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建筑艺术与绘画
19512600000005

第5章 上帝·安拉·释迦牟尼——神庙·教堂·寺庙·塔(4)

能仁寺

该寺位于民和县城西面约20公里处的东沟乡麻地沟村西一小山巅,又因寺处麻地沟地界,也称麻地沟寺。据传,该寺供佛原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碧峰寺,明洪武年间,随南京竹子巷居民的谪徙而将神佛西迁至此并建寺供奉。寺之主持为青衣僧,据考证其派别与金陵碧峰寺突空智极皆出一宗,其排行也完全相同。以上,可作为“能仁寺”始建于明初之佐证。清同治年间,“大雄宝殿”部分被火烧毁,后又重新加固维修。现有前殿和正殿各一座,廊房,钟楼各数间,前殿名为“幽冥教主地藏菩萨殿”,殿内供奉地藏菩萨和韦驮天神;正殿名为“大雄宝殿”,殿内供奉释迦佛,弥勒佛,提和谒罗佛。

值得一提的是该寺中有一部源于唐朝《目莲救母变文》的大型戏剧剧本《目莲宝卷》,系手抄本,目前国内已无二存。中央戏剧学院一位教授看了这部《目莲宝卷》后说:“这是中国古老戏剧的活化石!”他要高价收购,带回北京,藏于国家图书馆。可是,麻地沟能仁寺的僧人和当地农民视镇寺之宝《目莲宝卷》比自己的生命还宝贵,给再高的价也不出让,至今还保存在寺中。

“能仁寺”每隔20~30年举办一次“刀山会”,规模与盛况闻名于西北,主要活动汇演“目莲救母”戏及上刀山。

西来寺

该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东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由佛教徒杨蕃等募捐兴建,竣工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距今已有三百七十余年的历史。

该寺以古朴的木构建筑,精美的雕塑和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工笔佛像画著称,是一处典型的佛教寺院建筑,虽经历代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布局和面貌。建筑面积为2184平方米,由山门、中殿、东西两厢和大殿组成两进院落,庭院内绿树成荫,陪衬着朱红色檐柱和绿色的斗拱,环境十分幽雅。山门面宽3间,进深1间,中为门廊,东西为泥塑四大金刚。中殿和东西两厢,均为硬山式建筑,是供佛像的所在。大殿面宽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伫立在高大的台基上,十分雄伟壮观,周围以高廊相衬,更显得空旷肃穆,周檐斗拱繁缛,昂嘴下突,是明代佛寺的典型风格。

寺内佛像神态安详,表情各异;墙面上用半立体手法浮雕山水、人物、建筑、树木、珍禽、异兽等,小巧玲珑,独具匠心,不愧为古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大师智慧创作的结晶。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东关大街,是青海保存最为完整的清真寺,也是我国西北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是西宁市伊斯兰教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该寺坐西朝东,总面积为11940平方米,其中大殿面积为1120平方米,可容纳三千多信教群众进行宗教仪式。

东关清真大寺最早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迄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大将西平侯沐英,在镇守甘、青、宁边境时,与民和:治家沟回族土司;治知明共同商议筹建的。大寺曾毁于清同治年间,到宣统三年,修复大殿5间,东厅5间,厢房3间,唤醒阁三层。

寺内建筑壮观雄伟,具有中式伊斯兰教教堂建筑的独特风格。该寺由山门、仪门、唤醒楼、礼拜殿及学房、浴室等组成。大门为西式三门,中间为大门,左右为小门,错落有致,和谐统一,门顶嵌有寺名。仪门阿式拱形门(又称重门、中五门),大拱门两侧各有两个小拱门,耸立在十余级花岗岩台阶之上。唤醒楼建在仪门两侧,为三层六角攒尖顶建筑,高达18米,与仪门浑然一体,巍峨壮观。礼拜殿建在高1.3米的台基上,歇山顶灰瓦覆盖,殿顶镂空花卉砖起脊,上置三个藏式鎏金经筒,与唤醒楼上的两个鎏金经筒交相辉映,异彩缤纷。这些鎏金经筒是拉卜楞寺和塔尔寺僧众赠送的。大殿两侧,有雕砖砌的八扇屏,上刻有古图案和各种花草。两侧大楼拔地而起,布局对称协调,为寺院增添了壮观气势。

