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19381100000006

第6章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识破商家的鬼把戏

昏镜——什么主宰着你的消费行为

【寓言典故】

有个人来到长安城里的市场上,他看到一个磨制镜子的工匠在市场上摆列镜子,当众叫卖。他发现十面镜子中只有一面皎洁明亮,另外九面都雾蒙蒙的不太光洁,于是就问:“质量精良的和质量粗劣的,相差太悬殊了!”工匠回答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精良光洁。市场上的情况是,来买镜子的人必定要看遍所有的镜子,要求镜子适合自己才会买。那皎洁光亮的镜子,是不能隐藏细微的缺点的,不是非常美貌的人就不买。多数人都买不甚清晰的镜子。所以针对这种需求,我才以十分之一的比例磨制质量精良的镜子啊。”

(选自刘禹锡的《刘梦得文集》)

【趣味解读】

看来,这个工匠十分清楚顾客的购物心理。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人们会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你是否好奇,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消费需求?究竟是什么在背后主宰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呢?

经济学家认为,消费是人类通过购买商品或服务,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每天、每周、每月,人们都会消费——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为了娱乐,为了健康,等等。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收入的多少、利率、一些偏好的因素、消费者的年龄、文化方面的客观因素(如种族或国籍),等等。现将它们与消费的关系解释如下:

1.收入。收入的多少、增加或减少等因素对消费都有影响。

2.利率水平。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在生活中与金钱有关的主要行为就是储蓄与消费。当利率水平高时,储蓄的收益较高,人们就更愿意储蓄,从而使得消费水平降低。

3.对消费时期的偏好。这里主要指消费者心理上的差别,即是愿意更多地现期消费,还是远期消费。如果消费者倾向于现期消费,则当前的消费支出水平就较高,但若消费者希望远期消费,结果就相反。

4.消费者的年龄。一般中老年人消费水平较低,而年轻人消费水平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人有更多的消费欲望,处于消费高峰期,倾向于多消费;而老年人因生理、心理及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其消费欲望减退,消费水平也就相对下降。

5.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因素。这与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潜在的消费观念有关。有些国家和民族鼓励超前消费和奢侈消费,而有的国家则提倡减少消费,相比来说,前者的消费就较高,后者较低。

在这些因素中,经济学家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即消费的主宰,因为:

1.消费是建立在收入基础之上的

现代社会,个人消费建立在有稳定的收入之上,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如果没有收入,就不会有消费。因为只有拥有被社会普遍认可并能进行流通的货币收入或实物收入,经济主体才能通过支付等行为,达到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的目的。所以,消费是经济主体,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行为,必然要以收入为依托。

2.收入的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一般,高收入的群体,消费水平比较高;低收入的群体,消费水平较低。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消费水平与结构是同收入的水平基本相适应的。虽然也有高收入的消费群体消费水平较低的个例,但毕竟是少数。

3.收入的变动决定消费变动

经济学家认为,若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收入持续增加,则消费支出便增加,若收入持续减少,消费支出便减少。两者同方向变化。

经济学家指出,个人在消费的时候,一般会参考自己的收入来消费,所以我们的消费不是永无止境的,是有限度的。

【经济学点睛】

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收入、利率、偏好、消费者年龄、文化方面的客观因素等,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蜜蜂王国的兴衰——节俭PK消费

【寓言典故】

十八世纪初,有一个名叫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蜜蜂的寓言》,讲的是一个蜜蜂王国的兴衰史。

最初,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后来它们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整个社会凋敝,最终被对手打败而逃散。

(选自《蜜蜂的寓言》)

【趣味解读】

《蜜蜂的寓言》的副标题是“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意思是浪费是“私人的罪过”,但可以刺激经济,成为“公众的利益”。这部作品在当时被法庭判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但是200多年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中受到启发,提出了“节俭悖论”。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倍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节俭是一种美德,既然是美德,为什么还会产生这个悖论呢?从理论上讲,节俭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以个体而言,如果某个家庭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凯恩斯却认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公众越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

