会、波折才能传播开来。

几十年后,罗马教皇对伞发生了兴趣,他以上帝的名义为伞洗刷不白之冤,教皇出场由专人撑伞侍候,以显示其庄严、郑重。

伞不但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也是一种收藏品。

法国有个名叫约索夫?哈姆的人,以专门收藏世界上各种伞而闻名。他收有欧洲贵族用的遮阳伞,有中国杭州出产的纸伞,以及日本制作的各种花布伞。其中最小的伞只有3.5厘米长,最大的伞直径达12米,撑起来足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

现在,伞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旅行、外出的必备物品。如防暴催泪伞、盲人探路伞等,它给人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