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19390600000009

第9章 【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原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量大了,格局就大了

【大师如是说】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东方学大师、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

当我们要在蓄水池中注满清澈的河水时,增加输水管道的长度只是拉长了水流的距离,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将管道拓宽,这样才能更快地将水池注满。

事实上,当我们真正改变了心灵的宽度时,生命的长度也会悄然增加。量大,用包容的心去接纳他人的一切。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洒脱,做到真正的慈悲,获得真正的智慧。

俗话说得好:“心宽体胖,活得健壮;没心没肺,活得不累;与世无争,活得轻松。”人要幸福长寿,就要树立共生存、共发展的理念,营造宽容、和谐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的地球变成一个和善、亲切、居民之间相亲相爱的地球村。到那时,人们都会长寿幸福。

从前,有个年轻的小和尚,他过得很不快乐,整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唉声叹气。他对师傅说:“师傅啊!我总是烦恼、爱生气,请您开示开示我吧!”

老和尚说:“你先去集市买一袋盐。”

小和尚买回盐,老和尚吩咐道:“你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口。”小和尚喝完,老和尚问:“味道如何?”

小和尚皱着眉头答道:“又咸又苦。”

然后,老和尚带着小和尚来到湖边,吩咐道:“你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再尝尝湖水。”弟子撒完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小和尚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老和尚又问。

“没有。”小和尚答道。

老和尚微笑着对小和尚说:“生命中的痛苦就像盐的咸味,我们所能感受和体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小和尚若有所悟。

老和尚所说的容器,其实就是我们的心量,它的“容量”决定了痛苦的浓淡,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忍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有成就的人,则往往是心量宽广的人。那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古圣大德,都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盐粒似的痛苦,如果你的“容器”有限,就和不快乐的小和尚一样,只能尝到又咸又苦的盐水。

心量是一个可调节大小的容器,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如果我们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若事事斤斤计较,便把自心局限在了一个很小的框框里。心量是大还是小,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敞开。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它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小如微尘。我们的心,要和海一样,大江小溪都要容纳;要和云一样,天涯海角都愿遨游;要和山一样,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排拒;要和路一样,任何脚印车轨都能承担。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一些小事而心绪不宁、烦躁苦闷。

谁是谁非不重要

【大师如是说】

人生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劳力、努力、能力,还要具备胸怀的兼容宽容包容。没有错误,就没有创新和进步,宽容别人的过失,是在为自己赢得生机;美玉有瑕疵,圣人有缺陷,包容让你如鱼在水左右逢源。

——人文大师、著名作家柏杨

纵观这个社会,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卓有建树的伟人,都有宽广的胸怀。伟人和普通人

都会遇到不受别人尊重、理解的情况。不同的是,伟人往往能够用博大的心胸包容别人,而普通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

对于很多事情,我们总是执著于对错,总想判出谁是谁非,最后闹得双方都不愉快。其实,如果懂得包容,遗忘过往的那些争执,彼此能够相互体谅,不管是对还是错,便能和谐相处,营造美好的生活、

屠格涅夫比托尔斯泰大10岁,1855年两人相识,多有来往。一次,屠格涅夫写完一篇小说,请托尔斯泰来家里做客,午餐后,拿出小说给他看。糟糕的是,托尔斯泰看着小说竟睡着了,这让屠格涅夫心中十分不高兴。

第二天,两人又应邀到一个诗人朋友家做客。屠格涅夫性情爽快,在谈论到与穷人接触的话题时,他对做女教师的女儿大加赞扬,并谈及如何教导女儿。这时,托尔斯泰不合时宜地评论说:“我设想一位穿着华丽的小姐,膝上放着穷人又脏又臭的破烂衣服,犹如在表演一幕不真实的舞台剧。”屠格涅夫闻罢,对托尔斯泰吼叫:“这么说是我把女儿教坏了?”两人恶语相向,并相互揪住对方扭打在一起。聚会不欢而散。从此,两人开始断交,而一转眼就是十七年。

事情要解决总要有一个人先让步,只要有一个人肯迈出第一步,那剩下的99步谁来走、怎么走就都不重要了。

1878年,托尔斯泰在经历了长期的内疚和不安后,主动写信给屠格涅夫表示道歉。他写道:“近日想起我同您的关系,我又惊又喜。我对您没有任何敌意,谢谢上帝,但愿您也是这样。我知道您是善良的,请您原谅我的一切!”

