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不忍细看:超值白金版
19391400000014

第14章 史海疑云

·秦灭六国,独留卫国原因何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战国时期的各国都相继覆灭,但是唯独日渐式微的卫国存留了下来,在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苟延残喘,直到公元前209年才被秦二世胡亥所废。史料记载,“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君角是卫国最后一个国君。“君角二十一年,废君角为庶人”。此时的卫国才真正的寿终正寝。

秦灭六国,独留卫国,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大致如下:

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其实并不是独留卫国。史学界所说的独留卫国,只是在中原地区只留下了卫国。在其他边远地区,秦始皇也没有涉及。比如苗裔滇王。《西南夷列传》记载:“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另外,还有越王勾践的后人所领导的闽中郡地区。《东越列传》记载:“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闽中郡虽然按秦始皇的原则采用了君长制度,但是秦始皇并没有派守尉来闽中,而是仅仅废去了越人的王位,行政长官实际上仍然是勾践的后代。这里所实施的君长制与其他被秦统一的中原地区的制度大不相同。闽中郡也就是国中之国,相当于现在的“一国两制”。

二、关于卫国,其实在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前254年,魏攻秦陶郡,依附于秦的卫国也在这场战役之中被灭,从此卫君只相当于是名义的国君,实则也只能算得上是魏国的一个小小的封君。卫国至此时最多是“名存”罢了。秦二世胡亥废卫之时,卫国也只是一个名义的国。所以,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也并不把卫放在眼里,卫国根本就不会对秦始皇的天下造成任何威胁,卫君地位也很低,秦始皇没有灭卫的需要。

三、卫国从战国时期开始就长期依附于秦国,等于是秦的属国,两国关系也一直不错。

四、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热心于巡游,立碑记功,宣扬自己统一天下的功劳,而且痴 迷于长生不死之药。对于卫国这个不能够给他造成影响的弹丸小国,消灭他们了只是举手之劳,也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

五、秦始皇打败六国之后,卫国还在濮阳这个小城,然而公元前242年,秦始皇为了设置辽东郡,濮阳也被纳入东郡范围。因此公元前241年,秦始皇就占领了濮阳,卫君角被迫迁往野王。秦始皇也并非灭亡攻打卫,而是在卫迁走之后,没有继续追击罢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独留卫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卫国已经不可能对秦造成威胁。

·嬴政为何至死不立皇后

秦始皇嬴政13岁登基,22岁亲政,之后平定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但是,这样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在他一生长达37年的统治中却没有立过一位皇后。

在封建体制之中,古代帝王的正妻被称作皇后,妾被称作妃嫔。皇后只能有一位,妃嫔却可以有很多,正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皇帝立后也是皇帝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国家也有相应的立后制度来组织这件事。国家选皇后的标准自然很高,除了端庄贤淑等传统要求之外,更多的是要能肩负起“母仪天下”的神圣使命。

既然皇后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坐拥天下的秦始皇又为什么不立后呢?关于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少了一个与之对应的“千古一后”的原因,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秦始皇的母亲对他造成的阴影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子楚之子,姓嬴名政,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史料记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本是吕不韦的宠姬,后来吕不韦把赵姬献给了子楚,并生下了秦始皇。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秦始皇的生父抱持着怀疑的态度,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恐怕连始皇帝自己也分清谁是自己的生父。嬴政登基为王后,身为太后的赵姬仍然行为不检,先是与吕不韦在宫中重温旧情,再是与嫪毐私通,秽乱后宫,并生了两个儿子。《史记》中记载,“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母亲的行为失检让秦始皇在心理上受到严生重的伤害,恼羞成怒的秦始皇杀死了两个私生弟弟和嫪毐,把吕不韦发配蜀地。同时,秦始皇还把母亲赵姬赶出首都咸阳。极度压抑的秦始皇彻底暴发了,成为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

秦始皇这种对母亲的怨恨,逐渐发展成为对一切女人的仇视。秦兵马俑博物馆馆研究人员说:“由怨母而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长大后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发展。宫中众多女人,仅仅是为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亲行为而形成的心理障碍,也是秦始皇迟迟未立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心理上对女人的偏执,使得秦始皇极其不愿意娶妻立后。

