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沃森的智慧
19523300000014

第14章 把飞机运给斯大林

战争在不断升级,苏联的形势已不容乐观:北方的列宁格勒被重重包围,在南方,德国日益逼近斯大林格勒和巴库油田。苏联迫切地需要美国在军备方面的救援。

就在那个夏天,布拉德利他们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把飞机运给斯大林。

这无疑是一次困难而又危险的任务。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绕开战场和轴心国的控制区,还要兼顾小型战斗机航程较短的特点,分段飞行。

“你能否和我一起去?”布拉德利用探询的目光注视着小沃森。

其实这时奥丽芙已经怀孕了,小沃森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避开这次任务。

但是,经过利文沃斯军校的培训和在空军期间的工作,这时的小沃森已经被磨练成了一个极富责任感、勇敢精干的军官,他义无返顾地回答:“没有别的事情比它更令我振奋的了。”

事实上,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不知道是否能活着回来。

这就是战争。

布拉德利亲自挑选了10名机组人员,小沃森作为副驾驶员随机出航,因为他在驾驶四引擎飞机方面缺乏经验,机长由轰炸机驾驶经验丰富的李·菲格尔担任。

经过了大量复杂的准备工作之后,他们开着新征用来的B-24轰炸机上路了。

B-24飞机是最先进的轰炸机,在小沃森眼里,它可真是个庞然大物,因为它足有28吨重。这对于只开过民航飞机和小飞机的小沃森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李·菲格尔是个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小沃森在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两个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可是,既然是一件困难的任务,就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在飞越大西洋的那个晚上,小沃森照例对机组进行检查,当到达领航员的前舱时,他惊讶地发现,领航员竟不是当初挑选的那个人。

“你是谁?这是怎么回事?”

“我是在出发前最后一刻接到通知的,我叫比利。”

“那么好吧,比利,我是副驾驶员沃森。能告诉我,我们现在的位置吗?”

比利的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半天也没说明白。

这时小沃森发现机舱的地面上有20多个小纸团,他立刻感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头。

“到底怎么了,比利?”

“该死的南半球!我实在看不明白这些星星。”

小沃森立即找来了李·菲格尔,可是大家讨论了半天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好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飞行的方向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不知道自己的方位。

“只好按他的方向继续飞了。或许天亮后,我们能够找到陆地。”小沃森也无可奈何。

天刚刚亮一点,大家就开始焦急地寻找陆地。可是到处是茫茫的海水,他们又不知道自己的方位,只好凭感觉了。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到了预定时间,他们还是没有找到陆地。所有人的表情都严肃极了,整个飞机上静悄悄的,谁也不说话。

又过了好长时间,终于有一个人突然大喊了起来,“看!陆地!”大家都看清了,一条黑色的线出现在前方。大家欢呼起来。

终于,在油箱的指针指向零时,他们着陆了。这时已比预定时间超过了一个小时。

他们休整了一下后继续飞行,几天后,终于到达了苏联的领空。

按照预定安排,他们准备在黑海的巴库着陆加油。

降落前,小沃森像往常一样爬到飞机腹部去检查前轮。

可是,就在他检查到一半时,李·菲格尔犯了一个要命的错误——他放下了前轮。

小沃森发现正在检查的前轮忽然重重地压了下来,大吃一惊,赶紧往旁边的领航舱一跳,但是就在他快到成功的时候,一条腿被别住了。

小沃森用领航员的耳机向李·菲格尔报告,“我的腿被着陆装置门别住了,如果你继续着陆的话,运动着的前轮会使门砍断我的腿。”

大家都来为小沃森的腿想办法。无线电发报员一看到这情景就昏倒了,被人抬回了安全的炸弹舱。

布拉德利也下来了,他琢磨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到底姜还是老的辣,他指挥大家放松了装置门后部的绞链,小沃森终于得救了。

可算到达了莫斯科,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只有布拉德利,需要和苏联人就运输飞机事宜进行谈判。可是谈判并不顺利,原定一个月的停留时间,他们呆了三个月。

最终,美苏双方达成了协议,运输航线得以确定下来。这就是布拉德利开辟的阿拉斯加——西伯利亚运输线。

为了庆祝美苏双方关系的进展,布拉德利把他们的飞机命名为“莫斯科人”号,并用俄文把名字喷在机身上。

小沃森他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按照预定安排,他们要先到中国会见一位美国将军,然后穿过西伯利亚飞到阿拉斯加。

再次看到中国,令小沃森感到十分亲切。在大学毕业后的那次远东之行中,中国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悠久古老的文化,古色古香、富有浓郁东方风情的建筑,又好又便宜的丝绸和瓷器,以及他在当地结下的一份份友情,都令他难以忘怀。

在甘肃沿长城飞行时,小沃森为长城的气势所震撼,但当他得知这同北京的那段长城是同一座长城时,更加震惊了。

他们在成都着陆。可是,在这里,小沃森遇到了困难。他发现,机组成员们对他一点也不友好。

“是我对他们的要求太苛刻了吗?”小沃森开始反省自己。

他认识到,如果和大家相处不好就无法完成好工作。他开始有意识地改善和大家的关系。

有时,他会用车拉着大家去重庆享受美食,还把在成都买的小纪念品送给他们。

他也开始在细节上关心他们,比如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是否收到家人的来信等等。

小沃森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同大家的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时,他不禁想起了父亲。老沃森最著名的管理箴言中有一句话——“尊重每一个人”,小沃森现在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在中国停留了几天后,他们向雅库茨克出发,准备在那里飞往阿拉斯加的诺姆市。

但是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严重地破坏了引擎的运转,他们不得不在飞离雅库茨克之后又返航回来。飞机玻璃被雪盖住了,这使得他们的飞机差点坠毁。

飞机报废了,他们只好乘坐一架苏联运输机离开。

在离开雅库茨克的前一天晚上,布拉德利把小沃森叫到他的房间,他炯炯有神的目光在小沃森身上落了很久。终于,他开口了:“李·菲格尔对手下人的工作不太满意,不想干了。”

小沃森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试探性地说:“要不要我再找他谈谈?”

“汤姆,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想让你当机长,这次执行任务你进步很大,学会了不少东西,我相信你能胜任。”

小沃森感到全的血液一下子沸腾了起来,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他要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官衔,而是自己的能力得到承认。

他也同时想到了李·菲格尔,李·菲格尔的心里会多么难过呀。还有其他机组成员,他们会接受他吗?

但是显然,这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他的表现和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加上小沃森自己在缓和同他们的关系上所做的努力,这仿佛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小沃森他们开辟的这条航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近8000架飞机沿着这条路线飞抵苏联。

在美国的军事支持下,在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在严寒的冬季再也无法前进一步,战争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小沃森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箴言“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