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除了自己团结对敌以外,还能与周围其他受威胁的动物形成统一战线,共同防范强敌。
在非洲坦桑尼亚坦噶尼喀地区的森林里,群居着一种身子像猴,脑袋像狗,毛灰褐色,尾巴细长的动物,它们就是狒狒。这里生活着许多狒狒群,每群大约五六十只,有的甚至多达一百多只。
狒狒有一个生活习性,临睡之前,它们总是要对四周地形做一番仔细的“检查”,看看是否有狮子、巨蟒和黑猩猩等天敌。
科学家实地考察时发现,狒狒群一般总是沿着固定的路线到有水源的地方去饮水,这正好为狡猾的狮子和巨蟒创造了偷袭的条件。它们很快就掌握了狒狒的这个规律,于是常常在水源处等着狒狒送上门来。所以,狒狒群的每一次饮水都是一次计划周密的集体战斗行动。出发之前,总是由最强壮、最勇敢的狒狒在前面开路,中间是雌性、幼年狒狒,断后的是一些成年雄狒狒。抵达水源之后,一旦遇到潜伏的狮子或巨蟒,打先锋的狒狒便身先士卒与来犯者进行勇敢的搏斗,别的狒狒则抓些石块迅速攀上树,一齐大声吼叫助威,并向敌人猛烈投掷石块和果实。这一战术还挺灵,在齐心合力、团结战斗的狒狒们面前,狮子或巨蟒往往是心虚胆怯,最终狼狈而逃。
除了相信种族内部的力量,狒狒还会依靠其它种族的力量。它们最可靠的“盟友”是羚羊和斑马,其共同的敌人自然是狮子。狒狒生有一对锐利的眼睛,而且又能爬树,正所谓“高瞻远瞩”;羚羊则凭着它们灵敏的嗅觉,能觉察到很远的猛兽;斑马的听觉、视觉和嗅觉也都十分灵敏,一闻到异样的气味,轮流放哨的斑马会立即发出“警报”。如此一来,三个“盟军”配合得天衣无缝,就能及时而准确地发现来犯的敌人了。
动物智慧启示录
与狮子和巨蟒比起来,狒狒无疑是弱者;可是,狒狒们利用了团队的力量,在残酷的环境中谋得了生存之机;同样,为了生存,它们还依靠“外援”的力量,达到“优势互补”。这实在足以令人类肃然起敬了。
人也是群体动物,离开了群体人就没法健康成长,就会举步维艰。合作则两利,分裂则两败。这就像一棵树,无论它怎样伟岸、粗壮和挺拔,也成不了一片森林;一块石头,无论它有多大,也成不了一面城墙。孤岛上的“鲁滨逊”也只是一种艺术化的产物,而且,他最终也回归了人群。任何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去,与大家共谋共筹、齐心协力,这样才能求得发展。
如今,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方式已经无法赢得市场的决胜权,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才能提升竞争力。一个家庭也好,一个企业也罢,若是分崩离析,就无法称之为家庭,称之为企业。
有很多年轻人一味地追求个性,又随着网络的开放而沉迷于虚幻的世界中难以自拔,逐渐脱离了群体,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异类。久而久之,丧失了生存的勇气和信念,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天空。这样的人生,表面上五彩缤纷,实际上永远也无法弥补他(她)们空虚的心灵。不少人都在抱怨着抑郁症、亚健康带来的痛苦,心理医生的门槛被踩断了,热线电话被点燃了,可是,这些“病人”真正的病根,却往往是由于无法在家庭里、在团队中、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无法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其实,心理医生也只是将你的方向告诉你,最终还得靠你自己。
首先,在群体中要学会和各种人交往,这是群体生活的必然要求,“适者生存”法则的必然结果。因为群体就免不了要交往,不会交往,就无法适应群体生活。现代的社会文明开放,高度发展,充满竞争压力,青年不能也不可以在封闭的环境中成长,因为花房里的花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而交际能使我们迅速成熟起来。
其次,应该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培养群众意识。随着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往往在二十岁之前都过着学校生活,所以很少接触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找机会,自主自愿地融入社会大家庭中,一方面给自己提供锻炼和发挥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的复杂,对业已形成的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
最后,尽早养成与群体同甘苦共患难的品质。谁也无法肯定自己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每个人总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这时候,群体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相信群体组织,积极参与群体组织,这是强者的生活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