2.秦始皇的立后要求过高

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为始皇帝,自认为自己的功德超过了上古的三皇五帝,自命不凡的秦始皇自然也就对皇后的要求非常高。秦始皇的后宫充斥着东方六国选来的大量佳丽,要从中选出一个高标准的美女也并非难事。但是,问题就在于秦始皇不仅不喜爱这些美女,反而十分鄙视,对于她们这种把亡国之辱抛之于脑后的行径,秦始皇十分痛恨,认为她们毫无守贞重节可言。所以,他也不愿从这些后宫佳丽之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皇后人选。

3.秦始皇沉迷于追求长生不老,对方术、炼丹术等情有独钟

他曾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耗资巨费入东海以寻得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这种对长生不老药的孜孜追求,使他无睱顾及后宫之事,把立后之事也抛之脑后,这也是秦始皇一生没有立后的重要原因。

4.志在天下的秦始皇

公务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考虑立后的事情,更何况他还担心皇后会对他的事业有所掣肘。史料记载,秦始皇每天的工作理很大,必须要批完一石大概相当于60斤的公文。

秦始皇终身未立皇后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密华佗的真正国籍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史载他生于公元108年,卒于公元208年,享年近一百岁。他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精通内科、针灸和外科手术,并发明了一种麻醉药剂“麻沸散”。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造了健身操——五禽戏。

因为他医术高超,所以千百年来,他一直深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然而,国学大师陈寅恪宣称:华佗并不是中国人!陈寅恪一生以“治学严谨”著称,他的证据主要为以下两点。

第一,他认为,天竺语(即印度梵语)“agada”是药的意思,旧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为内典中常见之语。“华佗”二字古音与“gada”相适应。“阿伽陀”省去“阿”字者,就好比“阿罗汉”可以省略仅称“罗汉”一样。华佗的本名为“敷”而非“佗”,当时民间把华佗比附印度神话故事,因称他为“华佗”,实以“药神”视之。他的意思很明显,“华佗”这个字和音的来源来自印度神话,是当时中国的好事者将印度神话在民间传播,以致最后被陈寿等拿到了中国的历史之中。其实,华佗的真名应该叫“元化”和“敷”。

第二,他认为,华佗的原型可能曾在中国存在,也可能真是沛国谯县一带人,甚至也有可能“通晓”一些养生之术。但此人后来变成了“华佗”则完全是将印度之“佗”(药王神)强加给了这位中国人。这位中国人搭上了顺风车,成了人们敬仰的神秘人物。

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华佗治病时,会对不同的病症施以不同的治疗,比如病人必须动手术的,便让他服下麻沸散,然后再破腹取出患结。病患如果是在肠子里,就切开肠子进行治疗,再把腹部缝合,在伤口敷上药膏,四五天后伤口便痊愈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没有感觉,一个月左右,伤口就会完全长好。这个故事其实来自于耆域治拘闪弥长者儿子的病。

又如,华佗治广陵太守陈登的病时,他让陈登服了两升汤药,吐出了大约三升虫,虫被吐出体外时,它们红色的头还在蠕动,半截身子像是生鱼片。这个故事其实和神医耆域的故事也有类似之处。

而日本学者松木明知则认为,“华佗”二字是波斯文“XWadag”的谐音,其含义为主或神。所以华佗不是人名,而是主君、阁下、先生的意思,引申到华佗个人的职业应是“精于医术的先生”之义。同时,他指出,波斯(古称安息,今之伊朗)国人经“丝绸之路”而东渐,华佗即经此路而游学徐土(今徐州)的波斯人。波斯人经丝绸之路入中原有据可依。根据这些,松木明知先生断言:华佗是由丝绸之路过来,游学徐士(今徐州)的波斯人。

