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19383700000019

第19章 人情靠“潜”,社交圈里有规则

第一节 圈子决定你的位置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国人也有句谚语:你能走多远,在于你与谁同行。如果你想展翅高飞,那么请你多与雄鹰为伍,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你整天和小鸡混在一起,那你就不大可能高飞。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他说:“因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有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犹太经典《塔木德》里有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嗷叫。同样,和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他们良好的影响。与一个注定要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交往,你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穷人呢?

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比如一条狗、一只猫或一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一物体的跟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小鹅只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种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印刻效应”在人类的世界里其实也并不少见。

经常与酗酒、赌博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经常与钻营的人为伴,你不会踏实;经常与牢骚满腹的人对话,你就会变得牢骚满腹;经常与满脑“钱”字的人交往,你就会沦为唯利是图、见财起意、见利忘义之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朋友,就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假如你希望更好的话,你的朋友一定要比你更优秀,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成功的经验。假如你老是跟同一群人做同样的事情,你的成长显然是有限的。

人是一种圈子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圈子。大家的区别在于:有的人圈子小,有的人圈子大;有的人圈子能量高,有的人圈子能量低;有的人会经营圈子,有的人不会经营圈子;有的人依靠圈子左右逢源、飞黄腾达,有的人脱离圈子捉襟见肘、一事无成。

无论你的圈子有多大,真正影响你、驱动你、左右你的一般不会超过八九个人,甚至更少,通常情况只有三四个人。你每天的心情是好是坏,往往也只跟这几个人有关,你的圈子一般是被这几个人所限定的。

因此,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和什么样的人形成势力范围,又和什么样的人组成圈子,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我们严肃、认真地思考和对待的问题,甚至会是你终身最大的一件事。

从桃园三结义的契约成立之日起,刘关张在人际关系上结成圈子,在管理上组成班子,在利益上凑成合伙制摊子。为了发展自己,刘备小圈子奔走于袁绍、曹操和刘氏宗亲等圈子之间,在各类圈子里找靠山、占位才干置、寻找机遇和资源。

他七分发展自己,利用曹操圈子的资源经营自己的小圈子。曹操看重关羽的才能,想用帽子、银子、女子、位子挖走关羽,关羽死活不上道。

赵云本来不在三人圈子,他办事谨细,逐渐获得三人帮信任,先进圈子、后进班子,长坂坡冒死救幼主刘禅有功,最终进了刘备的核心圈子,三人帮扩大为四人帮。

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经招聘入了刘备的摊子,进了领导班子,但人际关系与三人圈子和四人帮有本质区别。

诸葛亮、庞统、徐庶等招聘来的专业人士在外人看来是骨干,是圈内人,但在核心圈子人物的心里,他们在摊子,在班子,不在圈子。徐庶在刘备阵营时是圈内人,被曹操强行招聘后,既脱离老圈子,也进不了新圈子,只好保持沉默,一言不发,成为曹营里最孤独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里边圈套圈。

在刘备的大圈子里,以诸葛亮为首的文臣与以关羽为首的武将因来历、专业、情趣、志向、习性不同而不同。文臣好安静,偏好舞文弄墨,武将爱热闹,偏好打闹娱乐。文臣与武将“八小时之内”在一个工作圈子里走动,“八小时之外”各自在不同的生活圈活动。

无论是在企业部门间,还是在行业、合作伙伴间,说白了,人与人之间都由某种利益关系在维系。也就是说,人脉就是能够直接产生“名”、产生“利”的东西。建立圈子,挖掘人脉资源,就是要扩大你的影响力。中国人讲互相抬轿子,其实就是说圈子的作用,在关键时刻,是不是有人会抬你的轿,会买你的账。

俗话说,人多好办事。如果周围有很多能帮助你、愿意帮助你、有能力帮助你的人,事情就好办多了。所以,拥有人脉资源对经理人来说尤其重要,谁让你还领导着几个人,还需要做一些决策,还要尽自己的职责?要比别人做得更出色、更成功、更有效率,你拥有能帮助你的人就要越多,你的竞争力无疑就越强。

所以,圈子决定一个人的位置,成功与否,就要看你是否有“圈子”。人与人的竞争,比的就是你的人脉资源。

第二节 不想做逝者,就要做适者

人生在世,谁都愿意做一个强者,但是做一个强者谈何容易。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于人生过渡期的人而言,此前已经有了一些人生和工作经验,但是距离成功尚有一段很长的路。渴望成功的同时,难免会心急上火,耐不住,事实上,越是这样,越是什么也做不好。处于这种阶段的人,做不了强者,就该从适者做起,适应了,才可能超越。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不得志,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得道大师。

他找到大师,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大师沉思了一会儿,默然舀起一瓢水,说:“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形状呢?”

