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
19378500000008

第8章 关键小事,决定成败(4)

案例二:

1997年3月至5月,当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金融形势还处于一片稳定、繁荣的状态时,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正在对东南亚国家的金融状况倍加称赞的时候,一只来自美国华尔街的“大蝴蝶”突然振动它的翅膀,骤然掀起了泰国、印尼的金融风暴,随即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大危机,进而引发了1997年包括东亚许多国家在内的金融危机。这只“大蝴蝶”就是当今头号国际金融大炒家索罗斯,他于1997年3月开始在泰国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售泰铢购入美元,从而引发了同年5月泰国金融危机。随即他又“振翅”飞到印尼,扰起1997年7月印尼金融风暴。接着他又带动一群“蝴蝶”把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扰得“大雨倾盆”,“洪水泛滥”成灾。1997年秋,索罗斯这只“大蝴蝶”又飞到韩国,振翅掀起了韩国金融市场的暴风骤雨。从而震惊了IMF和美国等西方七国,让他们真正领略了什么是“蝴蝶效应现象”。这场金融风暴愈刮愈烈,持续一年之久,它让亚洲甚至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之惊骇,它使IMF及西方七国也束手无策。与此同时,也让全世界的人们深刻体会到了洛伦兹蝴蝶效应在金融界乃至经济领域的真实存在性和巨大的影响程度。它还迫使他们必须研究洛伦兹蝴蝶效应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从而健全金融体制与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案例三:

《纽约时报》曾经是记者杰森·布莱尔编造杜撰新闻的稿纸,看来就是那蝴蝶的翅膀,它掀起的风暴使得《纽约时报》辙乱旗靡,成为世界新闻史上重大丑闻的主角。

27岁的布莱尔为这张颇有些声誉和影响的报纸做了四年记者,几年间他因“高产”和笔快而屡得褒扬。但没想到这颗“新星”竟然成了该报的“丧门星”——五月初其丑闻被曝光,原来他一直在有系统、成批量地制假作假。尤其是在丑闻被揭发的前半年时间里,其造假率已近半。他像编故事一般地制造假新闻,不到现场、不见当事人,只靠推理想像、看图写作……

就像百年老店“童叟无欺”的招牌,《纽约时报》的报头上天天都印着一句话:“此报所有新闻宜于印行”。然而,丑闻却使得这句招牌话成了莫大的讽刺,该报也称自己进入“黑暗期”。

其实,在西方新闻界砸招牌的远不止《纽约时报》一家。小报小刊就不用说了,一些很有点知名度的报刊也是丑闻缠身,有刊登伪造的希特勒日记的,有靠造假骗得普利策新闻奖的……

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不少媒体更是因“事每凭虚、词多乌有”而信誉扫地。读者不妨回想一下那期间美国及西方一些媒体的有关战事报道,无中生有编故事者有之,哗众取宠造新闻者有之,“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捕风捉影者亦有之。传播这些混乱、矛盾和错误信息的结果,只能被对手拿来当作笑柄。

话再回到布莱尔身上,这位曾一度风光的年轻记者的新闻生涯固然已走上了不归路,但一想到在他剽窃造假尚未东窗事发之前,出自其手的多少假新闻在“真实、公正、客观”的招牌下堂而皇之地刊登,就难免对西方新闻界的这一自我标榜感到可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应当承认,西方新闻界确有不少严肃正派的编辑记者是以此为准则的。如本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类获奖作品《恩里克的旅程》,全文直接描述新闻事件的有2万余字,但另有7000多字作为注解,巨细靡遗地包括了文中所有细节、人物对话和数字的考证。据说,此稿仅采访就用了5个月。获奖诚可贵,而如此锲而不舍、毫不含糊地坚持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精神更令人敬佩。

美国学者罗尔斯说:“假如正义荡然无存,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又有什么价值?”同样,假如真实性荡然无存,新闻存在又有什么价值?

从上面的三个案例可以看出:蝴蝶效应在如今的时代,它再也不是一个所谓的玩笑,而是某些生活、政治、经济运动的一种真实写照。

在企业中,蝴蝶效应也非常明显地发生着作用。我国的三株、飞龙等企业无不是因为一些小事,而踏上了没落之路。退回到个人而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却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工作中,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培养细节精神,把小事做亮,让一些可能危害企业的不良因素不复存在。

对个人或组织来说,只有树立“防微杜渐”的意识才能让人们及时堵塞漏洞,防止危机的发生。但大部分时候,要做到“防微杜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变化是渐进的,一秒一秒地,一分一分地,一时一时地,一日一日地,一月一月地,一年一年地渐进,这种变化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进行着,警觉性不高的人很难预防。这种过程不易被感知,也不易让别人察觉。但越是这样越可怕,因为它往往被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所掩盖。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在工作中,一些小事常反映出大问题。所以,我们的小节便是我们的名片,是我们身份的象征。

鲁尔先生要雇一名勤杂工到他的办公室打杂,他最后挑了一个男童。

“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问,“你为什么挑他,他既没有带介绍信,也没有人推荐。”

“你错了。”鲁尔先生说:“他带了很多介绍信。他在门口时擦去厂鞋上的泥,进门时随手关门,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懂礼貌而且有教养。其他所有的人直接坐到椅子上准备回答我的问题,而他却把我故意扔在椅子边的纸团拾起来,放到库纸篓中。他衣着整洁,头发整齐,指甲干净。难道这些小节不是极好的介绍信吗?”

不要忽视小节,这在现代职场上已被奉为金玉良言。

在一家公司上班,呆的时间长了,一些人就很随意地自然不自然地把公司的物品私自拿回家使用,小到一张复印纸、一支圆珠笔,大到电脑、汽车,并且顺其自然地使用这些免费资源。

把公司的一个信封、一沓稿纸、一支圆珠笔等物品顺手牵羊地拿回家,尽管这些小东西不值钱,却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公司的物品不是免费资源,员工必须坚持原则,处处注意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不拿公司一针一线的习惯。即使别人都在那样做,你也绝对不能跟着去仿效。大家认为不过是拿公司不值钱的小东西,不过是用公司的电脑上上网,发发邮件,玩玩游戏而已,其实,这也会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加重公司的负担,甚至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如果老板知道你的这些不良行为,也不会对你有好感,这将直接影响你在职场上的成功。

一家公司的女职员把公司的稿纸拿回去,给上小学的孩子当作业本用。孩子老师的丈夫就是另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该家公司正要与女职员所在的公司合作一个项目。当他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作业本竟是公司的稿纸时,他就想:“这家公司的风气太坏了,这样的公司怎么能做好生意呢?”于是便中止了与该公司的合作计划。

有谁会想到这么一个大项目的合作失败竟然是一本稿纸惹的祸呢?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那名女职员的老板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委,女职员会有怎样的下场呢?

也许你会这样想:占用公司一本稿纸、一支圆珠笔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不值钱的东西,用用又有什么关系?其实,你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人职业品质的好坏,往往从细小的地方表现出来,不要小看一张纸或一支笔,它所造成的伤害,会比你想像的要严重得多。许多人在职场打拼多年,没有取得成功,就是败在自己不良的职业操守上。

另外,占用上班时间做私事,在公司打私人电话,这些事同拿公司的一张纸或一支圆珠笔一样,都是贪占公司的小便宜,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品德。做到上班时全身心地投人工作,不占用上班时间处理私事;下班后,不顺手拿走公司的一针一线。注意这些细小之事,对你的职业生涯,甚至人生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