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19378700000009

第9章 立心:听大师心灵本真独白(8)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遇到故事中那种相端的事,但仍要尝试着结交更多真正的朋友。朋友越多,出路越多,生活也会更加精彩。去结交更多的朋友吧,即使你不能像季老那样认识各种领域的人,也要尽量去认识不同的人。

人生最难得的是朋友。

风雨同舟,患难之中砺真情

早年季老有一次到金鱼胡同的四联理发店理发,恰巧碰到我父亲,父亲悄悄替其付了理发的钱,让季老十分感动。季老到了晚年还一再跟我提到这些事情,说十分怀念我的父亲。

——老舍之子 舒乙

在季老的记忆中,有许多难以忘记的,或许是他的朋友、敌人,或许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有时甚至只是一只小动物。只要是在季老心中留下印记的,他就不会忘掉。在这些记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会时时直抵他的心灵深处,让他难以忘怀,患难之中的友人便包含其中。

季老是遭过大难的人,在那段时期,因为平白无故被扣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季老便成了不受欢迎的人。那段时光也是季老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光,之前与他亲近的朋友大多不再与他交往,唯恐他将祸患引到自己身上,那时季老心中的愤懑无人能够知晓。

但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仍有极少数的友人给予深陷灾祸的季老以关怀。有一次,季老因为身患疾病,想看医生,行动又多有不便,一个同样遭受灾祸的朋友想帮帮他,但因为当时身份的敏感,季老“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接受这样的帮助”,怕害了老友。但老友的这番心意还是让他感动不已,铭记终生。类似这样的事情,季老在以后的日子中曾多次提及,他之所以不能忘怀,是因为患难之时的友谊真的像明灯一样,给他生命中最黑暗的角落带来希望和光明,这也是季老极为推崇的原因。

还有一件事,季老曾在《牛棚杂记》中提到:

此时周围一下子静了下来,批斗的人走了,欣赏者也尽兴到什么地方吃饭去了。抬眼看到身旁还有两个人。宇宙间好像只剩下我们三个被批斗者。他俩比我年轻,身体也结实。是他俩把我扶了起来,把我扶回了家,这种在苦难中相濡以沫的行动,我三生难忘。

季老用这样的文字表达着感激之情,也表达着几十年以来自己对这种患难友情始终如一的珍惜。但是要想真正获得这种友谊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

两位朋友正走在路上,突然闯出一头熊。当熊还未发现这两个人时,其中一位就奔向路边的一棵树,爬上去,藏在枝叶间。另一位不如他的同伴敏捷,已无法逃脱,只好躺在地上装死。熊走上前,嗅遍他的全身,而他一动不动,屏住了呼吸,因为据说熊从不吃死人。果然,这只熊以为他是一具死尸,就走开了。危险过去之后,躲在树上的那位下来,问他的同伴,熊把大嘴凑到他耳边,跟他小声说了些什么。这位同伴答道:“它告诉我,以后再也不要和一遇到危险就抛弃你的朋友同行。”

能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人生的知己,也才是真正的朋友。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有一遇到危险就抛弃自己的朋友吧!

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当时敌军刚好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活不了几天了,而且敌人马上就来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而来,就是为了看你。现在,敌军进城,我怎么能忍心扔下你,自己逃命去呢?”说着,他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荀巨伯快走,荀巨伯却安慰朋友说:“你就安心养病吧,别多想了,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这时门被踢开了,几个身上溅满血迹的士兵冲进来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所有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毫无惧色,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现在病得很重,请你们别惊吓了他,有事找我吧。如果能让我替朋友死,我也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士兵一听愣了:“想不到你是一个如此高尚的人,怎么能够加害你们呢?”说着,就走了。

能临危不惧,在危急关头不抛弃自己而愿意与自己一起承担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朋友,却总是难以如愿以偿。一位伟大的哲人曾说过:“想要我为一个朋友去死,这并不困难。难的是找不到值得我一死的友人。”

尽管患难之交总是很难遇到,但即使暂时没有,也不要灰心,只要寻觅真诚情谊的心在,患难真情迟早会出现在你的身边。

付出人情,才获真情

我只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伏在枕上,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