因为人们的收入通常有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而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

换一个角度解释“节俭悖论”: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凯恩斯曾形象地说,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按照他的观点,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每个人都尽可能多地消费,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更加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凯恩斯的解释后来发展成为凯恩斯定理,即需求会创造自己的供给,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消费、拉动总需求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收入的目的。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凯恩斯针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他认为,只有增加有效需求,即居民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可以使得国民经济恢复增长。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储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因此,正确理解节俭悖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储蓄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认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员增加,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低保”范围和提高“低保”标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家消费,这些措施都是以扩大国民消费带动经济发展。节俭悖论使许多经济学家接受了反储蓄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经济滑坡、商家和消费者变得悲观时。

明白“节俭悖论”的内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去节俭,这样对自身、对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节俭悖论”并不是要求我们选择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非常紧缺,非常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理性的选择是“有选择的节俭”,而不是一味地、不分场合地节俭。因此,我们不仅要让自己合理增加消费,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

【经济学点睛】

明白“节俭悖论”的内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去节俭,这样对自身、对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

孟家学施家——盲目跟风最终会吃亏

【寓言典故】

施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喜好礼教,一个儿子喜好兵法。喜好礼教的儿子去齐国谋事,齐王让他当儿子们的老师;喜好兵法的儿子去了楚国,楚王让他当了军中的执法官。他们的俸禄使得他们的家庭富裕,他们的爵位使得他们的亲人都很荣耀。施家的邻居是孟家,孟家也有两个儿子,一个喜好礼教,一个喜好兵法,却因贫穷而困窘。

孟家看到施家逐渐富裕,于是孟家喜好礼教的儿子去了秦国,秦王说:“当今各诸侯国都是兵力相争,你用仁义道德来治理我的国家,那是让我自取灭亡。”于是将他阉割后才放走。另一个喜好兵法的儿子前往卫国,卫国国王说:“卫国弱小,在那些大国的威慑操控之下求生存。如果凭借武力权术,灭亡马上就要临头了。你这样完好地走了,投奔到大国的话,将会给我造成不小的祸患啊。”于是把他的膝盖骨切去后遣还回去。

(选自《列子·说符篇》)

【趣味解读】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对别人的经验不能死搬硬套,不然的话,会把事情办糟。在经济生活中,有很多人遇到好的项目、看到别人通过某种方式挣钱了,马上就一拥而上,争相模仿,但最后的效果往往并不如意。用经济学角度来说,从众往往让人很受伤。

从众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他人的意见或行为作为准则,作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的现象,也就是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就跟着怎么看、跟着怎么说,人云亦云,别人穿什么、做什么自己也跟着穿什么、做什么。

从众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这个词语形象地概括了人们的盲目消费行为。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选择品牌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

有一则笑话这样描述人们的从众心理:小欧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好东西的机会。好不容易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

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一见别人排队买东西,就以为是有“便宜”可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加入进去。一见别人都夸这东西好,仿佛千载难逢,也赶快掏腰包,生怕错过机会。这种现象我们已司空见惯了。报纸上不时揭露的不法商家雇“托儿”的卑劣手段,就是诱使人从众以使其上当的最好注脚。

有位著名作家曾总结出“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式。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在消费方式上,尤其明显。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干活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消费跟风的例子还不少。比如每年大学必有的“散伙饭”。所谓的“散伙饭”就是“离别饭”。三四年的同学生活、宿舍密友,转眼间就要各奔东西了,这个时候自然要聚一聚,喝酒、聊天,于是,“散伙饭”成了大学生表达彼此依依惜别之情的方式。

