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3)
19525800000028

第28章 黄天荡大捷

金军一路南下,宋高宗急忙逃命,顺海路逃到了温州。金军见追不上宋高宗,就在定海、明州、越州和杭州等地烧杀抢掠了一番,然后打算退回北方。

这时候,宋朝的爱国将领韩世忠已经率兵在金兵归来的路上做好了准备,想趁机伏击金军,狠狠地打击他们。韩世忠派前军守在青龙镇,中军驻扎在江湾,后军驻守在海口。这样,就给金军造成了一种误解,致使他们不敢走青龙镇、江湾这条路,而去走镇江这条路。这正是韩世忠所希望的,镇江地形险要,有利于阻击敌人。

不明真相的金军果然中计,公元1130年3月,金将兀术(wù zhú)率领十万大军奔镇江撤了下来。他们哪里知道,韩世忠早已把大军都撤到了镇江边上,正埋伏在这里等着他们呢。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也在军中,她是一位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子,和韩世忠一样,都是抗金救国的将领。

兀术率金军来到镇江边上,才发现中了宋军的埋伏。长江口已被宋军封锁,四周都是南宋的军队。他们被困在了一个叫黄天荡的死海湾里面,既无法渡江逃走,又不能后退。兀术急得团团转。

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商量:“敌人有大军十万,我们只有小到一万人,要想打赢这场仗。只有依靠士气了。”梁红玉非常赞同丈夫的想法,她说:“只有我们亲自上阵杀敌,士兵们才会士气高昂、英勇作战。”接着,韩世忠又召集众将领一起商量对策,有人说:“我们这方面的情况,只有从金山上的龙王庙才能看清楚,估计兀术肯定会派人去那里观察。”于是,韩世忠派二百精兵埋伏在龙王庙里。又另派二百精兵埋伏在金山下,准备截击逃跑的金兵。

果然,兀术急得没办法,亲自带了四名将领悄悄骑马上了金山。他们刚一到龙子庙前,庙里的宋兵就擂响战鼓,冲杀出来,兀术等人一见有埋伙。调转马头朝山下逃去。山下的宋兵听到战鼓声,从下面就杀了上来,两路宋军前后夹击。杀得这五个人晕头转向。结果,抓住了两名金将,其他三名金将拼命杀出一条血路。落荒而逃。后来,宋军得知其中有金军主将兀术,都追悔莫及。

兀术受此惊吓,才知道宋军的厉害。金军在黄天荡又被围困了几天,眼看粮草等军需品越来越少,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心急如焚,兀术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到宋营下战书,要和宋军决战。双方约好了决战的日期,各自紧张地准备着。

决战的时日很快就到了,双方在长江岸边拉开了阵势:只见金军十万人马浩浩荡荡,而宋军虽然只有不足一万人,却个个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充满必胜的信心。决战开始了,梁红玉亲自上阵敲响了战鼓,韩世忠披挂整齐,带领将士率先冲向敌军。众将士见主将都不顾危险,上阵杀敌,更是士气高涨,纷纷拼死杀向敌军。金军虽然人多,但因被困多日,军心涣散,人马疲惫,被宋军一阵冲杀,不一会儿就溃不成军了。兀术见势不妙,赶紧命人鸣金收兵,宋军乘势追击,抢来了许多武器和马匹,金军死伤无数。这就是著名的“黄天荡大捷”。

兀术见打不过宋军,队伍已被围了四十多天,眼看着就要弹尽粮绝了,只好派人向韩世忠求和。他答应把掠夺的财物都留下,还送给韩世忠一匹好马,只求韩世忠能放他们回北方去,但都被韩世忠拒绝了。

兀术回到大营急得坐卧不安,这时有人献计说:“黄天荡北面有一条老鹳河故道,被淤泥堵死了,只要挖开河道,就可以逃走。”兀术一听大喜,忙派人连夜挖淤泥,一夜之间就挖通了五十里。兀术带人正要从这条水路乘船逃往建康,韩世忠得知消息,急忙带着船队阻击,金军只好又退回黄天荡。

兀术见费了一夜工夫挖通的道路又行不通了,真是气急败坏。这时,宋营有个汉奸为求赏赐前来献计说:“宋军船大,无风不能灵活行驶,只要在无风的天气用火攻,就一定能胜。”兀术十分兴奋,他重赏了这个人,然后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带士兵乘小船逃走。韩世忠率大船追来的时候,兀术命金兵放出火箭,大船顿时着起火来,韩世忠无奈,只得率兵撤退,兀术这才逃了回去。

韩世忠虽然没能把金军全部消灭,但“黄天荡大捷”是南宋与金开战很久以来打的一次大胜仗,大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