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
19520500000013

第13章 佛看人生(4)

5.苦果

现有的生命形式及现在的处境,是我们过去生中造业所招感的结果,因为我们所造的业不论是善是恶,都是有漏的,相应招感的果报就有缺陷和痛苦了。所以在佛经中讲我们有情的生命有八苦交煎,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这些苦有来自于心理,如五荫炽盛中的种种烦恼;有来自于身体,如生老病死;有来自社会关系,如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有来自物理世界,如五荫炽盛中的地、水、火、风某种增盛,引起大水大火地震等灾难。因此,作为生命它是充满着各种痛苦的。

众生的各种痛苦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比如有人短命或者身体多病,那是因为你过去杀生或者虐待动物。你杀生,让那些动物短命而死,不得终其天年,那么你自然要受短命的果报;你虐待动物,让那些动物痛苦地活着,相应的你也要得到病痛地惩罚。有人贫困潦倒,任何好的机遇他都碰不上,同样是做生意,虽然他的智力并不比别人差,但总是不能赚钱,那是因为过去悭贪、吝啬的结果。一个人的富贵与否取于他的福报,而福报又是来源于布施,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倘若你悭贪吝啬,不肯布施,那将来只能贫穷了。

有人长得丑陋,生就一副对不起观众的相貌,那是因为嗔恨心太重的结果。世界上最难看的表情,是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那一张扭曲的脸。一位即使长得再漂亮的小姐,若充满嗔恨时都是可怕的,因此,经常起嗔心的人,会导致丑陋的结果。相反的你想拥有庄严的相貌,就应该有忍辱的修养、祥和的心境,保持微笑,方能得到相貌庄严的果报。

有人家庭不和谐,夫妻之间吵架不停,那是因为在过去曾种下两舌的因。两舌是挑拨离间,破坏他人的友好关系,你不想让别人和谐相处,那你也得不到和谐的环境。另外邪淫的人是破坏别人的家庭和谐,将来也能招感家庭不和谐的结果。有人地位卑下,大家都瞧不起他,那是因为我慢太重的结果。一个拥有我慢的人,他总是自高自大,谁都不放在眼里,总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别人都不怎么样,相应的他就要得到地位卑下的后果。

心不知足是因为贪心;讲话没有人接受是因为过去花言巧语;经常与人争论斗讼是因为恶口;疯狂而丧失生命是因过去爱好打猎;骨肉分离是因为网捕鸟兽;所求缺乏不能如意是因为过去无端浪费财物;遭到天灾之变是因为悖逆父母;常被别人鞭挞是因为过去虐待子女。因果现象千差万别,举不胜举,世间任何现象都有因果,明白了因果,基于对自己未来生命的负责,我们应慎重行事。

三、人生的理想境界——涅槃

佛教认为,错误的人生道路是顺着十二因缘的流传,出生入死,迷误不觉。那么正确的人生道路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从断灭无明和爱、取上下功夫,因为它们是导致生死流转之苦的根本原因。没有了无明也就没有了一切烦恼和业力,一切痛苦也就从此归于寂灭。他们认为不懂得佛法的人,只是看到果报,终日惶惶,恐惧痛苦和灾难的来临。佛教却使人看到致苦的原因,时时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是否有致苦的自私和贪欲。这就像一个人突然头疼得厉害,庸医只看到头疼这种现象,让他服止痛药来解疼,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潜伏更大的危险。良医却关心引起头疼的原因,找出病根对症下药,这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佛教认为,众生畏果,菩萨畏因,畏因还是畏果,乃是觉悟不觉悟的分界线。只有认识到无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摆脱它的繮缚,不再被一切世俗尘境所迷惑,使心灵得到彻底解脱,这样才能从人生痛苦之中,从生死轮回流转之中永远地解脱出来。这种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就叫做“涅槃”。

