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技术更新如何得以实现呢?这里也有一些原则需要说明。首先,正如没有一个人能想得出世上所有的好主意一样,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创造世上所有的技术。任何一个国家,在本国技术创新之外,还需要引进一定比例的外来技术。没有既封闭又成功的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教训。1433年明王朝结束航海和销毁船队,日本从1635年开始实行了长达250年之久的“闭关锁国”政策,这些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关键的一点结论是:闭关不利于技术升级。
其次,获得和使用技术有两种机制。一是依靠自身的创造;二是依靠技术引进。运用外来科技,好比消费从外国买来的产品、利用外资兴建的工厂一样。这两种策略都是经济成功的关键,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选择。怎么成为一个有能力创造和引进新技术的国家?答案与我前面谈到的一些问题有关。例如:进口高科技产品和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是引进技术的最好途径。在过去20年中,谁是世界上技术引入最成功的地区呢?毫无疑问,是中国沿海各省。因为在80年代初期开放政策实施以后,中国特区吸引了相当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投资又逐渐扩及到其它沿海省份,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新技术;同时还增加了出口,使中国能够购买大量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它又成为带动技术升级的另一个因素。要吸引外来技术,经济政策重要,地理环境同样很重要。我必须告诉诸位的是,玻利维亚在这一时期和中国一样实行着开放政策,但每年只引进到1000家或更少的外国直接投资,很少有人愿意到多山的地区投资,但是大家都愿意到北京,上海,广东或中国其他沿海城市投资。所以技术引进并不象看起来那么简单。你有对外贸易,必须吸引国外基金。比如要告诉蒙古如何在它那种地理条件下大规模吸引外资实在是非常困难,因为港口在1500公里之外,并且还不属于蒙古国(在天津),使用非常不方便。因此我认为,引进技术必须拥有开放的贸易和很具有吸引力的地理条件,象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等。这为中国带来了启示:可以创建一个吸引外国投资的经济区,以实现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成功的实现了这一点。但还有很多国家即使想做也没能做到。外资流向中国沿海,新加坡,香港,韩国。资金也流向墨西哥,因为它与美国有两千公里的边界线,在美国和墨西哥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之后,每年有100亿美元的资金流向墨西哥,这也是一种“海岸线”贸易,但这种海岸线并不是指海上的,而是陆岸线、国界线。投资还流向波兰,因为它正好在德国的边界线上。但是投资却没有流向俄国。一方面是因为俄国的混乱,但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太遥远了。不是离南方太远,而是离愿意到俄国建厂投资的市场太远了。如果在德国有一个港口,现在你需要低成本的劳动力来生产零部件,你愿意投资到波兰还是到莫斯科呢?就算政策一样,你还是会选择波兰而非莫斯科,因为莫斯科运输成本更高,航运时间更长。在世界上高收入地区周围,如美国,西欧,东南亚,日本,韩国,中国沿海的附近存在着逐渐扩大的投资圈。但较为偏远的地区,如南亚,整个非洲,南美,特别是那些内陆国家,你不会看到任何以上提到的技术变迁。那些到内陆的投资是为了采集自然资源而非廉价的劳动力。我可以说中国内部也有类似这样的问题发生。中国国内有统一的政策,但外商不愿意到西部省份投资。政府现在要大力开发西部,但不那么容易。很难说服企业放弃发达地区而去遥远的新疆。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呢?这意味着你还需要跑很远去卖东西。这是个深刻的问题。
这里还有跟技术有关的另一方面的问题。因为所有的社会都要依靠技术推广和和创新,有一件事情是很清楚的,而且有关数学理论非常简洁地阐述了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果一个国家只是从国外引进技术,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赶上领先国家。他可以在技术上很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之后,他就再也不能跨越两者之间的差距了。理论还表明:如果一个国家能以比技术领先的国家创新的速度更快的速度来进行技术引进,那么他就能最终取得更接近于国外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能力。即使如此,最终的不可跨越的差距仍然存在。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呢?只有使自己也成为一个技术创新的国家。我所讲的技术创新不仅是只有好的主意,或是写很出色的科技文章;我所指的是通过创造新产品或新工艺来吸纳新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转变为新的经济价值的能力。但实际上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在这样做。而这一点正是不同国家之间最大的差距,甚至是比国家之间收入差距更严重的问题。世界上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已经是很大的了;以美元计算,美国GDP现在大概是10万亿美元,而非洲所有国家GDP总和大概为2000亿美元,是美国的1/50。但美国与非洲之间的技术差距远远大于1/50的程度。让我举个例子吧:在2000年里,美国的发明者们总共取得了85,000项发明专利,而在整个非洲,这个数字却是2。非洲是一个经济上困难重重、技术发明寥寥无几的地方。顺便说一下,非洲有好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在剑桥、在MIT,在硅谷,在美国许多地方工作他们不呆在非洲,这一点我后面将谈到。在整个世界上,按人口平均获取专利数目来说只有20个左右的国家算的上创新型的国家,这些国家(地区)中包括美国、加拿大、西欧、日本、南韩、以色列、中国台湾、新加坡、香港等等。这些国家(地区)的所有发明专利加起来占世界总数的99%。我没有各个地方的具体数据。但专利在地区上的集中程度是非常之大的。我觉得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创新活动在地区上的集中程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引进、吸纳和升级的国家,但他还不是最创新的国家之一,尤其在那些可以为世界提供所需要产品的有关技术方面,更是如此。
那么,从世界上的经验看,我们如何才能把一个国家变成创新型的国家呢?我将举几个例子,然后也许我们能相互讨论一些问题,毕竟我已经谈到了许多方面的事情。技术创新有许多特点。我将具体地谈谈几个,并说一说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相应政策来帮助创新的过程。