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吃“散伙饭”显然已经成了一种定律,届届相传。其实,“散伙饭”只是大学生的一种“跟风”现象。看到以前的学长们在高档饭店里吃“散伙饭”,看着周围的同学们在高档饭店里吃“散伙饭”,自己当然要和大家一样!于是,“散伙饭”不仅越吃越多,价钱也越来越高昂,成了“奢侈饭”。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从众行为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对商品了解较多,并有客观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很少有从众行为;商品信息模糊时,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对每个消费者来说,是否会产生从众行为还与其个性因素有密切关系,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易受暗示、知识面窄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经济学点睛】

从众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齐侯之鞋——有钱人就该高消费吗

【寓言典故】

齐景公从鲁国请来一个鞋匠,为他特制一双鞋子。这双特制的鞋子,非常漂亮,鞋带是用黄金做的,用白银镶边,再缀上珠宝,用美玉装饰鞋头,鞋的长度足有一尺。齐景公认为只有这双特制的鞋,才与自己这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身份相称。

在一个冷天的早晨,他穿着这双特制的鞋上朝处理政事。宰相晏婴上朝来了,齐景公很尊重这位三朝元老,想起身去迎接。由于穿在脚上的这双特制鞋太重,他迈不开步,仅仅能抬脚。

晏子看到齐景公穿的鞋子让他迈不开步,就借机劝谏说:“古代圣人制作衣服,要求冬天衣服做得又轻又暖,要求夏天的衣服又薄又凉爽。现在君侯脚上的鞋子用金银珠玉做成,冬天穿起来冷上加冷,而且鞋子沉重得超过了脚的承受能力,这违背了生活常理。”

从此,齐景公脱下了这双鞋,再也不穿它了。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说明只追求奢华而不注重实用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经济学家把消费这种极为昂贵的名牌商品称为炫耀性消费。其含义在于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消费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商品的价格具有很好的排他作用,能够很好地显示出个人收入水平。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这个概念最早由凡勃伦于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一书中提出。凡勃伦认为商品可被分为两大类:非炫耀性商品和炫耀性商品。其中,非炫耀性商品只能给消费者带来物质效用,炫耀性商品则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所谓虚荣效用,是指通过消费某种特殊的商品而受到其他人尊敬所带来的满足感。他认为,富裕的人常常消费一些炫耀性商品来显示其拥有较多的财富或者较高的社会地位。

如今,年轻的80后富家子弟们正逐渐走向公众的视野,与他们的父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不同,他们一出生便继承万贯家产,成为社会的一代新贵。他们之中一些人大手大脚的消费更为社会所诟病,“二世祖”便是人们送给他们的“雅号”。名车豪宅,香槟美酒,名牌着装、饰物,大把“烧钱”,之所以会频频成为“富二代”们追求的对象,其实归根到底是其炫富心理在作怪。

这种炫富心理其实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多时候,人们买一样东西,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东西显示自己的财富、地位或者其他。在我国,炫耀性消费增长的速度远远快于经济增长。集体购买及跟风购买也是中国富人的特色——20多位温州商人花费1.3亿元人民币,团购了22架私人飞机;山西煤炭老板看车团一次集体买进20辆悍马。

不正常的炫耀性消费所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当人们看重自己的财富地位、权贵身份时,就会尽其所能地炫耀和攀比,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定位在不断满足日益升级的炫耀需求上。在很多腐败案例中,一些高官为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大肆进行炫耀性消费,并为满足欲望而放弃原则和法律,进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直至腐化堕落。

此外,炫耀性消费会导致资源浪费。投入大量的资本和消耗大量的资源生产炫耀性商品,为了摆阔一掷千金、大肆挥霍,这种非理性的消费浪费了本可以节省的资源和财物。我国资源状况已经制约了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基本需要的资源都难以保证,而炫耀性消费对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的耗费,则直接影响创建节约型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炫耀性消费不仅使大量的奢侈品生产耗资巨大,而且这些消费者又以惊人的铺张浪费将奢侈品化为废弃物。浪费的财富只是满足了富有者的虚荣心,这无异于实际财富的低增长和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

炫耀性消费必须降降温了。

【经济学点睛】

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不正常的炫耀性消费所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