——季羡林

季老有本书名为《怀旧集》,里边的文章多为怀念旧人所做。在季老看来,怀旧是人们的一种普遍情绪,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遗失,相反,可能会更加激起心中某种难以泯灭的情怀。

季老是支持怀旧的,这种怀旧不是沉溺于过去无法自拔,而是将那些优秀的旧人旧事重新拾起,感动自己,启迪灵魂。不忘旧人旧事的人是有人情味的,因为有人情,活着才有滋味,这也是季老鼓励大家怀旧的原因。关于这一点,他也在文章中有所阐述。

他说:“怀旧就是有‘人味’的一种表现,而‘人味’是有很高的报酬的:怀旧能净化人的灵魂。亲故老友逝去了,或者离开自己远了。他们身上那些一优良的品质,离开自己越远,时间越久,越能闪出异样的光芒。它仿佛成为一面镜子,在照亮着自己,在砥砺着自己。怀这样的旧人,在惆怅中感到幸福,苦涩中感到甜美,这不是很高的报酬吗?我庆幸我能怀旧,我庆幸我的人味支持我怀旧。”

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但有一位老者,总是将门掩上一半。一天,一位晚辈前来拜访,进门之后看到老者将本来已经关闭的屋门又轻轻打开了一半。

“您是觉得房间内空气不够通畅吗?也许我可以帮您检查一下房间内的通风。”年轻人谦卑有礼地问道。

“不,房间内通风很好,但是留一半门对我来说是很必要的。”老者微笑着说。

“我不明白,您可以再详细跟我解释一下吗?”年轻人困惑不解。

“我的前半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每进入一个新的生命阶段,就会把身后的门关上,这样就将过去的一切都关在了门外,好让自己一直朝前看。可是当我年老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将很多的回忆都挡在了生命之门的外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不太美妙的回忆,我全部遗失了。”老者略带伤感地说道。

“所以,年轻人,不要把你身后所有的门都关上,请给记忆留一扇门。某一天你会发现,你真得很需要它们。”

年轻人脸上的好奇已经转变为肃穆,他恭恭敬敬地垂手站在门侧,盯着那扇半掩的门,若有所思。

不要关掉所有的门,给记忆一条与你如影随形的通道。偶尔的怀旧,既是对自我一生的回顾与检验,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滋味。在季老心中,怀旧的人是有情感的,是不忘情的,它蕴涵的最本质的精髓是:人情味。对于每个在社会中奔波而心无归宿的人来说,人情味都是极为重要的。它牵系着你的过去,影响着你的未来,更缠绕着你的现在。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人情社会,唯有付出人情才能收获真情。只有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才能在人情社会中交游自如,得到他人的好评与敬重,也得到更多情感上的慰藉。

生活中有许多人抱着“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态度,把朋友当做受伤后的拐杖,复原后就扔掉。此类人大多会被抛弃,没人愿意再为他帮忙。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一个不懂得念惜老友情义的人,无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季老所言的“怀旧”,不仅指人要怀念往昔的趣事,更要记得朋友的情谊、陌生人的帮助、他人的恩情。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有人情味的人。

某君便有一个这样的朋友:“我有一个高中三年的同学,而且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我们进入同一所大学,刚开学,她就毛遂自荐当了班级干部。有人说:地位高了,人就会变。自从她上任后,见到我,有时干脆装作没看见,日子久了,我们就疏远了。但她有时也突然向我寻求帮助。出于朋友一场,我总是尽心尽力地做我所能做的。可事后,她老毛病又犯了,我有了被利用的感觉,却无奈于心太软。就这样她大事小事都找我,其他朋友劝我放弃这份友情,这种人不值得交。当我下决心与她分开时,她伤心地流下泪,她除了我竟没有一个朋友。”

随手关门的时候,你是否也将自己的朋友随手关在了门外?一路走向更高更远处时,你是否也越来越孤单?给自己的记忆留一扇门,给昨日的情谊留一扇门,也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多留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