关于华佗的身世众说纷纭,但他是中国历史上被神化、被理想化的神医,这一点是没错的。

·最富有的宋朝为何被称积贫积弱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算是最为发达的了。仅从铸币数量就可见一斑。据史籍记载,自宋太祖时代开始,铸币的数目到了每年500万的数量。其两年的铸币数就要超过400年后明朝276年所铸造的总和。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在宋朝,唐宋八大家也有六位在宋朝。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个社会、文化、经济都高度发展的朝代,却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饱受临近少数民族政权的欺凌。宋朝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却远远没有完成一个强大朝代应该完成的大一统局面。特别是南宋,仅仅坐拥半壁江山苟延残喘。

追溯根源,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是宋王朝从建国开始就重文轻武。赵匡胤立国便是因为兵权在握,从而简单的废掉了小皇帝,自己黄袍加身。他亲身经历唐朝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历史,又知道自己是如何夺得皇权,所以一开国就将军事权利高度中央化,令文官大抬其头。因此宋朝的文治传统深厚,国家俨然一副书生模样。但是宋朝却不幸恰逢强敌人环绕的时代。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大多处于野蛮好战时期,对中原虎视眈眈。试想当野蛮遇上文明,将是一场多么大的灾难。所以,以文率武直接导致宋朝积弱的状态。

虽说中国每个朝代难免受到少数民族的骚扰,从秦汉时的匈奴到唐代的突厥,但这些少数民族大多都被中原王朝抵御在外。即便遇到再强大的少数民族,中原王朝也能保证在防守状态下不失时机的反击,特别是唐朝全盛时期,曾一度令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向其俯首称臣。然而,宋朝虽然富裕,武将辈出,可却偏偏总是被少数民族逼得走投无路,割地赔款。

这些,都源自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是“重文轻武”导致了国家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文臣群体的“恐武症”,及由此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念。宋代最高统治集团对武将无孔不入的高度防范,文官集团对武将群体的极度鄙薄与蔑视,直接绞杀了王朝的锋芒,这样的大宋如何能够强大?

宋朝在当时可谓超级富国,在那个时代已经与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的五十多个国家通商。“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华景象,千年后仍让世人惊叹不已。但富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强。精神落后一样要挨打,这样一个没有尚武精神、没有强大国防作后盾的民族,即使经济再强大繁荣,也同样会丧权辱国。

幽云十六州是后晋之后包括宋代在内的汉族子民心头的一个痛处。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公元938年,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之地献出来,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一线。宋朝的统治者多次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几次准备或攻打未果后不得不放弃了。景德元年的澶渊之盟,宋朝本是胜利一方,竟然承认契丹占有幽云十六州的合法性,还每年送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开创了岁币的恶例。

历朝历代,没有武功,哪有文治?没有武备,经济再繁荣、文化再灿烂,也会成为一堆瓦砾。汉唐的文治就是建立在武功的基础上的。然而,宋代却彻底颠覆了这个传统,如何能不亡。

·得罪皇帝和高官的海瑞靠什么稳居官位

嘉靖年间,海瑞抬棺上疏,直言进谏,此举名传千古。历代王朝,直言进谏之忠臣良将遍地都是,但是为何独海瑞上疏而名声大噪?不得不从嘉靖皇帝的独断专横说起。

嘉靖皇帝朱厚璁,本为藩王长子。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染病身亡,膝下无子,也无兄弟,于是身为武宗堂弟的朱厚璁被群臣迎接至京师,登基为帝。即位后,嘉靖皇帝想追封亲生父亲兴献王为皇帝,而众大臣却坚持认为嘉靖皇帝应过继到明孝宗膝下,以保证嫡系即位的正统不受歪曲。一边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一边是维护正统的群臣,谁也不肯做出让步。嘉靖三年,吏部侍郎何梦春、修撰杨慎带领200余名朝臣冒死进谏,长跪左顺门下嚎哭不起。嘉靖皇帝不仅不为所动,反而令侍卫将群臣逮捕,施以廷杖之刑,更将18人杖死,毫不留情。

嘉靖在位期间,直谏敢言之臣不是被杀就是被贬,剩下的,尽是敢怒不敢言之辈。如此一来,海瑞的大胆进谏就成了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事。