秦士好古——“冲动是魔鬼”

【寓言典故】

战国时秦国有个读书人非常喜欢古物。

有一天,有人带来了一张破席子,对他说:“过去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国事,就让孔子坐在这张席子上。”他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席子很古,就用城郊的田地换了它。过了不久,又有一个人拿了一根旧拐杖来卖,对他说:“这是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逃难时所用过的拐杖,它比孔子坐过的那席子要早几百年,您用什么来报偿我呢?”他就把家里所有的财产给了那人。又过了一阵,又有人拿来了一只快腐烂的木碗对这好古的读书人说:“那席子和拐杖还不算很古,我这只碗是夏朝时造的,比孔子和周太王时要古得多。”读书人也深信不疑,就把剩下的院落给了这人。

三件古物都得到了,可是田地、资金和家产都已失去,无法解决衣食问题。于是,他披上哀公时的破席子,拄着周太王的拐杖,拿着夏朝时造的碗,到街上去乞讨。?

(选自苏轼的《艾子杂说》)

【趣味解读】

故事中的读书人在购买古物时不能理性思考,最终造成了倾家荡产以至于最终乞讨度日的结局,说明冲动消费实在不可取。

当你在商场中看到一些比较便宜,或者很讨你喜欢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你经常看到但从来没有使用过的。你猛然间觉得自己好像很需要它,于是将其买下。但是事后却发现你根本不需要它,或者它的作用很小。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冲动型消费。

冲动型消费是指在某种急切的购买心理的支配下,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就决定购买商品。在冲动消费者身上,个人消费的情感因素超出认知与意志因素的制约,容易受商品(特别是时尚潮流商品)的外观和广告宣传的影响。

而女性无疑是冲动型消费的主力军。日本一个专门研究消费者形态的机构统计,女性冲动性购买的比率为34.9%。换句话说,每3个女性消费者里面,就有一个是冲动性购买者。女性的非理性消费彻底颠覆了经济学家所能预测的消费模式,常常你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她们在进入超市之前做了周密的购物计划,但在购物的时候却买回不少自己喜欢却并不实用、甚至根本还用不上的商品。

有人说,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一个女人可以在冲动之下专程打“飞的”去扫荡名牌,也可以在一时兴起买下上万的穿不了几次的衣服。经济学家说,女人们的这种消费轨迹无法琢磨,因为没有一丝规律可循。

所以,琢磨女人的消费动态,就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她们消费的理由林林总总,总是不乏借口。但困扰着经济学家的是:女性为什么倾向于非理性消费?

女性容易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是心理更不成熟、更为脆弱的群体。女性中最常见的就是情绪化消费。据统计有50%以上的女性在发了工资后会增加逛街的次数,40%以上的女性在极端情绪下(心情不好或者心情非常好的情况),增加逛街次数。可见,购物消费是女性缓解压力、平衡情绪的方法,不论花了多少钱,只要能调整心情,80%左右的人都认为值得。这也可以佐证上文中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当然冲动型消费还容易受到人为气氛的影响。当消费者光顾的门店在进行商品促销的时候,往往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物冲动。对于某些商品来说,可能消费者处于可买可不买的边缘,但由于促销折扣,往往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冲动购物。

事实上,具有冲动消费的不仅仅是女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冲动消费的倾向。因此,冲动消费涵盖各类人群,其中属新婚夫妇最易冲动购物。因为这一部分消费者往往更没有消费计划,消费冲动行为较多。在消费者最容易冲动购物的商品类别上,男女是有区别的,男性一般青睐高技术、新发明的产品,而女性在服装鞋帽上很难克制自己的购物欲望。

手头拮据的生活很可能就是因过多的非理性消费造成的。所以说,非理性的消费,对于个人的经济生活对没什么好处,广大消费者还是尽量控制,减少此类行为。冲动型消费其实是一种感性消费,而作为经济人的我们,应该控制随兴而起的购物冲动,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购物,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自己的购物后悔感,做一名真正的理性人!

