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家小工厂的经理依安·麦克当时有个机会接张大订单。但他相信他没有办法赶上交货期。工作已在工厂排定,而这张订单所需求的完成时间,短得使他不太可能去接这张订单。
他并没有催促工人加速工作来赶这张订单,他只召集了大家,对他们解释这个情形,并对他们说,假如能准时赶出这张订单,对他们和公司的意义会有多大。
“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完成这张订单?”
“有没有人有别的办法来处理它,使我们能接这张订单?”
“有没有别的办法来调整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分配,来帮助整个情况?”
雇员们提供了许多意见,并坚持接下这张订单。他们用一种“我们可以办到”的态度来得到这张订单,并且如期交货。
(6)顾全别人的面子
一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给予宽大的谅解,都可以减少对他人的伤害,保住他人的面子。
数年前,美国奇异电气公司遭遇到一桩棘手的事,这就是他们打算撤去斯坦米兹的部长职位。
在电学方面,斯坦米兹可以算得上是位一等的人才。可是这并不等于说明,他也会是个出色的会计部部长。由于斯坦米兹是电学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又很敏感,所以公司不敢得罪他。为了此事,公司特别给他一个新头衔,请他担任奇异公司的顾问工程师,而另派他人担任会计部的部长职位。
斯坦米兹很高兴!而奇异公司的主管人员,也很满意。于是,在这种平和的气氛中,奇异电气公司解决了对这位怪癖的高级职员的调动。他们之间,没有发生任何摩擦,因为他们让斯坦米兹顾全了他的面子。
顾全到一个人的面子,那是多么的重要!可是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少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蹂躏别人的感情,不留一丝的余地,找别人的错处,或者加以恐吓!当着别人的面,批评他的孩子,或是他所雇佣的员工,毫不顾及别人的自尊!
我们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再说一两句体恤的话,就能理解对方的观点,并解除很多痛苦。
下次如果我们需要辞退佣人或是雇员时,应当记住怎样做。
让我引述会计师格雷琪给我的一封信吧,相信这必定会对你有所帮助。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辞退雇员,可不是一件有趣的事。被辞退的人,当然更不会高兴。然而我负责的业务,都是有季节性的,因此每年的3月,我都需要辞退一批雇员。在我们这一行业中,有一句俗话:没有人愿意掌管斧头。人事专员做长了,我辞退人也有了口头禅。为了能更快解决这令人不愉快的事,我总是一开口就说:“请坐,现在季节已过,我们似乎已没有什么工作给你做了。当然,我相信你事前也知道,我们只是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才请你们来帮忙。”
我从来没考虑过,自己所说的这些话,会对他人造成什么伤害,会让他们多么失望。他们当中多数是终身在会计行业中讨生活的,我的辞退对于他们是种打击,而且因为我刻薄的言辞,更让他们感到沮丧,并从而对我的公司产生了反感。
最近,我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当我再次要辞退那些额外员工时,便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技巧。我把每人在这一季中的工作成绩仔细看过一遍后,才去见他们。我们的谈话是这样的:某某先生,你这一季的工作成绩很好。之前,我派你到组瓦克城办的那件事的确很难,但是你却办得有声有色,公司有你这样的人才,实在幸运。你很能干,你的前途远大,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有人欢迎你的。公司很相信你,很感激你,希望你有空常来玩!
