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十六计活学活用(25—36计)
19514300000012

第12章 假痴不癫(3)

2.服务周到,顾客至上

服务的方式会因不同的行业而有所不同。规模较小的店,应该掌握服务的重点,将“技术”视为商品的一种,并以自己在这方面的特长为荣,加上“顾客至上”的周到服务,才是成功经营的必由之路。换句话说,经营者除了要有丰富的商品知识外,更要使自己充满自信,做一个最佳的顾问。这种兼顾两面的服务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以一位经营电器行的谢先生为例,谢先生是A电器制品的指定经销商,他的服务方式周到而与众不同,有时候客人到他店里来,指定要A厂牌的用品,他往往会介绍B厂牌产品给客人。因为谢先生是技术人员出身,他一直都在认真地做研究工作,他对各厂牌家电品质的要求相当严格。谢先生以良心服务的态度,深受当地顾客的信赖与喜爱。故他的营业状况非常好。所以要想为顾客提供上好的服务,服务者自己必须是商品的行家。这正是巧妙运用“假痴不癫”之策略。

3.东华毛织品经营部的退货哲学

北京东华毛织品经营部是个小店,地处偏僻,他们知道,这是自身的不利条件,要想参与竞争,就必须要有点“绝活”。他们针对当前零售商店普遍存在退换商品难的问题,响亮地提出了“把损失留给商店,不让顾客吃亏为难的”口号,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退换制度。即:(1)凡是本店售出的毛线,凡属质量问题,随时可退可换,就是已经织成毛衣,只要发现是质量问题的,同样可退可换。(2)织毛衣剩下的零两毛线可退可换。(3)退换货时,责任分不清的,损失由商店承担,不让顾客吃亏。为了有利于群众监督实施情况,将这些措施张贴在店堂内,并登广告宣传。

在坚持退换货制度上,开始有的职工怕麻烦;也有的担心影响销售和效益。针对这个苗头,企业领导及时说服教育职工要算大帐,不要算小帐。退几两线,表面上看减少了销售和利润,是减法;可提高了企业的信誉,赢得了众多的回头客,就变成了加法,通过这些回头客的义务宣传,带动更多的人来店买线,又变成了乘法。职工们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一切从方便顾客出发,通过退换货制度,解决了顾客购物的后顾之忧,增强了群众的信任感,因此,来商店买毛线的顾客络绎不绝。

北京东华毛织品经营部表面看来是大智若愚,其实正是其对“假痴不癫”地典型例证。

4.埃德疯狂大减价

加拿大有一位叫默维希的人,他整整经营了一条街的生意,有埃德商店、埃德批发店、埃德小吃店、埃德餐馆等等,最大的特点是便宜。二战结束后,默维希看到百废待兴的情况,决定经营低价的旧货商店。他在报纸上登的广告是:“我们的店铺像垃圾堆!我们的服务令人作呕!我们的固定资金只是一堆破烂箱!但是!我们的价格是全市最低最低的!”顾客闻讯而至,纷纷登门。开始大家买便宜货不好意思,总说是为自己女仆来买东西的。后来习以为常,大模大样,争相抢购。如今去埃德商店买东西已经成为加拿大各大城市居民的一种赏心乐事。商店中午11点开门,但一早就有人等候,装有2万多只灯泡的广告牌闪射光芒:“奥尼斯特·埃德是驰名世界的廉价商店。”广告牌下,顾客的长蛇阵热闹非凡。店门打开,顾客蜂拥而入,各种日用品减价部内物品堆积如山,从开罐工具到结婚礼服,无所不用,这些物品有些刚过时令,价格就比时令货低一倍还多。商店到处是标语:埃德的破烂货堆积如山,但是价格永远便宜广埃德的价格近乎荒唐可笑,但确实便宜、便宜、便宜。扬声器中的《埃德之歌》每节的末尾重复着:“奥尼斯特·埃德,疯狂减价的埃德。”现在在加拿大,提起埃德商店,谁都知道是“疯狂减价的埃德。”

默维希以他独特的风格在商界独树一帜,默维希以大降价为幌子,不露声色“假痴不癫”,却从中嫌了数以万计的利润。

5.“假痴不癫”赚大钱

先装糊涂而后发制人的计策不仅在商业谈判中经常运用,在促销活动中,运用也非常有效果。

在台湾,不少人一听到“人寿保险”这个词就产生厌恶情绪,但人寿保险公司不推进这项业务就不能生存。为此,台湾新光人寿保险公司的老板施用假痴不癫之计,亲笔撰文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讨厌的人寿保险)的文章,文章提出了问题欢迎读者回答且有奖。这样一来,保险公司骂保险,正中不少人的下怀,非要看看文章是怎样写的。哪知贬意的文章题目却正话反说,与内容并不相符,读者因此争议热烈,答题竞奖者也十分踊跃。最后新光人寿保险公司举行公开抽奖,对中奖者发放非常丰厚的奖品,对未中奖者也全部赠送纪念品。新光人寿保险公司从此名声大噪。一举争取到了3亿元的保险。假痴不癫之计竞骂来了大笔的生意。

(四)假痴不癫与处世谋略

假痴不癫,重点在一个“假”字,这里的“假”的意思是伪装,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里却特别清醒。