“涅槃”是梵语音译,在中国有时也译为“泥曰”、“泥洹”。其意译,鸠摩罗什译为灭或灭度,是指灭苦,灭烦恼,灭生死因果,得到大解脱。唐代玄奘则译为圆寂。意思是智慧福德圆满成就,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在中国,玄奘以前大多用灭或灭度。玄奖以后多用圆寂。“涅槃”作为佛教的人生理想,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派的传承、在不断地演变,不断地充实,从而有多种解释。最初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别。有余涅槃是指断除贪欲,断绝烦恼,即已灭除了生死流转的因,但作为前世惑业造成的果报身即肉体还在,仍然活在世间,而且也还有思虑活动。这种涅槃虽然是不彻底的,自然人生现象还存在,但已起了质的变化。表面上看他还和常人一样热爱生活,兢兢业业。但他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能远离一切颠倒妄想,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心灵已经得到解脱,自由自在,超脱凡尘,这样的人思想必然像明镜一样,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没有丝毫个人的私心杂念,遇事便无所挂碍,不再为一切功名利禄所束缚,获得从来没有的宁静与安详。他的风貌是和而不流,内心是纯净超然,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心里能装下整个世界。无余涅槃是相对有余涅槃来说的,是比有余涅槃更高一层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不仅灭除了生死的因,也灭尽了生死的果。即不仅原来的肉体不存在了,而且思虑也没有了,灰身(指死后焚骨扬灰,佛教徒死后火葬的习俗即源于此)、灭智,生死的因果都尽,不再受生,是最高理想的境界。一般认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时便已经证得涅槃而成佛,不过,当时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利余,所以这时是为“有余涅槃”。直到八十多岁逝世才是进入“无余涅槃”。后来,习惯上也把佛教徒逝世称为“涅槃”或“圆寂”。这两种涅槃有区别也有联系,无余涅槃是有余涅槃的继续和发展。

小乘佛教以“无余涅槃”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把“虚无寂灭”认作涅槃的主要内容。认为人生既然是一种苦难,那么为了解除人生的痛苦,就应当尽早结束人的生命,死后焚骨扬灰,不留痕迹。人体消灭了,痛苦也就结束了,如同釜底抽薪,薪火熄灭了,也就完事了一样。至于人们修道成阿罗汉,死后进入涅槃境界的情况如何?小乘佛教认为,这是不必关心的问题。他们教人厌弃身世,只专心在死字上做功夫,希望死后解脱轮回之苦。永远无为和安乐。否定人生的一切作为,最后必然归结到对宗教活动本身的否定。如《四分律》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释迦牟尼在婆术园教弟子们修不净观(一种让人厌恶生活的说教),众弟于修习既久,极端厌恶生活,难受得像毒蛇缠在头颈上。其中有一弟子请求一个叫鹿杖梵志的婆罗门教憎人把自己杀死,并答允以自己的衣钵相赠。鹿杖梵志便举刀杀死了他。有人称赞鹿杖梵志说:“很好很好,你占大便宜了,即超度了沙门,又得到他们的财产。”于是鹿杖梵志接连杀死了六十个请求杀身的佛门弟子。半个月后,佛升座为众人讲法,不见了许多听众,问阿难后,才知道修不净观发生的流弊。任何宗教活动总是需要有人去实践去传播的。这种彻底否定人生意义的涅槃理论,显然和佛教的存在与发展存在着矛盾。于是,后来的大乘佛教就修改了这种涅槃理论,提出了新的主张。

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认为,涅槃和世间的本质是一致的、无差别的。“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中论·观涅槃品)因此,厌恶和离弃世间去追求别的什么涅槃,本身就堕入了无知,这样就永远不能真正达到涅槃境界。众生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实相”(本来面目),并用来净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净化周围的环境,净化整个世界。世间一切现象是毕竟空,以空为实相,涅槃本性也是毕竟空,两者都是空。由此可说世间事物的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人们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就会对事物产生颠倒分别,而招致人生的无穷痛苦。相反,如果真正能够体会到一切事物本来和人们的主观执着无关,没有一般人认识所构画的那样的实体,即体会到“空”,还事物以本来的寂静面目,也就达到了真正的涅槃境界。这种涅槃称为“实相涅槃”。“实相涅槃”的提出,把世间与涅槃打成一片,取消了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的鸿沟,缩短了人与佛的距离。使佛教和人生的关系更加密切,也使涅槃成为更具现实内容的人生理论。