结果如何呢?这些被辞退的人,心里似乎舒服多了,他们不再觉得是受了委屈。他们知道以后如果这里再有工作时,还会请他们来的。当我们第二季又请他们来时,他们便欣然接受。因为他们对我们公司,有了一种亲切感。
已故的马洛先生,有一种奇妙的才能,他专门负责那些水火不容的生死仇家。他是如何做的呢?首先,他仔细地找出双方有理的地方,并对这一点加以赞许,直到双方满意为止。并且无论事情是如何解决的,他都绝不指责任何一方的错误。因为他懂得应该让人保全他们的面子。
世界上真正伟大的人物,不会只注意自己某方面的成就。让我们看看这方面的例子吧:经过数百年的敌对仇视,1922年,土耳其人决定要把希腊人驱逐出境。土耳其总统凯末尔,沉痛地对士兵说:“你们的目的地,就是地中海。”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一项近代史上最激烈的战争就此展开了。最终土耳其获胜,当希腊的两位将军铁考彼斯和狄阿尼向凯末尔请降时,沿途受到了土耳其民众的辱骂。
可是,凯末尔并没有以胜利者自居,从而显现出一副骄傲的态度来。
他握着他们的手说:“两位请坐,你们一定感到疲倦了!”凯末尔谈过战况后,为了要减轻他们心理上的苦痛,便这样说道:“战争就像一场竞技比赛,有时候高手也会遭遇到失败的。”
交友的秘诀
交朋友不是做生意,不是签订一个双方同意的协议。而是真正感情上的交流,因而必须是基于不求回报的给予,任何耍弄技巧,带着目的的付出是不可能真正交到朋友的。(卡耐基语录)
朋友是共患难的,伤害了其中一个,也就是伤害了两个。有些朋友是同病相怜,有些朋友是互相了解和互相体谅。(卡耐基语录)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里的完整,不受时间的侵蚀,也是为了朋友。(卡耐基语录)
(1)愿意为友谊真诚地付出
大家肯定都有过这种感觉,当我们遇到困难、当我们有心事的时候,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朋友,而并非其他人,甚至还不是家人。这并不是要否认我们对家人的深厚感情,也不是想驳斥“家是我们最持久的依靠”这句话的可信度,而只是因为,朋友有时候发挥的作用超过了家人。
面对家人,我们仍然是有所顾忌的,担心他们的失望,害怕引起他们的恐慌,也害怕造成不安的因素,甚而至于,很多的烦恼和压力本身也就来源于家庭。然而。朋友既是最持久的、最可信任的,也是最包容和宽大的。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在我们透露了内心的希望、梦想,对事物的看法,甚至最深刻的秘密之后仍然喜欢并尊重我们的人,友谊就显得更应当珍惜,更值得付出。
交朋友的过程,最能让人体会到要想有收获,必须先付出的意义。曾有一句老话这样说:“你如果需要朋友,就先成为别人的朋友。”
交朋友不是做生意,不是签订一个双方同意的协议。而是真正感情上的交流,因而必须是基于不求回报的给予,任何耍弄技巧,带着目的的付出是不可能真正交到朋友的。
当你带着交朋友的真诚心态去主动付出,主动给予,主动协助对方时,让他知道你并非为了他所能为你做的事感兴趣,而是真正对他那个人感兴趣时,一段真正且忠诚的友谊就已经开始了。
朋友对你的态度是由你对朋友的态度所决定的。如果你总是那么乐于助人且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朋友也必然对你慷慨大方;而若你视友谊为随手可得,随手可弃之物,并常常因为自己的一点付出就要求对方回报,甚至更加多的回报,那么你的朋友也将都是这样的人,你们之间更多的不是真心实意的感情依赖,而变为纯粹的利益交易。
(2)获得挚友的窍门
做别人的好朋友以及拥有一位好朋友都能使人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并能使人终生感到满足和享受。
怎样才能获得挚友呢?下面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①挤时间交朋友。有些人常说:“我当然愿意交好朋友啦,只是时间不允许。”实践证明:我们要是想真心做一件事情,时间是会充裕的。
为朋友挤出时间可能意味着不能及时收拾房间,或错过你所喜欢的电视系列剧。但友谊的乐趣能弥补这些微不足道的损失。
②重视小事情。朋友遇到困难时助一臂之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给朋友打生日电话等表面看起来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却是保持友谊必不可少的行为。
③敞开心扉。有些人不愿把自己心灵深处的恐惧、失望以及消极的情绪暴露出来。可是,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有时必须要敞开心扉。
