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这样最健康
19514800000009

第9章 怎样的心理最健康(1)

一、这样面对孤独最健康

身处闹市,你感到孤独吗?你熟悉周围的世界吗?也许有人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在城市的喧闹熙攘中,在五彩缤纷的环境里,在人们快速忙碌时,人们有的是灯红酒绿的舒适感,有什么使人孤独与陌生的。

但事实真真切切,被迫天天接触的城市居民,彼此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据1996年6月21日《光明日报·家庭周刊》报道,零点调查公司在同年6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在北京35岁以下的青年人中,“熟悉自己所有邻居”的只占18%;“只熟悉个别人,同其他人只是点头之交”的占41.2%;“都认识但属点头之交”的占20.8%只大概认识几个的占18%:“一个也不认识”的占2%。该报告依据一项针对600名16~35岁的北京青年进行随机抽样访问结果估计,小于16岁和大于35岁的市民中的邻里不熟悉程度要高出受访群体的2—3倍。这些数字很枯燥,但它生动地表明了当今城市人彼此间的陌生程度。正是因为这个城市太大,生活太复杂,人变得太快,人与人之间(即使非常亲近)才显得这样陌生,这样隔阂。

美国几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搞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选择了276名志愿人员,年龄都在18~55岁之间。研究人员将感冒病毒喷入志愿者的鼻腔后,观察他们的抵抗能力。结果发现,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交广泛的人抵抗力较强,不易感染感冒病毒。与之相反,那些比较封闭的、社会关系不多、朋友少的人得感冒的几率要高得多。具体数据是这样的,有一种社会关系或孤独地生活着的人当中,有81%的人得了感冒,有二种或更少的社会关系的人当中,有62%的人得了感冒,有六种或更多不同的社会关系的人当中,有35%的人得了感冒;有十五种或更多社会关系的人当中,只有23%的人得了感冒。专家解释说,社会关系广泛的人,会更有动力去照顾他们自己,此外,社会组织的性质调整了人们的情绪,从而改变体内的荷尔蒙。为此,专家提醒人们应多交朋友,与家庭成员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心情舒畅,走出孤独和寂寞,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切不可把性格与这种孤独的病态情绪看作一回事。有些人性格孤僻、冷静、沉默寡言。

现实的,脱离理想化色彩的人们,已渐渐学会不将孤独过于文学化,而是直面它,将它看成一种心理病态,而事实上,它本身就是心理病态,这种病态心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广为流行的有以下几种。

1.都市孤独症

城市生活的刻板、单调、枯燥、忙忙碌碌使人们难以避免地庸庸碌碌,三点一线,循环往复,从而变得千篇一律的日子太无奈,太没意思了。城市无情地剥夺了人的自身设计,它的全部运转太科学、太规范。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一个平时健谈的人,一走进拥挤的电梯时,便突然一下缄默不语,一言不发。当然,自有他的道理,现代城市在居住条件上与农村有较大区别,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多数居民住楼房,而且由于市区地价昂贵,人口稠密,所以住宅建设楼层越来越高,在我国,昔日的大杂院,四合院只能成为历史陈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最基本的住宅条件是每户都有一套独立的单元住宅,内有居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上下水道、电话、电表、煤气等等,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万事不求人。于是高楼里的居民同邻里的来往少了,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一个人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陌生人当中度过,他所认识的人实在有限,他要在街上走,在公共汽车站排队,在商场买东西,去邮局、银行等公共场所,的的确确很少能碰到熟人,这同乡村生活很不相同。乡村里的人每天见到的都是熟悉的面孔,彼此打招呼都很自然亲切,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而在城市中,在各种各样的公共场合下,城市人一方面都或多或少地要和他人打交道,另一方面,他又极力避免不必要的过多接触。

作为一个都市人。孤独感和陌生感由此而生。这种孤独和陌生感,是可以蔓延、可以染上负面情绪的,至少会造成人的冷漠和烦躁,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冷漠与烦躁,也是一种轻度的心理疾患的症兆。孤独和陌生给城市人所带来的危害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