首先,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科学的发展。现代社会里人们不是通过日常活动来创新,而是依靠一个广阔的科学基础,这一点是很显然,而一个广阔的科学基础又需要相当部分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所以,一个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一批推动科学发展进而带动技术创新的科学家。在美国,现在大概80%处在大学年龄的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而在中国,据我所知只有10%,这一点是中国要在未来25年里赶上美国所必须跨越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差距。中国的储蓄是很高的,我建议中国更多的地以高等教育的形式来储蓄,而不是积累某些特定的物质资本。在未来的知识社会里,必须有普遍的高等教育。这即将成为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规则在美国和加拿大事情已经如此了,几乎所有人在高中毕业后都接受这样或那样的高等教育。在将来,这会是一个普遍现象,同时也需要巨大的社会投资。
技术创新的第二个特点是规模报酬递增。最好的创造新知识的办法是使用现有的知识,对吧?现有的思想能创造新思想。将不同领域的两个想法融合在一起,就会有一个新的想法出现。这是一个链式反应,链式反应就是经济学学中的规模报酬递增。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发现把许多科学家集中在一所大学里比将他们分散到20个相互隔离的岛屿上更有效果的原因。从主意中生成新主意的过程需要合作,需要将不同的专业人才放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市场机制创造了硅谷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把许多专业人才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大多数经济专家讲授的是边际收益递减,即投入越多得到的产出增加越少,而技术则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科学家,却仍在竭尽全力地到处吸纳人才。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科学家都想和其他科学家在一起工作。所以就有了这种科学家聚集的情况,而且这一点也是很花钱的。规模经济也就是技术创新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就是技术创新依赖于一个足够大的市场。这也是近20年优秀的经济学理论不断提醒我们的。结果,尤其是保尔·罗默的贡献和其他一些内生增长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说技术创新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如果存在足够大的市场,那么技术创新会带来丰厚的利润,而如果市场容量很小,那么就不值得投入大量资本进行创新了,因为技术创新是有基本的固定成本的。比如在美国发明一种新药,初期投入大概有2—3亿美元,如果药品投产后有足够大的市场,那么收益会很好。如果在一个封闭的小规模经济中进行药品开发,显然很难发掘足够大的市场来弥补开发成本并带来收益。这也是为什么对外开放如此重要。所有的技术创新型国家都是有巨大出口贸易的,他们为国际市场生产,从而能够弥补技术开发的成本。所以不存在一个封闭经济的创新型国家,一来因为封闭的经济阻挡了新技术的引进,二来是封闭经济中缺乏进行技术创新并出口的利益驱动。这就是第三个特点。
第四个特点是技术创新的优胜劣汰。人们不能预见那个新主意会成功,创新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大概要试过二十个主意,才能找到一个有意义的。或许在几千家新公司中才有二三十家最终存活下来,推出新产品并不断带来利润。而市场机制在这里是最合适的,市场力量是一种选择性的强大力量,它和达尔文理论的演化选择过程很相像,后者也叫做“适者生存”。在尝试过许多新主意之前,人们不能肯定那个主意是对的,而也许在尝试的过程中就破产了。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美国是一个很有趣的国家,在那里人们并不在意个人的失败。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办过八家企业,七家失败了,而最后一家让他变成了亿万富翁。但投资者们在失败之后继续投资,因为他们知道,一家企业的失败不算真正的失败,而只是一项未成功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了,就换一种方法再试。市场机制在此确实是非常合适的。
与此相关的一点是为了让一些新事物能发展,必须有一些旧事物要被去除。总的来说,资源、人力、资本必须从旧经济体中解放出来供应新的经济体。这也是熊彼特在五十年前所谈论的“创造性破坏”的含义。熊彼特说:“不要以为技术创新就好像是在公园里散步,每个人都能高高兴兴;技术创新是一个很残酷的过程,如果你成功了,你将毁掉别人的事业。”这就是“创造性破坏”。我在前苏联看到过的最不同寻常的现象,就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确实牢牢奉行了社会主义的准则:每个人都不会失业。在前苏联人们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失业,企业永远也不会倒闭,工作岗位是永久的。工厂看起来像博物馆里六十年前的展品。在车臣改革过程中,我有一次被邀请去参加一个高层会议,议题是重新建立一个在二战前成立的基金,该基金在社会主义时期被关闭,并在1989年重新启动也就是波希米亚基金。在那次会议上放映了一个录像,是关于1930年该基金初次成立时的情形的。1930年的那次会议在车臣的一个工厂中举行,在录像放映过程中,观众中爆发出一片惊讶之声原因是那个工厂竟和六十年后的一模一样。背后的原因是任何工厂都从未被关闭过。他们所做的只是扩大和模仿原来的东西,也许在更大的规模上进行,但从来不关闭任何工厂。所以,“创造性破坏”是技术创新的另一个特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将毁掉旧的工业,而让新的工业有崛起的空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我要强调的另外一点,也许是最后一点是: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不象是鞋子、矿泉水,或者麦克风那样,它是一种我们称之为“无竞争性”的产品,即如果我拥有某项技术,你可以从我这里学会这项技术,你可以从我这里学会这项技术,而并不需要把这项技术从我这儿拿走。因此,与那些只能被你或我中的一个人占有,或只能每个人分一部分的产品来说,创新的技术可以被所有的人拥有,它是“非竞争”的。这对世界来说是个好消息,这也是我们能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抱乐观的态度的基本原因。世界发展的基础,我认为,在于技术创新的更好利用,而新技术在本质上是不具有排他性的。没有根本的理由认为全世界不能共同发展。这不是一个零和竞争,不是说富国将占有资源,而穷国一无所有,每个人都可以分享新技术,前提是我们能好好的讨论一下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