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趣味中医一本通
19384700000024

第24章 中医绝技:学会一招终身益(10)

【杏林小讲堂】

虽然每天坚持泡脚,对健康大有裨益,但这并不是说家庭里的每个人都适合泡脚。健康的孩子是没有必要多泡脚的,洗洗就可以了,只有那些体质较差、经常出虚汗、爱生病的人才适合泡脚疗法。另外,糖尿病人也不适合泡脚,因为泡脚后会引起血糖升高。如果家里有糖尿病患者,那一定要提醒。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这句谚语可谓是人人皆知,但其真正的适用情况,相信并非人人皆知。

当人体感觉“吃饱”时,其实是胃感觉到了胀满,而营养并没有被身体吸收,身体仍处于“饥饿”状态,这时若起身散步,就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从而延缓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故“饭后百步走”比较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饭后20分钟后开始百步走。

对于体质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可以选择在饭后平卧10分钟;否则会增加胃的振动,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也要忌饭后运动。

此外,冬季室内外温差大,进餐的时候易红光满面、大汗淋漓,这时若匆忙出屋“百步走”,容易引起风寒头痛,并加重心脏的供血负担。因此,冬季饭后应适当静坐,闭目养神30分钟后再起身活动。

【杏林小讲堂】

在饭后的饮食,也是有讲究的。

1、吃得太油腻,喝杯芹菜汁。糖分低、纤维素含量高的芹菜汁可以带走部分脂肪。

2、消化不良,饭后喝大麦茶或橘皮水。大麦中的尿囊素和橘皮中的挥发油,可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好处。

3烧烤后吃根香蕉。烧烤类食品会产生较多的苯并芘等致癌物。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表示,最新研究发现,香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苯并芘的致癌作用,保护胃肠。

4、吃火锅后喝点酸奶。吃火锅后喝点酸奶,可以有效保护胃肠道黏膜。酸奶中的乳酸菌,可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一觉闲眠百病消

这句谚语,旨在告诉我们睡眠在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的休息方式。它能消除身体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到修整,促使身体完成自我修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其实,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就是与外界联系为主的系统暂时停止(吸氧除外),以内部调理为主的系统开始启动。这一系统运行的功能包含解除疲劳、祛除病气、修复损坏的肌体、分泌人体所需的腺体激素等。所以,当我们一觉醒来时,精气也随之复原。充足、安稳的睡眠对保持身体的健康非常必要。不仅正常人需要睡眠,生病的人更需要睡眠,这样才能更好地恢复精神和体力。每天晚上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睡眠,第二天自然就精力充沛和精神焕发了。

【杏林小讲堂】

要想有高质量的睡眠,请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睡前最好洗个澡,或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临睡时体温会有所下降。

2、远离噪音。长时间处于噪声之中,可能会习惯,却会使深度睡眠的时间减少。

3、尽量少喝酒。酒精虽能助眠,但代谢过处程中它会释放一种天然的兴奋剂,破坏下半夜睡眠。

4、睡前不要摄入咖啡、巧克力、可乐和茶,实验证实,这些饮食均会影响深度睡眠的质量。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这句谚语前半句,旨在告诉我们脚部保暖对健康极其重要。

从整个人体来看,脚部距离心脏最远,为血液供应最不易达到的部位,最易受寒邪侵袭,而且受凉后易导致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感冒、气管炎、心脑血管病等疾病,女性也可能引发痛经。

可见,为了健康,我们一定要做好脚部保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经常用热水烫脚,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约15分钟,不仅可以驱寒、暖身,还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此外,脚部保暖不宜穿紧鞋,尤其是老年人,穿鞋更应宽松一点。因为鞋穿得太紧会使脚部受到挤压,影响血液循环,也会引起脚趾肿胀、疼痛。同时,糖尿病患者若穿太紧的鞋,易造成皮下组织溃疡,患上糖尿病足,甚至致残。

这句谚语的后半句,旨在告诉我们饮食卫生对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其实,许多病菌都是通过口进入人体的,可引起腹泻或食物中毒的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病原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甲型肝炎、病毒性心肌炎的甲型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都会造成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危害健康。

