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神童故事(二)
19521100000002

第2章 一代枭雄曹操(2)

三、拉屎解困

这是又一个反映曹操幼有智谋的故事。

在曹操家乡谯县的一个村子里,有户人家,夫妻先后生养了弟兄二人。因老大是家里的头一个男孩,很受父母宠爱,要啥给啥,吃啥买啥,结果从小养成了一种处处冒尖、十分霸道的性格。后来,母亲又生了个老二,父母也很疼爱。老大却因此心生嫉妒,认为老二夺去了父母对他的宠爱,时常找茬欺负他。老二为人憨厚实在,对哥哥的欺负处处忍让。而老二的忍让,却被老大认为是软弱可欺,更变本加厉地欺负他。

有一次,哥俩每人分了两个桃,老大很快就吃完了,他见老二吃了一半,就向他要,老二不给,老大不仅硬抢了老二的桃,还把老二一把推倒,打了一顿。老二实在忍无可忍,就哭着去父母那里告状,老大当场被叫来,也挨了一顿打。事后,老大虽然明着不敢欺负老二了,却从内心忌恨老二,常常背地里变着法找茬。老二见第一次告状后哥哥挨了打,心中也是不忍,所以后来再不告他的状,事事忍耐。

老大十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父亲临死前,把老大叫到身边嘱咐说:“你已经大了,要好好对待你弟弟,他才十岁,年龄还小,不要欺负他。”老大当时也流着泪说:“我们是一娘同胞,爱他还爱不过来呢,怎么会忍心欺负他呢?”

可是,父母死后不久,老大便和老二分家。为了多得些财产,老大对老二说:“我大了,就要给你娶嫂子,这家产得分成三份,等将来你长大娶亲时,我再帮助你好了。”

老二同意了。于是,老大把家产分成了三份,自己要两份,给了老二一份,连家中那口井,老大也硬是将井口分成三份,自己要两份,给了老二一份。

分完家后,老二只好另立锅灶,当他去井中打水时,因为他分的只有井口的三分之一,水桶怎么也下不去,急得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恰巧,曹操带着他的小伙伴打猎回家,路过这里,见老二哭得很伤心,便问原因。老二哭着把无法打水做饭的事讲了,曹操闻言大怒说:“哪有这样狠毒的哥哥?”

曹操的另一个伙伴也说:“走,找老大算账去,这家非要和他重分不可!”

老二见此,生怕为难哥哥,便对曹操哀求说:“不用了,你们只要能劝哥哥让我打水就行了。”

曹操见此,低头一想,计上心来,笑着说:“你附耳过来。”遂对老二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老二难为情地说:“这样做好么?”曹操说:“有什么不好,又不是让你来真的。”老二笑了。

不一会儿,见老大来提水了,曹操和他的小伙伴悄悄躲了起来,在一旁观察动静。

老二则不慌不忙来到井边,褪下裤子就要往井中拉屎。老大一见急了,上前一把将老二拉起来说:“你疯啦,这是吃水的井,你怎么可以往里边拉屎呢?”

老二则十分委屈地说:“我分的这份太小,连水桶都放不下去,怎么打水呢?水井如果不能打水,再留着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我决定把它改成粪坑啦!”

老大一听,连忙阻止说:“算了,算了,你也别做粪坑用了,这井咱们不分了,还是共同用吧!”

四、受辱立志

曹操自从用诈病计使叔父受到父亲责备后,伤透了叔父的心,再也不去管他。曹操失去约束,行为越发放荡不羁。一些读书人看不起他,一些豪门乡绅也在背后骂他“没有出息”。

有一次,曹操又带着几个小伙伴,架鹰牵犬,外出打猎,被两个学究模样的人看到。其中一个不屑一顾地说:“宦门遗丑!”曹操听到后,觉得不是好话,肯定是在骂他,立即怒气冲冲地跑过来问道:“什么‘宦门遗丑’?你是说我么?”