大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一只杯子,这人恍然,说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无语,轻轻地拿起花瓶,把水倒入其中,这人又说道:“哦,难道说这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把水倒入一个盛满花土的盆中。水很快就渗入土中,消失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思。这时,大师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就是人的一生。”

那个人沉思良久,忽然站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就像一个个有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在什么容器之中就像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失,就像水一样,消失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都无法改变。”

这人说完,眼睛急切地盯着大师,渴盼着大师的肯定。

“是这样。”大师微笑,接着说,“又不是这样!”说毕,大师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大师伏下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大师手指所触之地,那里有一个深深的凹口。

大师说:“下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你看,这个凹口就是雨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以被装入规则的容器,又可以像这小小的雨滴,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容器破坏。”

大师点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人生当如水,无常形常式,却包容万物,无往不利。能屈能伸,乃智者人生。的确,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做强者之时,就该适应环境,在逆境中努力掌握生存的法则,保存实力,以待转机。等到顺境时,幸运和环境皆有利于我,乘风万里,扶摇直上,以顺势应时,更上一层楼。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去适应环境,那么可能还没有等到好的时机,就已经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要做一个适者,就得学会有刚有柔。人太刚强,遇事就会不顾后果,迎难而上,这样的人容易遭受挫折,人生苦短,能忍受几多挫折?人太柔弱,遇事就会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这样的人很难成就大事。做人就要刚柔并济,能刚能柔,能屈能伸,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屈伸有度。

第三节 没有永恒的圈子,只有永恒的利益

无论是谁,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自己的队伍和圈子,要建立自己的圈子,最要紧的是聚拢人心。而想要聚拢人心,就要合理回报。所以,用利益团结人,是建立和经营自己的圈子最直接又有效的方法。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深谙其中道理的人。

刘邦对手下人十分慷慨,因此他手下才网罗了一大批骁勇善战的文臣武将。英布,盗贼出身,是项羽手下大将,能征善战。项羽灭了秦王朝后,封他为九江王,他嫌地盘小,不大满意,因此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投奔了刘邦。

英布拜见刘邦的时候,刘邦很高傲,好像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英布退出来后又气又悔,然而等到英布回到自己的住处,却又大喜过望。原来刘邦这个人很慷慨,对部下的赏赐从来不吝惜。英布住处的房子、饮食、从官,其排场讲究竟然比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英布这才觉得刘邦对自己原来非常看重,跟着刘邦一定有前途,从此对刘邦忠心耿耿。

不仅英布如此,刘邦对手下的其他人也同样慷慨,甚至超过对方的期望。一言合用,赏赐立至;封疆裂土,毫不吝惜。因此他的部下对他都很忠诚,愿意为他效力。以至于韩信说他:“驱逐利之徒以夺天下。”就是说他的部下都是些争名夺利的小人,没有几个君子。但对于刘邦来说,君子也好,小人也好,只要能为他所用都是好的。

项羽虽然英勇威武,但生气起来,数千人都挡不住,而他为人仁慈,谦恭下士,士兵生病的时候,项羽“涕泣分食”,一直很得人心。在这一点上,刘邦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项羽的。然而项羽却非常吝啬,对于有功应当封爵的人,项羽总是舍不得赏赐人家。

而刘邦则不然,谁打下来就是谁的。彭城之战后,刘邦重赏之下,英布、韩信等大将争先恐后,逼得项羽打了东面又打西面,顾得上前方顾不得后方,虽然英勇无敌,但寡不敌众,终于被刘邦围攻,四面楚歌,自刎而死。