2.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大多为城市儿童,尤其是大城市小家庭,所谓的核心家庭,父母双双在外工作,忙忙碌碌,挤不出多少时间陪孩子,关心不够周到,加之教育教学的压力,孩子常常被关在家里,生活极其单调,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习惯于现状,不吵不闹,表面上似乎孩子越来越懂事,而事实上,孩子已经染上轻度的心理疾患,表现为迟钝、反应不够灵敏、刻板、孤僻,做一些习惯的动作,不逆不反,只是一味地乏味,一味地无奈,显得无所谓。

对儿童患有孤独症,家庭和社会应负有很大责任。孩子从婴儿期开始,父母就应为其营造可以进行交流的儿童世界,抽出更多的时间带孩了,为孩子的正常发育创造条件,开阔孩子的眼界,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得对孩子进行封闭式的培训,学校老师应酌情减轻孩子的压力,调节好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比例,在群体生活中,让孩于健康、快乐地成长。

3.老年孤独症

人的衰老包括心理衰老和生理衰老两种。在我国农村,妇女早婚多育现象十分普遍,农村妇女看上去要比城市妇女衰老得快。比如,一位40多岁的农村妇女,孩子快要结婚了,自己在心理上感觉自己衰老了,穿衣打扮不敢追随时代,穿一些黑、灰色的衣服,更显自己老气横秋,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衰老的暗示。而心理衰老又促进生理上的衰老,生理上的衰老,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减弱人们的自信心。两者形成恶性循环。那么如何去对待这个问题呢?人到老年最怕孤独,特别希望有人在他们身边,聊聊天,谈谈心,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越发地希望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治疗疾病都大有好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就盼家人团团圆圆。作为子女,应该培养老年人的好奇心,使其常常动脑筋,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陪伴老人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他们投入社会群体中,这样即安全又可以让老人快乐。

二、这样面对抑郁症最健康

抑郁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心理状态,它会导致生理变化。抑郁的时候,人的大脑处于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状态下。抑郁源于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幸事件,正如失去亲人会导致人们陷入痛苦一样,不幸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会使我们陷入抑郁。

首先,我们来看看抑郁症患者的前期表现。

1.消沉

消沉是其前兆之一,它是壮志未酬的反应,是消极的反应,而积极的反应应当是不服输、不服老。不怕已失良机,再来捕捉新的机遇。或者客观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合理地调节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转换奋斗目标。消沉最普遍的表现就是心灰意冷,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做一天和尚连钟都不撞一下。或者是非要别人从后面猛推一下自己才肯动一下,生活中失去了目标,失去了热情。

抑郁的人,其行为方式无法给自己带来积极的结果或更多的快乐。许多人陷入抑郁不能自拔,因为他们发现,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满足或自信。如果他们没有工作,缺少朋友,而同时又患有社会性焦虑,那么他们会断绝曾给他们带来过快乐的一切社会交往。

长期以来,对于出现消沉的人作出的仅仅是品格评价,而远离了医学评价和心理评价,这显然是有很大偏颇的。对于出现消沉的年轻人,家长往往采取让其在家中读书的自学方式,这是一种克服消沉的隔离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不大,有时甚至使消沉发展成抑郁,由心理疾患的轻微表现迅速发展到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理疾病。

2.厌倦

厌倦是一种表现,简单的重复和心灵的空虚最容易令人对生活产生厌倦情绪,厌倦人生是一种流行病,是可以传染给他人的。厌倦人生的人,各种身份的都有。但处于贫困状态中而并不完全为温饱犯愁的穷人,很少有对生活厌倦的人,这类人反而比较热爱生活。其实,厌倦心理多发生在有钱人身上,多发生在生活相对顺利的人身上。这些人生活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吃饭上饭馆,整天搓麻将、做发型、逛商场、缺乏精神寄托,内心十分空虚。但他们不想去克服厌倦,只是屈服于自己的惰性,屈服于懒散。严重一些的发展成为抑郁症。

抑郁者不仅存在内部问题,如思维方式、消极情感等,同时也常常面临一些外部问题。许多社会学研究者发现:外部因素在抑郁的形成和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些事件使我们易于罹患抑郁症,而另一些事件会使我们陷入抑郁。

