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19387300000038

第38章 崔颢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54),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但始终不得志。《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少年多闺怨诗,偏于浮艳,晚年游历大江南北,诗歌题材拓宽,风格气势宏伟、激昂豪放,其闻名于世的《黄鹤楼》一诗当作于此时。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在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据陆游《入蜀记》卷五记载:“黄鹤楼,旧传费祎升飞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历来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崔颢这首《黄鹤楼》是举世公认千古绝唱。相传,与崔颢属于同时代的李白,游历到武汉黄鹤楼诗兴大发,本想登高赋诗,可见到了崔颢这首后,连称“绝妙”,并有感写了一首“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崔颢诗作精妙

与一般的登临诗作不同,诗人弃写黄鹤楼的位置、建筑形制等外在特征,而由黄鹤楼的得名起笔,大做文章。

诗的前两联写诗人登上黄鹤楼瞭望天宇的所见所感。诗人没有在摹状黄鹤楼巍巍大气上费一点笔墨,却依据黄鹤楼得名的神话传说写出了它道骨仙风的神貌。“白云千载空悠悠”,人去楼空,悠悠千载,世事茫茫,俯仰天地之间,心潮起伏之中。诗人借着“黄鹤”、“白云”的意象写出登楼的感受,也引出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为结局渲染的愁绪做了铺垫。

前四句诗人连用三个“黄鹤”,再用一个“白云”,语气回转,顺势而就,毫无滞留之感,且意象扩大,气势雄浑。接下来,诗人写在黄鹤楼上所见到的景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阳光照耀着广阔的平原,汉阳镇绿树成荫,历历在望;茂盛的青青春草铺满了鹦鹉洲。“晴川”中的“川”指的是汉水平原。“鹦鹉洲”唐时在汉阳西南的长江中,后来被江水冲没。

最后一联,写诗人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景色而引起的淡淡乡愁。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正是归家的时候,看着江上浩渺的烟波,心中不禁低叹:哪里才是我的家呢?这一句由景入情,由豪放苍莽的气势转向淡淡的哀愁。

纵观全诗,起、承、转、合颇具章法。诗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语言淳朴生动,感情真挚,为千古黄鹤楼绝唱。

【大师导读】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严羽在《沧浪诗话》

但以滔滔莽莽有疏宕之气,故胜巧思。

——刘辰翁《唐诗品汇》

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

——蔡义江

·长干行四首·其一·其二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赏析】

一般认为,崔颢早期的诗歌多写闺情,男欢女爱;后游历,至东北,赴边塞,诗风转为慷慨豪迈,雄浑奔放。《长干曲》是南朝乐府“杂曲古辞”旧题。在题材上看或属于诗人早期作品,但在风格上又与一般的闺情欢爱之情大不相同。

本诗继承了民歌的风格,用轻快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抓住了生活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塑造了一个活泼开朗、可爱率真、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风格明艳浪漫,热烈但不张扬,朴素健康。

长干在金陵地区;横塘与长干相近,在今南京西南麒麟门外。天真的女孩住在横塘,行船时候忽然听到邻船男子的话音。仿佛不假思索张口便问:你和我是不是同乡?“暂”字暗示两人初次见面,萍水相逢。茫茫江上,停船自报乡里,主动和偶尔相逢的邻船的小伙子攀话,表现了女孩的豪爽、纯真与热情。船家女天真率直,才问过男子家在何处,不及回答,便自言横塘人。这种直爽无邪的性格反映了她应该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

诗人以问句开篇,单刀直入,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声音一出,情态便出,再不用在浪费笔墨描写女孩的姿容穿戴。

《长干曲》本就是乐府旧题,诗人沿用了民歌男女对唱的形式。第一首用女主角的口吻,第二首用男主角回答的口吻作答。“家临九江水”回答了“君家何处住”。

“来去九江侧”,男主人公如实告诉对方,他也是一个风行水宿,常年在外奔波的人,所以才有两人的萍水相逢。这个简单的问句即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同时也暗含着无奈与期待。为了生计这样辛苦之无奈,对女孩子关心热情的些许期待全都包含在内。

“同是长干人”应了女主人公“或恐是同乡”的猜想。同是长干人,又同在水上漂泊寻生计,两人自然大有“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假若两人从小便相识相知,该有多好,结尾“生小不相识”还着叹息,显出萍水相逢的可贵。

本诗以清新晓畅的语言,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率直、可爱的形象。结尾处更显示出诗人笔力不凡,仅仅用了五个字即翻腾诗情,表现了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心理。诗歌艺术凝练集中,表情含蓄疏朗,应属抒情民歌中上品之作。

【大师导读】

读崔颢《长干曲》,宛如舣舟江上,听儿女子问答,此之谓天簌。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①俯咸京②,天外三峰③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①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势高峻。太华说的是华阴县南的华山,也就是“五岳”之中的西岳,又称太华。

②咸京,就是当时唐朝的都城。因《旧唐书·地理志》中云:“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即将长安成为咸京。

③天外三峰是指著名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赏析】

《行经华阴》意为行进途中经过华阴。华阴即现在的陕西省华阴县。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天宝年间二次入都之时。诗中通过写行旅华阴所见的景物,凭吊古今,抒发诗人心中的感慨。全诗突破律诗的起承转合的藩篱,意境雄浑,含义深刻,别有一番神韵。

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顺序由远及近,由眼前景到意中景,错落有致。到第七八句以问答的方式作结,借问路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由整体到局部来写华山俯瞰的全景。诗人远望可见古都咸阳城,近处的天外三峰犹如鬼斧神工。言外之意是说刻意追求名利不如寄情自然山水之间,悠然自在地生活在世上。“俯”字,写出了西岳华山的压顶之势;“削不成”极言三峰之巧夺天工,并未人力可为。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是一联工对,写的是云销雨霁后的景色。华山中最峭的山峰,号称“仙人掌”。汉武帝观仙人掌峰时,修立“武帝祠”用来祭祀。诗人向帝都长安行进,为至华阴时候还是雨天,到华阴后平望武帝祠空中烟云即将消散,再仰望高峰“仙人掌”上,葱茏的青松雨水洗过更加凝翠。眼前正是初晴后,天空大地经过洗涤后一片澄明的景象。

颈联是诗人联想中的景象,为虚写。“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畤”意思是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当时长安北面有秦文公在雍县所作的鄜畤、汉高祖所作的北畤共有五畤。这里的“汉畤” 指的是长安北面的一处古迹。驿路指崔颢行经的华阴县,在长安东南。诗人胸有丘壑,将实际相距千里的景色,用枕,连二字相接,展现了一幅雄浑画面。

最后一联“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用问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天宝年间道教盛行,供养方士渐渐成为社会风尚。诗人路过华阴,与其他路遇的客人一样目的也大约脱不了功名二字。但是在华阴欣赏了巍峨崇高的华山景象,再联系到隐逸出世的仙踪道影,由此感叹不如也放下苦于奔波的仕途去寻访仙风道骨,过一过超脱尘世的生活。

纵观全篇,崔颢此诗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虚实相生,潇洒自如,诗境雄浑,风流蕴藉。

【大师导读】

“削不成”言削不成而成也,诗家自有藏山移月之旨,非一往人所知。

——王夫之《唐诗评选》

清和纯粹,可诵而可法。

——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

三四句写景有兴象,故妙。

——方东树《昭昧詹言》

前六句,句句切太华说,移不到他处,一结或作世外想,意境便觉高超。

——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