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巧治便秘
19384600000011

第11章 生活习惯对了,便秘就不会找上门

便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患者由老年人逐渐转向中青年人,尤以年轻女性最为多见。医学专家解释说,这与我们现代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如饮食过于精细、生活不规律且不科学、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等等。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我们防治便秘的首要途径之一。

便秘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有人说,疾病是恶魔,是洪水猛兽,变得越来越厉害,简直是无孔不入。那么你在抱怨疾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疾病为什么会发生?又是什么给了疾病可乘之机?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疾病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任何疾病必有其根源。一项调查证明,现代人所患疾病中有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有关。另外,在我国已公布的前三位死因分析中发现,心血管疾病中不良生活方式与生物因素的比例为45.7%∶29.0%,脑血管疾病为43.3%∶36.0%,恶性肿瘤为43.6%∶45.9%,这三类疾病占全部死因的67.6%。换句话说,目前有2/3的人死于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

凡此种种,无不说明正是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生活中的诸多失常才会导致疾病缠身,便秘也不例外。我们与其抱怨疾病,不如检讨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

1.三餐上重晚轻早

人们对早餐的安排十分简单,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吃早餐。对中饭也采取凑合的态度,而对晚餐安排得十分讲究,大多人要改善一番,有的还要进餐馆美餐一顿。著名医家朱丹溪曾告诉我们早上阳气升发,人体需要补充一些阴,而吃早饭就可以补阴,让身体达到阴阳平衡。而中午是小肠经当令的时候,人体主吸收,这时一定要吃好,吃的有营养,否则在体内不能吸收就会变成垃圾。一旦形成垃圾后,人体就得调出元气来化掉它,这样就会耗损阴精让身体虚弱。晚上阴精内敛,体内呈现一派阴狸之气,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消化食物,所以这时如果吃得多、吃得好,身体也很难消化和吸收,而且对人体会造成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合理饮食,重视早餐,吃好中餐,晚餐不宜吃得过多、过好。

2.活动上重住轻行

如今的人们逐渐住上了单元楼房,同时也把房间装修得十分豪华舒适,加之有电视、电话、空调的陪伴,相当多的人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养成了好静不好动的习惯,因此与过去相比,住单元楼房不但冷了邻里情,而且外出活动也大大减少。这种重住轻行的不良习惯对身体极为有害,不仅会造成身体缺乏推动粪便排泄的动力,而且时间一久,会使人排便的冲动消失,更不容易排便了。

3.保健上重补轻健

吃补品是当今人们普遍追求的新时尚,特别是给老人、孩子服用蜂王浆、鱼脑精等补品,几乎成了许多家庭的共同行为。其实,人的健康与长寿取决于无疾病、运动锻炼和生活习惯的合理性,只要增强体育锻炼、合理调整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减少疾病,增进健康。而补品只能对营养缺乏症患者和体质虚弱者有作用,并非是老少皆宜,人人适用。

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式,也是我们经常陷入的误区,是导致疾病侵袭的因素。所以,如果你想走在健康的大道上,远离便秘困扰,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那么就必须穿越这些误区。

注意:三大不良习惯诱发便秘

习惯是一把双刃剑。好习惯能够使人远离疾病,健康长寿,活过百岁不稀奇;坏的习惯使人疾病缠身,生活质量降低,甚至英年早逝。在饱受便秘之苦的人群中,许多人便秘都是被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锁链束缚所致。而他们却从来不知道:那把战胜它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最易诱发便秘的三大不良生活习惯:

1.强迫自己每天都要排便

有不少朋友认为,每天排便一次才算正常,一天不排便都是便秘了。于是,他们几乎天天都要强迫自己排一次便,甚至不惜久蹲到腿脚麻木。殊不知这样是很不对的习惯。所谓便秘,说白了就是大便在肠道内非正常停留的状态。但1~2天都没有大便的人,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异常的话,也不能定性为便秘。相反,即使每天都排便,但每次都要用很大的劲儿、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排便,且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不畅快的话,更应该怀疑是否得了便秘。总之,排便要因人而异,如果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必要非得坚持一天一次,抛弃那些不必要的强迫观念吧,保持良好的心情、尊重自然的规律才是最重要的。

2.如厕看报纸、杂志或图书

如厕时看看报纸、翻翻八卦杂志或消遣的图书,恐怕大家都不陌生了。在人们的眼里,这样是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悠哉地排便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打发排便的寂寞时光。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却是在给自己的健康增加负担。边阅读边排便,排便意识就会受到抑制,人体很容易失去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时间久了便会引起便秘。不仅如此,坐在马桶上阅读,还会给肛门造成不必要的压迫,肛门的健康就是这样悄悄被破坏的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抛弃这样的不良习惯。