寺内存有明太祖朱元璋为大寺题书《百字赞》等。

撒拉族清真寺

撒拉族主要聚居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信仰伊斯兰教。自元末明初迁居于这一地区后,数百年来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清真寺是撒拉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撒拉族聚居地区,几乎村村都建有清真寺,但以明清时期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八工所在地修建的清真大寺最具特点。其寺院一般为四合院落式建筑。通常由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学房、浴室等部分组成,以伊斯兰宗教活动需要而布局。礼拜殿坐西面东,有歇山顶和硬山顶两种,唤醒楼为六角三层或四层的攒尖顶,均为砖木结构。细部建筑构件及内部装修则糅进了藏式与阿拉伯式的建筑手法。清真寺内部装饰简单朴素,但外观却比较雄伟,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木雕、砖雕艺术十分精巧。在山门前的照壁上,唤醒楼一层砖砌墙壁以及礼拜殿的廊檐下山墙等部位均有精雕细刻的各种图案,内容有花卉、树木、文案、博古阁架及各种水果等。这些图案充分运用浮雕及镂空雕的手法,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

洪水泉清真寺

该寺地处青海平安县,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青海境内修建最好的清真寺之一。洪水泉清真大寺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全寺由照壁、山门、唤醒楼、大殿、净房等五部分组成。寺正南有一座宽11米、高1理0余米、厚86厘米的砖牌坊,在它表面,雕了150多幅形态各异的食品用具和食品图案。大殿采用了宫殿式建筑手法,高大宽敞,雄伟壮观。殿内有二十四根巨柱,殿前有六根巨柱,大殿有3间正房,2间偏房,共五大间,建筑工艺为“三角踩空”,殿内用雕刻的大梁和木墩架成了“人”字形的顶棚。

唤醒楼为三层六角的攒尖顶,第一层四面开廊,檐柱为悬柱,内柱为圆形通天柱。

洪水泉清真寺的九大墙壁,是用手工水磨砖砌成,花叶茂盛,栩栩如生。山门也建于南面,长1都市2米,宽8米,共三大间,这是人们进出的门户。这座山门无大梁,顶棚全由短横木交错摞架,俗称“二鬼挑担”,山门两侧的八扇屏上,刻有“老鼠偷芍药”和“奇兽伴老松”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逼真。

山门后是一座三层六角空心塔,第一层墙呈正方形,地基用石条砌成,外围有十二根巨柱。墙壁用水磨青砖砌成,正中留有东西两门。

该寺院设计特殊,建筑结构复杂,工艺高超,显示出我国古代建筑师们的卓越才能。

清水清真寺

位于循化县清水乡清水河东侧。始建年代不详,为院落式布局,坐西朝东、由照壁、唤醒楼、大殿等组成。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大凛卷棚式屋顶,檐下拖双下昂斗拱。唤醒楼平面六角形三重檐六角攒尖顶,通柱造。大殿左侧有一小庭院。东、北、南面各有厢房五间,面宽及进深二间,前带廊,平顶屋架,檐柱雀替,额枋均施木雕。

世界上最大的坟包

印度是佛教盛行的国度。佛教起源很早,相传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始祖释迦牟尼创立而兴起的。到了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时期,就已经广为传播了。有了佛教,就有了佛教文化,也就有了佛教建筑。印度最早的佛教建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塔,二是石窟。石窟是用来举行宗教仪式和修道讲经的。塔是用于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及各种佛教法物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佛祖塔,形象瘦而高,塔身满是浮雕,四周围又有许多小塔伴围。另一种是半球形的,称窣堵波,象坟包一样,而实际上也有坟墓的意思。中国古代的佛塔也是从印度传来的。象北京的北海白塔、妙应寺白塔、扬州瘦西湖边上的小白塔等等,是由窣堵波形态发展和演变过来的;而象上海的龙华塔,杭州的保俶塔、河北定县的开元寺料敌塔等等,则是从佛祖塔形态发展和演变过来的。

古代印度最大的窣堵波,是建造在桑契的窣堵波。桑契从公元前三世纪始建,直到十一世纪,先后建了三个窣堵波及若干石窟庙,并留下大量的名铭文石刻,其中以1号窣堵波最负盛名。它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屡经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1号窣堵波高约16.5米,基座直经36.5米,有为举行仪式准备的阶梯,用砖砌成,表面贴有一层红色砂石板。主体呈半球状,形似倒扣的碗,象征着地载天覆。上面置方形祭坛,代表宇宙中心。顶部冠以三重华盖,则是极乐天国。窣堵波的四周有一圈石栏杆,它是在立柱之间横排着三根石料,立柱顶上用条石连成一环,这是印度建筑中所特有的。每面石栏正中各设一座石门,门高10米,柱头上满是动植物雕刻,上面三层横杆上刻满了深浮雕,描绘着佛祖的生平故事,比例匀称,生动精致,为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珍品。

窣堵波的半球形体,象征天宇。这种构思的单一形体宏伟、浑朴、稳定,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颇具纪念性建筑特征。