年轻人之所以会陷入抑郁,其原因是他们缺乏明确的社会角色及归属感。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并因自己的作为受到尊重和欣赏,是获得自尊和社会地位最重要的保障。抑郁时,我们变得非常敏感,经常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原因是人类在此压力下,形成了对被欺骗的敏感性。敏感地怀疑他人都在假装友善,欺骗自己。如果他们稍令我们失望,或由于某种原因忽视了我们,我们就会由此引申出许多含义。这是因为,抑郁使我们对社会威胁更加小心。

许多抑郁观念与我们的地位和自我价值感有关,而后者正反映出我们的自卑。抑郁的时候,我们常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得出自己能力不足、不完美、失败或者是在某种程度上不受欢迎的结论——这些结论常常将自己降了一个等次,因而加重了抑郁。

抑郁症在西方以一种名为“流行性失意症”的表现形式蔓延开来。此症表现为难以排遣的忧伤和一触即发的暴躁情绪;失去了一些爱好,如体育活动,甚至对性生活也感到厌倦;体重或食欲发生变化;睡眠失调,如失眠或睡得过多;罪恶感,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或感到无助,无法集中精力去做计划中的事;行为过敏或过于迟缓,有自杀的念头。

那么如何正确面对抑郁症呢?

1.进行正确心理引导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引导,显得非常重要。一旦发现亲人和朋友有抑郁症的早期表现,首先要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并与其多谈话,要有耐心,鼓励病人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其生活内容。文娱活动要有趣味性,如,打猎、钓鱼等活动对病人症状的解除有明显的效果。要注意研究病人对文娱活动持有的兴趣、态度,发现其潜在的兴趣、爱好。

抑郁症,不管是严重的,还是暂时的,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新泽西州约翰逊医学院的神经系副教授,医学博士马特·曼兹阿说:“即使是在患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的病人中也有80%~90%的人在经过治疗后开始新的生活。”

在很多情况下,抑郁症与患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有直接关系。雅伯克医生说,抑郁症患者的错误就在于从悲观的角度看问题。雅伯克医生还说,别整天做白日梦,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机遇和好事,集中精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要把那些自己无力左右的事情看得过重。

2.为自己创建“个人空间”

当你抑郁时,不妨设法为自己创建“个人空间”。许多人会为自己需要独立空间而感到内疚。其实,你应当将这些需要告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不要以为,需要个人空间就意味着你有问题,或是你与他的关系出了问题。任何人际关系都会时不时地出现紧张。如果你懂得在人际关系中为自己留有一份空间,你将会减少自己潜在的不满及想逃避的欲望。

3.做一些积极的活动

抑郁的时候,我们可以计划做一些积极的活动,那些能给你带来快乐的活动。例如,如果你愿意,可以坐在花园里看书,外出访友或散步。积极的活动相当于你在银行里的存款,哪怕你所从事的活动,只能给你带来一丝丝的快乐。

《抑郁和忧虑的运动疗法》一书中,作者告诉读者,那些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患者要比不爱活动的患者症状轻,而且患病时间短。

有时,当人们感到紧张、抑郁的时候,会变得易怒。在这种情况下,尝试放松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大脑无法安静下来。因此,你需要从事一些体力活动,以分散你的注意力。任何包含身体运动的活动都会有益处,如果你因愤怒或挫折而陷入紧张状态,体力活动将是能帮助你的最好方法。

4.不要卧床不起

情绪低落时,千万不要整天卧床不起,反而应比平时早起一点。曼兹阿医生说:“心情不好时注意控制睡眠时间,当你连续几天少睡一两个小时的时候,你反而会感觉心情好受一些。”

5.小心兴奋剂的副作用

治疗抑郁症,应该小心兴奋剂的副作用,尽管咖啡、香烟、酒精使你兴奋、麻醉,可以帮助你调节心情,然而它们的作用是暂时性的。正如佳菲医生说的那样,兴奋剂的作用非常强烈。它们可以人为地让你神经兴奋,忘却烦恼,但药性消退后会令你更加忧虑。

6.让别人了解你的痛苦

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烦恼非常有利于缓解心情抑郁,所以,当你感到心情不好时,不要一个人强忍,而要学会让你的配偶或者好友了解你的苦恼。一旦你试着这样做了,你会发现,他们乐意倾听并诚心想帮你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