项羽之所以有如此悲惨的下场,是因为他不懂笼络人心,不会经营自己的圈子,一个人再英勇,如果没有为自己效忠的队伍和圈子,力量终归是薄弱的。而圈子内的人,都是普通的芸芸众生,他们不可能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也许他们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但眼前的实际利益无疑更能打动他们。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只是普通人,大多为了利益而来。他们不会过多理会你究竟是什么人,考虑的仅仅是自己的实在利益。而对于你来说,得到他们的帮助,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是你圈子里的基本力量,只用口号是解决不了他们的实际问题的。他们讲究实际利益,有了实际利益,事情就会顺利得多。

你要把圈子经营好,对有贡献的人就要有充分回报,这样才能让大家奋勇争先,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奖励,不可拖延,拖延了,不但影响效果而且会寒了人心。圈子里不是任何人都可信,很多人都是为礼仪而来,没有永恒的圈子,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圈子中生存,我们要懂得这一道理。

第四节 可以抬高自己,但不要打压别人

在生活中,有些人为了抬高自己,整天盯着别人的缺点,一旦抓住了就四处传播。结果,他们不仅得罪了别人,慢慢地,还会被大家疏远。

“动物王国”评选劳动模范,凤凰征求麻雀的意见:“你这里住着不少伙伴,能不能从中选出一个来?”

麻雀说:“喳喳,难!”

凤凰问:“燕子怎么样?”

麻雀掏出一个用树叶订成的笔记本,翻到一页念道:“喳,5月1日,它把一根羽毛丢到房东的客厅里;3日,它将两根小草撒到主人的院子里;6日,它又将一团泥掉在房东的门槛上……他呀,不行,不行!”

“雄鸡可以吗?”凤凰又问。

“喳喳!它更不够格!”麻雀把笔记本翻了一页说:“6月7日,它早叫了0.01秒;6月9日,他迟叫了0.02秒……”

“那么,大黄狗呢?”凤凰耐心地问。

“喳喳喳!它的作风太粗暴啦!你瞧,”麻雀拍着笔记本说,“7月3日,它追小偷,把主人的黄瓜花踢掉了两朵;8月24日,它捉黄鼠狼,却把鸡吓得咯咯大叫……”

凤凰微微一笑说:“照你这么讲,你们这里就选不出来一个劳动模范了?”

麻雀慌忙否认:“不不不,谁说选不出来?”

“那谁够这个资格呢?”

“喳!我呀!”麻雀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你嘛,”凤凰沉吟了片刻,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把那么多的心思都用来找别人的缺点,哪还有工夫干正经事呢?”

“喳……喳……喳……”麻雀红着脸钻进了墙洞。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缺点,从而造成一些失误。对于这些缺点与失误,固然需要加以改进,但也没有必要锱铢必较。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你总是抓住别人的一些小缺点、小毛病不放手,必然会让别人疏远你。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当中,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一些距离感,即便是朋友,也不可以过于随便。如果你整天盯着别人的缺点,必然会让对方产生敌意,这样一来,你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然而,在生活中,总有一些像麻雀这样的人,他们本身没有什么本事,也不想提高自己,一天到晚只想着通过贬低、排挤别人的方式来达到获利的目的,他们总是“宽于律己,严以待人”,否定别人的成果,对别人吹毛求疵,对自己却大加吹嘘。这样的人在社交圈中不会有什么好印象,更不会受到别人的重视。

事实上,这种通过排挤别人而妄图达到自己目的的人不是聪明,而是愚蠢,最终必然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而真正聪明的人,首先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其次还要与大家搞好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交场中如鱼得水,顺利发展。

第五节 捧人捧到位,自己才能吃饱饭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第一个形容女人为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这样形容的人,就一般了;第三个再将女人比喻为花的人,纯粹是笨蛋。”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挖掘,有新意的“捧”才更能打动人。

美国华克公司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要在一个特定的日子前,在费城建一座庞大的办公大厦。开始时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不料在接近竣工阶段,负责内部装饰铜器供应的承包商突然宣布:他无法如期交货了。糟糕,这样一来,整个工程都耽误了,要付巨额罚金,公司将要遭受重大损失!

