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19387300000022

第22章 王昌龄(2)

【赏析】

《从军行》原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曲辞,内容多反映军队战斗和艰苦生活的。到了唐代《从军行》的古曲已经遗失了,唐诗人只是用古乐府曲调为题目,内容上不再囿于从军战斗生活的规范,但也基本都属于边塞诗的范畴。诗人常通过描写边塞风物,抒发士子从戎、戍边思乡的心情,表达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情。

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共七首。这是第一首,诗中刻画了一位戍边士兵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深切的思念,笔法简洁,含义隽永。

首句交代了诗中的地点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百尺楼”,指戍边兵营的瞭望台。苍茫的原野上,寂静无人,只有戍边的城楼,高高地耸立在那里。

“黄昏独坐海风秋”点名时令是在秋季,时间为黄昏时分。残阳斜照,落木萧瑟,百里无人迹的荒野为全诗的情感定下悲凄的基调。戍边多年的征人独自一人坐在孤零零的城楼上,阵阵凉风袭来,心中凄凉落寞可以想象。一二两句写景,为后面的抒情蓄势、张本。

“更吹羌笛关山月”写正在征人独坐戍楼,遥想亲人的时候,从远方不知谁吹奏的一曲《关山月》袅袅飘至,高亢、悲凉的羌笛声仿佛亲人的喃喃絮语,像爱人梨花带雨般的呜咽,又像游子深夜里的阵阵叹息。这一曲凄切的《关山月》使前两句渲染的苍凉孤寂氛围有了声音,画面充满了立体感。同时,前两句中积蓄的情感至及此再蓄一分。

结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是戍边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前文情感积累的宣泄。戍边人遥想远在天边的妻子,想到她孤独地在深闺中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归去。无奈他无法回到家乡,只能空留妻子孤独地等待。结句用笔曲折,用思妇的“万里愁”衬戍边人的思归之情,同时也将思妇与戍边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首诗在处理写景与抒情上的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诗人前三句通过写景为抒情积蓄情势,句句含情,一步步完成由景入情的转换,待到羌笛声一出,便不着痕迹地将写景自然地转入抒情中,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大师导读】

起句壮逸,断句伤神。

——桂天祥《唐诗绝句类选》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②,孤城遥望玉门关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

②雪山:祁连山。

③玉门关:为汉武帝时期设置,当时西域从此处取道输入玉石,因而得名玉门关,其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是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

【赏析】

这首《从军行》没有抒发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而是通过描写战士们屡战杀敌的忠勇,表达了他们精忠报国的决心。

诗的前两句写边疆的自然环境和孤城所在的地理位置。“暗”字给全诗奠定了沉重压抑、苍凉悲壮的基调。青海湖的上空,密布着浓浓的乌云,连绵的祁连雪山被遮挡得黯然无光。从这座边塞的孤城回头遥望,朦胧中看到的就是玉门关了。

从地理位置看来,青海湖、祁连山、玉门关相距甚远。因此本诗并非是写实之作。而是诗人对西北边陲普遍的景象的总述,是对整个征戍军人生活环境和战斗环境的概括。这三个相距甚远的地名共同入诗,又进一步塑造了一个地域宽广的画面,营造了一个开阔辽远的意境,为下文的抒情张本。

三四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高度地概括了将士们与敌人战斗的紧张激烈,抒发了战士们誓死杀敌的决心。

在黄沙遍地的古战场上,将士们一次次战斗着,身上的铁甲都已经磨破了。“金甲”是用金属做的铠甲战衣。“穿”字,进一步渲染战事的激烈和频繁。如果一战便胜,班师回朝,铠甲不会磨破,也就没有后面的“不还”一说。而连年的激烈战斗虽然磨破了金甲,但却没有消磨将士们的意志,他们立誓不败楼兰决不回家。

这里的“楼兰”是西域古国。西汉时期,这里战事频繁。当时的楼兰是汉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冲。在王昌龄生活的唐朝,楼兰古国早就消失,因此诗中所说的战事应该也是虚写,其目的是为表现战士的杀敌的决心。

本诗在前三句中,诗人极力写出了边陲战斗环境的艰苦、战事的激烈,但却没用低沉、哀伤之感,最后一句掷地有声地替战士们表达了响彻云霄的誓言,表现将士的豪情壮志。这也正是盛唐气象的表现。

【大师导读】

清而庄,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

——孙文荪《唐贤清雅集》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任江宁(今南京市)丞之时。诗题所指芙蓉楼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他这次北上洛阳时取道润州,王昌龄陪他由江宁(今南京)出发到此,并在此处分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意为:昨天夜里绵绵的秋雨造访长江。首句从昨夜的秋雨写起,为诗人送别时刻所见的实景。“连”、“入”二字摹状秋雨连绵之势,展现了水天相连、烟波浩渺之势。这一幅烟雨蒙蒙的长江秋雨图在开篇即为全诗奠定的凄清基调