嘉靖四十三年,海瑞任户部主事。他对嘉靖时期的“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深感忧虑。当时的嘉靖皇帝已经二十多年不上朝,整天深居西苑不出,斋醮玄修,妄求长生不老。海瑞忧国忧民,眼看国力日衰,不得不冒死向皇帝呈上《治安疏》,直言不讳地批评嘉靖皇帝迷信道教,大兴土木,竭尽民脂民膏;不视朝政,以至法纪废弛;听信道士妖言,不与皇子们相见,以至父子之情淡薄;在西苑深居不回宫城,导致夫妇之情淡漠;正是这些荒唐的举止,导致“天下不直陛下久矣”!

海瑞果然胆识过人。面对如此蛮横的皇帝,语气稍重都得提心吊胆,更何况句句铿锵,言之凿凿,直指皇帝的为政弊端?就连海瑞自己也预计到上疏之后难逃一死,事先安排好了后事。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

虽然嘉靖皇帝看后勃然大怒,命随侍的宦官“趣执之,无使得遁”,然而在得知“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童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之后,嘉靖皇帝沉默良久,拿起奏疏反复阅读。最终只将海瑞关押入狱,并未执行死决。

对于嘉靖皇帝没有立斩海瑞的原因,后人做出了不少推测。一说海瑞官职虽小,却有清正刚直之名。其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救济黎民,有“海青天”之称,深得百姓尊敬与爱戴。若杀海瑞,则天下震动。二说嘉靖皇帝欣赏海瑞,认为可以“以作治贪之利器”。三说嘉靖为向天下人展示其虚怀纳谏、宽宏大量帝王气量,故放海瑞一条生路。

当然,也有人另辟蹊径,从《治安疏》中寻找答案。海瑞上疏,开篇即将嘉靖皇帝比为汉文帝,更言“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在此前提下,才开始列举当今朝政之弊端,并将弊端之源归于“陛下误举之,而诸侯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正言者,谄之甚也”。尽显“皇帝英明”而罪在他人之意。尤其是奏疏的结尾,海瑞又将嘉靖皇帝与“尧、舜、禹、汤、文、武”并列,只要“陛下一振作间而已”,则“天下何忧不治”?如斯谏言,只要有机会让皇帝静心细读,便能体会其中的用心良苦,可免杀身之祸。这正是海瑞的过人之处。

上疏之事,让海瑞天下闻名,流芳千古。史说“上自九重,下及薄海内外,无不知有海主事也”。值得一提的是,海瑞入狱不到两个月,嘉靖皇帝驾崩,新君即位后便下诏释放海瑞。若非如此,恐怕海瑞躲得过阎罗王的召见,也逃不过不见天日的牢狱之灾了。

·国之将灭,明崇祯为何不肯南迁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无路可逃,最后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上自杀,屹立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

其实,对崇祯帝来说,当时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放弃危在旦夕的北京,到南京建立临时中央。这一办法或许过于自私,但是尚可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明朝或许不会这么快就灭亡。但是崇祯却迟迟没有南迁,放弃了一条生路,还亲手断送了大明江山,自己也自缢身亡。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迟迟不肯南迁?他是真的不想南迁?

对这一迁都的建议是在德正殿进行的一次私下的召见时,由江西籍官员、翰林学士李明睿首次提出的。当皇上问到今后的策略时,李明睿的回答相当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时也无所顾忌。他说,义军已经逼临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迁都南京。然而,崇祯帝对此却踌躇不已:面对外患,如果弃地守京,就会落下丢失国土的千古罪名;面对内忧,坐以待毙,又会蒙受失政于寇的奇耻大辱。这个两难的选择使他犹豫不决,他一心想作名垂青史的圣君,根本不能承受这种失地失国的罪名。