【经济学点睛】

冲动型消费是指在某种急切的购买心理的支配下,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就决定购买商品。而作为经济人的我们,应该做到理性消费。

昂贵的马鞭——价格越涨越要去买

【寓言典故】

市场上来了个卖马鞭的人,他的马鞭看上去只是普通马鞭。

有人问他:“马鞭卖多少钱?”他回答:“5万钱。”买东西的人说:“人家只卖50钱,50钱怎么样?”卖马鞭的人不理他。这个人又试探道:“那500钱呢?”卖马鞭的人显出很生气的样子。这个人又说:“5000钱总该行了吧?”卖马鞭的人大怒道:“你不想买就走,一定要5万钱!”这时,有个阔少来买鞭子,非常爽快地买了下来。

后来,阔少拿着这根昂贵的马鞭到处给人看。有识货的人拿过马鞭仔细看了看,只见鞭梢卷曲着,一点都不舒展,鞭把也歪歪斜斜的,木质更次,已经朽了,漆纹粗劣得很,拿在手里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分量。

阔少最终明白鞭子是劣等货,但又不愿丢面子,只得打肿脸充胖子,还是拿这马鞭用了3年。有一次,他骑马出去游玩,举起鞭子抽马时力气稍大了点,鞭子竟马上断成了6截,他也从马上跌下来,还受了伤。而那断了的鞭子,原来只有一个空壳,里面什么也没有,已经朽了。

(选自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趣味解读】

卖马鞭的人就是利用阔少的消费心理,即认为价格越高质量越好的意识来出售劣质货。对于消费者来说,多数人有一种“追涨”的心理,价格越往上涨,人们反而越愿意购买。

美国人罗伯特·西奥迪尼写的《影响力》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家珠宝店总是顾客盈门,各种价格高昂的银饰、宝石首饰都卖得很好。唯独一批光泽莹润、价格低廉的绿松石总是无人问津。为了尽快脱手,老板试了很多方法,例如把绿松石摆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店员进行强力推销等。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徒劳无功。在一次到外地进货之前,不胜其烦的老板决定亏本处理掉这批绿松石。在出行前她给店员留下一张纸条:“所有绿松石珠宝,价格乘二分之一。”等她进货归来,那批绿松石全部售罄。店员兴奋地告诉她,自从提价以后,那批绿松石成了店里的招牌货。“提价?”老板瞪大了眼睛。原来,粗心的店员把纸条中的“乘二分之一”看成了“乘二”。

按照正常的供求规律,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为什么绿松石的价格贵了一倍,却销售一空了呢?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消费心理:追涨。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罗伯特·吉芬在爱尔兰观察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爆发了大灾荒,虽然土豆的价格在饥荒中急剧上涨,但爱尔兰农民反而增加了对土豆的消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吉芬,就把吉芬发现的这种价格升高而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的经济现象叫做吉芬现象。

爱尔兰的土豆出现吉芬现象的原因是,在饥荒这样的特殊时期,面包、肉类、土豆的价格都上涨了,但人们的收入大大减少,更买不起面包、肉类,相对便宜的土豆便成为人们的首选,这样对土豆的需求反而增加,使得土豆的价格增长比其他食品类的价格增长更快。

单就一种现象而言,天底下到处都有吉芬商品或者吉芬现象。很多“北漂”的人们选择在北京城郊结合部租房子住,但是那里的居住环境比市区差,交通也不太便利,其房屋的性价比也比较低,房屋一般比较简陋。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乡结合部,其背后的原因就是,虽然城乡结合部的租房价格不断上涨,但相比城区而言价格还是比较便宜,对于刚刚在北京立足的年轻人来说,选择在这里租房还能享受到相对便宜的房租,哪怕房子的性价比并不高。

