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走近歌德
19399100000026

第26章 歌德抒情诗咀华(5)

大伙儿往来奔走,忙忙碌碌,

要借第一阵劲风开航启碇。

船帆在风中胀满得像开了花,

太阳引诱我们以火热的爱情;

帆在水上急驰,云在空中狂奔,

岸边送来朋友们祝福的高歌,

我欣喜若狂,幻想着返航的

早晨,还有夜空中的颗颗明星。

可是神送来的风变换无常,

我的船离开了预定的航程;

表面上它似乎任风摆布,

暗地里却想以智谋取胜,

在斜路上坚持向目标前进。

然而从阴沉的灰色的远方,

已隐隐传来风暴的吼声,

鸟儿们被吓得帖水低飞,

舒展的心胸也随之缩紧。

风暴果然袭来,在它的

盛怒面前,水手机智降下船帆,

船像只充满恐怖的皮球,

任风浪摔打、抛玩。

彼岸的朋友和亲人,

站在陆地上仍惊恐莫名:

“唉,他为何不留在这儿!

唉,这风暴!唉,他多不幸!

难道那好人就这么沉沦下去?

唉,他本该,他要能!天神啊!”

可他却立在舵旁,满怀豪情;

他的船听凭风和浪戏弄,

风和浪动摇不了他的心。

他威严地注视着可怕的深渊,

不管是覆没,还是抵达岸边,

都对他的守护神怀着信任。

对于天才的诗人歌德来说,到魏玛作官的确意味着生命的航船被风暴推上了一条斜路。手中虽握着权力,终日却得应付无聊的人和事,无疑有使他忘却自己的使命,失去诗人的自我的危险。但是,在歌德写《海上的航行》的1777年,他显然对自己的抉择毫无悔意,认为自己在斜路上仍可达到原定的目标。诗中所谓“对他的守护神怀着信任”,就意味着对自身怀着信住。

这首诗成功地使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歌德从政之初乐观而自信的心境。它最初是写给施泰因夫人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歌德对所有关心他命运和前途的友人的回答。

然而,歌德很快发现,在魏玛这个小宫廷中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不但无法长期左右年轻的公爵,把他教育成一位开明的君主,而且还得对付宫廷中惯有的阴谋诡计和流言蜚语,参加无数的礼宾应酬,白白地劳心劳力。事实上,他很快就感到了厌倦。这种厌倦心情,委婉而深沉地表现在了他1780年写的那首《漫游者的夜歌》里——

所有的峰顶

沉静,

所有的树梢

全不见

一丝儿风影;

林中鸟儿们静默无声。

等着吧,你也快

获得安宁。[161]

1780年9月6日,歌德登伊尔美瑙县境内的基克尔汉峰,傍晚在峰顶牧人小屋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它寥寥数语,即已将图林根深山密林中日暮时万籁俱寂的静谧气氛描写得淋漓尽致;而结尾一句,则展露了诗人倦于驱驰,渴望内心宁静的情怀。须知作此诗时的歌德才三十一岁,正当有为之年,不可能像一位白发老翁似的一般地厌倦人生,而只是过腻了魏玛宫廷中扰攘不安的生活。

这首诗音调节奏是如优雅,形式是如此玲珑、完美,意境是如此高远,历来被视为歌德抒情诗中的绝唱。它不仅得到西方各国诗人和读者的珍爱、叹赏,由舒伯特、李斯特等大作曲家谱曲达二百种以上,而且也深受我国诗人郭沫若、梁宗岱、冯至等的推崇。梁宗岱在给徐志摩的信中说,这首“篇幅小得可怜”的诗“给我们心灵的震荡却不减于悲多汶(贝多芬)一曲交响乐……因为它是一颗伟大的,充满了音乐的灵魂在最充溢的刹那间偶然的呼气……可是毕生底菁华,都在这一口气呼了出来。”[162]也就难怪,1934年当梁宗岱出版自己的译诗集时,就以歌德此诗的第一句“一切的峰顶”作为了题名。

还有我国当代的著名歌德研究家和诗人冯至,也将《漫游者的夜歌》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认为它们都表达了人类面对某些自然景象可能产生的共同情绪,因而在东方和西方一样广为传诵,撼动人心。

尽管已经厌倦,歌德仍任自己生命的航船在魏玛宫廷的浊流旋涡中颠簸、漂流,直到1786年秋天,他实在忍无可忍,才不辞而别,只身旅行到意大利去了。

从1776年至1786年,歌德在魏玛从政整整十年之久。由于客观社会环境的限制,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但是仍然不无收获。他不仅完成了一些作品——其中诗歌创作更是成绩显著——,还开始热衷自然科学研究,并且大大地丰富了人生阅历。这最后一点,对他日后完成《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等巨著,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在十年之间,歌德已不再是写《维特》和“丽莉之歌”时那个多愁善感的翩翩少年,而被磨炼成了一个男子,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也变得成熟起来。试读一下他1783年写的《神性》这首诗,并请将它与十年前的《普罗米修斯》作一番比较——

愿人类高贵、善良,

乐于助人!

