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不生气
19400800000003

第3章 无为心态(1)

【核心提示】

道是理解老子哲学的门径,

“无为”则是理解老子核心思想的钥匙。

“道”是理解老子哲学的门径,“无为”二字则是理解老子核心思想的钥匙。要真正理解老子之“无为”,应该先区分开庄子的“无为”。老子所讲的“无为”表示的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心态。

“无为”是老子哲学中的关键词,也是老子哲学中的精髓。老子反复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是无为?

如果“无为”真的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怎么可能“而无不为”呢?要真正理解老子的“无为”,先应该把庄子的“无为”拿来作一番比较。

庄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到河南也就是楚国境内的濮水去垂钓,楚威王知道了,他觉得机会难得,名满天下的名人不请自来了啊,马上派两个大夫去打前站,准备把庄子请到楚国来。两位大夫在河边找到了庄子,把楚王的旨意转达给了庄子,希望庄子到楚国去担任治理楚国的大任。

庄子一边垂钓,一边听完楚王来使的意图后,头也不回。他眼望着水面沉思片刻,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去已有三千年了。楚王将它的骨甲装在竹箱里,蒙上丝巾,珍藏在太庙的明堂之上供奉。请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您就是这只神龟,是愿意死去遗下骨甲被人珍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哪怕是在泥塘里摇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大夫听完庄子的一番发问,不加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选择活着,宁愿在泥塘里自由地摇着尾巴生存啊。”

庄子见他们回答得很实在,便回过头悠然地告诉两位官员:“你们可以走了,有劳两位大夫,请回禀楚王吧,我也愿意在泥地里自由地摇着尾巴!”

一般人们都把这个故事看作是一篇寓言,认为它表现了庄子的人格高洁,不为徒有其表的名声、权势而放弃生命自由。人生最可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可贵的是自由。

这么理解固然不错。

然而,庄子怎么知道到楚国之后只会是一个徒有其表的职位呢?他应该听说过楚威王其人。

这个楚威王就是那个流放屈原的楚怀王的父亲。有必要说一说这个楚威王。

楚威王(-前329年),姓熊名商,在位十一年而卒。楚宣王之子,也继承了宣王救赵伐魏与开拓巴蜀的格局,是战国时代楚国继楚悼王以后使楚国国势发展最强的君王,他一生以恢复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业,力图使楚国冠绝诸国之首。公元前342年前后。齐威王听说越王无强准备攻打齐国,由于当时齐国收容了孙膑,正准备与魏国争霸,乃派说客劝说越王道:“越国不攻打楚国,从大处说不能称王,从小处说不能称霸。”希望藉由越楚之间的交战削弱齐国南方的威胁。结果无强听信了谗言,不去攻打可能同时遭受越魏夹杀而腹背受敌的齐国,反而准备出兵楚国。致使越楚交战,齐国得以全力对付魏国。

不久齐魏爆发大战,魏国继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败于齐国后,公元前342年又於马陵之战败于齐国。连连败于齐国的魏惠王于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六年)至徐州(今山东微山东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楚威王对此愤怒至极,于第二年,即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七年),即亲领大军伐齐,进围徐州,与齐将申缚战于泗水,大败齐国。赵、燕两国也乘机分别出兵攻打齐国。此即“徐州之战”。约在同一时间,楚威王也彻底击败了越王无强,并尽取吴地,在长江边的石头山上建立了金陵邑(即今天南京城的雏形)。楚国的势力至此不仅直推泗水之上,更扩张到长江中下游与江南地区。楚威王的声望,显赫一时。

这样一个声名显赫、求贤若渴的诸侯,庄子凭什么断定不能有所作为呢?

其实,庄子看重的确实是自由。庄子哲学中的“无为”首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自由,这是老庄之间的显著差异。老子哲学中的“无为”则更强调自然。

庄子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无所作为;老子的自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倘若换成老子,面对楚威王的诚意邀请,他或许不赞成楚王的做法,但他不会反对楚王取天下的努力,因为老子是讲“取天下”的。他说: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

由此可见,老子和庄子虽同归道家,但二人还有着不同的旨趣。林语堂先生最得意的《老子的智慧》一书,以庄解老,妙则妙矣,恐怕越解越糊涂,越解越不是老子。

老子“八十一章”中十三处强调“无为”。他的中心意思都在表达: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要理解老子的无为,还应该了解老子的有无辩证法。

有无辩证法(1)——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今本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帛书本)[1]

老子有无辩证法的基点或逻辑起点,全在这开门见山第一章里。

道是终极的东西,在老子那里是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是如此。道可说,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所以,道不可言。因为经过言说的道,就被阐释者赋予了新的意义,这和后来阐释学理论是一致的。终极的东西就永远是被追求的。名也一样。名者,自命也。自命的事物可以自命,但未必就会成为大家公认的名称。所以庄子说,名,公器也。天下的公器当然不可以自命。

