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日一禅
19516400000019

第19章 观念篇(3)

克契的谦让

克契到佛光禅师那里学禅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由于性格内向,总是一个人闷着头默默地修行。

有一次,佛光禅师问他:“你自从来此学禅,岁月匆匆,已有十二个秋冬,你怎么从不向我问道呢?”

克契答道:“老师每日很忙,学僧实在不敢打扰。”

时光迅速,一晃眼,就过了三年。

一天,佛光禅师在路上又遇到克契禅僧,再问道:“你在参禅道上,有什么问题吗?怎么不来问我呢?”

克契仍然回答说:“老禅师很忙,学僧不敢随便和您讲话!”

又过了一年,克契学僧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面,禅师又对克契禅僧道:“你过来,今天有空,请到我的禅室谈谈禅道。”

克契禅僧赶快合掌作礼道:“老禅师很忙,我怎敢随便浪费您的时间呢?”

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不敢直下承担,这样再怎样参禅,也是不能开悟。

佛光禅师知道非采取主动不可,所以又一次遇到克契禅僧的时候,便明白地对克契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仍然说道:“老禅师,你很忙,学僧不便打扰!”

佛光禅师当下大声喝道:“忙!忙!为谁在忙呢?我也可以为你忙呀!”

佛光禅师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深深打动了克契的心,克契立刻于言下有所悟。

禅的本来面目,就是直下承担。谦虚固然不错,但是过度谦逊会使人错失开悟的良机。尤其在现代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机遇就是金钱,就是发展,过度谦虚只会丧失许多发展壮大的良机。自信一点,抓紧机遇不放松才是硬道理。

糖饼的问题

有位学僧平时研究唯识论,一次去睦州道明禅师那儿参访。

禅师桌上放着一盘点心,禅师便拿了一个糖饼,将其掰做两片,问道:“这是什么?”

学僧愣住了,无语以对。

禅师接着问道:“叫做糖饼,还是不叫糖饼?”

学僧期期艾艾,小心地答道:“不能不叫糖饼吧?”

禅师听后不置可否,叫过一旁的小沙弥,问他:“一块糖饼分作两片,你怎么说法?”

沙弥毫不犹豫地说道:“两片留在一心。”

禅师再问道:“你把这叫做什么?”

沙弥回答道:“糖饼。”

腔州禅师笑着说:“如此,你也可以讲解《唯识论》了。”

学问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那学僧连一惯常吃的糖饼叫什么都不敢大声地、肯定地说出来,如此不自信,就不是一个做学问的人。那么,即使读再多书懂再多道理,也只会如邯郸学步而寸步难移。

是法平等

慧忠还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对慧能禅师说道:“请求禅师慈悲为怀,收我做徒弟,救度一个众生。”

慧能禅师讲道:“在禅宗门里,银轮王的嫡子、金轮王的孙子才能继承法嗣,不损坏宗门风气。你是山野小林的俗人、牛背上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够投入这个宗门呢?”

慧忠讲道:“启禀禅师,万物平等,没有高低。您怎么能用这样的话妨碍我向善的心?再次请求禅师发慈悲收我为徒!”

慧忠小的时候与慧能对话中出言不凡:“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虽然他还是十几岁的小孩,而且还没有皈依佛门,但是由于他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养育了他的德性,也说明他的悟性很高。

因此,在后来慧忠禅师受到唐代玄宗、肃宗、代宗等的礼遇,人称为南阳国师。

人虽有南北之分,但佛性普照天南地北,人人都具有相同的佛性,人人也都能参悟禅学。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关键在于是否勤奋地去付出。只要自己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成绩。因为付出总有回报。

我有明珠一颗

守端禅师前往参拜杨歧方会禅师,有一天杨歧方会禅师突然向守端禅师道:“你的受业老师叫什么?”

守端禅师回答说:“茶陵郁和尚。”

方会禅师讲道:“我听说茶陵郁和尚在过桥时跌倒有悟,作的偈诗很是奇特,你是否记得呢?”