【杏林小讲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蔬菜、海产品、肉类等,一定要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制作生、熟的刀具、砧板要分开;饭前要洗手;不吃过期变质食品;不随便乱吃不认识的野菇、野果、野菜等;不喝生水;外出就餐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证照齐全的摊店;选购食品时,不要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产品,同时要注意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要注意饮水卫生,不用未经检测、消毒的井水烧煮食物。此外,一旦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宋神宗的姐姐长公主的小女儿病了,长公主派人请遍了京都的名医,用遍了各种各样的贵重药品,女儿的病还是不见好,可把一家人给急坏了。正在这时候,听人说山东有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叫钱乙,擅长治疗小儿的疑难病症。长公主立即派人火速赶到山东,把钱乙请到了汴京。

钱乙看到孩子身体虚弱、脸色枯黄,原以为是得了什么大病,当他检查完以后,坦率地对长公主说这孩子得的是“富贵病”。钱乙说:“你的孩子,是平时吃的油腻食品太多了,脾胃阻滞,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穿得也过于暖了,缺少锻炼,弱不禁风,难御风寒。因此,身体瘦弱,脸色枯黄。这种病要治好很容易,但今后如果不加注意,即使这次把她的病给治好了,以后有可能还会再犯的。”

长公主听了钱乙的话,便问他今后应该怎么办才好?钱乙说:“常言说:小儿无冻饿之患,而有饱暖之灾。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小孩子饮食次数不要太多,也不要吃得太饱,以免伤及脾胃。穿衣服最好轻薄一些,不要穿得太厚太暖,让她多到户外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活动筋骨、畅通血气,体格就会变得壮实。”

人若受到寒凉,人体自然会调集卫气分布于体表以御寒,防止感冒。父母给孩子穿得过暖,就会形成过于温暖的环境,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中毛孔会张开。没有寒冷环境的刺激,人体也不会在体表形成防寒的卫气。严寒的冬日,穿得再多,也有脱衣服的时候,很可能就在脱衣服的瞬间,寒气从孩子开放着的、没有防寒系统的毛孔长驱直入,这样孩子会很容易感冒生病。所以,在秋天凉意初起的时候,父母不要忙不迭地给孩子加衣,要让其“三分寒”,以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杏林小讲堂】

要孩子“三分饥”,即吃七成饱就可以了。孩子吃多了一是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久之导致营养不良。二是造成胃肠食积。中医认为,“久积化热”为内热,有内热容易导致外感,易患感冒等疾病。

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盐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盐中的钠离子能为人体神经细胞传递信息,氯离子能在人体流泪流汗时起抗菌作用……但长期食盐过量,可导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肾脏病人也要少吃盐,否则容易导致水肿;患肝硬化腹水的人也不能多吃盐,否则腹水很难消退。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最佳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具体在生活中可以采取:烹饪时,少用点盐,多利用蔬菜本身的风味,如青椒、西红柿、洋葱、香菇、香菜和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少喝汤、少吃泡面、少吃快餐食品;以前爱用“生辣椒加酱油”的人,请改用“生辣椒加白醋”,既减少盐分摄取,又兼顾美味;炖菜时不要加酱油,做好后依个人口味酌量添加;吃足够的蔬果,多吃橘子、豆芽,它们能将盐中的钠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盐虽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我们同样要食之有度。

【杏林小讲堂】

烹饪调味,离不了盐。但古人认为,“喜咸人必肤黑血病,多食则肺凝而变色”。《调鼎集》说:“凡盐入菜,须化水澄去浑脚,既无盐块,亦无渣滓。”做菜时候,要注意一切作料先下,最后下盐方好。“若下盐太早,物不能烂。”

人可三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

民间谚语说“人可三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也说:“水为命脉也”,这都是在强调水的重要性,人体中水的含量占总重量的70%左右,水是人体生理代谢不可或缺的唯一介质载体。

水贯穿了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以及废物排泄等每一生命过程。同时,水能保持人体一定量的血容量,如果大量失水,饮水量小,就可以使血液减少、浓度变稠。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心脑血管疾病。