于是他将这一问题拿给大臣商议,想让大臣们正式提出南迁,然后他再顺水推舟作个表态,免得承担历史责任。可是,崇祯身边的大臣个个老奸巨猾,没有一人站出来表态!由于没有能从他们口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崇祯最后只好决定“早朝廷议公而决之”。朝堂上众朝臣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激烈争夺,结果相持不下,最终不欢而散。崇祯帝自己又不愿意承担丢弃宗庙社稷的大罪,于是这个正确的策略便被搁置一边了。

对于那些主张绝不弃国土的臣子们,真的是心口如一以死报国的忠臣?答案当然不全是。他们中多数认为假如自己表态不弃国土,日后就逃脱了丢失国土的罪名。而后又不公开反对“弃地守京”,则是遵照崇祯皇帝的心思。他们想着即使有朝一日秋后算账,这个刚愎自用又心胸狭窄的皇帝,为了开脱自己的罪责会找一个因弃地守京而丢失国土罪名的替罪羊,他们自己也可以明哲保身。有这样一帮满脑子为个人打算的庸臣,再加上个优柔寡断、只图虚名的皇上,国家怎么可能不亡?

三月初,李自成势如破竹,攻克了宁武,明军一败涂地,京城已经岌岌可危,崇祯又连夜召诸大臣商议对策。然而却有人提议皇上应该守京师,让太子下江南。崇祯顿时勃然大怒:“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孩子家做得了什么大事?”其实大家都明白,皇帝自己本想南逃,却硬要众大臣说出来,死要面子。可笑的是,最后居然还是没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到了最后,也只是下了个“入京勤王”的圣旨,等待各路大军来京护驾。

但是,勤王的军队没到,告急奏折却像雪片一样飞来。”

这时李明睿又来紧急求见,力劝崇祯南迁。崇祯再次召集大臣,希望大家奏请他南迁。可是这一次他又失望了,大臣们全都沉默不语,谁也不肯开口。僵持之际,前方信使来报:“定失陷了!”这一下,崇祯皇帝不禁呆坐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行眼泪已然流下。因为南迁的路被从中掐断,南迁之议已经成为泡影了。

最终,李自成于公元1644年3月18日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只好自缢,明灭。

·李自成起义失败后下落如何

李自成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了中下层贫苦农民的大力支持,当时的人们唱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迅速,不久便攻破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但是由于起义军对当时形势的错误估计以及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李自成入京不足一月便被迫出走,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结束了。兵败后李自成带余部南撤,途中遭遇围追堵截、屡战屡败,后闯王不知所踪,成为历史之谜。

1.客死九宫山

这个说法来自当时清朝名将爱新觉罗·阿济格,他也是在山海关大破李自成农民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对李自成如何殉难是这样解释的:“李自成逃走时,随身只有士兵20人左右,在九宫山被山民围困,不能逃脱,然后自缢而死。”李自成从小贫苦出身而且勇猛有胆略,不可能自杀。况且阿济格并非亲眼所见而是听别人传言,所以不足为信。

据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绥寇纪略》中有关于李自成兵败九宫山的记述:“至九宫山,独自上山谒元帝庙,当地山民误以为是盗贼首领“碎其首”而亡。

而费密的《荒书》记述:“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被山民围攻,十八骑被杀,李自成和山民程九伯搏斗,不慎被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袭击致死。

2.夹山灵泉寺隐匿

澧州知州何璘首先否定了清廷关于李自成死于九宫山的说法,他认为那只是李自成的障眼法而已,他在《李自成传》中称,兵败后李自成逃到夹山削发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因为李自成曾号称自己是奉天倡义大元帅)。而且何璘还去实地考察过,他说他见到一个操着陕西方言自称曾经服侍过奉天玉和尚的老头,而且他还有奉天玉和尚的画像,据说画上的和尚与当时史书上闯王的模样极为相似。在奉天玉和尚的墓葬中发现的很多遗物以及《塔铭》都与何璘记述寺内的遗物及皇室玉器极为吻合,而且从夹山寺的迷倒里发现了只有君王才能使用到的石雕龟形敕印,这似乎在向研究者说明这个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作为一代农民起义领袖,不甘忍受腐朽王朝的压迫,经过坚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其实他有机会成为历史的改写者,但是他在最关键的时刻却倒在了清廷脚下。由于我们历史遵守“成王败寇”的守则,关于李自成起义的很多文献资料都不知所踪,所以我们不能真实地了解当时的情况,对这位起义领袖的归宿也不得而知。因此关于李自成失败后的结局至今还是一个历史疑案,有待后人评说。