于是长途电话不断,双方争论不休。一次次交涉都没有结果,华克公司只好派高先生直接到纽约去与承包商会面。

高先生一走进那位承包商的办公室,就微笑着说:“你知道吗?在布洛克林巴,有你这个姓氏的人只有一个。我一下火车就查阅电话簿想找到你的地址,结果巧极了,有你这个姓的只有你一个人。”

“我一向不知道。”承包商兴致勃勃地查阅起电话簿来,“嗯,不错,这是一个很不平常的姓。”他很有些骄傲地说:“我这个家庭从荷兰移居到纽约,几乎有两百年了。”

承包商继续谈论起他的家庭及祖先。当他说完之后,高先生就赞扬他居然拥有一家这么大的工厂,承包商说:“这是我花了一生心血建立起来的一项事业,我为它感到骄傲,你愿不愿意到车间里去参观一下?”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高先生欣然前往。在参观时,高先生一再称赞他的组织制度健全、机器设备新颖,这位承包商高兴极了。他说这里的一些机器还是他亲自发明的呢!高先生马上又问道:那些机器如何操作?工作效率如何?到了中午,承包商坚持要请高先生吃饭,他说:“到处都需要铜器,但很少有人对这一行像你这样感兴趣的。”

至此,高先生一次也没有提到他此行的真正意图。

吃完饭后那位已经很高兴的承包商对他说:“现在,我们谈谈正经事吧。当然,我知道你此行的目的,但我没想到我们在一起是如此的畅快。你现在可以带着我的保证回去,我保证你们的货如期运到。我虽然因此会遭受一笔损失,但我认了。”

之后,办公大厦如期竣工。

高先生不愧为高手,当他作为华克公司的最后一张牌亮出的时候,他清楚地知道此行的困难,他没有像一般的人那样去赞美那些普通的事情,也没有直接去赞扬他的对手,而是通过电话簿上一个小小的信息找到了进入谈话状态的渠道,其细致之处,让人叹为观止!

高先生通过对方姓氏的特殊性,触动了对方对自己家族发展的慨叹,对事业有成的喜悦之情,从而使他自己由“敌人”转变成被称为“很少有人像你这样感兴趣的”的人。接着又在承包商动情之处加以附和,最后得到了一顿欢迎的午餐和一个生意上的保证。

有效的捧人往往就是这样,要有一双慧眼,抓住了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避开锋芒,绕开人们关注的焦点,得到“曲径通幽处,巧言至诚心”的最佳效果。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处在众口一词的捧赞中时,往往不会再把这种同一内容的捧赞当回事,这时,如果你能找到别人都忽视了的优点来捧赞他(她),就必然能引起这个人的注意。因为人总是希望别人能尽可能地发现他的优点。

为了突出与众不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话讨人喜欢的人的赞美方式往往是独特的。比如对一个健美冠军,他不会去赞美其长得健壮,因为可能电视、广播、报纸上都已介绍过了,而且电台、广播、报纸的赞美不比我们的赞美更让人激动吗?此时,他会挖掘对方不明显的优点去加以赞美,比如赞美他的烹调手艺等。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作为一个大科学家,他听这类话都已听腻了,但如果谁赞美他小提琴拉得真棒,他一定会心花怒放。

所以,捧赞要想打动对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通常,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避开大家公认的特长

捧赞某专长的人最多,时间长了,被捧赞的人听腻了,对这方面进行捧赞也就不起作用了。

2.避开日常套词俗语

如雷贯耳、百闻不如一见、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等公式化的套词,使人感觉你缺乏诚意、玩世不恭,易给对方留下不值得深交的印象。

3.切忌盲目模仿他人

在公共场合捧赞别人时,自己想不出怎样捧赞,跟别人说重复的话,附和别人的捧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六节 别人的隐私,不可探听更不可说

与人交往,并不是了解得越多越好,每个人都有不愿说出的秘密,有不想外人所知的隐私。知人不必言尽,如果触犯了他人的隐私,他不仅不会将你当做朋友,反而会将你定为危险人物。所以,别人的秘密就是你的地狱,千万不要踏进去。

一只老虎登上森林之王的宝座,许多动物都送来礼物祝贺。一只狐狸为了更好地巴结老虎,挖空心思,想办法弄来了一条十分珍贵的波斯地毯送给了老虎。老虎让狼铺在洞里,一看尺寸不多不少,大小正好合适。动物们纷纷称赞送礼的狐狸有眼光,想得真周到,狐狸自己也沾沾自喜,可是老虎心里却感到很不舒服。