无,可以自命为天地之始,有,可以自命为万物之母。始,是开端,是起点,是动作;母,是根本,是本源,是亘古不变的。天地开始于无,万物诞生于母。这一点也不难理解,也符合宇宙的规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句读,二是文字。前人一般都读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马王堆帛书《老子》出土后,人们发现,文字不仅有出入,后人句读也不同于今本。根据帛书,此句原应为:“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妙”,精微,微妙;“徼”,侥求。无欲则无求,就能静观其变,察其精微之处;有欲则有我,就能观其所用,激起内心所求。

古人著述不断句,真正害死人。不仅读书人先得学会句读,在书本上打上标点符号,别小看这标点符号,看似简单的逗号、句号,可要打在准确的位置,得先掌握句读的规律,理解句子的原意。可真正理解了句子的原意了,句读也就没有必要了。

所以,三千年来,中国古籍里面仍然没有什么标点符号的概念。

所以,三千年来,中国的人可读的书不多,读书破万卷,算是了不得了,也只能和今天一个小学生相比。古人一本小书都可以分出若干卷来。

所以,三千年来,中国读书的人也不多,因为要读懂那些书,先得有老师,请不起老师就读不成书,所以,“天地君亲师”,老师是可以上神主的;所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的权威堪比家长。老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水平的高低,否则就只能人云亦云,所以,“名师出高徒”,所以,人们迫切渴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仅读书人受害,连三千年后的我们,也要深受其害。我们琢磨古籍,一半工夫得花在钻研其句读上。断错一个字,意思大变。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今本里的文字。再看帛书本文字,竟又大不同:“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今本中竟然多出四个字来,显然是后人增补,改断而成。

“两者”,即指有和无。哲学上,异名同谓的情形很多,有、无,异名同谓,是其中一种。所以老子开头讲,“名可名,非常名”。有和无,就是自命的两个称谓,同出于道,但两个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一个着眼于动(始),一个着眼于静(母)。所以老子又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所以要自命异名有、无,就因为宇宙大道幽深莫测,动静相宜,单独的命名无法穷尽地表达其意义。

“众妙之门”,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有人理解为,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这显然是不当的。本章开头固然是言道,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理解老子哲学的门径。那么,什么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呢?只有“有”“无”。

【核心提示】

无为就是大无大有。它是一种容量、空间,是心灵的容量和空间。

有无辩证法(2)——大无大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今本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试(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随),恒也。是以声(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帛书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楚简本)

作为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之有、无,在这一章里得到了具体的辩证体现。简化起来就是:有无相生。其他如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都不过是有无辩证法的延伸表现。

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是什么,就有了厌恶那些不美的东西的观念;都知道讲究吉利,这就是不吉的征兆。要解释这个原因,就在于“有无相生”。

有,指的是母,不变的,静的;无,指的是始,动态的,开端的。动中生静,静中生动,也就是有无相生,成就了万物生生不已的局面。明白了这一点,就打开了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美是与丑相对的,善是与恶相对的,没有认识到丑,怎么知道美?没有认识到恶,怎么知道善?每个人都会标榜自己善,每个人都会站在恶的对立面,但是,你永远都是自己的善,别人的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善。恶就是这样产生的,自己是善,他人是恶;对自己善,对他人恶。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有利于自己想法的则是善,不利于自己想法的则是恶。因为人们各有各的立场,都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别人眼里,你必然站在恶的那面。

而难和易,也是相比较而形成的;长和短,是相比较而产生的;高和下,是相攀比而形成的;音和声,是相互谐调的,先和后是紧紧联系起来的。这些矛盾的东西,都是谁也离不了谁而独立存在的。明白了这一些,就明白了一切奥妙变化之所在。

关于“有”“无”的辩证法,《老子》还有类似的表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今本第四十章)

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楚简本)

今本作“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是有无相生的另一种表述。楚简《老子》作“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中间阙一“有”字。按照楚简的文字,当理解为“天下万物既生于有,又生于无”。这个理解不错,符合老子“有无”异名同谓之说。有些人据此大作文章,认为老子的原意并非“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即不是“有无相生”,没有“无中生有”。实际上是曲解了老子“有无相生”,把“无中生有”片面地与今天“无中生有(即无事生非)”的意思对应起来。老子“有无相生”的哲理,指的是宇宙万物(道)的动静相宜,生生不已。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今本第十一章)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然(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帛书本)

用三十根辐条造一个车轮,当中凿空(无)的地方,才有车子的作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挖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建造房屋开门立窗,当中留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的器具,用的是空间。“辐”就是支撑车轮的车条,车轮当中有一个孔,圆孔是空的,才能通过车轴,有车轴才能转动,起到车子的作用。碗、碟等器皿要有空的地方,才能装东西。房屋的作用在空间。这是,没有空间无法住人,没有窗户无有亮光。所以说:“无”并不是“真空”或“虚无主义”,而有其重要作用的。有代表好处,无代表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