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态的力量
19515100000006

第6章 克服缺陷才能拥有好心情(1)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境由心生。征服自己,是人生最辉煌的胜利;挑战自己,是生命中最艰难的洗礼。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超越自己。挑战自己意味不断追求前进,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开拓出前人没有开创过的新天地。

8无诚信无以立世

人生最大的挫败之一,就是具有了欺骗和说谎的本领。这种人的生存危机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人都相信,欺骗、说谎是一种有利的宣传。他们自认为欺骗的手段是很值得使用的。受此观念引诱,许多声誉很好的商店,往往也要掩饰自己商品的缺点和不足,而登载各种欺骗人的广告。有些人甚至以为,在商场,欺骗的手段简直与资本一样的重要。他们一方面告诫自己要言行诚实,但同时却认为,要想在营业上取得成功,不施用一点伎俩则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先让我们看一个关于受骗的骗子的故事:

从前,一位商人,他于安息日前夕要到外地去。他在一座房子附近挖了一个地洞,将自己的钱藏在里面。那座房子里面住着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一向被认为是品行高尚、忠诚老实的人。他正好看到这位商人挖洞藏钱,随后便过去将钱统统偷走了。

几天后,那位商人办完事回来取他的钱,发现钱已不翼而飞了,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偶然地走进那位老人的房子,对他说:“请原谅,先生!我有件事想请教你。劳驾,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么?”老人答道:“请说吧!”商人说:“先生,我是到这里来购物的。我带来了两个钱袋:一个钱袋里装着六百块金币,另一个钱袋里是一千里亚尔。在这座城里,我举目无亲,找不到一个可以信托的人代我保管这笔钱财。因此,我只好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将那装着六百块金币的钱袋埋在那里。现在我不知道,我该不该将另一个装有一千里亚尔的钱袋仍然藏到那个地方去,还是另找一个地方藏起来,或者还是找一个诚实的人代为保管好。”老人答道:“如果你想听听我的意见,那最好别将钱交给人家保管;你还是仍然将钱藏到你第一个钱袋所藏的地方去吧!”商人道谢说:“我一定按照你的话去做。”

商人走后,这个老骗子私下想:“要是这个人将第二个钱袋送到老地方去藏时,发现原来的那只钱袋不见了,那他就不会再将第二个钱袋再藏在那里啦。我必须尽快将第一只钱袋放回原处。这傻瓜准会将第二只钱袋再藏在那里,那我就可以将两只钱袋都弄到手了。”

于是,他赶紧将偷来的钱袋放回原处,此时,那位商人也在这样考虑:“要是这个老头偷了钱袋,那他为了弄到第二只钱袋,现在也许已把它送回原地去了。”商人来到原先藏钱的地方,真的又看到那只钱袋子。他高兴地喊道:“我的好人。您将偷走的东西又送回原主了!”

贪婪,让骗子把到手的钱又送了回去,结果他不是得到更多的钱,而是得到了嘲弄。用智慧来对付骗子,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惩治骗子。

再让我们看一个揭穿谎言的例子:

林肯在当美国总统之前,是一位有名的律师。

他青年时代有一位朋友,名叫汉纳·阿姆斯特朗。汉纳不幸早死,遗下妻子和儿子威廉,生活很苦。有一天,林肯忽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威廉被控告犯谋财害命罪。林肯知道这孩子善良,不会杀人,于是毛遂自荐免费打这场官司。

他仔细查阅了全部案卷,勘察了现场,掌握了全部证据。原告方面的一位证人——查尔斯·艾伦在陪审团面前发誓说:他曾亲眼看见威廉和一个名叫梅茨克的人斗殴,时间是8月29日夜里11点钟,正值明月当空。月光下,他看见威廉用流星锤击中梅茨克,随后把流星锤扔掉。

审判中,林肯针对上述关键性证词当庭对艾伦发问——

林肯:你发誓说你认清了小阿姆斯特朗(即威廉)?

艾伦: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面,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后面,相距二三十米,你能看得清楚吗?