因为只有这

使他区别于

我们知道的

所有生灵。

让我们祝福

未曾认识的

预感中的神灵吧!

愿人类酷肖他们

人的榜样教我们

相信神的存在!

须知大自然

没有知觉:

太阳同样照着

好人与坏人;

罪人与善人头上

同样闪耀着

月亮和星星。

风暴、雷霆,

洪水、冰雹

都恣意肆虐,

匆匆地攫住

这个那个,

不加区分。

还有那幸福

也在人间摸索,

时而抓住男孩

纯洁的卷发,

时而摸到老者

罪恶的秃顶。

遵循永恒而伟大的

铁的法则,

我们大家都必须

走完自己的

生的环形。

只有人能够

变不能为可能:

他能区别、

选择和裁判,

他能将永恒

赋予一瞬。

只有人能够

奖励善人,

惩罚恶人,

治病救命,

将一切迷途彷徨者

结合成有用的一群。

而我们尊敬

不死的神灵,

好像他们也是人,

也在大范围内做着

优秀的人经常做

和乐意做的事情。

愿人类高贵、善良,

乐于助人!

愿他不倦地

造福行善,

成为我们预感中的

神的榜样!

这首诗名为《神性》,实际上却是人和人性的赞歌。它告诉我们:人区别于或者说高于其它一切生灵,因为人可以是高贵、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因为只有人才有良知和德行;人并且能区分善恶,用精神的创造将永恒赋予一瞬,做到大自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虽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样遵循着“铁的法则”,要走完生的环形;我们之所以相信神的存在,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优秀的人的榜样,也就是说,人按自己的模样创造了神。所谓神性,不过就是理想的人性罢了。

诗中所述的事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语言也明朗、质朴之极,但却引申出和阐明了一种伟大、崇高而深刻的思想:人是万物之灵长,自然之精华,天神的榜样。

《神性》和《普罗米修斯》一样,都洋溢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但是,如果说后者富于反抗的激情的话,前者则蕴涵着更多、更深沉的哲理。在《普罗米修斯》中,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去受苦,去哭泣,去享受,去欢乐”的自然的人和个体的人,呼唤的还只是人性从神的奴役下的解放;在《神性》里,人就不但应该“高贵、善良、乐于助人”,并且能“将一切迷途彷徨者结合成有用的一群”,也即已经成为有道德的人和社会的人,呼唤的已经是人性的崇高和完善。从这两首诗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歌德的思想、特别是人生观和宗教观的发展。《神性》这首诗,对于我们一百年后来读它的现化人,仍未失去教育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还在努力实现歌德完善人性的理想。而诗人歌德的杰出和伟大,也正在于此。

在魏玛生活的头十年(1776-1786),歌德的创作成绩主要是大量的诗歌,上边仅介绍了一小部份精华和名篇。这一时期,歌德的阅历大为丰富,思想日趋成熟,为他日后的发展创造了一些必不可少的条件。艺术形式方面,这一时期说不上有多少创新,但却提高和完善了在法兰克福和以前已采用的多种诗体,既写了《神性》、《海上的航行》等颂歌体无韵自由诗,也写了《无休止的爱》、《对月》等音韵优美的格律诗,也写了《漫游者的夜歌》等单独一个小节的短诗。最后这种在西方据认为是歌德独创的着重含蓄和深远意境的诗歌形式,于《漫游者的夜歌》已达到炉火纯青的佳境,成为了千古绝唱。

南国之恋

——关于《迷娘曲》和《罗马哀歌》

你知道吗,那柠檬开花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里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头儿高扬,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敝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怎么你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我可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里觅路行进,

岩洞中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上面引的这首抒情诗,是歌德极为有名的《迷娘曲》。诗题中的迷娘,原是他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一位意大利少女。她早年被人拐带到德国,流落在一个跑江湖的马戏班中,备受虐待和摧残,直至十三岁时,才被小说主人公威廉·迈斯特——一位富于正义感的青年商人所搭救。在威廉的保护和养育下,迷娘渐渐长成一个可爱的少女,但对自己朦胧记忆里的祖国意大利,仍怀着深深的思恋和渴慕,因而郁郁寡欢,终致夭折。在小说中,迷娘唱过四首述说自己不幸身世和忧伤心情的歌,上面所引即为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自从1796年小说《威廉·迈斯的学习时代》问世以来,特别是1815年歌德将小说插曲全部摘出来放进自己的诗集之后,这首《迷娘曲》便在德国内外广泛流传,译成了世界上的多种语言,并由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大音乐家谱曲达百次以上,成为了世界抒情诗宝库中一颗璀灿耀眼的明珠。

《迷娘曲》何以如此成功?它何来那明珠般迷人的光彩和魅力?