佛祖悟道的地方

据说印度的菩提迦耶是释迦牟尼悟道的地方。公元前二世纪在此建造了摩呵婆罗地佛塔和寺庙,十四世纪又重建。

佛祖塔的外形是一组高耸的方锥体,中央有一高大的塔锥,高55米,在其四周有紧贴着的四个小方锥体塔,五个方锥塔的形式基本相同,塔身布满雕刻装饰。塔身和塔刹之间突然收缩,然后逐次变瘦形成塔刹,富有节奏感。由于四个小塔与中央大塔在尺度上比例悬殊,衬托出中央大塔异常高大并带有向上的动感,势如腾空入云。

全塔的造型挺拔有力,几何形状的轮廓明确。这种具有高大宝座式的塔被称为“金刚宝座塔”。其形式影响到东南亚和中国,如缅甸巴根佛祖塔和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均受这种形式的影响。

印尼的金字塔

印度尼西亚中部的爪哇岛是一个佛教艺术的历史宝库,其中尤以惹市西北三十公里的佛教建筑婆罗浮屠闻名于世。婆罗浮屠被誉为“印尼的金字塔”,同中国的长城、柬埔寨的吴哥窟、埃及的金字塔合称为东方四大奇迹。

婆罗浮屠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千佛塔。相传萨兰德拉国王崇拜佛祖释迦牟尼,为埋葬佛祖骨灰,役使了几十万民工,经十余年建成。它建于公元八世纪,后来被火山灰和丛林湮没,直到1814年,英国副总督莱弗士从民间传说得知在普米舍哥罗村里埋藏着一座古庙,才任命一位荷兰工程师前去寻找。工程人雇佣了当地民工二百人,砍林伐树,终于把这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塔挖掘出来。

婆罗浮屠位于美丽富饶的克杜盆地中央的小土丘上,从这里向远处眺望,四周群山环抱,脚下是一片片碧绿的稻田和高大的椰子林,宽阔的普罗果河宛如一条彩带从旁流过,无怪乎虔诚的佛教徒选择这个山丘作为供奉佛舍利的圣地。

婆罗浮屠在结构上并无佛堂祭室,而是一座巨大的塔。塔分九层,外形呈阶梯状。下部六层呈正方形,共有432个神龛,神龛内有一莲座与佛像。在第一层到第五层回廊的左右壁面,布满了精美的浮雕。其中描述佛教故事的共1460幅,另外装饰性浮雕1212幅,总共2500平方米,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石头画卷”。上部三层呈圆形平面,共有72个钟形小塔,围绕在顶部有一巨型伞盖的钟形大塔周围,每个塔内有个成人大小的佛像。婆罗浮屠的504尊佛像的头部大部分被殖民主义者砍掉,但佛像率领容智睿的神态和丰满健壮的身躯的轮廓仍清晰可辨。最上层是一座钟形大塔,塔高7米,直径10米,四周密封,里面却无佛陀坐禅。为什么空无一物呢?这是长期以来令人困惑不解的。整个建筑高度原为42米,后因塔顶伞盖毁落,现在塔顶高出地面31.5米。全部建筑约用三十万块大长石砌成,底层石头,每块重约一吨。这些岩石来自普罗果河上游的山里,然后用木筏运过来。

从婆罗浮屠重见天日以来,它历经沧桑。

大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使这座雄伟建筑已显霹出一副凄凉破败的景象。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瑰宝已面临着倒塌的危险。为了挽救这一古迹,1967年印尼政府向全世界发出呼吁,请求给予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援,最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于1973年8月开始了彻底修缮婆罗浮屠的工程。

这座建筑破坏十分严重,经各国专家的考察,认为地基已经松动,只得全部折除,重新绕住钢筋混凝土地基。另外,为了防止今后雨水的渗透,在建筑物内部铺放了排水管道,在回廊壁内增设防水层、过滤层,并要修复断裂的浮雕,因此工程十分浩大。

在这次修复工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一步拆除工程看起来轻而易举,实际上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设想一下几十万块石头如果象小孩玩积木似地推倒撤满一地,再要一一恢复原位,简直比登天还难。为此,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整个建筑进行外观和结构的测量,然后将几十万块石头逐一编号,以便复原时能够顺利地对号入座。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帮助,光靠人力来记忆这几十万块石头的位置是不可能的。

其次,为了今后长期保存,对砌成建筑外表的24万块石头,其中包括33100块浮雕在内,——加以清洗,最后喷射除草剂。以后一旦遇到雷雨,除草剂顺着雨水流下,将使建筑物周围的草木枯死,有利于婆罗浮屠的长期保存。

这项历时十年的浩大工程,已于1983年全部峻工,耗资二千多万美元。

修复工程是令人满意的,整容后的婆罗浮屠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显得更加雄伟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