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典成功艺术
19518900000036

第36章 把握机会,不让灵感悄悄流逝(1)

机会到来时,如果你麻木不仁就会和它失之交臂。被动等待或守株待兔,根本是浪费时间、错失良机的举动,而这亦同于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未可知的外力来决定。机会的流失在反复考虑之间,所以,机会来时,你便应打开大门迎接,以免稍有迟疑使你丧失即将到手的机会。

一、机会是命运的路标

机会在命运中显现,命运因为机会而改变,它们的关系比爱情关系更难测,但把握住的人却会成为命运的庞儿。

从古至今,有无数的人相信命运是一种神化的存在,它高高在上,独立于人的控制之外,主宰着人间的一切。因此,对命运最好是采取卑怯态度,听天由命。连皇帝也来个“奉天承命”。尽管是让百姓软弱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可是许多皇帝自己也是命运论者。人界至尊的皇帝尚且如此,百姓们当然更是要乖乖受命了。

所以如果在人生中遭受某种不幸或挫折,就会认为是“命运不佳”或“命中注定”。有了这么一种消极的被动人生观,可以想象这种人根本不会看得见机会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再坏的命运都是天注定的,个人的努力挣扎是抵不过命运的。他们被命运压得抬不起头来,也就看不到眼前的机会了。

当然也有不相信“命中注定”这种观点的人,他们认为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什么事物发展变化不会归于同一种结果。如果你是这种观点的拥护派,祝贺你,你属于可以睁眼看机会的人之一了。

诚然,命运是存在的。可它并不是由天注定的,而是由你本人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产生的。过去的命运是凝固的,未来的命运是未知的,一切都要看你自己的掌握了。

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段精彩的话,精辟地阐明了所谓命运的本质问题。他认为我们拥有决定事物的主要力量,他把一些事物归因于必然,一些事物归因于机遇,一些事物归因于我们自己。

所谓必然,如社会环境、家庭情况、经济条件、生活阅历、学习环境、工作性质等等,这种必然对每个人的事业成败的影响极为重要。同样,偶然的机会对每个人事业的成败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起决定力量的还是自己。你是自己命运的拥有者,只要你认清必然,又抓住偶然,命运便会屈服于你的脚下。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到的苦难折磨数也数不清。他贫困,几乎要行乞;他失恋,简直快要自杀;他耳聋,对他寄托于音乐事业是最大的打击。在一般人眼中,贝多芬的人生何谈机会之有。可贝多芬就是个超越于自己命运的强者,他宣言“我要向命运挑战”,于是就是在他耳聋之后也能谱出的《第九交响曲》这种不朽名作。也正如他给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成为现在的贝多芬,全靠自己。”

挫折是人人都会有的。受到挫折后,一味地埋怨时运是毫无意义的。你必须冷静的分析寻找原因所在并克服它。挫折只是命运的附带品,它绝不能决定命运。可是同样的挫折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于命运论者,挫折只需一击便可打倒这种人;而对于相信命运由自己创造的人来说;挫折只会激起他更大的斗志。他会检讨失败,重新上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艰难玉成”。

可见,挫折可以让人一堕到底也能让人一飞冲天,全在于你对命运的心态。

著名的青年数学家张广厚,在初中时曾经数学不及格。这一重重的打击反让他立志学好数学。在经过艰苦的奋斗后,张广厚考进了北大数学系。可在入学后,面对众多的优秀学子,张广厚苦修得来的数学知识显得不够,在开学测试中排在很后面。但张广厚还是不气馁,他相信自己的努力终有回报,终于以出色的成绩修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并进入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后来有了许多数学方面的贡献与成绩。

张广厚为什么能从一个“命运不佳”者成为一个著名数学家呢?因为他有正确的命运观,他始终相信命运在自己手中,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你朝着目标不懈奋斗,达到目标不过是迟早的事。

成功的途径并非一条,不能有一次碰见困难便说命运残酷。“条条道路通罗马”,你不能克服这条路上的困难,完全可以走其它路。就像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你能说他们已经没有前途了吗?连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都是两次都没有考上大学的落榜者,但他却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开创的“相对论”理论连大学教授都没几个能看得懂。