大乘佛教对小乘佛教以个人修道成阿罗汉为人生目标也给予否定,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人也是如此,人是整体。个人所造之业产生的力量(佛经上称“别业”)固然能决定他的命运。但千百万人汇聚起来的“共业”更是一股巨大无匹的力量,它推动人生,推动历史与宇宙的流行。这种共业所形成的局面即是人类共同遭受的果报,决非个人之努力所能挽回。因此,要使人类进入涅槃境界,不能单独行动,而要合体都行动起来,以普渡众生为目标,自利利他,甚至要以他为己,把自己融合在众生的汪洋大海中。是呀!人生要获得解脱,获得自由,只有消灭一切扼杀自由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没有整个人类的自由解放,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说,只会有自我安慰,自我麻醉,决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大乘佛教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认为在通向涅槃境界的道路上,有许多事情要做,普渡众生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决不能中间停下来。由于发愿要普渡众生,即使自身的觉悟已达到佛的境地,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也决不进入。这就是所谓以大智故,不任生死,以大悲观,不住涅槃。这也称为“无住涅槃”。佛经上就把这样的人称做“菩萨”。在汉文佛经中,最常见的菩萨有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等几位。如:地藏菩萨相传就是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入灭而弥勒佛未降生世间这一段时期度世,接引众生进入涅槃境界,于是,他发了大誓愿:一定要尽度六道轮回中众生,拯救各种苦难,然后自己才最后进入涅槃。“无住涅槃”思想于来成为宗教肉身成佛和西藏喇嘛教活佛转世的重要理论根据。佛教的原始教义本来是否定常、乐、我、净为人生的基本要求的。大乘佛教则一反其说,提出世间无常、乐、我、净,涅槃境界则具有常、乐、我、净四种美好属性,称为“四德”。主张追求人生真正的常、乐、我、净。常指涅槃之体永恒不变而无生死流转。乐指涅槃之体寂灭而永安。我指涅槃之体自由自在,通达无碍。净指涅槃之体解脱一切污染。这又为人生理想开辟了另一新的宗教途径。

涅槃作为一种佛教的人生理想目标,如果只是始终停留在理论思维的范畴,那就很难成为社会上人民大众普遍的信仰。绝大多数人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有形有色的佛教理想王国。即使这样一个理想国纯属虚构,但一幅海市蜃楼的幻景,总要比一本充彻概念、推理、辩驳诘难的“天书”容易接受得多。于是,后来的大乘佛教信徒又把涅槃境界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张开了思想的翅膀,凭藉着丰富的想像,描绘出一个佛教理想王国——净土世界。这种净土思想经过几代人的添枝加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大乘佛教的一种特色。在中国甚至还产生了专门以弘扬净土思想为宗旨的佛教净土宗,可见它的影响之广之深。

净土即指清净的地方。佛教所讲的“净”是无污染、无垢秽的意思。污染、垢秽指的也就是贪、嗔、痴等人生烦恼,洁净也就是指人们的思想得到净化,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所以涅槃境界也就是清净佛土。在佛经里有许多关于净土的描述。如《华严经》描写佛的法身住在“华藏世界”(又称莲花藏世界),这是一个由无数香水海构成的世界,每一香水海中各有大莲花。四周为金刚轮山所围绕。每一莲花中又都包藏无数世界,所以称为莲花藏世界。莲花中包藏的多层次世界,次第布列,其中第十三重为婆娑世界,为人类所居住。由于整个华藏世界是光明灿烂的世界,因此在婆娑世界里,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具备佛的本性,只要净化心灵,彰显佛的本性,就能成为佛。《华严经》可谓极尽文学描写之能事,是佛中最富诗意、最值得赞叹的净土。但是在民间流传最广泛的还是《阿弥陀经》(又译为《观无量寿经》所描述的“西方弥陀净土”,又称“西方极乐世界”。

这个西方极乐世界,周围被七重栏杆,七重罗网,七宝行树重重环绕。国土平坦,气候温和,地以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玛瑙)合成,到处被奇花异草覆盖,散发出芬芳的香味;到处是七宝树,金枝玉叶,光彩夺目。花间林下还有各种羽毛美丽的鸟儿在昼夜不停地歌唱,优美动听。不但鸟儿能歌唱,这里的一切自然景物都是最上等的乐器。七宝树叶被微风吹动,发出微妙音,连流水声也是绝妙的宫商。树声、风声、鸟叫声、流水声交织成美妙的交响曲。林边还有许多七宝池,池底纯以金沙铺地,清凉、甘美、润泽的八功德水充满池中。池内的莲花放出青黄赤白四种颜色。这里的宫殿、楼阁、讲堂、精舍都用七宝建成,外面又覆盖着各种宝珠,每临深夜,光同白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