首先来自它那丰富、深沉的思想情感的内涵。

诗只短短三节,但每一节都描绘出一幅色采鲜明、形象生动而又富于浪漫情调的图画,读着读着,意大利那美丽的南方古国便浮现在我们面前。迷娘把自己对故乡山川风物的眷念反复咏唱,情词恳切,设若读者你是歌中唱的“爱人”、“恩人”和“父亲”,想必也会忍不住会答应这可怜少女的请求的。而我们根据对小说情节的了解,知道“爱人”、“恩人”和“父亲”这三个不无矛盾的称呼,都仅只是针对威廉一个人的,便不难体会迷娘对稍长于自己的威廉怀有多么复杂而又深厚的感情;她那唯一一句涉及自己身世的歌词——“人们怎么你了,可怜的姑娘?”——又包含着多少自怨自怜的悲哀和辛酸。读完全诗,我们心中油然生起一股凄凉之感,深深为迷娘那复杂、沉重、悠远的思慕之情所打动。

短短三节诗,要表达如此复杂的思想情感已属不易;然而《迷娘曲》的内涵和意蕴,还远远不只这些。

乍看起来,诗的第一节只写了意大利的自然风物,第二节只写了迷娘童年时游玩过的一幢乡间别墅,第三节只写了她来德国时所走过的一段崎岖山路。可实际上,我们细细玩味之后,才发现诗里并不止于这些具体事物的描绘,也写了古国意大利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因为那圆柱并列的辉煌厅堂和大理石像,使人不由得联想到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代表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联想到后来的文艺复兴;那云径幽深、蛟龙潜藏的蛮荒山野,使人不由得联想到神话传说中意大利遥远而神秘的往昔。难怪海涅在《从慕尼黑到热拉亚的旅行》一书中,要摹仿《迷娘曲》的调子对它发出赞叹:“你知道吗,有支歌写出了整个意大利……”

再者,诗里抒发的也不只是意大利少女迷娘怀念祖国的感情,还融进了诗人歌德自己对阳光明媚的意大利的热烈憧憬。

读过歌德传记的人都了解,他是从童年时代起便对意大利十分向往的。《迷娘曲》初作于1784年。其时这位“最伟大的德国人”(恩格斯语)屈居小小的魏玛宫廷已近十年,他想把仅有十万人口的萨克森一魏玛公园改造成德国的样板的抱负业已破灭,除写了一些抒情诗以外,文学创作也几乎陷于停顿。周围令人窒息的环境、迂腐傲慢的人们早叫他厌恶透顶,还有那位徐娘半老的施泰因夫人也越来越令他感到尴尬。这些都使他更加渴望去南国意大利呼吸呼吸充满柠檬花香的清新空气,踏访踏访那古老国度里遍地皆是的文化胜迹。于是,诗人通过小说主人公迷娘之口,唱出了自己内心深处酝酿已久的感情,所以诗里的背景才这么广阔,思想才这么深邃,情感才这么真挚。

必须说明,歌德对意大利的憧憬和向往绝非无因,而且也不仅仅是他受自己曾经游历过意大利的父亲影响熏陶的结果。要知道,对意大利怀有这种特殊情感的,远远不只歌德一个,而是整个西方世界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和艺术家。撇开其它历史和宗教方面的原因不讲,单单在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以后,意大利作为欧洲资产阶级近代文化的发祥地,便一直被包括德国人的在内的所有欧洲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视为自己的精神故乡,视为自己的“根”之所在。作家、艺术家、诗人更是纷纷前去“寻根”、“朝圣”,获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所以,歌德在《迷娘曲》中抒发的憧憬意大利之情,才能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对当时处于封建割据的黑暗后状态中的德国来说,它无疑还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向往。

《迷娘曲》一诗思想情感的内涵的确极其深沉,异常丰富;但是,如果没有高超的艺术手腕,如此丰富深沉的思想情感断难以短短三节诗传达出来,产生异乎寻常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