“平明送客楚山孤”写早晨诗人在此面对孤独的楚山,送朋友远行。诗人远望长江水天相接,看不到尽头,不知友人前方行程如何。朋友乘坐的小舟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长江天际的尽头,诗人心中怅然若失。抬头远望,江北的楚山孤独地伫立在平旷的江水之上。“孤”虽置于“楚山”后,但事实上是诗人因离别愁绪萦怀,因而入目之景皆愁情,因此真正孤独的是诗人自己。诗人想到,朋友即将回到洛阳与亲朋好友相聚,自己却还要独身一人回到南京。这一“孤”字同时也是全诗的情感线索。在这种心绪下,诗人便嘱托友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诗人以冰心玉壶来表明自己为人光明磊落、胸怀澄清。

“冰心玉壶”源自开元初年期间,时任宰相的姚崇所做的《冰壶赋》。姚崇在其中告诫官吏为官要廉洁奉公、内情外润,一时间成为做官的指导性文件,被官吏和士大夫广为传阅,甚至曾作为考题出现。王维、李白、崔颢等诗人都写过以此为题材的诗歌,而王昌龄此诗所表达的也是廉洁为官、心胸澄明的意思。

据说,王昌龄为人坦荡不羁,不拘小节,也因此得罪了朝中不少人。在众口交恶的情况下,他先后几次被贬。清者自清,王昌龄的心胸显然没有改变。因此在这首诗的结尾,他并没有向家人道自己安好,而是托付友人转告洛阳亲友,自己的心在污浊的尘世间依然玉洁冰清。

诗中平旷的江天、孤伫的楚山实是诗人胸怀的写照。全诗结尾在“冰心玉壶”意象的又照应了江天楚山的苍茫孤傲,于是伫立在苍茫浩渺的秋雨江岸边,胸怀坦荡、耿介孤傲的诗人形象便呈现于读者眼前。全诗意境隽永写景、抒怀浑然天成,为唐诗中的佳品。

【大师导读】

少伯诸送别诗,俱情极深,味极永,调极高,悠然不尽,使人无限留连。

——宋顾乐《唐人万卷绝句选评》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

盛唐时代国力强盛,社会上流行尚武风气,许多人幻想着马上取功名,万里觅封侯。在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丈夫很可能就是其中一员。为了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他离开家乡和妻子远戍边关。而他的妻子,也就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心中很可能也怀抱着同样的理想。

这首诗题为《闺怨》却开头便言少妇不曾愁。在接下来的三句中,诗人展现了少妇从“不曾愁”到“悔”之间细微的心理变化。

本诗将开头的场景设置在一个春日。“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这位空守闺阁的少妇心中尚未感到哀愁,大好春光使人心情疏朗,她精心梳洗打扮后登上翠楼欣赏春光。这两句中暗含着女主人公惬意闲适的心情,第二句正迎合了首句中的不曾愁。这位少妇在大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希望丈夫能在战争中建功立业。所以在丈夫离开后,她并没有陷入日日难捱的愁怨中,仍旧乘兴欣赏春景。

“忽见陌头杨柳色”写的是她在登楼后忽然见到杨柳时,愁情顿生。这一句是诗情起伏的关键,也是女主人公心情发生变化的时刻。“忽见”二字也表现出了女主人公因见杨柳而产生的心灵触动。

在古代,分别的人往往折柳相赠,因“柳”与“留”读音相近,意谓愿君停留,以表不舍之意。诗中的女主人公看到清新的柳色或许会想起当年与丈夫分别时,她也曾经轻轻折下一条柳枝送给他。那时候她也有不舍也有悲伤,但想到丈夫将来立功而归,拜官封侯,心中尚存些许安慰。可是现在,同样在翠楼上登临远望,看到的只是和那时一样的柳色,却连丈夫的身影也望不见了。再想到,几年时间转瞬即逝,丈夫远征仍然未归,春色满园却无人共赏,不免寂寞神伤。于是,女主人公的心情与开头相比发生了强烈的变化,生出了“悔教夫胥觅封侯”的心绪。

全诗从开头的“不曾愁”到结尾的“悔”,短短四句之内写出了女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其中第三句诗人以景色的描写作为女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引线,堪称绝妙。诗人汇集万千感想于一瞬,刻画细腻、精准。

【大师导读】

“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伤离者莫甚于从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也。知愁,则不复能“凝妆”矣;“凝妆”上楼,明其“不知愁”也。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遥、离索之情亟也。虫鸣思觏,南国之正音;萱草痗心,东迁之变调。闺中之作,近体之《二南》欤?

——唐汝询《唐诗解》

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系关键全在“忽见”二字。虽然在春天,她原先并没有什么感伤,照样打扮齐整,高高兴兴地上楼去望远景。这是她“忽见”以前的情况。“忽见”以后,情况大变。从“不知愁”剧变而为悔恨了。四句诗刻划了一个出征军人妻子的心理过程。用散文写,二十八字肯定不够。这就是王昌龄所作七绝的凝练的特色。

——施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