守端禅师即刻背诵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歧方会禅师听了以后笑笑,起身离开,守端禅师感到愕然,整夜睡不着觉。

第二天天一亮,便去问杨歧禅师。当时正值年终,杨歧禅师说:“你昨天看傩戏了吗?”

守端禅师说:“看了。”

杨歧禅师说:“你连那傩舞的丑角都不如,他喜欢别人笑,而你却怕别人笑。”

守端禅师听后即刻大悟。

茶陵郁和尚的诗讲得很明白,明珠在自己心中,只因尘埃和愚昧将它埋藏。明珠代表自性,只要尘埃除尽便会光芒生起。守端也只会背诗,但自己不能开悟,不能将其变为自己的行为指针。

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却不能用之于行动上,再美妙的梦想只停留在纸上,而没有付诸行动,到最后也只是一种痴心妄想罢了。

攀比的烦恼

唐朝有一位很有名的高僧大德,名字叫洞山禅师。

他有一首名偈,是这样写的:“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在,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这是洞山禅师开悟之偈。

当初,他参禅多年还没开悟。有一天,他乘船渡河,看到河面上映着自己的影子,这影子好像另外一个自己在与这个真实的自己对话,洞山突然顿悟了。他把顿悟的感想写成偈诗呈给老师,得到老师的赞许。

洞山禅师这首偈的意思是说,人要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具备的条件。千万不可贪图虚荣,追逐名利、权势等身外之物。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然达观,安贫乐道,要有自己真实的生活,不要盲目攀比。如果一味地与人攀比,只会不断地迷失自我,失去自己原有的那份纯真。

突破戒律

南北朝时,南朝刘宋间的竺道生是一个才思敏捷的高僧。有一次,宋文帝设会斋僧,过了很长时间才摆下斋饭,众僧皆疑天时已晚,不敢食用。这时宋文帝一再劝大家用斋,并信誓旦旦地说:“没关系,现在刚刚中午!”众僧仍不敢举箸。这时,竺道生站起来大声说:“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意思是说,太阳是附着在天上的,皇帝就是“天”,既然“天”说刚刚中午,那就肯定是刚刚中午,没什么好怀疑的!说完,便捧起大钵吃斋,众僧也就随之吃了起来。

原来,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后,为了使这个新生的宗教尽快地为社会各阶层接受认同,进而使人们达到皈依佛教的目的,制定了一系列较为完整而全面的僧人行为规范与僧团戒律。其中自然包括了僧侣的饮食规范。过了中午众僧不敢吃斋,就是因为不敢违反“非时食”的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固然不错,但清规戒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

有主沙弥

赵州从谂禅师十八岁的时候到河南初参南泉普愿禅师,当时南泉禅师正躺着休息,见来人年轻,就没有起身,仍然躺着问道:“你从哪里来?”

赵州禅师恭敬地答道:“从瑞像院来。”

南泉故意问道:“见到瑞相了吗?”

赵州禅师微微一笑,说:“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

听到这出乎意料的回答,南泉禅师不觉坐了起来,对赵州禅师颇为欣赏。然后又问道:“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赵州禅师深施一礼,回答:“我是有主沙弥。”

南泉好奇地问:“是吗?那么谁是你的师父呢?”

赵州恭敬地顶礼三拜后走到南泉的身边,非常关心地说道:“寒冬腊月,请师父保重!”

因为赵州禅师恰当的回答,南泉禅师非常器重他。从此,师徒相契,佛道相投,赵州禅师成为南泉禅师的入室弟子。

赵州禅师慧眼明利,出言吐语暗含玄机,并且还会利用行动去示意,这正所谓无言说的禅风。但这一切都由于他自身具有主见。

真正有主见的人,自有异于常人的能力。而往往大部分人自身毫无主见可言,事事随波逐流,终将难有所成。只有充满自信、真有主见之人,才能不断地披荆斩棘,最终迈向成功。

一切现成

文益禅师在雪停后辞别而去,临行时地藏禅师将他送到门前,问道:“上座平时说三界指因心而产生,万物因识而起。”接着指着庭院中的一块石头说道:“且说这块石头是在心里还是在心外呢?”