其实在股票市场上也存在吉芬现象,如某一只股票价格上扬的时候,人们都会疯狂抢购这种股票。而当一种股票的价格下跌的时候,购买这种股票的人反而很少,拥有的人也希望尽快抛出去。人们越高越买,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股票价格升高,说明投资者有利可图。

经济学家认为,吉芬现象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反常现象,是需求规律中的例外,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们无法回避的。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吉芬现象总是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当年的爱尔兰,人们越高越买是人们在贫困中为了维持生存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在非常时期,人们越高越买是出于一种恐慌心理,害怕以后价格会涨得更高。而一些首饰、服装、礼品等,人们越高越买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价,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吉芬现象还常常被商家利用。为了迎合部分高消费群体的需求,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高价礼品,价格越高,越能够显出对送礼对象的高度重视。于是中秋节出现上万元一盒的月饼,饭店里出现数十万一桌的饭菜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济学点睛】

对于消费者来说,多数人有一种“追涨”的心理,价格越往上涨,人们反而越愿意购买。

黎丘丈人——练就“火眼金睛”

【寓言典故】

魏国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附近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故意戏弄别人。有一个老人喝醉了,这只鬼装扮成他儿子的模样,借搀扶老人之机,在路上百般折磨他。老人十分难受,但因喝醉了,浑身疲乏无力,只好忍受。

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他父亲恍然大悟:“那就肯定是那只鬼在捉弄我!”

老人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希望碰上那鬼将它刺死。第二天,当他喝得大醉往家走时,他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去接他。老人看见儿子上来搀扶他,以为是那只鬼再次来捉弄他,于是拔出剑将自己的儿子刺死了。

(选自《吕氏春秋·疑似》)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的寓意很简单:对于表面很相似的事物,一定要详查,不然会造成损失甚至铸成大错。在消费经济学中,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类商品经过包装和广告后,让消费者无从辨识商品的真假优劣。

媒体上,有关消费陷阱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学生、教授、政府职员和家庭主妇屡屡上当受骗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毕竟我们的消费者还是“肉眼凡胎”,面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诈骗伎俩,可谓防不胜防。

仔细研究一下那些形形色色的骗术,实际上并不复杂,也不高明,多是些“草台班子”的小儿科作品。但就是这样的骗术,仍然会让高智商的大学生和专家学者们上当受骗。消费陷阱为什么会屡屡出现呢?

首先是那些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人们。他们代言了自己根本不会使用的产品,仅仅因为钱,就成为企业产品的“应声虫”,屡屡曝出明星代言的产品出现问题就反映了这一点。

其次是那些充当假冒伪劣产品欺诈平台的某些电视媒体。整日整夜里狂轰滥炸的低俗广告,有些电视台在播放电视剧时,广告时间甚至是电视剧时间的数倍。几个俄罗斯人穿上白大褂,变成了哈佛教授;明明就在郊区生产,转眼便成了“德国原版”;“纳米”、“基因”技术,实际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线路板……

消费者必须练就火眼金睛,以辨识消费中的虚假宣传和广告,还原最真实的信息。

比如说,很多商家都在以“天然”之名诱导消费者消费。他们通过用“天然”一词吸引顾客,满足顾客追求安全食品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上扩大自己的产品占有率。消费者通过理性分析可以知道,市面上不可能有这么多天然食品,绝大部分的天然食品就是假借“天然”的噱头。

再比如你在街头散发的宣传品中,发现两个超市都打出“最低价”的广告。怎么回事呢?两家超市不可能都便宜,要么只有一家便宜,要么两家的价格相同,至少一家超市撒了谎。

市场上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面对越来越多的商品选择,消费者在包装大同小异、宣传夸大其实的商品环境中,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应该用理性的经济学头脑,尽可能全面地分析商品的实用价值。同时要了解各种产品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看来,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也不容易,必须要具备孙悟空的本领:练就火眼金睛。只有这样,才能纵横驰骋于各类消费市场中。

【经济学点睛】

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应该用理性的经济学头脑,尽可能全面地分析商品的实用价值。同时要了解各种产品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