原来,狐狸为了博得老虎的欢心,此前每次到老虎洞里来,都仔细观察洞的大小,并加以准确的目测。因此,它送来的地毯才会完全合适。

后来,老虎找了个借口把它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虎感到狐狸的心机太深了,对自己洞的大小都能计算得毫厘不差,那么它对自己其他方面的事情也一定了如指掌。老虎感到,把这样的狐狸留在身边实在太危险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空间,都有自己隐私的“秘密花园”。在自己的空间里,人们不希望被打扰。但是,我们中的一些人为了讨好某人,挖空心思地打探此人各方面的信息:家住哪里、家里有何人、他的喜好如何,等等,认为掌握了这些信息便可以投其所好。也有人认为,了解别人越多越深,与别人的关系就会变得越好越铁。殊不知,你掌握别人的消息越多,他越会感到不自在、不安全,越会将你定为危险目标。所以,了解别人一定要有度,千万不要误入别人的隐私禁区,突破别人的心理防线,否则会惹祸上身的。

狐狸是聪明的,它为了赢得老虎的欢心,每次造访老虎都会仔细观察老虎的洞穴。其实,可能它的目的很单纯,只是想为老虎送一条合适的地毯,但是老虎不这么认为,它觉得狐狸可能掌握了其他的秘密,对它来说是一个威胁,所以就借口把狐狸杀了。狐狸的悲哀在于“成也聪明,败也聪明”,它不懂得老虎的隐私心理,为自己挖掘了坟墓。

事实上,不仅凶残毒辣的老虎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的隐私,我们人类也有这样的心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曾说:“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葬记忆的小岛,永远不向人打开。”每个人都不愿意暴露自己的隐私,都有权利把自己的隐私埋葬起来。所以对于别人的隐私,千万不要主动打听,也不要显得自己很清楚、很了解。有时候即使无意间碰巧看见或知道了,也应该装聋作哑,假装什么都没有注意到。

第七节 开玩笑宜笑不宜损,这样才能不伤人

一般来说,生活中那些会开玩笑的人总是特别受欢迎。他们凭借得体的玩笑,不仅给他人带来了欢乐,而且能迅速获得别人的好感。但是开玩笑也要做到有轻有重,而“重”的玩笑多半是开不得的,它只能在比较特殊的场合开。若在一般场合开比较“重”的玩笑,可能就不再可笑了,甚至会变质成悲剧。朋友聚会,为了活跃气氛,应该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玩笑开,如果不是特殊需要,切不可开比较“重”的玩笑,因为损人的“重”玩笑必定会伤人。

某人的妻子结婚两个月,就生了一个小孩,邻居们赶来祝贺。这人的一个要好的朋友杰克也来了。他拿来了自己的礼物——纸和铅笔,这人谢过了杰克,并且问:“尊敬的杰克先生,给这么小的孩子赠送纸和笔,不太早了吗?”

“不,”杰克说,“您的小孩儿太性急。本该九个月后才出生,可他偏偏两个月就出世了,再过五个月,他肯定会去上学,所以我才给准备了纸和笔。”

杰克的话刚说完,全场哄然大笑,令这对夫妇尴尬万分。

调侃他人的隐私是不对的,上例中杰克明显道出了这位妻子未婚先孕的隐私,令大家都处于尴尬的局面。

所以说,调侃时说出了他人的隐私,有时可能是言者无意,但听者有心,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他不利。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最好的办法是假装不知,表现得若无其事。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误和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甚至愤怒。因此,在与人交往谈话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采用委婉的话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让他感到有压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会权衡的人须“点到即止”,一般是会顾全双方的脸面而悄悄收场的。当面揭短,让对方出了丑,说不定会使他恼羞成怒,或者干脆耍赖,出现很难堪的局面。至于一些纯属隐私,非原则性的事情,还是那种方法:装聋作哑,千万别去追究。

最后,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区分对象,对于敏感的女性或者是上司,千万不能盲目开玩笑。一般来说女性是比较敏感的,不当的玩笑只会让她恼怒。

一天,几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其中有一位王女士在昨天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眼镜好看不好看。大家不愿扫她的兴,都说很不错。这件事使老李想起了一个笑话,他就立刻说出来了: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试穿了好几双鞋子,当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时,这位老小姐——我们要知道她是近视眼,一看到店老板光秃秃的头,以为是她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她立刻听到一声闷叫,“混蛋!”店老板叫道,“保险丝又断了!”