·吴三桂根本没有降清

吴三桂归降清朝,使清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山海关,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吴三桂忠明判明,联李破李,降清叛清,因此吴三桂是大汉奸的盖棺定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学术界对于吴三桂降清还有颇多争议。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杀,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引清兵入关击退李自成。清政府成立之后,吴三桂被封平西王,管理云南贵州地区。吴三桂也被贴了叛臣贼子的标签。

近年来,经史学家考证,当年李自成十万大军到达山海关下,吴三桂确有向清朝求援的举动,但是吴三桂是否降清,还有待商榷。

广为传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吴三桂降清的主因。其实,吴三桂降清与否的疑点还是颇多。大多数人认为吴三桂主动投降清朝,依据主要在于:清政府成立之后,给了吴三桂王爵,吴三桂作为明将,为何会被清政府封为平西王呢?极有可能是因为吴三桂投降,献出山海关,让清军能顺利通过山海关,入主中原。吴三桂的投降对清朝统一天下的大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清政府以封王来奖励吴三桂。此外,明朝灭亡以后,南明政权曾多次要拉拢吴三桂反清复明,吴三桂却采取了追杀南明永历王的举动,这无疑成为吴三桂背叛明朝的铁证。

但是,也有不少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吴三桂并未降清,而是形势所迫。吴三桂的确向清政府借过兵马以攻打李自成。关键在于他所借兵马的人数——一万人。为何只是区区一万人呢?难道吴三桂就能够因为多了这一万清兵就能打败李自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战场何等残酷,并不是区区一万人就能改变形势。况且,李自成十万大军兵临山海关下,虽然吴三桂只有五万兵马驻守山海关,但是这并不代表吴三桂怕了李自成。因为吴三桂这五万兵马都是长年南征北讨而组成的精锐之师,李自成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可是他的在大军战斗力并不强。

所以,从战斗力上来说,吴三桂的大军并不输给李自成。既然吴三桂并不害怕李自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向清军借兵呢?他又是如何向清军借兵呢?这就涉及与吴三桂和清朝都有密切关系的两个人,即降清明将洪承略和祖大寿。洪承畴是吴三桂的老上司,祖大寿则是吴三桂的舅舅。当初洪承略降清时,被俘明军有三千人,而祖大寿降清之时,被俘明军有七千多人,两组人数相加正好是一万人。与吴三桂借兵一万正好吻合。在祖大寿与洪承略的配合之下,吴三桂想要借得这一万人马也极有可能。

然而,吴三桂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借兵,而是要收回这一万兵马,并借此摆脱清军的威胁。吴三桂能想到的,多尔衮当然也能想到。即使如此,多尔衮还是必须要拉拢吴三桂。吴三桂与多尔衮商定,清军由中协入关,与吴军配合,两面夹击李自成。当战役打开之时,清军十四万支援大军却直扑山海关而来。形势对吴三桂极为不利,吴三桂不得不让出山海关。

换一个角度,如果吴三桂一开始有就有意降清,那么他也没有必要向清军借兵,甚至发动对李自成的战役,最后还让本来已经落入自己圈套的李自成逃走,而害死了自己的亲人。

其次,还有问题在于,吴三桂打退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之后,南明小朝廷曾经为了表彰吴三桂打退李自成的功绩,特封吴三桂为蓟辽王。如果吴三桂降清,南明朝廷也不可能封赏一个背叛自己的叛将。这也说明吴三桂当年并未降清。

从吴三桂刚直的性情来说,他也不可能降清。山海关之战,多尔衮背弃了与吴三桂的信约,让十四万大军直扑山海关而来,吴三桂与多尔衮双方已经失去信任感。因此在多尔衮执政期间吴三桂根本不可能降清。吴三桂真正降清也应该是在多尔衮去世之后。