水还是关节肌肉和体腔的润滑剂。人如果平时饮水量不足,则会导致消化吸收、血液循环、关节活动、体温调节、器官健康等会受到影响。所以,水能对人体各器官和组织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更重要的是:水是医疗三大法宝之一。生病的时候,病人为了排出体内的病源代谢物和多余的废物,就需要大量饮水以便产生尿液、汗液,将病源排出体外,同时,促进药物的代谢、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杏林小讲堂】

水如此重要,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但是喝水也要有讲究,对健康才会更有好处。

每天起床后,空腹先喝一杯水,过十几分钟后再去吃早饭,这是第一杯水。

在早上九、十点的时候再喝一杯水,在中饭前半小时再喝一杯水,有助于润肠。这是早上三杯水的喝法。

下午时间段较长,可以在一点到两点喝一杯水,三点到四点喝一杯水,然后在饭前半小时再喝一杯水,这样是六杯水。

晚上在七点到八点之间再喝一杯水,然后在睡前半小时再喝一杯水,这样一天八杯水就喝完了。有的人在睡前喝水,第二天眼睛有浮肿现象,这样的人可以减去睡前的这杯水。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如何才是真正有效的饮水方法,指一口气将一整杯水(约200~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随便喝两口便算,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利用。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这句谚语是讲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是很细节的问题。细嚼慢咽只是一种单纯的口腔动作,但并不只是关系到口腔的问题,它对于人的健康与疾病的防治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人们能在吃饭时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也是养生之妙道。

我国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家都非常看重吃饭时的细嚼慢咽。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每日自咏歌》云:“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明朝郑瑄的《昨非庵日纂》云:“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肌。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清代医学家沈子复在其书《养病庸言》中说:“不论粥、繁、点心、肴品,皆嚼得极细咽下,饭汤勿作牛饮,亦徐呷徐咽”,这些说的都是进食时应细嚼慢咽,狼吞虎咽不可取。

现代社会患口腔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所吃的食品太精细以及“狼吞虎咽”不无关系。而细嚼慢咽则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许多好处。

1.预防口腔疾病。反复咀嚼可让口腔有足够的时间分泌唾液,而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及免疫球蛋白,不但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还有杀菌作用,可预防牙周病。

2.增进营养吸收。充分咀嚼让食物变得细小,使之与消化酶完全混合,被分解成分子更小的物质,便于人体吸收。

3.增强食欲。细嚼慢咽可让人的牙齿和舌头感受到食物的美好滋味,从而对中枢神经产生良好的刺激,产生食欲。

4.减少胃肠道疾病。通过细嚼慢咽的食物,因在口腔中已对食物作了精细的加工,所以可减少胃肠道加工的负担,有利于胃肠道的健康。

5.有利于减肥。狼吞虎咽者因血糖值上升较慢,只有在胃中充满食物时才有饱腹感,由于进食太多,必然促使肥胖。

6.促进血液循环。多咀嚼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咀嚼时,下颌肌肉牵拉该部位的血管,加速了太阳穴附近血液的流动,从而改善心脑血液循环。

7.有利于防癌。唾液中含有过氧化酶,可去除食物中某些致癌物的致癌毒性。经过实验发现,唾液腺的分泌物与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亚硝胺、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接触32秒钟以上就有分解其致癌毒性的作用。细嚼慢咽使口腔分泌更多的唾液,并与食物中的致癌物充分接触,可以减少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嚼的次数愈多,抗癌作用愈强。

【杏林小讲堂】

怎样才能达到慢食的要求呢?可以饭前喝水或淡汤以增加饱感,或者多吃耐咀嚼的食品,如红薯条、鱼干、带骨鱼、带刺鱼、鱼头、鸭头、鸡头、螃蟹、牛肉干、甘蔗、五香豆、玉米等。

吃饭的时候要专心,不要一边看电视、看书一边吃饭,或者边吃边说,这样就会忽略对食物的咀嚼,也会阻碍食物营养的摄入,甚至会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