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自己成为上帝
19516700000049

第49章 如何在偏见面前纠正自我

所谓偏见,指的是人们对某事持有的观点或成见,而这种观点或成见其实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或与逻辑推理相违背。偏见,最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偏见是一种很主观的成见,因此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偏见,只不过是轻重而已。

最容易把人引入歧途的思维,其实就是偏见。所谓偏见,指的是人们对某事持有的观点或成见,而这种观点或成见其实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或与逻辑推理相违背。

严重的偏见所带给我们的生活的消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从家庭纠纷到同事之间的矛盾,从种族歧视到性别虐待,从宗教纷争到国家之战,都无法摆脱偏见作祟。

偏见的形成来自于自身人格的僵化,人格僵化的原因来自以下多个方面:

(1)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对我们认识他人的影响很大。

一位演讲者在一所大学两个班级分别做了内容相同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一个班的学生与演讲者一见如故,亲密攀谈;而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同一个人结果何以相异悬殊?原来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做的一个心理实验。演讲前凯利对一个班的学生说,演讲者是如何热情可亲、平易近人。而对另一个班则说,演讲者是如何冷峻严肃,不易接近。结果,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眼镜去观察演讲者,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环。这就是“光环效应”。

这一效应提醒我们,在真正了解一个人前,切不可太重于事前得到的印象。

(2)首次印象效应

对于首先印象效应,心理学家洛钦斯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拿出两段描写一个叫吉姆的人的性格的文字材料,一段描写吉姆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勇武好斗;一段描写吉姆性格内向,闭锁沉静,退缩无争。洛钦斯把材料分成两组,一组将描写吉姆性格外向的文字放在前面,一组将描写吉姆性格内向的文字放在前面。然后请两组水平相等的中学生阅读,请他们对吉姆的性格作总的评价。结果表明,阅读先描写外向性格的一组学生,有70%认为吉姆是个比较外向的人;阅读先描写内向性格的一组学生,只有18%认为吉姆是个比较外向的人。这一结果在后来对人的评价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这就是“首次印象效应”。

这一效应提醒我们,一方面我们在初次和人交往时应当尽量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不能太受别人首次印象的影响,而把它仅仅看成是一次感觉而已。

(3)定势作用

在一所小学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

一个班长欺负了班上一个小同学。这个同学向老师报告,老师一听马上说:“你说其他人欺负你我还相信,说他欺负你这不可能!”

这是一种典型的定势作用,就是拿以往对一个人的印象去代替他的现实。当我们对某人形成了稳固的印象时便很难改变,好得白璧无瑕,坏得一无是处。所以,我们在认识他人时,应当灵活一些,防止定势作用禁锢了我们的头脑。

(4)自比作用

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要你猜测他的品质、性格特征等,你知道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吗?心理实验证明,最大的可能性是把他估计得和你一样。人们有一种倾向,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相仿时尤其如此。自己好客也猜测别人好客,自己喜欢聚会也认为别人喜欢聚会,自己喜欢运动也估计别人喜欢运动,自己肚子饿了,也会相信其他人也饿了。

自比作用在估计与自己相类似的人时,准确性当然会高一些,但也不完全可靠,因为两个人不可能完全一样。而遇到和自己不相似的人时,危险性就更大了,误解往往由此而产生。所以,在认识他人的时候,要防止成见和偏见,也必须注意克服自比作用的影响。

那么又该如何摆脱偏见呢?

培养自己宽容的心态

宽容的心态是长期修养的结果。它是以对生活的领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锻炼着接受我们自己的需求、冲动和欲望,接受人的局限性,理解世界是多样的,真理是相对的,对同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锻炼自己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思考问题时,不要盲从、感情用事,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要锻炼自己冷静客观的态度。

增加见识,摆脱愚昧

了解的越多,越能消除偏见。敢于反抗权威,敢于向陈规陋习挑战。反省别人的态度对自己的影响,检讨自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