宁可假装不知道而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在沉静中不显出露水,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心藏一杆枪,手捧一柱香,罗伯特是加州一个水泥厂的老板,由于经营重合同守信用,所以生意一直火暴。但前不久另一位水泥商莱特也进入加州进行销售。莱特在罗伯特的经销区内定期走访建筑师、承包商,并告诉他们:“罗伯特公司的水泥质量不好,公司也不可靠,面临着倒闭。”

罗伯特解释说他并不认为莱特这样四处造谣能够严重伤害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毕竟使他心生无史之火,谁遇到这样一个没有道德的竞争对手都会愤怒。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罗伯特说,牧师讲道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跟你为难的人。’我当时把每一个字都记了下来,但也就在那个下午,莱特那家伙使我失去了9份五万吨水泥的订单。但牧师却叫我以德报怨,化敌为友。

“第二天下午,当我在安排下周活动的日程表时,我发现住在纽约我的一位顾客正在为新盖一幢办公大楼要批数目不小的水泥。而他所需要的水泥型号不是我公司生产的,却与莱特生产出售的水泥型号相同。同时我也确信莱特并不知道有这笔生意。”

“我做不成你也别做!”商业竞争的残酷性本就是你死我活,理所当然应该保密。这是经商之人的普遍心态,更何况莱特那混蛋还无中生有,四处中伤罗伯特。

但罗伯特的做法却出乎常人的意料。

“这使我感到左右为难,罗伯特说,如果遵循牧师的忠告,我应该告诉他这笔生意。但一想到莱特在竞争小所采用的卑劣手段,我就……”

罗伯特复杂的心理斗争开始了。

“最后,牧师的忠告盘踞在我心中,也许我想以此事来证明牧师的对错。于是我拿起电话拨通了莱特办公室的号码。”

我们可以想象莱特拿起话筒瞬间的惊愕与尴尬。

“是的,他难堪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我很有礼貌的告诉他有关纽约那笔生意的事,”罗伯特说,“有阵子他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但很明显,他发自内心的感激我的帮助。我又答应他打电话给那位客户,推荐由他来提供水泥。”

“那结果又如何呢?”有人问。

“喔,我得到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了散布有关我的谣言,而且同样把他无法处理的生意也交给我做。现在嘛,加州所有的水泥生意已被我俩垄断完了。”罗伯特有些手舞足蹈。

由此可见,罗伯特就是这样巧妙地运用假痴不癫之策略的,作用可见一班。

(五)假痴不癫与政治谋略

假痴不癫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本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形势已十分清楚,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给人以碌碌无为的印象,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内心的政治报负,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报负。

80年代初,台湾提出向荷兰购买武器,其中包括潜艇总价值约57亿美元。荷兰同意这笔生意的目的主要是想以此刺激造船业,给不景气的经济带来一些起色。所以,这年11月荷兰国会以微弱多数批准这笔生意,台湾当局十分兴奋,以为就此可以打破它被动的外交局面,因而一再借此在国际上大肆吹嘘。

潜艇是战略非常规武器,荷兰当局这一做法明显违背中荷建立的外交原则,为此,中国政府对荷兰政府提出严正批评。在舆论压力下,荷兰国会于1981年2月推翻了前议。台湾当局一看有变,赶紧向荷兰增加了一些优惠条件。荷兰政府见利忘义,似乎又有所动心。这时,中国政府再次提出强烈抗议,并宣布降低外交规格。

看起来这是一笔商业买卖,但它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中国政府的强硬立场,比当年韩信对项羽“十面埋伏”的威势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荷兰政府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自知因一些事惹怒中国政府会带来许多政治上的不利和经济上的损失,但又不愿彻底放弃这块送到嘴边的肥肉。于是,他们和台湾当局玩起讹诈的捉迷藏游戏。

荷兰政府不断向台湾当局提出种种附加条件,比如5亿美元买潜艇款之外,再追加5亿美元购买荷兰其他武器和商品。中国政府因抗议荷兰的做法而撤出两国经济合同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要由台湾当局来弥补,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台湾采购荷兰的农产品,并提出第一次就要采购荷兰的农产品9000万美元。台湾的农产品本来就有富余,接受荷兰这一要求无异于经济上自杀,RSV公司又以财力不足要台湾当局提前支付款项,可是货款汇到后却被该公司挪作它用。更有甚者,1984年RSV公司索性宣布解体,废除前约,而项目移交给WF公司后,该公司却不认旧帐,要台湾当局追加货款。

明眼人一看就会知道,这些举动分明是荷兰在搞讹诈,一边想把这件事拖黄,一边还让台湾当局放血。因为在中国政府强大政治攻势面前,荷兰政府不敢在这个问题上迈出实质性举动,因而希望经讹诈的方式使台湾当局自动撤出。

谁知台湾当局非但同意向WF公司追加货款,甚至还决定再增购4艘潜艇,同时又以向荷兰增加进口额并享受进口优惠40%的条件为诱饵,企图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明明是四面楚歌,台湾当局充耳不闻,偏偏要逆势而上。到了这个份上,荷兰政府见拖不过去,才暗示其不可能履约。至此,台湾当局才感觉此事根本不可能成功,于是俏悄地自动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