艾伦: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完全可以在二三十米内认清目标。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上认清他的吗?

艾伦:完全不是从衣着方面。我肯定是看清了他的脸蛋,因为月光正照在他的脸上。

林肯:具体的时间你也可以肯定吗?

艾伦:完全可以肯定。因为我回到屋里时,看了看时钟,那时是11点15分。

林肯:你担保你说的完全是事实吗?

艾伦:我可以发誓,我说的完全是事实。

林肯:谢谢你,我没有其他问题了。

然后,林肯派人取来一本历书。这本深受美国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历书表明,1857年8月29日午夜前3分钟,即夜间11点57分,月亮早已经看不见了。林肯于是痛揭艾伦的谎言:

“全体女士们和先生们,亲爱的陪审官先生们,我不能不告诉你们,这个证人艾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林肯接着说:

“他一口咬定8月29日深夜11点15分,他在月光下认清了被告人的脸。请大家想一想,8月29日那天是上弦月,11点时月亮已经下山了,哪里还会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时间记得不十分精确。假定说时间稍有提前,月亮还没有下山,但那时月亮正在西面,月光是从西往东照射的,月光可以照射到他的脸上,那样,证人就根本不可能看清被告人的脸;如果被告人脸朝草堆,那么,月光只能照在被告人的后脑勺上,证人又怎么能看到月光照在被告人的脸上呢?又怎么可能从二三十米外的草堆处看清被告人的脸呢?”

在场的人们沉默了片刻,接着,掌声、欢呼声一齐迸发出来。

揭穿谎言的有效途径就是证明他的话无法自圆其说,这不仅需要严谨的思维,还需要以科学的事实作为依据。林肯做到了,他赢得了官司的胜利,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智慧。

有一家绸布商店的经理告诉别人,前几天他店中的伙计们正忙于将整匹的绸缎剪成片段。他还大言不惭地说,只要通过广告大肆宣传按片断购买,比按码计算怎样合算,怎样便宜,这种暗示一定能诱使人们乐于购买,因此他就可以坐收大利。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一旦顾客发现这是一种哄骗,以后还有谁愿意再去光顾他们的商店呢?

不为利动,没有私心,在任何情形下都能言行忠实——这种美誉所取得的价值要比从欺骗中得来的利益大过千倍。

没有健全的德性,不能做到绝对忠实,这种人很危险。他们在平时也许还愿意站在正直的一面,但是一到利害关头时,他们就会离开正直,就会不由自主地不说正直话,不做正直事了。

他们也许会不正面地说谎与欺骗,但是他们往往会留有某些应该说、必须说的话而不说,但到最后,这种人的行为,终究是得不偿失的。

他们不明白,在他们多得到一分金钱时,他们就多损失了一分品格。他们的钱袋中固然多增加了几个铜板,但他们的人格却由此而一落千丈!

事实上,世间不知有多少不诚实的个人或机构,会在日后觉悟到,欺骗的行为终究是不可靠的,是要失败的!因此,就是从利害关系上来看,诚实也是一种最好的策略!

翻阅美国商业史,我们可以看出,五十年以前生意兴隆的大商店,到今日依然存在的,真是寥若晨星。那些商店在当时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但他们却刊登各种欺人的广告,做各种骗人的勾当,而且这种风气还盛极一时。然而他们当时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寿命是不能长久的,因为这种行为缺少人格、信用作后盾。它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终究是不可靠的,它们虽能一时欺骗得逞,但这种欺骗不久是要被发现的。其结果是它们自己被顾客冷落,以至衰微而终告失败。

天下没有一种广告,会比忠实不欺、言行可靠这种美誉——这种活广告——更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1835年,摩根先生成为“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股东。不久,有一家在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如果按照规定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股东们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则认为自己的信誉比金钱重要。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房产,低价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然后他将赔偿金如数返还给了投保的客户。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

已经几乎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了保险公司的所有人,但保险公司已濒临破产。无奈之中他打出广告:凡是再参加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不料客户很快蜂拥而至,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成就摩根家族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是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信誉。还有什么比让别人都信任你更宝贵的呢?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成功的大小是可以衡量的,而信誉是无价的。用信誉获得成功,就像用一块金子换取同样大小的一块石头一样容易。

一个言行诚实的人,因为自己感到有正义公理作为后盾,所以他能够毫无愧色,从不畏缩地面对世界。

说谎的人是人类的败类,是一个堕落者!