3.习惯性地服用便秘药

等上一两天,如果没有便意,就开始服用便秘药,这样的习惯虽然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但却是健康的大敌。一开始总是有效果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有效,必然要加大用药量,这种对便秘药的依赖,最终会导致肠道蠕动的无力,以至于离开药物,肠道几乎都不能自己蠕动了。所以说,不是非不得以,不要吃便秘药,如果要吃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饭后正确走,才能活到九十九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很多人都受此影响,尤其是想防治便秘的朋友,很多都在每次吃完饭后,便起来活动活动。那么,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没错,身体活动少的时候,胃肠的活动也会跟着减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若饭后散步,腹部肌肉的运动对胃肠进行有效的“按摩”,会促进和改善胃肠的消化和吸收。然而,从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如果饭后马上活动,血液就必须抽出一部分来满足身体其他部位的需要,胃肠的血液供应就会相对减少,食物就得不到充分消化。而饭后适当休息一下再走,就可以保证胃肠道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

另外,胃里的消化液是由吃进食物的条件反射而产生的,胃部饱满,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饭后立即活动,胃部在活动中快速蠕动,把没有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入小肠,使食物的营养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有些人的“吃饱”,不过是胃感觉到了胀满,而营养却没有吸收进体内,身体仍然处于“饥饿”状态。这个时候匆忙起身而走,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去,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由此可见,饭后是不宜立即行走的,尤其是冬季气温低,在外进餐后不宜立即出去。这是因为冬季内外温差较大,进餐的时候吃得红光满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离开,在瑟瑟冷风的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引起风寒头痛,还会加大心脏的供血负担。因此,饭后应坐下来休息一下,20~30分钟以后再开始活动。

另外,饭后立刻饮水也是不正确的做法。许多人习惯于在饭后立刻饮水,认为一来可以漱口,二来可以加快胃里食物的溶解和消化的过程。尤其在喝酒之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马上喝几杯水或者喝几杯茶。但是,一般而言,饭后立刻喝下去的水会冲走消化器官中的酶,或降低它们的作用,所以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再饮水。

熬夜后正确调补,不留便秘隐患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熬夜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知道人体各项器官都有一定生物钟,如果晚上11点以后还不睡觉,那么会打破正常的规律,就会出现便秘、疲劳、失眠、免疫力下降、肠胃消化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系统虚弱等现象。

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循环就会失调,身体是在超负荷工作,因此容易出现功能紊乱,人也容易上火。同时,熬夜时人的生活往往不规律,因为要熬夜,有的人晚餐会吃得比较多,因此熬夜者也常有肠胃毛病。

尽管熬夜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但是有时候,因为任务紧急,而工作没完成、事情没办完,又不得不加班。对此,我们要学会正确的调补,以将危害降到最低。

熬夜时,大脑需氧量会增大,这时应该让室内保持空气通畅,并有一定湿度,可以不时做个深呼吸;若时间允许,中午一定要稍微休息一下,这样可以让心火沉下去,肾水上来,达到心肾相交,可谓是午休一刻值千金。

熬夜会使人的肠胃循环变差,所以如果你要熬夜时,晚饭一定不能吃太饱,也不能吃得太油腻,要以清淡为主。比如可以吃些能帮助保护脑细胞,迅速恢复精神和体力的胡萝卜,胃肠不好和睡眠不好的人可喝枸杞泡的热茶或菊花茶等。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那些因为熬夜而猝死的人。对这种情况,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心脏出了问题。从猝死的表面现象来看,把原因归咎为心脏没什么。但你想过没有,心脏为什么会突然失去动力?心脏的动力来源于人体精气,长期熬夜,人体精气不仅得不到补偿,反而会更多地耗损,精气亏到极致之时,就是人的死亡之日。

总之,为了防止精气亏损,我们早早上床睡觉,早早起床做事,避免熬夜,如果一时改变不了习惯、或者非己所愿时,也最好不要经常性、连续的熬夜。

如果不得不熬夜的话,那就要注意吃法了,把对身体的损伤降到最小。

首先是最好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因虽然提神,却会消耗体内与神经、肌肉协调有关的B族维生素,缺乏B族维生素的人本来就比较容易累,更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夜晚空腹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会对胃肠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腹痛。