文益禅师答道:“在心里。”

地藏禅师说:“行脚人,何必要将石头放在心里呢?”

文益禅师被问窘得无言以对,便放下包袱留在地藏禅师法席下,请求指点。

一个多月来,文益禅师每天都提出他的观点和道理,地藏禅师对他说道:“佛法不是这样。”

文益禅师说:“我已经词穷理绝了!”

地藏禅师开示道:“如果说到佛法,一切都是现成的。”

文益禅师听完后立即大悟。

事物的实体就是现成的,只因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从是非去看,便有是非黑白之分别,由此产生对是或非的执著。禅宗认为一切现成,一切皆如本来的样子存在着,也就是实体。

平常心是道

从谂禅师问南泉禅师:“什么是道?”

南泉回答道:“平常心是道。”

从谂又问:“还可以探究吗?”

南泉说:“一探究就错了。”

从谂反问:“不探究又怎么知道是道呢?”

南泉说:“道不属于知与不知的范畴。知是虚妄觉,不知则不可判断。如果真正达到不疑的道,就像虚空那样,空旷开阔,怎么能对它强作是非判断呢?”

从谂禅师言下立即领悟了禅的道理。

平常心是禅、是道,禅、道存在于人的生活中,日常的生活、学习、劳动,甚至穿衣、吃饭,无处不存在着禅。禅也就是平常的生活,而不是远离人世间,在生活之外的什么神秘的东西。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以一颗平常心,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参悟禅的妙处。

智慧无处藏身

司马禅师想挑选一人去大洲山当住持,于是召集全寺僧人到禅院里。并当众宣布说:“你们中间谁能出色地回答我一个问题,就让他去大洲山当住持。这里每人均有机会。”

说完,禅师便从旁边的案上拿起一个净瓶,继续说道:“这不是净瓶,是什么?”

众僧抓耳挠腮,面面相觑,分明是净瓶,却不能称作净瓶,那又称作什么呢?

正在这时,一个蓬头垢面的和尚朗声说道:“让我来试试!”众人一看,原来是寺内专干劳役的杂务僧,都大笑起来。

司马禅师却一本正经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灵佑。”和尚沉静地答道。

于是,灵佑就走上前去,从禅师手中接过净瓶,放在地上,然后一脚将它踢出了院墙,转身退回原地。

司马禅师见状,不禁惊叫:“此乃大洲山住持也!”

既然不是净瓶,那就一脚踢翻好了,何必多说?灵佑真是深得禅机。后来,他便去大洲山当了住持,并且创立了中国禅宗五大宗派之一的洲仰宗。

答案既然是否定的,就没有必要再去讨论它的归属。而且,从中不难体会出,智慧无处藏身,即使一时没被重视,是金子终究会发出夺目的光芒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自己品性的修养与知识的积累,相信有一天必将步入成功的殿堂。

有与无

智藏禅师住持西堂后,有一位僧士问道:“有天堂、地狱吗?”

禅师答:“有。”

僧士问:“有佛、法、僧三宝吗?”

禅师答:“有。”

还有许多问题,禅师都回答说有。

僧士就用不屑的口气说:“禅师这样回答,恐怕错了吧!”

禅师就问他:“难道你有不同的见解?”

僧士颇为自得地说:“我可是曾经在径山禅师那里学过禅的!”

“那么,径山禅师是怎么对你说的?”禅师问道。

僧士答道:“他说一切都无。”

禅师话题一转,问道:“你有妻子吗?”

僧士答曰:“有。”

智藏禅师又问:“那径山禅师有妻子吗?”

“没有。”僧士回答。

禅师趁机开示:“径山禅师说‘无’就对了。”

僧士施礼道谢而去。

有与无因情况不同而存在,都有道理,实际上是破除人们对有无的执著。一切存在都是按条件来组成,但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一切是“无”。因而,我们要超越相对的概念,不能对任何概念执著,从而更好地去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