屠格涅夫立即回信说:“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动。我对您没有任何敌对情感,假如说过去有过,那么早已消除——只剩下对您的怀念。”一场多年的误会终于化解了。

可见,人与人出现矛盾时,正确的做法应是互谅互让,相互理解和尊重,对于别人的见解不应轻易否定,即使其见解与你相左,也不要用锋芒相对的争辩去处理。

要善于发现别人见解的正确性,多角度地看问题,这时你就会发现,一味坚持自己的思维方式,很多时候显得多么无知和可笑。因此,无论何时都要注意,不能听到不同的观点就嗤之以鼻。

真理不可能永远栖息在你身旁,武断、盲目地坚持只会惹来更多的矛盾和麻烦。在人际交往中,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交际的修养也表现在退让上,宽大的胸襟和淡定的包容会让你拥有无敌的竞争力。

水一样持平,水一样融合

一个人的胸怀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一个人立身处世,拥有什么样的胸怀,直接决定了其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壁垒,即使给你整个世界,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著名学者南怀瑾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修为。所以,一个人要有善于自处而甘居下位的气度,要有容纳百川的度量,立身要像水一样持平正衡,处事要像水一样调剂融和。

老子实际上是在期望人能做到如水一样。所谓“居善地”,就是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善渊”,就是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与善仁”就是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言善信”就是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正善治”就是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事善能”就是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动善时”就是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像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

如果将水的品性归结为一点,那便是“不争”。所谓“不争”,就是摒弃争强斗胜,抛却争名夺利之心。若人能做到不争,便可消弭人世间的各种矛盾和争端。

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二人从年轻时便有交游,管仲生活贫困,常常喜欢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从无怨言。后来二人各为其主,等到鲍叔牙所辅佐的齐国公子小白被立为齐桓公时,对手的臣子管仲被囚禁起来了。鲍叔牙此时却一再向桓公推荐管仲,甚至说要完成霸业非管仲不可。管仲由此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桓公九次会集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根据管仲的计谋。而鲍叔牙则甘居其后。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

管仲有奇才,鲍叔牙爱其才而能包容他的其他缺点。这就是“不争”的胸怀。“不争”的出发点是利人利物,而非利己,但反过来常常也能收到利己的效果。依旧以管鲍为例,鲍叔牙善于识人而又毫无私心,所以齐国上下都对他极为敬仰,以至于他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大都成为有名的大夫。虽然从利己的结果来看,“不争”多少有些狭隘,但也的确道明了“不争而无忧”的大道。

人情世故,纷繁复杂,“上善若水”乃处世之基,……以善念去关怀他人,用善心去包容他人。将水的柔和万物而不争的气度发扬光大,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学会争气而不是生气

【大师如是说】

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著名学者胡适

羞辱他人是对他人人格的一种蔑视,一般被羞辱的人很难做到镇定自若。但是羞辱无非是对我们身上的某个缺陷进行攻击,如果仅仅停留在生气甚至反击的层面,那么羞辱留给我们的永远只有伤害,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正面触及羞辱的原因。如果我们包容别人的羞辱,不因别人的羞辱而生气,反而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那么羞辱就只是一种烈性的批评,是于我们身心有益的补药。认识到这一点后,你是否会对羞辱有一些改观呢?