人一离开诚实,也就失去了为人的资格,成为了衣冠禽兽。

许多人,为了取得一点小利小名,他们会拿自己的人格和名誉做赌注,就像在跑马场中赌博一样面无愧色,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行为啊!

一个人为了捞取一笔财产,却落到了处处为人指责、受人嗤笑的地步。他出卖人格,出卖尊荣,出卖名誉,出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这样,财产对他又有什么用处呢?

糟蹋自己的人格、名誉值得吗?百合花沾了污渍,玫瑰花失却了芬芳和美丽,还能算作百合和玫瑰吗?

一个人一旦腐化了他内在的最高贵品质,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他还能算是人吗?

一个不诚实的人,也常常会受到内心的贬低与谴责。他所得到的名和利是不能消除这种内心的煎熬的。无诚信者,遭受的挫败可能是重大的。

9满招损、谦受益

爱吹嘘自己是很多人固有的一种人性弱点,这种人总爱在别人面前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却不知这会让人生厌的。在交际中,凡是爱吹嘘自己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生存危机,即易遭人厌恶和拒绝!实际上,这种人在做事、谈话时,就已经不令人感兴趣了,他成了一个失败者。因此,应当记住谦逊之美。让我们从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开始:

哈里·S·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以后,有记者到其家乡采访杜鲁门的母亲。记者首先称赞道:

“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这样,但那主要是他的事。”杜鲁门的母亲平静地说,“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

“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一个有资格夸大自己的人,却在当人称赞她的“当总统的儿子”时,想到的是“挖土豆的儿子”,这是一种平常人的心态。做任何人都应当有这位母亲的心态,尽可能谦逊!

如果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你或许想阻止他,但最好不要这样,这样做没有什么效果。当他人还有许多意见要发表的时候,他是不会注意你的。所以要忍耐一点,用开放之心去听取他人的讲话,并诚恳地鼓励他完全发表意见。

这一原则在商业中确实有其价值,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一克服危机的例子。

数年前,美国最大的一家汽车工厂正在接洽采购一年中所需要的坐垫布。3家有名的厂家已经做好样品,并接受了汽车公司高级职员的检验,然后,汽车公司给各厂发出通知,让各厂的代表做最后一次竞争。

有一厂家的代表R先生来到了汽车公司,他正患着严重的咽喉炎。“当我参加高级职员会议时,”R先生叙述他的经历说,“我嗓子哑得厉害,差不多不能发出声音。我被引进办公室,与纺织工程师、采购经理、推销主任及该公司的总经理面洽。我站起身来,想努力说话,但我只能发出尖锐的声音。大家都围桌而坐,所以我只好在本上写了几个字:‘诸位,很抱歉,我嗓子哑了,不能说话。’‘我替你说吧,’汽车公司总经理说。后来他真替我说话了。他陈列出我带来的样品,并称赞它们的优点,于是引起了在坐其他人活跃的讨论。那位经理在讨论中一直替我说话,我在会上只是做出微笑点头及少许手势。”

“令人惊喜的是,我得到了那笔合同,订了50万码的坐垫布,价值160万美元——这是我得到的最大的订单。我知道,要不是我实在无法说话,我很可能会失去那笔合同,因为我对于整个过程的考虑也是错误的。通过这次经历,我真的发现,让他人说话有时是多么有价值。”

有一家电气公司的业务员范勃也深有同感,下面让我们来看他的例子。

有一次,范勃先生正在宾夕法尼亚做一次农业考察。“为什么这些人不用电?”他经过一家整洁的农家时向该区代表问道。“他们是守财奴,你不可能让他们买下任何东西,”区代表厌烦地回答说,“并且他们对公司不感冒。我已经试过多次,真是没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