其次,要少吃甜食。因为甜食虽然有高热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兴奋,消耗B族维生素,导致反面效果,也容易引来肥胖问题。还要远离“垃圾”食品,如方便面、薯片等。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不仅会引起消化不良、便秘,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再次,熬夜族也应该多喝些能畅便、养颜且能保持活力的果汁,下面几种就是不错之选:

1.香蕉、木瓜和优质酸奶放在一起打碎,营养丰富而且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2.3个柚子剥皮后榨汁,一串葡萄打碎成葡萄汁,再加上两汤匙蜂蜜,酸酸甜甜别有滋味。

3.适量的苹果、胡萝卜、菠菜和芹菜切成小块,加入牛奶、蜂蜜、少许冰块,用果汁机打碎,制成营养完全而且丰富的果蔬汁。

4.1根新鲜黄瓜、0.5升豆浆、3片薄荷,一同打碎搅拌后制成清凉的黄瓜汁,消暑又解乏。

5.2个猕猴桃、4只橙子、1个柠檬所组成的新鲜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补充体能而且美容。

此外,在夜班餐饮中,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上夜班后应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和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如豆浆、菜汤、糖点之类。这样,既可满足白天睡眠时的热能和体液代谢之需,又不会因进食脂肪、蛋白过多,出现饱胀现象而影响睡眠。

别让“少吃饭,多吃菜”的观念害了你

“少吃点饭,多吃菜”。也许我们此时正在受着朋友、父母、爱人的“关爱”,在他们的意识里菜是好东西,比饭好吃也比饭有营养,所以不仅自己遵循着这样的饮食习惯,也力所能及的影响着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

“少吃饭,多吃菜”,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饮食时尚,也深入到大多人的心中,尤其是正在减肥的一族。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菜比饭的营养更高吗,多吃菜、少吃饭就真的健康吗?有关营养学家表示,如果是大鱼大肉味重、色重并且油重的菜,吃多了,肠胃会产生极大的反感和刺激。人过多或过量地摄取丰富的菜肴,就会给肠胃造成极大的负担。不仅如此,即使是同属于青菜类别,那些含有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菜,长期食用对身体健康同样极其不利。有些人认为,多吃蔬菜不是坏事,但是蔬菜是“吃”油的,许多蔬菜是用过多的烹调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里。这样吃下去,便秘、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病等都会接踵而来。

所以,少吃饭,多吃菜,饭没有营养,营养都在菜里。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很有道理,但从科学营养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基础原料”。在合理的饮食中,一天人所需要的总热能的50%至6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如果我们每顿都少吃饭,多吃菜,那么就不能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满足人体的需求,长期下去,人就会营养不良,疾病也会不请自来。

另外,为了减肥,就尽量少吃饭多吃菜,甚至光吃菜不吃饭,这也是不可取的。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摄取热量过多而消耗过少造成热量在体内的过度蓄积,而产生热量最多的营养成分是脂肪,所以胖人往往在食量过大、吃肉过多而运动过少的人群中产生。单从饮食上讲,米、面等主食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并不算多,而往往由副食中的油和肉类中获得。多吃蔬菜不是坏事,但大部分蔬菜要用油烹调才可口,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热量蓄积,达到减肥的目的,而且吃下去容易得病。

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状况,一个成人每天应当至少吃6两米饭,否则,如果长期吃含有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菜,极容易得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病。即便没有,亚健康也会悄悄袭向你的身体。所以,我们一定要抛弃“少吃饭,多吃菜”的观点,把主食与副食科学合理地搭配。

海鲜与肉,不宜与茶同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与肉已成为我们餐桌上常有的佳肴。在很多人眼里,它们都是不容易消化的,所以食用的同时最好能喝点茶能帮助消化一下。而这种看似合理又健康的观念,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健康危害。

据中国营养学会石教授介绍,吃肉的同时喝茶并不健康,因为茶叶中的大量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既容易形成便秘,又增加有毒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就具体成分间的相互作用而言,鱼、虾、藻类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类营养物质,但如果与含有鞣酸的茶叶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会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我们的胃,出现肚子痛、呕吐、恶心等症状。不少朋友吃大鱼大肉时喝茶,结果饭后不仅没有拉肚子,反而肚子痛、便秘。他们多以为是食物不新鲜或不干净所致,殊不知原因确实相克食物间的不良作用。

