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19387300000036

第36章 刘眘虚

【作者简介】

刘昚虚,字全乙,生卒年不详,洪州新吴(即今江西奉新县)人。八岁能文,精通经史,20岁中进士,曾为官但位列不高。刘昚虚为人淡泊,脱略势利,后来辞官归田,寄意山水,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交友唱和,诗歌风格近似孟浩然、常建。后人曾将他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合称为“吴中四友”。《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阙题①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

①阙题,即无题。诗歌在流传过程中题目佚失。

②每:虽然

【赏析】

刘眘虚曾到洪都(今南昌)省亲,漫游至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因见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厚,逐结草为庐,构筑“深柳读书堂”,长驻定居于此著书立说。这首诗很可能写于此时。

诗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诗人先用粗犷的线条描摹出山路和溪流,再工笔画青溪、流水、花香,仿佛镜头由远及近再变为特写。全诗句句写景,充满了画意诗情,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开篇就将场景设置在深山之中,省去了爬山的内容,直接说向前的山路从白云尽头开始。本句从侧面描写这座俊山之高,同时暗示此时诗人很可能已经处在山中的平地上了。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承接上句“青溪长”而来。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花草繁盛落英缤纷,溪水澄澈源远流长。花落水中,水也留香。绵延的小路沿着曲折的溪水,一幅山中春景图也随之向前漫卷开来。青溪没有尽头,春景图也就看不尽。这两句写落花、青溪共同构成的春色,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惬意。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写溪流载着春意、山景伴着诗人前行,兴致所致的诗人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座精致的“读书堂”前。一进门便看到院子里种了许多垂柳,“深”形容柳树浓密。幽闭的堂门对着山路,掩映在山中深深柳荫中的堂屋正适合读书、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诗人借用书塾名称,表示自己的志趣。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虽然晴空万里,但在深密的树林中依旧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透射出来,散落在衣裳上。清幽的光辉幽雅脱俗,正符合诗人的志趣和兴趣。这时候仿佛镜头恰停留在书堂门外,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无穷余味,也增加了诗的韵味。

全诗用景语组成,无一处写人,但却藏着人物的动作、神态,无一句直接抒情却景中含情,语言自然亲切,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大师导读】

眘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

——殷璠《河岳英灵集》

此诗写山居幽绝之境,佳处茅庵,令人神往。首句言道出云中,已在尘境之外。次自春到山中,溪流不断,有东坡罗汉赞“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趣。三四妙诺天成,十字可作—句读,如明珠走盘,圆转中仍一丝萦曳也。三句之落花,承上之“春”字。四句之流水,承上之“溪”字。可见诗律之细。

——俞陛云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刘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