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得好,活到100不显老:一生的抗衰老革命
19377300000027

第27章 想得越多,老得越快——心理抗衰方案(1)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自净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欲望越高的人越容易自寻烦恼,烦恼缠心头,衰老就会步步紧逼。想要长寿,就要达到“心虚宽,欲须寡”的境界,这样才可让时光停留。

看重“心药”,延缓衰老的脚步

中医有句老话叫“万病皆由心生”,还有一句话叫“治病不疗心,等于扔黄金”,我们在抗衰老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想要变得年轻些,首先心态要好。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是相通的,愤怒、忧愁、恐惧都会使原本无形的情绪转化成有形的浊气,加重衰老的速度。既然病都是由“心”生出来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心药”对抗疾病,延缓衰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祥和的心态。

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过对“心药”的论述。原文这样说:“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使道闭塞而不同,形乃大伤。”其中,“主”就是人的心态,总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情绪不稳,心里总是乱糟糟的,那么他所有的脏腑都会很危险,而且经络也会不通,此时身体的衰老、疾病的产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心不明”的时候,就算天天吃补药也不管用,因为想要滋补之物被身体吸收,人首先要保持心态的平和。治病不治“心”,一切都将是枉然。

说到这里,我想起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在面对癌症时的态度。2000年秋天,王绵之教授突然因为肠道大出血而被送进了北京协和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之后,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造成他大出血的原因是结肠癌。很多人一听到癌可能就已经支撑不住了,但王绵之教授没有,他依然每天开开心心的。在一次采访中,他对记者说:“这个肠癌我对它有点儿藐视,因为肠子很长,去了一点儿,没关系,最多是底下的去掉了,再开个洞。”事实正像王绵之教授预料的那样,轻松乐观的心态使得他在手术后恢复得很好。

然而,命运好像很嫉妒这个喜欢笑对人生的老人,距离第一次癌症治愈还不到半年时间,王绵之教授就被确诊患上了左肺上叶肺鳞癌。不过,第二次癌症依旧没有掩盖王绵之教授脸上的笑容,没过多久,他就出院回家了,又跟往常一样接待来找他看病的患者。

谈到两次抗癌的经历,王绵之教授说:“如何来延长生命,特别是把生存的质量提高,是有学问的,这学问就是:不要妄求,而怕死就是妄求。老想今天怎样长寿、明天怎样长寿,这违反自然规律呀,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心态一淡,反倒比你想得还长了。”

对于我们而言,如何用好“心药”抗衰老呢?首先“心药”这味药,不是我们额外加进去的,你只需给心腾出一块干净无浊的地方就行,也就是去掉“妄求”之心。人之所以难以平静,就是因为心里面堆满了很多额外的东西,我们要做的是将“心药”旁边的障碍物搬离。另外,人还要学会保持真心,找回自己真实和善良的心。当内心积极向上的时候,气血在全身的流动就会更加顺畅,抵抗力增强了,疾病就会变成一只“纸老虎”。

别让生气耗费了你的能量

中国人习惯上把发怒说成“生气”,其实“生气”这个就是从中医中来的。因为中医认为,人一发怒,体内就会产生往上冲的“气”。

不仅仅是人,大多数的动物都会生气。动物一生气就要打斗,因此,生气是为了打斗做准备。动物通过“生气”调整内分泌,以使打斗时的体能达到最佳状态。这就像国家的备战一样,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就会立即进入备战状态,调用大量的资源为战争服务。一旦没有了战争的威胁,那些投入的资源大部分就变成了废物。动物生气也是如此,打斗之前,动物的身体会将许多资源进行调整,让身体的机能进入战斗的预备状态,等到外部威胁消失时,这些临时调来的资源就成了废物,必须排出体外,或再把它们调回去。因此,生气是相当消耗资源、浪费能量的。