除了茶以外,食用海味的时候还应避开与水果同食,因为水果中也含有大量的鞣酸。而且饭间如果喝白酒了,应避开与汽水等饮料同饮。因为白酒、汽水同饮后会很快使酒精在全身挥发,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对肠、胃、肝、肾等器官产生严重危害的同时,还会损害人的脑血管。

紧身衣虽塑身,但不可经常穿

日本有研究表明:紧身衣能够钝化人体的副交感神经,所以穿束腰腰带戴胸罩的女生的排便量比不穿戴此类衣物的女生少很多。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要防治便秘,就要仔仔细细地考虑各种生活细节,因为有的时候,你毫无意识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是导致你便秘的元凶。

有一个患有严重便秘的年轻女性来这里看病,在给该患者进行诊察中,医生发现她穿着具有很强束身效果的塑身内衣。询问之下,这名女性说她长时间穿着这种内衣,甚至连睡觉的时候也会穿着。因为据说这样才能达到“塑身”的效果。医生很惊讶,立马建议她不要穿这种束身效果很强的内衣,更不能穿着这种内衣进行各种塑身运动。

真是不可思议,故事中年轻女士的塑身内衣原来是导致其便秘的元凶。其实,究其原因也不难。副交感神经具有调节排便活动的作用,当被紧身衣抑制其活动后,人体大肠内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在小肠中将食物分解向前推的力量变弱,于是食物残渣在经过大肠的时候,要比正常的时候费时。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便秘。同时,塑身内衣还会把身体绷得紧紧的,这样一来全身的血液循环不好,更容易“着凉”,进而引起便秘和腹泻等。

所以说,我们防治便秘在生活中应该拒绝紧身衣。尤其是便秘严重的女性,尽量不要穿紧身衣,特别是睡觉的时候。要知道,,过紧的内衣会给便秘造成“雪上加霜”的状况,也对身体健康有着负面的影响。

细嚼慢咽,品位健康生活

“咀嚼力”是日本医学专家提出的概念,他们倡导“培养咀嚼力,用咀嚼创造健康”,并建议在咽下一口食物前再咀嚼5次。咀嚼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关键,也是防治便秘的一大重要细节。

概括起来,咀嚼不只是牙齿磨碎食物的简单动作,它对胃肠健康,乃至全身许多器官都具有良好的生理作用。

1.细细咀嚼为肠胃减负

细细咀嚼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结合,唾液有帮助和促进食物消化的功能,而且多次咀嚼能把食物磨碎,胃可以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边工作边享受。已经感到胃部不适的人更应该细嚼慢咽。所以咀嚼力也是肠道的助推力,少了这个助推力,肠道就很容易发生“拥堵”的情况。

2.唾液是身体的“自助药房”

唾液是身体的“健康巡逻队”。咀嚼并不仅仅是为了咽下坚硬的食物,关键是能产生大量的唾液。充分咀嚼的人,一天分泌1.1~1.5升的唾液。唾液是设在我们体内的“自助药房”, 其中含有淀粉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等物质,具有促进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裨益胃肠健康。而进食时不咀嚼,会减少唾液分泌。用餐时狼吞虎咽,等于置身于这个“巡逻队”的防守范围之外。

3.细细咀嚼可以防病抗癌

咀嚼时唾液的分泌能降低亚硝酸化合物对细胞的攻击,改变细胞突变计划,对于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也有明显的解除作用。唾液还能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以慢慢咀嚼来延长生命,这也是理智上的一大胜利。

4.保持青春岁月不留痕

细嚼促进了面部的肌肉活动,局部地区血液循环质量提高,肌肤代谢运动活跃,自然面色红润、皱纹少少。充分咀嚼还能刺激腮腺,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体内糖的代谢,降低血糖数值,预防并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

5.咀嚼次数越多,对脑的刺激越大,头脑就会变得越聪明

咀嚼能锻炼脸部肌肉,咀嚼肌边运动边给大脑拨了个“热线”,于是大脑也被激活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脑部,脑细胞间信息往来频繁,由于刺激作用,脑的荷尔蒙分泌增多,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6.赶跑龋齿

进食时口腔呈酸性,这种环境很适合龋齿菌滋生,牙齿表面的钙和磷也开始溶解。咀嚼后唾液大量分泌,中和了口腔里的酸,龋齿菌逃走了,牙齿保住了,钙和磷的溶解也被扼杀了,牙齿无坚不摧,一切太平。

7.仔细咀嚼简单瘦身

美国的肥胖者看着钟表吃饭,数咀嚼次数,他们要使每顿饭的咀嚼次数都比未进行慢食减肥之前有明显增加。细嚼慢咽,使食物能更快消化吸收,促使血糖更快升高,更容易兴奋饱食中枢,较早出现饱足感而停止进食。

