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19517000000014

第14章 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

我们天生的知识引导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比例失当。如果这一点不是真的,那人就没有什么真理可言;如果这一点是真的,那人将被迫不得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低头,从而发现有极大的理由应该谦卑。由于人活着就不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认识,我希望,在更深一步探索自然之前,先能认真而又心情轻松地考虑一下自然,并且能够反省自身,明白这里存在什么样的一种比例……

因此,让人思考自然完整和宏大的威仪,并使自己的眼光暂离身边卑微的事物。

让他看那壮丽的光芒,看那长明灯一样在那里照亮宇宙的太阳。让大地在他看来只是一个黑点,映衬着太阳刻画出来的那个巨大的圆圈,让他惊奇于这样的事实,那巨大的圆圈本身也不过是一个小点,映衬着苍天之上由恒星刻画出来的周行不止的圆圈。然而,如果我们的视野在此受到了限制,那就让我们的想象力超过它吧!想象力会耗尽构想的力量,其速度快过自然提供构想材料的速度。

整个可见的世界仅仅只是自然博大胸怀里的一粒看不见的原子。没有哪一种概念能够接近它。我们也许能够扩大自己的构想范围,使其超过一切可想象的太空,但与事物的真实性比较起来,我们仅仅只是在制造原子。那是一个无限的球体,其中央在任何一个地方,而其周边却不在任何一处。终于,想象力会在那样的思想中自我迷失。

回到人自身,让人考虑一下,与所有存在比较起来自己是什么。让人把自己看成是迷失在自然的一个偏僻角落里的存在吧!并且让他能从自己所居住的那个小小的巢穴里,学着评估一下大地、王国、城镇和他自身的真正价值何在。在无限宇宙之中,人到底是什么?

为了让人看到另外一个同样惊人的奇观,让他探讨一下他所认识的最细微的东西吧!

让我们给他一个身躯微小而各个部分还要更加微小无比的寄生虫吧!它那关节里的肌肉,它那肌肉里的脉胳,它那脉胳里的血液,它那血液里的黏汁,它那黏汁里的液滴,它那液滴里的蒸气。并且把这最后的东西再加以分割,让他穷尽自己的构想力,并把他所能达到的最后的东西当作我们现在讨论的对象。或许他会想,这就是自然中最微小的东西了吧。

但是,我会让他明白,在最小的东西里面还有一个新的深渊。我不仅仅会为他描述看得见的宇宙,而且还会为他描述这粒原子里所包藏的、他能够想象出来的庞大无边的自然。让他在里面看到无限多的宇宙,每一个宇宙都有自己的苍天,有它自己的行星,有它自己的地球,其比例与他在可见的宇宙里看到的比例是同样的。在每一个地球上也都有动物,也有寄生虫,他将发现这些都和原来所看到的一样,而且同样会在这些里面可以无穷无尽地、永无休止地发现同样的东西。让他在接连不断的惊奇中迷失自己,在物体的小与大的惊奇中不知所措。

我们的身体不久之前还在宇宙里找不到踪影,而这个宇宙本身在整体的怀抱里也不见踪影,但它现在却成为一个巨大的事物,一个世界,或者叫一个整体,相对于我们无法企及的虚无来说,这样一个事实难道会有人不为之惊奇吗?以这样一种眼光看待自身的人,一定会害怕自己。看到自己在夹在无限与虚无这两个深渊之间的自然给予自己的这个身体里面,人会因为这些奇迹而战栗。我觉得,当人的好奇心变成赞叹的时候,他会更倾向于在沉默中思考这些奇迹,而不愿带着假定一一审视它们。

事实上,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与无限比较起来是虚无,与虚无比较起来是无限,人是虚无与无限之间的一个中项。由于人无限远离了理解极端的能力,事物的终止和开始就在无法穿透的秘密中隐藏在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点希望都没有。他同样无法看到自己所诞生的虚无,也看不到自己被吞没其中的无限。

那么,除构想事物居中部分的外表以外,他还能做什么呢?他处在永恒的绝望之中,看不到开始,也不见终点。一切事物从虚无中走出,又给带到了无限之中。谁能跟得上这些奇迹的进程呢?这一切奇迹的创造者明白这一切,除此之外没有谁能够理解。

赏析

帕斯卡尔在本文中用其特有的两极观念入手的“帕斯卡尔方法”,考察了“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表现了其对人类存在的极大关注。他哀叹人类在广阔的宇宙中,永远漂移在两个“无限”之间,无论是渺小到虚无,还是巨大到无限。在帕斯卡尔看来,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终究是不可知的,只有相信上帝并将自己交给上帝,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本文可以视为,帕斯卡尔所言“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理论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