欧玛尔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剑术高手,他有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两个人互相挑战了30年,却一直难分胜负。

有一次,两个人正在决斗的时候,欧玛尔的对手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欧玛尔看见机会来了,立刻拿着剑从马背上跳到对手身边,这时只要一剑刺去,欧玛尔就能赢得这场比赛。欧玛尔的对手眼看自己就要输了,因此感到非常愤怒,情急之下便朝欧玛尔的脸上吐了一口口水,这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怒气,也是为了要羞辱欧玛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欧玛尔在脸上被吐了口水之后,反而停下来对他的对手说:“你起来,我们明天再继续这场决斗。”欧玛尔的对手面对他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感到相当诧异,一时间显得有点不知所措。

欧玛尔向这位与他缠斗了30年的对手说:“这30年来,我一直训练自己,让自己不带一丝一毫的怒气作战,因此,我才能在决斗中保持冷静,并且立于不败之地。刚才,在你吐我口水的那一瞬间,我知道自己生气了,要是在这个时候杀了你,我一点都不会有获胜的感觉。所以,我们的决斗明天再开始吧。”

可是,这场决斗却再也没有开始。因为,欧玛尔的对手从此以后变成了他的学生,也想学会如何不带着怒气作战。

试想,如果当初欧玛尔因对手的那口口水而一剑刺死了对手,那么,他可能成不了历史上著名的剑术高手,他的剑术也会因他易怒的性格而大打折扣。所幸的是,他平时在改造自己易怒的性格上的努力最终让他不仅赢得了胜利和荣誉,更赢得了对手的友谊。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若是从包容的角度去看这句话,报仇不是要将羞辱你的人置于死地,而是通过自我修炼,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手,让他人当初的羞辱真正的烟消云散。不然,十年后你的水平仍然停滞在原地的话,换成任何一个人,还是同样有羞辱你的机会。

因为别人的羞辱,我们才了解,生活的美妙在于一个人不断从缺陷到完美的历程。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什么都知道的,很多东西都是在后天培养的,不要因为现在别人给了你奚落和羞辱而暗自伤心落寞,要努力去克服弱点,这才是真正的任务。在别人的羞辱中,你发现自己缺少了什么,然后给自己补上,对于自己来说就离完美更近了。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性格局限自己,给自己一个走向完美的期限,迈出走向完美的第一步,慢慢的,你就会获得成功。

对不同声音,要心生欢喜

【大师如是说】

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龄有多大,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 喜欢一个人要用心,诚心相待,真心交流,恒心相守。不要计较太多的得与失,要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对方的缺点与失误。

——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

在别人指责我们或者对我们进行攻击的时候,我们就会方寸大乱、手足无措。其实你应知道: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令所有的人都满意。所以,我们要理智对待“批评”,懂得为人处世的变通之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批评别人,也经常遭受来自别人的批评和攻击。应该说,这些都在所难免。在面对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时,要吸取其中的合理成分,同时也应该感谢那些能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批评。

对于成功者而言,他们拥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例如,他们具有开阔的胸怀,都会主动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比尔·盖茨就经常对微软公司的员工说:“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比尔·盖茨本人就是一个胸襟非常宽广的人,他鼓励公司里的每个人畅所欲言,当别人和他有不同意见时,他也会很虚心地听。每次公开讲演之后,他都会问同事自己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不好,下次应该怎样改进。这就是真正成功者的作风,也是他之所以能成为微软公司创始人的潜质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曾经到当时已年逾古稀的戏剧大家曹禺先生家做客。午饭前的休息时间,曹禺突然从书架上拿来一本装帧讲究的册子,上面裱着画家黄永玉写给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给阿瑟·米勒和在场的朋友们听。这是一封措辞严厉且不留情面的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不喜欢你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剧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也不够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这是对曹禺的严厉批评,用字不多却相当激烈,还夹杂着明显羞辱的味道。然而,曹禺念信的时候神情激动,仿佛这封信是对他的褒奖和鼓励。

当时,阿瑟·米勒对曹禺的行为感到不解,其实这正是曹禺的清醒和真诚。尽管他已经是功成名就的戏剧大家,可他并没有过分在乎自己的荣誉和名声。在这种“不可理喻”的举动中,曹禺已经把这种羞辱演绎成了对艺术缺陷的真切悔悟,那封信中的批评对他而言已经是一笔鞭策自己的珍贵馈赠,所以他要当众感谢这一次批评。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应该善待他人的批评、忠告,因为剔除少数无用的、恶意的批评之后,大部分的忠告和批评常常比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中肯得多。一味地掩饰、为自己辩护,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