·为什么多尔衮在死后才谋反

多尔衮少年得志,一生战功显赫。他带领满洲皇权攻入北京,帮助年幼的顺治帝一统中原,开启了清皇朝入主中原的历史篇章。开国定制的多尔衮位高权重,却在正值壮年时突然发病去世,死后不久便被朝廷全面清算、削爵、擢宗室、籍家产、罢庙享、断其后嗣、掘墓、开棺、鞭尸……这些鲜血淋漓的残杀,都是政治舞台上权力争夺的结果。

多尔衮是个文武全才,一生却跌宕起伏。他为何会在争夺后金汗位时失败,他是否有意夺取大清帝位,他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为何?多尔衮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个不解之谜。

多尔衮死后获罪,遭到残酷而血腥的屠杀,至于他得祸的原因,史书归罪为他想当皇帝。但是乾隆帝却认为这是“诬为叛逆”。那么多尔衮是否真的有叛逆之心?

少年得志的多尔衮在努尔哈赤死后,与皇太极争夺后金汗位失败,其母阿巴亥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因所谓的太祖遗命而自尽殉夫。得宠于努尔哈赤的多尔衮本是最有可能继承汗位之人,如今却被皇太极代替,内心的不甘可想而知。但多尔衮通过卓著的战功,逐渐获得皇太极的信任,也正是通过这种信任,他开始逐渐削弱昔日曾打击他与母亲的敌对势力,等待时机,觊觎权柄。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所做的几项决定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对帝位有野心。

第一,多尔衮拥立了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这是他权衡各方所做出的决定。因为皇太极死后,与多尔衮争夺帝位最大的对手就是皇太极长子豪格。综合各方面条件来说,豪格与多尔衮势均力敌,但是豪格却在争夺过程中取得了代善和济尔哈朗的支持,这给多尔衮造成了更大的威胁。权衡利弊,选择福临继位,就可以有效地阻止豪格夺得帝位,而且年仅六岁的福临,在多尔衮看来也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可以很容易地有效地掌握。这样的做法是不得已的选择,把皇位给一个孩子总要好过给一个强劲的对手。对多尔衮而言,福临也只是暂时替他保管皇位而已。他需要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打击自己强劲的对手。

第二,福临继位之后,多尔衮对小皇帝的态度很放任。福临无法亲政,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多尔衮开始逐渐培植自己的势力。一方面,多尔衮放任福临玩乐,不为他选择老师来教导,也可以说是多尔衮并不希望其成材,以此来减少福临对自己的威胁。另一方面,多尔衮也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顺治七年,多尔衮还以自己正妃元妃去世为由,强行要求小皇帝到摄政王府向他请安,这显然就是在向小皇帝示威。此时的多尔衮几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皇帝。

第三,多尔衮对待曾经的敌人豪格和舒尔哈齐的态度。多尔衮对共同主政的舒尔哈齐也是怀恨在心,因为舒尔哈齐曾先主张立豪格为帝,而后又同意立福临,就是没投多尔衮的票,多尔衮早就对此耿耿于怀。于是多尔衮巧立各项罪名,最后把舒尔哈齐挤出了权力中心,由自己的胞弟多铎取代了舒尔哈齐。同时多尔衮也向着自己的主要政敌豪格开刀,将豪格废为庶人。虽然有小皇帝为豪格求情,但是豪格终究没有逃出多尔衮的手心,冤死狱中。豪格死后,出于政治上的报复心理,多尔衮将豪格的正妃娶入王府之中,成为继妃。

多尔衮相继除去两位主要政敌之后,顺治5年代善去世,多尔衮又减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其后不到一个月,多尔衮便称皇父摄政王。在此之前,顺治为了安抚多尔衮,已经赐封其为皇叔父摄政王。现在由皇叔父摄政王到皇父摄政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差千里,现在就相当于两个皇帝,多尔衮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多尔衮死后下葬之时,还偷偷将生前准备的黄袍、大东珠、素珠、黑狐褂等放入棺内。而这些东西,也只有皇帝才拥有使用权。

