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得好,活到100不显老:一生的抗衰老革命
19377300000033

第33章 当代名家独门抗衰益寿功(2)

3.最后,两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骤然拔开,算做一次,这样共进行3~5次。

鸣天鼓有何作用呢?在第一个动作中,手指轻敲的“后头枕骨”是小脑所在的部位,在中医上又是十二经络的诸阳经聚会之所,故轻击可清醒头脑,增强记忆,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或疲劳时,效果更加明显。在敲的时候,能听见格外响亮的响声,就像有什么在鸣击自己的头部。另外,在两耳内有前庭等神经装置直通大脑,所以通过开闭使两耳鼓膜震荡,具有加强听觉、预防耳疾的作用。

第三段:旋眼睛

端坐凝神,头正腰直,两眼向左旋转5~6次之后,向前注视片刻;再向右旋转5~6次,前视片刻即可。

这套动作看起来非常简单,只不过是向左右旋转眼睛,但是只要朝夕认真做两遍,坚持练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第四段:叩齿

静心敛神,嘴微闭,然后上下牙齿互相轻轻叩击三十几次。

牙齿不仅是骨的末梢,同筋骨有直接关系,而且同胃、肠、脾、肾、肝等内脏活动也有密切联系。因此。经常行此功,可以增强牙齿,促进消化系统的机能。

第五段:鼓漱

闭口咬牙,口内如含物,用两腮和舌做漱口动作,漱三十几次,漱口时,口内多生津液(唾液)。等津液满口时再分三口慢慢下咽。初练时可能津液不多,久练自增。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令口内多生津液,以助消化。古人非常重视津液的作用,将其称为“金津玉液”,同精、血一样,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现代生理学研究也证明,唾液有解毒免疫和帮助消化的功能。

第六段:搓腰眼

掌心相对搓热之后,紧接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分,然后再搓回到两臂后屈尽处,这是一次;共用力搓三十几次。

腰眼位居带脉(即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也是肾脏所在部位,最喜暖恶寒。用掌搓腰之后,势必发热,这样就不仅温暖了腰眼,而且可以增强肾脏机能,疏通带脉,久练到老,腰直不弯,并且可防腰痛。有人腰痛,搓到几百次,汗出方止,取得了一定疗效。

第七段:揉腹

揉腹功对于肠胃不适或者慢性肠胃病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没有肠胃疾病的人,也可以不做,或少做。锻炼时,男女做法不同。

男子揉腹功的做法是:左手叉腰或放在左大腿根(仰卧做时手的位置不限),右手从心口窝左下方揉起,经过脐下小腹向右擦揉,还原处为一次,共揉三十几次。然后右手叉腰或放在右大腿根,左手再揉擦三十几次,揉法同上,只方向相反。揉腹用力要轻。

女性揉腹功的做法是:手掌搓热,左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右手掌心由心口窝处,向左下方旋转,旋转一周为一次,可揉转几十次。然后右手叉腰,左手掌心自肚脐处,向右下方旋转,经过小腹(耻骨边缘)回到原处为一次,也揉转几十次。左右手揉转的部位不同:右手揉转于肚脐上方和心口窝下方之间,方向是向左下方开始转起,而左手则揉转于肚脐下方和小腹一带,方向是向右下方开始转起。女性久练此功,可以增强脏腑,帮助消化,调经聚气。

第八段:搓脚心

两手搓热,然后搓两脚心八十多次。

脚心即涌泉穴的所在,属于足少阴肾经。此经起于脚心,止于胸上部,是浊气下降的地方,所以搓脚心能够导引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并能舒肝明目。洗脚后顺便搓脚心,效果更好。

大家在练习床上八段锦时,既可以坐在床上,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还可以躺着做。不过,躺着做时,有关头部的动作需要仰卧位才能做。而搓脚心的动作,则需要穿上衣服坐起来,搓腰眼的动作可以侧卧后轮流用一只手搓。呼吸时,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谷老建议,这套动作最好是裸体进行,或者上肢、四肢裸露,这样不仅能收到按摩的功效,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当然,具体的还要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状况而定,不可强求,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李凤山——平甩功

甩手功的种类很多,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李凤山先生的平甩功,这套养生功,是他传承了达摩的易筋经和张三丰的太极的养生智慧,为适应现代生活所设计的简易养生功法。

李凤山先生认为,“平甩功”能让气血到达人的四肢末梢,帮助排出不洁之气。而且基于十指连心的道理,气血还会回流循环到五脏六腑,使全身气脉畅通,筋骨松开,使全身灵活、有弹性。

这个功法学起来也很简单,现在就看来下平甩功的具体做法吧!