当然,有一些不幸的“命运”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人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时代、家庭等等。身处落后地区、贫困家庭,起点是很低的,要想追上别人也很困难。但是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它并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只要你懂得去观察,再差的情况下也总是有机会存在的。

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命运的强者,但他们并不是都站在良好的起点上出发的。要想举出从逆境中挣扎出头的成功人士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他们为什么能抓住成功的机会呢?就因为他们明白命运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命运与机会就像是双生儿。一个人的命运不是一条直线到底的大道,而是有着无数的支路,通往有喜有悲的结果。机会就像是路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能够懂得自己掌握命运的人,就能够看见这些路标,选择自己想去的方向。而不敢挑战命运的人,就看不见任何路标,他们只会顺着自然变化走下去,过着完全被动的人生。

所以,想看见机会的人。要做到的第一步便是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弄明白命运与机会的关系。只有明白了命运的多样性,才会懂得自己原来有选择命运走向的权力。而这种命运的多样性,正是由偶然的机会造成的。有了机会的存在,才会开辟出不同的人生道路。相信命运有着必然走向的人,是不懂得去发现偶然的机会的。不改变这种想法,机会永远也不会垂青于你。

命运中充满了机会,而机会中又包含了不同的命运。一个机会便能改变看似必然的命运走向。

二、抓住机会需要敏锐的观察力

人想要抓住机会,首先便是要看到和观察到机会,这是个必要的前提。

机会存在的地方:

机会是科学发现中的妙手偶得;

机会是闪烁在我们周围发生的小事背后的灵光;

机会是事件中有希望的细节;

机会是他人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中的启迪;

机会是个人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芝加哥大学的罗勃·梅南·罗吉斯曾说过:“如果有个柠檬,就做柠檬水。”在眼光锐利的人看来,机会处处都是,只不过有大有小,他们会看到每件事物背后隐藏的机会。换个眼光短浅的人,如果发现给他的只有一个柠檬,他就会自暴自弃地说:“我完了,这是命运,我一点机会也没有。”然后他开始诅咒这个世界,沉湎在自悲自怜之中。他的眼睛永远望着远方,只等有所谓的黄金机会来到面前,一举改变差劲的人生。像柠檬这种东西不在考虑之中。聪明人就不同,他们发现每个溜过身边的小机会,一个柠檬起码能挤一杯美味的柠檬水,改善一点自己的状况。

鹰眼与鼠目的区别不仅在眼光的宽广与短小。鹰眼出色之处还在于它不仅看得远,而且看得清。想发现机会光是举目四望是不够的,机会并不会自动的从暗处跳出来,所以看地仔细认真也是必要的。真正的鹰眼同时具备宏观与微观的眼光。这中间有个平衡的问题,即不能太粗枝大叶,也不能拘泥于局部。

由于眼光失之于平衡而丧失机会的人也不少。说西楚霸王项羽是个“鼠目寸光”之辈也许很多人不服,但他实际上就是如此一个人。他纵横沙场,百战百胜。可他在攻人咸阳后却分封诸侯,放弃到手的天下一统的机会,退守自己的江东一带。这就是他目光短浅的地方了,他只会打仗,却认识不到成就霸业不仅需要军事力量,也需要政治、经济上的举措得当。

项羽的目光短浅还表现在把刘邦封到易守难攻的关中,还有就是鸿门宴不下手杀掉刘邦。这一切都是因为项羽眼光只能达到战术的局部而不能达到通观全局的战略高度。当项羽垓下一败,高唱:“时不利兮……”时,他完全没意识到曾有无数个机会从眼前、从手心溜过,只可惜他看不见而已。

还有一个故事:

曾有两名罪犯因重罪被关在监狱中,刑期都是二十年。由于地处沙漠,环境恶劣,两个人都心情糟糕。但几年后,两人的情形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仍过着醒时抱怨,怨完就睡的日子;但另一个人却通过监狱的图书馆学了许多知识,加上他在沙漠中的实际劳务工作经验,提出了一套很有水准的整治沙漠的计划。他看准了服刑的漫长空闲时光,抓住了人生转变的契机,干出了自己的事业,结果被减刑十二年释放。