艾琳在学校与两个女同学非常要好。某星期天,这两个女同学没叫艾琳就一块逛街去了。这件事使艾琳十分伤心。当她俩回校后,艾琳想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说:“我真痛苦啊!”她们知道实情后才突然意识到,友谊对艾琳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俩十分诚恳地向她表示了歉意。十六岁的艾琳从自己的经历悟出了这样的哲理:只有让别人充分了解自己,别人才会感到你和他们在心灵上的沟通。
④注重人的差异。每个人由于性格、脾气和修养的不同,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也各异。对朋友不必吹毛求疵,更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朋友的某个“缺点”在某方面来说也许是优点呢。
艺术家安妮曾讲过这样一段往事:“我七十岁时,感到心情十分沮丧,因为我已是个老态龙钟的人了。然而我的一位八十一岁的朋友却独出心裁,举行了一次‘七十岁年轻人’聚会。在聚会上,她坚持让我们玩跳绳游戏,跳方格,扔飞碟等。这可把我们的大儿大女们吓坏了,他们个个捏着一把汗,生怕有人会摔断胳膊或扭伤脚。然而,这是我进入老年人的行列后唯一的乐趣,我痛快极了。”
马萨诸塞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韦斯说,建立友谊的诀窍之一就是要把共性的东西有机地溶为一体,从中了解到许多共性的东西,就能达到相互沟通。
⑤切忌斤斤计较。有的人既要朋友,又不想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些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纽约市旅游代理人斯特拉·沃尔夫在外国旅游期间,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诀窍何在?因为她实践了法国小说家亚历山大·杜马的交友艺术:“忘记所付出的,牢记所得到的。”
斯特拉无论何时发现朋友遇到了困难,她都会全力以赴去帮助。一位朋友被解雇了,她就在自己的代理处给安排了一份工作。当未婚的朋友抱怨生活孤寂时,她就为其当红娘。她为了朋友放弃了许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然而得到的只不过一束鲜花或一封感谢信,她却感到十分快乐和幸福。
⑥接受帮助。有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人成为你的朋友,就请他帮助你。”付出固然比获得重要,但重要的是要让朋友明白你也需要得到他们的帮助。正如你帮助朋友而感到幸福一样,也要为朋友能帮助自己创造机会。
有一次,莱森的汽车出了毛病,可当时他急需到另一城镇去采访。玛丽知道后,主动提出要开车60英里专程去送他。为了不给她添麻烦,莱森婉言谢绝了。
挂上电话后莱森才意识到,她肯定很失望。果然不出所料,他们的关系就随之冷淡了。另一次,莱森给她打电话说,他准备外出度假,正愁不知如何安排他家的小猫。“让我来照料吧!”她很高兴地承担了这件事。这一次,他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接受了她的帮助。事后,他们的友谊又恢复如初了。
(3)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更出色
安德鲁·卡耐基是美国的钢铁大王,他白手起家,既无资本,又无钢铁专业知识和技术,却成为举世闻名的钢铁巨子,这当中充满着神奇的色彩,使许多人迷惑不解。
有一位记者好不容易才令卡耐基接受采访,他迫不及待地劈头问:“您的钢铁事业成就是公认的,您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炼钢专家吧?”
卡耐基哈哈大笑地回答:“记者先生,您错了,炼钢学识比我强的,光是我们公司,就有两百多位呢!”
记者诧异道:“那为什么您是钢铁大王?您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卡耐基说:“因为我知道如何鼓励他们,使他们能发挥所长为公司效力。”
确实,卡耐基创办的钢铁业是靠其一套有效发挥员工所长的办法取得发展的:卡耐基的钢铁厂因产量上不去,效益甚差。卡耐基果断地以一百万美元年薪,聘请查理·斯瓦伯为其钢铁厂的总裁。
斯瓦伯走马上任后,激励日夜班工人进行竞赛,这座工厂的生产情况迅速得到改善,产量大大提高,卡耐基也从此逐步走向钢铁大王的宝座了。
可见,卡耐基是十分聪明的,如果他自命是最伟大的炼钢专家,那么,至少会导致一些水平与其不相上下的专家不肯为其效力,即使是斯瓦伯这样的管理专家,也不会被看重使用,而人们也不会如此敬仰卡耐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