1.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气定神闲。轻轻地将双手举起来,掌心向下,平举至胸前。

平甩功

2.两手自然地前后甩动,保持轻松,不要刻意用力。

3.当甩到第五下的时候,微微屈膝一蹲,轻松地弹两下后,继续甩手。蹲下的时候,双手是从体前甩到了体后,要起身的时候则是从体后甩到了体前。

4.收功的时候,双手自然地慢慢停摆,眼睛闭上,呼吸调匀。

5.练完之后,慢慢喝杯温开水,更有助气血循环、气机稳定。

在练功的时候,不要越甩越快,可以心里默念着1、2、3、4、5,然后到了第五下的时候,屈膝下蹲。甩手的时候,双手在身前要保持摆平,高度不超过肩膀。蹲下的高度可视自己的放松状况,选择高蹲或低蹲。

对于初练者,练完平甩功,可能会出现酸、痛、麻、痒、胀这五种排毒效应感受。

李凤山先生认为,如果关节、腰部、颈部、背部、手或胳臂产生酸的现象,多是平时累积劳累造成的,通过平甩可以将这种累积甩掉;如果出现了痛感,可能是身体因为积劳太多以至于某些部位已经全然不通或几乎已经不通了;如果出现了麻的现象,有两种原因:一是气在打通的过程中,遇到阻碍的地方,疏通时会产生酸麻的感觉;另外也可能是气在经过某个地方,感觉好像那里空了一块,这种现象相当危险,因为气血若是不能通过,就会变成瘀血;在练习平甩功的时候,还有可能出现痒的感觉,这是气到了的原因,表示练功起到了作用;最后一种感觉是胀,这种感觉常出现在身体的末梢,表示回流不好,通过持之以恒的平甩,会改善这种现象。

平甩功练多长时间合适呢?每次至少要练习10分钟,大约是500下的甩手。其实,平甩功的功效跟练习时间有很大关系,据李老师介绍,平甩的第一个10分钟能够达到全身气血的循环,第二个10分钟则会进入身体的过劳之处,到了第三个10分钟,就开始调整病灶部位了。

练习平甩功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空间就可以了,因此大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练习,有些上班族不方便站立练习,或者年老体衰者,也可以采取坐位平甩。

杨永——朱砂掌健身养生功

看武侠片时,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双方对打中,其中一方伸出手掌闪电般地打到对方的前胸部位。虽然暂时在被打者的胸前看不到任何痕迹,但是其体内的心肝就像着了火一般,腹肚就像有被万杆枪插着似的,不几日胸前就会出现一个红色的手掌。这就是非常厉害的朱砂掌。朱砂掌作为一种攻击性极强的武术,除了在小说和电视中偶然出现,多数时间都藏在帷幕后面。其实,它不仅是一种防身的武术,还有着卓越的健身功用。

杨永老先生是朱砂掌的传人,正是经过他的公开传授,才揭开了朱砂掌的神秘面纱,让这一套优秀的传统功法深入到民间。杨老的朱砂掌分“虎部”、“龙部”、“龙虎部”三部,每部基本动作有5个,共15个式子。因篇幅所限,没办法为大家呈现完整版的朱砂掌,在此我精选了其中的两个动作,以飨读者。

虎掌踏地

虎掌踏地是虎部的第一个动作,它能调和气血,帮助畅通经络。杨老在《朱砂掌健身养生功》中介绍这个动作时,用了下面一段文字:

吸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心朝下成俯掌,十指朝前。呼气时,头微顶,双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叩,瞪目远视。

当然,练习前先要保持站桩的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之后再根据虎掌踏地的动作进行练习。吸气的时候手臂放松下垂,掌心向下。呼气时,脚趾要用力抓地,有入地三尺的感觉,同时双掌用力下压,头则微微上顶,就像头顶上有张纸一样。刚开始做这一动作有一过渡期,不要多用力,在掌握了动作要领后再逐渐用力。

在做虎掌踏地时,还有几点需要注意。“收肛实腹”比较好理解,就是肛门和小腹微微收紧。“牙齿相叩”是指上下牙齿轻轻扣住,切忌做成咬牙切齿。“瞪目”的意思不是怒目圆睁,大家要记住做养生功时,面目一定要安详。瞪目远视的意思是让你把眼神放开,就像欣赏远处的风景一样。