多尔衮生前没有公开称帝,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实力不能与皇权相抗衡,但是他的种种迹象表明,他确实是有谋逆之心。

·康熙六下江南为了谁

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清王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任皇帝。康熙八岁登基,十六岁亲政,熟谙文韬武略,具有远见卓识,擒鳌拜、平三藩、平定葛尔丹叛乱,政绩斐然。在其统治时期,曾经六次下江南,而这一举动也给世人留下了颇为神秘的故事。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就讲到了一代帝王康熙与青楼小子韦小宝之间的惺惺相惜、相互扶持的故事。然而生性不安的韦小宝终是过不了官场生活,辞官之后就到江南生活去了。于是人们就开始想象,康熙六次下江南是不是去找韦小宝?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韦小宝本是小说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原型。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康熙六下江南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康熙六下江南的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然而现在的一些小说、影视,为了更加娱乐性,铺陈渲染,将史实涂抹得似是而非。

早在康熙执政初年,对河务就很关注并有相当的研究。康熙初年黄河下游到处决口,水祸连连。接连而来的水患,引起了康熙的高度重视。康熙曾在太和殿以治河为策论试题,测试天下贡士。在平定“三藩”国家财政仍然比较困难时,康熙帝还是下决心对黄河、淮河进行全面治理。

三藩平定、台湾统一之后,康熙便将河务视为首要任务。虽然治河的官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淮、扬水灾并未明显好转。康熙担心官员们没有认真行事,于是在康熙二十三年,第一次下江南,不远万里,亲阅河工,幸临清江府、淮安府、江宁等地。康熙二十八,康熙第二次南下,到过清河县,在回京途中率领随行的大臣一起视察了高家堰一带的堤岸闸坝。

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间,由于平定葛尔丹的叛乱之事,河工人事变更频繁,河工也日趋败坏。于是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第三次南巡,到过扬州、苏州、杭州、江宁等地方。康熙视察黄河南岸归仁堤、高家堰等处堤工,颁布了《修浚清口诏》、《巡视河湖酌定应办工程诏》,具体制定了新的治河方案:深浚河身、筑挑水坝、开陶庄引河、浚直河道和拆除拦黄坝。这一新的治河方略,在第二年由新任河道总督张鹏翮开始贯彻实施。到到四十年底,其他各项工程也陆续完成。第二年夏天,黄河又发生了特大洪害,各项工程都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不得不说,这是康熙帝的功劳。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以河工即将告成,进行第四次南巡,到过扬州、镇江、苏杭、杭州、江宁等地。他乘船到达清口,查阅天妃闸、御坝,还亲自观看陶庄引河,阅视减水坝、鲍家营、中河口等地方,对河道总督张鹏翮及在河各官亲加以奖励。

康熙四十四年初,康熙帝认为,虽然河工已经告成,但是仍然需要察验形势,筹划善后之规,于是第五次南巡又开始了。康熙帝乘船到扬州城北高桥,对河道总督张鹏翮说道“河工已经告成,善后方略更为要紧。朕今亲临阅视,修建天妃闸,甚当”。可见,康熙对于河工一事是非常上心的。

然而几个月后,河工又出了问题。黄、淮再次发生多年未有的暴涨,造成古沟塘、韩家庄、清水沟几处堤岸冲决,发生水灾。康熙帝闻讯十分生气,立即降旨“今春朕欲亲视高家堰”。于是康熙与臣子商议新的治河方案——溜淮套方案。康熙帝对溜淮套工程十分之不放心,觉得这么大的工程,若是有什么闪失,劳民伤财,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下。

康熙六下江南,主要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民生疾苦,每次都很俭朴,且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没有惊动更没有骚扰地方百姓。而他的孙子乾隆帝也进行过六次南巡,声言他的目的和祖父一样,其实恰恰相反。乾隆帝在江南游山玩水,耗用了大量民脂民膏,他的目的与作用根本不能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