接着是一片哄笑声,孰料事后竟从未见到王女士戴过眼镜,而且碰到老李再也不和他打招呼了。

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明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老李看来不过是说起一则近视眼的笑话,然而,王女士则可能这样想:“你取笑我戴眼镜不要紧,还影射我是个老小姐。我老吗?我才26岁!”

所以,在开玩笑之前要先看看对方属于哪类人,以免产生不良后果。像上述例子中,老李的玩笑严重地伤害了王女士的自尊,这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此外,黑色玩笑也不能随意开。在生活中,爱开黑色玩笑的人都常被习惯性地认定是“刻薄”的人,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因为黑色玩笑背后往往隐藏了一个人性的弱点——任何人都不会笑着面对被揭开的疮疤。

第八节 要想别人给你路,你就要先给别人路

只要是针锋相对的争论,无论你说得多么精彩,多么富有哲理,也很难让对方心服口服、甘拜下风。即使你胜了,其实也败了。

口头上的赢不能叫赢,处处与人抬杠,是做人没“心机”的表现。

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个《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谈到了办节目遇到的一些事。他说,现在世道变了,“文字狱”时代已成往事,说真话已不会闯下大祸,但“说实话免遭迫害,可不定能免遭伤害”。崔永元苦恼地说:“所以连我们自己有时都怀疑,节目到底能做多久?”他也体会到了“人生唯有说话是第一难事”。

你应该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在提出自己的意见后,一旦遭到全盘否定,人的自尊心理往往会使他采取以牙还牙式的反抗。这种心理反应会极大地阻碍谈判的顺利进行。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你应当尽可能避免上述心理活动的发生。

相反,一个人在提出自己的意见后,一旦受到某种程度的肯定和重视,人的自尊心理会引导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兴奋优势,这种兴奋优势会给人带来情感上的亲善体验和理智上的满足体验。这种体验一旦发生,就会有利于纠纷的调解,使争执双方的意见达成一致。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与对方谈话时应先说“是的”,表示同情和理解,创造一种较为融洽的谈判气氛,缩短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后,再讲“但是”。由于你对对手的某些看法大加赞赏,对手自动地停止了自己的讲话,含着笑、点着头关注地欣赏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肯定和发挥。这时,在他眼里,你是与他站在一起的,对立不存在了,尽管你也在赞扬的意见后表达了不同意见,那也好商量了。

第九节 不要轻易作出承诺,要给自己留些余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每件事都很精通,尤其是在现代这样一个高度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罗万象。所以,凡事都要想好了再承诺,莫要不懂装懂,否则不仅会被人看不起,还会令事业受挫。

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儿。意思是,凡事都需量力而为,不要轻易作出承诺,要给自己留些余地,要对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棘手的事情说“不”。

当别人委托你做某事时,一定不要不假思索地满口应承,应量力而行。如果感到抹不开面子,至少也要冷静1分钟,在大脑中转一个圈子,考虑这件事自己能不能办得到、办得好,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程度以及客观条件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然后再做决定。如果为了一时的情面接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或不愿做的事情,一旦失败了,同事、亲友、上司就不会考虑到你当初的热忱,只会以这次失败的结果来评价你。

美国有家大公司的总会计师,年仅35岁,才华横溢,收入丰厚。他是在拿到会计学硕士学位后才做到现在职位的,但是,他受到了极大的挫折,每天忧心忡忡,最后不得不接受心理咨询。在心理医生那儿,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在9岁和17岁时,有过两次成功的经历,一次是推销杂志,发展到有好几个小伙伴帮着他一起干;另一次是和别人组织建立了一家印刷厂,他干业务,攒下来的钱足以供他上学用了。两次都是成功的推销技能帮了他的忙。

后来,由于父亲的建议,他在大学开始学会计学,然后他又靠干推销和经营挣来的钱拿到了硕士学位。从学校毕业,他就被这家大公司录用,在企业里一直干到总会计师的位置。可是,他的工作经常被人指责,他碰到了越来越多的工作挫折,常常有人议论他的总会计师工作。他的公司、同事对他的工作越来越不满,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