那么,我们吃食物每口应该咀嚼几次为好呢?据专家说,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才能得到唾液给我们带来的恩惠,30次则较为理想。从营养学角度分析,在我们享用的食物里,谷类、肉类和蔬菜的比例应该是3∶1∶1。以此比例进食,就能维持健康。而且我们的牙齿结构非常规则地与此比例相对应。

不过要注意不要偏侧咀嚼,因为长期惯用左侧牙齿咀嚼,久而久之,左侧咬肌由于长期用力,肌肉比较发达、有力,而右侧肌肉相对松弛、无力,由此出现了面部两侧的不对称,医学上称之为“因偏侧不良咀嚼习惯导致的相对性面部不对称畸形”。

“生命在于运动”,但要动得科学

“生命在于运动”, 伏尔泰的这句名言深入人心,影响了无数人,让“运动有益于健康”的说法也甚嚣尘上。那么果真如此吗?

运动势必要出汗,中医上认为出汗过多会损伤机体,“气随汗出”、“气阴两伤”。所以运动过量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汗液,使得锻炼的初衷变得力不从心,会让人感觉越锻炼就越累、越会出现身体不适,也容易导致便秘。

同时,现代许多繁忙的都市人都利用夜间进行运动,人体经过了一整天的体力消耗,到了晚上必定已经没有多余的能量可供运动。因此运动时身体必定是调动储存的肝火,加上运动的激发,精神处于亢奋状态,在夜间九十点钟停止运动后,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让这种亢奋状态消除,才可能入睡。由于肝火仍旺,这一夜的睡眠必定不安稳。这种运动对身体不但没有任何益处,如果形成长期的习惯,反而会成为健康的最大杀手。多数人都以为运动可以创造能量,所以才能在运动之后精神特别好,殊不知完全是透支肝火的结果。

那么,怎么运动才科学呢?

一方面,“冬不潜藏,春必病温”。冬季是人体阳气潜藏、温养脏腑的好时期,此时尽量减少活动,否则春天就会生病。

有一位年轻的女孩,为了增强体质便开始锻炼,冬天也不例外。冬天时,这位女孩每天要打两三个小时的乒乓球,每次都会出一身大汗,自己感觉身体很舒服。她的一个中医朋友嘱咐她赶紧停止运动,否则来年必病。但是她认为只有运动才能健康,所以没有理会,照样坚持运动。冬去春来,女孩的体质不但没有增强,还频频感冒。等到冬天又一次来临时,年轻女孩便听从朋友的话,没再去运动。来年,她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地好转。

另一方面,运动要注意“度”。不运动不利于健康恐怕人人都晓得,但过量运动也是不利健康,而且是众多疾病的根源,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了,或者知道也不注意。

要知道,运动,尤其是大量运动是要耗费人体大量气血的。我们知道大量的精气储藏于人体深处,它持续缓慢地供应着人体的日常生活所需。大量运动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气血的损耗,会逼迫人体把原本应该储藏起来慢慢使用的精气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出来,以维持人体的需要。年轻时运动过度,可能当时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岁数大了的时候很多疾病就可能找上门来。这在那些专业运动员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他们中的很多人,年龄稍大后身体出现的问题比常人多。

所以运动有益健康,关键在度,不要盲目相信所有的运动都是有益于人体的,一定要把握好适量的原则。每日取平缓之法,活动活动身体,既促进经络中气血的流通,又不损耗气血,这才是正确的运动之道。

此外还要选择最佳的运动时间,那么什么时间锻炼比较好呢?

早晨时段:晨起(日出后)至早餐前 ;

上午时段:早餐后2小时至午餐前;

下午时段:午餐后2小时至晚餐前 ;

晚间时段:晚餐后2小时至傍晚(日落前)。

掌握快慢的平衡术,越活越好

大都市生活节奏快,不少办公室女性患上了便秘,由此导致的皮肤病、肥胖症等问题让人烦恼不已。有调查显示,白领中的便秘患病率超过三成。白领便秘有别于老年人的便秘,多数受外界因素的干预。

那么,如何在稳固事业的同时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变成了是一门生活艺术,也是掌握快慢平衡的关键点。事业成功就可以掩盖掉付出的所有代价吗?究竟是一边倒的事业成功还是平稳美满的生活更值得羡慕?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会是统一的,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后者,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事业和家庭、外界和自我之间寻求平衡。