另一个学究模样的人冷笑道:“不懂么?回去问你的父亲吧!”

曹操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要在平时,他非和那人打架不可,可是今天,他却忍住了。一是对“宦门遗丑”,他虽然觉得是骂人的话,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二是对方是两个大人,如果真的打架,带上自己的小伙伴,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曹操平时已放荡成性,没人敢欺负他,不想今日让人抢白一顿,越想越窝火,哪还有心去打猎?于是,他掉转马头,哭着回到家中,气呼呼地问父亲说:“我们家究竟干什么坏事了,让别人骂我‘宦门遗丑’?”

父亲一听大怒说:“是谁如此大胆?来人,快去把那两个骂人的给我抓来!”

曹操说:“现在去抓,早没影了。今天你必须给我说清什么是‘宦门遗丑’,否则,我就不活了。”

曹嵩见儿子为这事竞要寻死觅活,便长叹了一口气,慢慢说了他的家世。

原来,曹操的祖父名叫曹腾,是个宦官,在十多岁时,就被阉割送到宫中,做了侍奉皇帝的小太监。由于他做事机灵,很得皇帝喜欢,不久,便成了宫中的“小红人”,连一些大臣见了,都要对他小公公长、小公公短的。曹腾长大后,不但侍奉皇帝得体,而且很有计谋,皇帝便让他做了太子太傅(即皇太子的老师),地位十分显赫。

曹腾虽然官位显赫,但毕竟是个宦官,因为身体不完整,既不能结婚,也无法生儿育女,更谈不上传宗接代了。所以,曹腾官位越高,内心深处的难言之隐越重。为了保住曹家的世代荣华,曹腾便从亲戚家中抱养了一个孩子,这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长大后,借着养父在宫中的地位,很快做了官。后来,朝廷公开卖官,曹嵩又花了一万万钱,买了个太尉的官职(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位列三公,掌握了朝中大权。

曹嵩虽然位列三公,但他这个宦官之后的历史无法改变,买官掌权的事实也尽人皆知;别人虽然表面对他毕恭毕敬,而背地里却瞧不起他。对此,他早有所闻,心中也苦恼。今日,听说连两个普通的读书人也敢讥笑他,岂不更加恼怒?可是,恼怒又能奈何?

他今日之所以把家世告诉曹操,是想以此激励儿子的志气,希望他将来能以实际行动堵住别人的口舌。因此,当他讲完家世之后,又长叹了一口气,尔后对儿子说:“阿瞒啊!你可不能再到处游荡了,一定要为家中争口气啊!要用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改变世人对我们家族的不好看法啊!”

曹嵩的这些话,一字一句,像针一样扎在了曹操的心上。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么疼过,也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羞辱,他第一次认识到叔父过去对他严格要求是真的关心他。过去,他每次逃学,总认为是自己聪明,钻了老师近视眼的空子,洋洋得意,今日却第一次体会到那不是聪明,而是愚蠢,是天大的愚蠢。

从此,他再也不去架鹰牵犬,而是关起门来“博览群书”。在众多典籍中,他不爱读《孟子》、《论语》之类,认为那些书都是教人忍让谦恭的书。在当前这个乱世之秋,靠忍让和谦恭只会受人欺凌,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他喜欢读《诗经》、《离骚》,他感到这些书,爱能让人爱得浸心入骨,恨也能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是,他更爱读的,是诸家兵法。他认为,这些书,才是成业之本、称霸之根。为此,他对诸家所著兵法,特别对《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不仅熟知能背,而且大量摘录了其中的神策妙计,加上自己的理解,汇集成册,题名为《兵法节要》。

曹操痛改前非、勤学苦读的名声很快传了出去。他十九岁那年,被家乡人推举为孝廉;不久,又被朝廷任命为洛阳北部都尉。

从此,他开始踏上仕途,凭着他的智慧和才能,成就了一番称霸天下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