当后来他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农业专家接受采访时,他并不隐瞒自己的过去,而且表示那八年是自己人生最充实的一段时光。末了,他对记者说了一番饶有深意的话:“我们两个人从监狱的窗口望出去,他看见了一片的郁闷的沙漠;而我却看见了美丽的星群。”

鼠目是缺乏敏锐洞察力的表现。敏锐性就是指能看见别人看不见之处,独具慧眼,见微知著,从繁杂的表面洞察事理的本领。

在人们大脑细胞结构的某处,有一个接收思想振动,一般叫做“预感”的器官。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虽然还没有发达到发现这个第六感觉所在的确切位置,但在这里,对我们所阐述的问题并不重要。

事实是,人类除了身体的感觉之外,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接受确切的意识。大脑能够接收感官传递进来的所有外部信息,并迅速加以综合分析,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所谓洞察力敏锐的鹰眼就是能条理明晰的接受分析归纳出有用的信息。而缺乏洞察力的人往往囚禁于习惯的态度、评价、感觉以及由公认的观点罗织成的“蜘蛛网”式固定化普通思维中。有这种思维定势的人眼光不可能放到“蜘蛛网”外,也就是说他们很难从思维定势中突围而出。一个人丧失了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即使处处有生财发达之道,也会漠然视之。

缺乏敏锐洞察力的原因及表现可以归为以下几种:

1.不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会的一个核心因素是获得信息。不会捕捉到处都是的信息,不会用心去看去听,就抓不住对自己有用的有效信息。

2.不懂得如何看见关键所在。生活中有许多新事物,别人已经花费许多劳动,但总还“差点什么”。这种人缺乏敏锐的洞察力。而敏锐性强的人很快会发现到底“差了些什么”,并加以改进、补充,把新事物创造出来。

3.不懂得取舍。这种人都是一条路走到底。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恶习,但在有时候走走别的路效果会更好。这里有正、反的例子说明有敏锐性与没有敏锐性在取舍之间造成的不同结果:

美国的柯达公司大概无人不晓,人人都知道它是世界数一数二的胶卷生产公司。但最初柯达是以照相机起步的。1888年柯达推出了柯达一号相机,从此逐渐发展壮大起来。1963年又研制成功了大众化自动相机。在其它厂家看来,柯达无疑是有了一个聚宝盆,各自羡慕不已。但柯达公司突然宣布放弃自动相机的专利独占权,同意其它厂家生产自动相机,而且不要任何专利转让费。其它厂家大喜过望,纷纷推出自己的自动相机。

其实,柯达公司尚在人们对它的做法困惑不解时,就已料到世界相机市场必将随着专利权保护期限的结束而迅速扩大,从而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相机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生产相机无大利可图,而“柯达”树大招风必成众矢之的,最终可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二是相机市场大发展,必然会带动下游产品——胶卷的需求量急剧增多。于是柯达公司敏锐地洞察到了胶卷市场大发展的机会来了,进行了一场“以车换相”的取舍大战,巧妙地将公司转型为以胶卷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又一次占据了胶卷市场领头羊的位置。

蓝色巨人IBM的大名无人不知。这个公司一向以结构庞大、作风严谨古板著称,而且在早期喜欢排挤弱小或新起步的计算机公司。可是到了70年代,苹果公司如慧星一般横扫电脑市场。在一代天才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电脑以易懂便学的操作界面,出色的图形处理机能,与各销售商良好的合作关系慢慢在与IBM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上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苹果电脑被视为个性的体现,天才的结晶。IBM电脑操作复杂,要求繁琐,毫无个性色彩。乔布斯还被评为《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但在种种巨大的成功与荣誉下,苹果公司走上了IBM的老路,固守成规,不求上进,独断财源,所有苹果电脑都亲自生产,不给业界他人分一口饭吃。这时的IBM看准时机,把本公司的电脑生产无偿授权于各计算机生产厂家,让他们可以免费生产IBM系列的电脑。

一边是苹果公司巨额的生产授权费,一边是免费的IBM生产许可,那些厂家们似乎没别的选择。于是IBM系列电脑成了电脑的主流机型。尽管苹果公司一再公布各种数据对比宣称苹果机更胜一筹,可已为时已晚。苹果公司成了默守成规,看不见市场变化的牺牲品,这就是缺乏洞察力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