心理医生帮助他解开了心结:他并没有能力做总会计师,因为虽然他获得了硕士学位,但他的兴趣并不在此。作为公司的一名普通会计人员他还可以胜任,至于总会计师一职则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咨询过后,他终于想通了,主动向公司请求辞去总会计师一职,转到销售部。这家公司失去了一个名不副实的总会计师,却得到了一个乐此不疲和富有成效的销售管理人员。

当他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说:“永远也不要干你自己无法胜任的事,那样做首先是害了你自己,你将变得不快乐并且忧心忡忡,因为你做的都是你所无法完成或最多也只能勉强完成的事;而且你也伤害了信任你、委托你办事的人,对工作更是一种损失。”

显然,故事中的他,并不是没有“金刚钻”,只是适用的领域不是会计,而是销售。“金刚钻”是做“瓷器活”必需的工具,如果缺乏,就意味着无法完成。在你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情况下,夸下海口,大包大揽,结果只会耽误了事情,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声誉,让别人觉得其实你根本就不行。所以,在答应别人、做出承诺之前,先要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究竟自己是否有能力将事情做好,这一点至关重要。

如果对自己的能力错误评估,轻易承诺做高于自己能力的事,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那么,最后是很容易失败的。毕竟“四两拨千斤”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我们在对别人承诺前一定要先掂量掂量,并且不能把话说死,要留有余地,免得事情办不好招来别人的抱怨,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十节 有时候你说得越多,你所能控制的就越少

当你想用言辞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时候,你说得越多,你这个人看起来就越是平淡无奇,你所能控制的也就越少。如果你能把话说得隐晦一点,神秘一些,多给人留一点遐想,那么即使你是老调重弹,别人也会觉得你的见解独到。那些有权力的人总是说得很少,他们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而且总是能威慑到别人。你说得越多,说出更多愚蠢的话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提起“刘罗锅”,人们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一个聪明机智、正直勇敢、不失几分幽默的人物形象。“刘罗锅”刘墉靠着他的正直和聪明周旋于危机重重的封建官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但刘墉也曾遭遇重大转折,受到乾隆皇帝的申斥,本该获授的大学士一职也旁落他人。究其原因,不过是刘墉守口不密,说话不周,酿成了祸患。

一次乾隆谈到一位老臣去留的问题,说若老臣要求退休回籍,乾隆也不忍心不答应。刘墉便将这话泄露给了老臣,而老臣真的面圣请辞。乾隆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刘墉觊觎补授大学士的明证,是“谋官”的明证,因而训斥一通,将大学士一职改授他人。

可见,言语谨慎对于一个人立身、处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说,疾病往往是因为饮食不慎而引起,祸患则因为言语不慎而招致。处世戒多言,多言必失。与世人相处切忌多说话,说话太多必然有失误。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说话犯了随便胡扯的毛病就会听起来荒诞不经;说话犯了烦琐啰唆的毛病就会使人不得要领。说话不小心会招致祸患,行动不谨慎会招来侮辱,君子处世应当谨慎。

当然,有时说话的人并无恶意,但对听者而言,却可能伤及他的自尊心。所以,说话应谨慎,只说该说的话。

话说得得体,则让人高兴;反之,只会让人伤心。即使同一个意思的话,出自两个人之口,听起来也有区别。你自己信口开河,根本意识不到会伤害人,但别人却认为你是有意的,如俗话所说“口乃心之门”,你明显是故意伤害他。

不爱多说话的人,他内心并不是糊涂得无话可说,而是他明白话说多了鲜有不败事的道理。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光说不做、只会说话不能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只会让人生厌。多说话比起多做事往往给人以夸夸其谈的印象,倒不如少说话、踏踏实实地多做实事,这样则让人感觉勤奋踏实,值得信任。一个人只有做行动上的巨人,少言多思,才能取得成就。

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自己,言谈之间谨慎小心,因为你的某一句话可能会无意中得罪某个人。对于不善于用言语表达的人来说,尽量少讲一点,多思考一下,有时你多言反而适得其反,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会很容易被别人误会,因为无法用好的语言来描述一句话的含义,人们听到的和你心里想的会不一样,要培养好的沟通能力,必须多思考,来完善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