1962年,莫提梅?艾德勒博士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年会的职场会议发表演说时,敦促与会者不要把全部心力都放在职场上,而要重视“生活的各个层面,也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那次重要的演说促成了MDRT致力推动的“全人观念”(Whole Person,最初称为Whole Man)。

1992年,全人委员会草拟了一份“全人”的定义:全人是尽毕生之力,使生活的各个层面达到平衡与和谐,并持续发展完整的潜力。全人委员会也确认出生活中必须保持平衡的七个重要层面:家庭、健康、教育、职业、服务、财务与心灵。全人标志中环环相扣的七个环,代表的正是这七个领域。

家庭:这是全人圈的第一环,全人重视与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大家族成员的相处,并且努力用爱、分享、相互尊重与开放的心胸,来建构良好互动关系的基石。全人圈中的家庭环包含家庭生活的不同层面,例如,经常沟通、制造相处时间、爱、研究家谱、开放的心胸、相互尊重与危机支持。

健康:全人期刊中建议要透过对身心有益的研读、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与习惯,来维持健康的身心。换句话说,健康的身心是使人维持平衡的要素。适当的压力管理、健康的饮食、控制体重和运动,都是健康这个环节的重要项目。

教育:根据全人期刊,全人应该“追求知识与新技巧,以使生活更加充实,效率更高,对终身学习怀有热忱。”这个忠告不仅适用于业务议题,也适用于社会与情感议题。教育环强调启发、充实,以及运用新观念和技巧来协助他人。

职业:全人应该“在职业生涯中,遵循道德准则,努力创造更高的生产力,追求知识与技巧,参与业界与职业组织并作出贡献”。职业环包含:道德、客户沟通、生产力、终身学习、客户服务、专业精神、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和产业参与度等八大重要领域。

服务:全人应该“自愿贡献时间、精力、领导能力,以及财务资源,以服务小区、人事服务组织、教育机构、政府、市政与慈善组织,以及其他值得贡献心力的机构,不预期任何个人的回报”。

财务:全人知道“如何量入为出、享受与分享辛劳的成果,以及根据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规划并实施能创造、累积与储蓄资金的计划”。资金的创造、累积与储蓄,是财务环的重要部分。

心灵:全人应该“根据信念,过有原则的生活,努力促成心灵的发展”。心灵还反映出在全世界的民众身上经常可见的价值观与态度:信仰、理想、标准、对他人的尊敬、支持、伦理、启发与道德。

全人理念提出的这七个领域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只有重视生活中的这些领域,才有可能达到平衡。

时刻警惕畅便排毒四大误区

畅便与排毒,在人们通常的思维观念里似乎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词。从某种程度上讲,畅便本身确实是在帮助身体排毒,而排毒也是畅便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并不能因此我们就把两者彻底等同,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误区仍需要注意。

1 “通便”并非“排毒”

人体的“毒素”主要通过大小便、皮肤、呼吸等排出体外,这些通道受到阻塞时就会产生毒素积聚,因此需要“排毒”。不少人把“排毒”简单地理解为“通便”。这种观念很危险,有的人甚至通过吃泻药来达到排毒的目的,结果往往不能如愿。

2 排毒忌跟风

专家指出:排毒是一个代谢的过程、平衡的过程,是把包括便便在内的过剩东西排掉。饮酒过剩、滥用药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产生“毒素”,人体积聚了“毒素”以后,就会产生一些表征如长期咳嗽、便秘、皮肤病等。如果没有出现体内有毒素的表征,就不能随意地跟风“排毒”。

3 排毒忌盲目

不少人分不清药品、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之间的区别,在排毒时随意性很大,这对身体会造成较大损害。药品必须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疾病治愈就应停止用药,不应用来保健养生,以防过犹不及带来负面影响。

4 排毒不仅限于女人

很多男人认为排毒是女人的专利,因为男人不用养颜,也就无须排毒。殊不知,男人,特别是过了30岁的男人,恰恰是需要排毒的一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食品添加剂、空气中飘散的有毒排放物……越来越多的毒素充斥着男性的生活,不良习惯(抽烟、饮酒、熬夜)又加重了这些毒素在他们体内的堆积。于是,衰老来了,疲倦来了,便秘也来了……所以大男人更需要排毒。

通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恢复人体自身排毒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体内外环境达到统一协调。因此,日常排毒保健与美容,应选择正规的排毒类保健食品,如芦荟排毒胶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