虎掌踏地

虎掌踏地是一个垂直的直线运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呼吸和动作的配合。一个动作练完后恢复到站桩的姿态,之后再进行第二遍的重复动作,每天可练习5~10次。

青龙望海

与虎掌踏地不同的是,青龙望海这个动作是螺旋动作,它将气血分别由左到右,由右到左地自然交叉,从而达到调和气血的目的。青龙望海是龙部的第二个动作,杨老在《朱砂掌健身养生功》中这样介绍:

吸气时,全身放松,双脚不动,上身以腰为轴向左转,右臂内旋上提,手心向内,左臂内旋下落,手心向内,交于胸前。不停顿,身体以腰为轴,继续向左后方转动,右臂外旋上举,当手掌到达头顶上方时变仰掌,然后转入呼气,右臂用力上撑,同时左臂外旋继续向身体后方下落,当左臂到达臀部后方时变俯掌。这时呼气,用力下按,头微低,双眼向下注视右脚右斜后方一米处,如回望海底状,这时仍是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

再吸气时,右小臂内旋带动右掌徐徐下落,而左小臂也内旋带动左掌徐徐上提,身体逐渐右转;当成正面时,双手交于胸前,左掌在里,掌心向内。

不停顿,身体以腰为轴,尽力向右后方扭转,左小臂外旋上举至头顶左上方,掌随之上翻成仰掌;同时右小臂外旋变俯掌下落至左臀部后方,当左右臂将伸直时呼气,双掌用力上撑下按;头微低,双眼向下注看左脚后方一米处,如回望海底状;同时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叩。

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青龙望海

因为这只是朱砂掌中的一个动作,没有前后动作的衔接,所以练习时同虎掌踏地一样,需要先做好站桩的姿势,再练习青龙望海的动作。这个动作的重点在于扭转上,在呼气的同时利用两手的旋转带动着身体的上拔,转到不能再转的时候,吸气。然后继续呼气转到另一边。扭转的时候,如果脚趾没有深扎的感觉,容易重心不稳,人就会向后拧过去。所以,一定要有“脚趾抓地”的感觉,同时保持脊柱的正直,身体的平衡。

经常练习青龙望海,能够帮助身体打通任督二脉,强腰壮肾,对于慢性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病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在练习时不要急于求成,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后,再注重调整呼吸、逐渐用力。

祝总骧——三一二经络操

三一二经络操是著名的经络学家祝总骧教授根据经络学说独创的一种健康养生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对经络的刺激,帮助一个人激活自身的生命能量。

三一二经络操的内容是:

第一步:每天按摩三个穴位

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合谷、内关、足三里。我们知道,合谷是大肠经上的原穴,内关是心包经上的络穴,而足三里是胃经的要穴,也是人体重要的保健大穴,经常按摩这三个要穴,可以激发相关经络,促进五脏六腑健康运转,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如何按摩呢?

1.正确按摩合谷穴的方法: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如果按摩的是右手,可以用自己的左手拇指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其余四指握住右手的手背。拇指一紧一松地按压,大概每隔2秒按一次,按压时需要用点力气,以穴位处出现酸、麻、胀感为宜,甚至有时能令这种感觉串到食指端和肘部以上,也就是说出现得气现象为好。轻轻地按压,穴位处没有感觉的话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当然,每个人对经络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按压的力度也要辨证施治,恰到好处。体质较差的病人,不适宜接受较强的刺激,另外,孕妇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合谷

2.正确按摩内关的方法:

内关穴位于掌侧腕横纹上2寸(3横指)处,也可以攥一下拳头,手腕关节处有两根筋突起,内关穴就在两根筋处。

按摩内关穴时也需要得气才行,最好能让酸、麻、胀的感觉上串到肘部,下串到中指。如果按摩的是右臂,建议大家可以用左手的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其余四指则握住右手的前臂。左手拇指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同内关穴旁边的两筋平行,然后一边用指尖有节奏地按压,一边配合着揉的动作,如果能令这种传导性的感觉维持不断,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按压内关

3.正确按摩足三里的方法:

按摩足三里想要得气,最好能运用拿按结合的方法。如果按摩的是右侧的足三里,可将左手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余4指则握住胫骨,然后拇指垂直下按,每隔2秒按一次。力度要大些,不但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最好还能感觉到气的“串”。

第二步:每天进行一次腹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