生气不但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更是造成各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生气对身体有这么多的害处,所以在抗衰老的过程中,老人一定要学会“不生气”。我在走访长寿老人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广西巴马、江苏如皋,还是新疆的喀什,这些地方的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态特别好,不爱生气。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生气并不是让你生闷气,把气憋在心里,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健康,还会使自己的心理和身体更受折磨。

生闷气的情况在夫妻间发生的机会比较多。通常情况是,妻子唠叨不休,不停地翻旧账,发怨气,而丈夫多数时候不做反应,一语不发,“任你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这样看似是丈夫大度忍让,其实对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但如此,还对双方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妻子这一方来说,妻子就好像一个拳击手失去了和自己对打的人,只能对着空气挥拳,内心的怒气自然得不到宣泄,就好像流水被阻塞了一样,而丈夫尽管看上去有那么点好男不跟女斗的大度和包容,实际上是在挑战内心忍耐的极限。通俗一点说,对大多数男人而言,这并不是真正的包容和大度,而是忍气吞声,是一种无奈和压抑。

因此,我再三强调不生气并不是生闷气,而是需要修养身心,拥有开阔的心胸,能够包容他人的过错,根本不产生生气的念头。生气是由一个人的内因造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再好的医生也无法防止病人生气,病人只有靠自己慢慢去克服。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一下生活或工作的环境。

实际上,生气就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是人类最愚笨的行为之一。

【抗衰小秘方】

在生气后,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生气的危害降到最低。最简单的方法是立刻按摩脚背上的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让上升的肝气往下疏泄,此时这个穴位会很痛,一定要反复按摩,直到这个穴位不再疼痛为止。爱生气的人,平时可以多吃些疏泄肝气的食物,如陈皮、山药等,还可以用热水泡脚,最好泡到肩背出汗。

富人想长寿,先要管住自己的欲望

春日的下午,我在同故友聊天时,他谈到,在一次应酬时,一个桌子上10个人,居然有8个人都拿出胰岛素来注射,那样的场景真是令人震动。朋友于是感慨,以前一穷二白的时候什么病都没有,现在富了,却得了糖尿病。

这不禁让我想起《福寿论》中的那段话:“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无欲以劳其形,伐其性,故多寿。富者奢侈有余,贼心害性,故易折其寿也。”富人吃的是大鱼大肉,穿的是绫罗绸缎,出门车接车送,在本已绰绰有余的资本之上,还要费尽心思让金钱翻倍,这种情况下,他们多半会短寿。也许这就是天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你在某一方面多了,在另一方面就会少。

德国哲学家尼采有一句名言:“人生的幸运就是保持轻度贫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轻度贫困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有贫困感的人很容易快乐,他们的欲望低,于是“望外”之喜就多。相对富人而言,轻度贫困没有过多大悲大喜,情绪比较稳定,可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生活安定、家庭和睦,这样哪能不多寿呢?尼采的名言同《福寿论》中的那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每次读来不禁颔首,心有所得。

欲望可以说是富人与穷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了。富人欲望多,挣了10万后,还想挣100万,挣了100万又想挣1000万,欲望无止境。穷人大多都知足常乐,因为缺少进取之心,所以欲望也少。欲望就像火,如果善于利用,它就能为人服务,比如煮饭烧水,给人温暖。但如果控制不好,火就会窜出来,酿成火灾,不但会烧掉房屋和衣物,还有可能让自己葬身火海。古人说:“有欲则邪得而入之,无欲则邪无自而入。”

江苏如皋是个有名的长寿之地,那里的很多老大人都活到了90岁以上,百岁老人更是多得出奇。几年前我因为工作的原因,曾经到这里向寿星们学习益寿延年的经验。这些经验尤其对城市人的长寿很有帮助,因为如皋与其他长寿之乡不太一样,它并没有远离城市文明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而是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内,与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比邻而居,接近苏杭等旅游胜地,自然环境非常一般。那么为什么如皋人会如此长寿呢?

关键就在于他们并没有被欲望所累,长寿老人重视与人为善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善于营造愉悦的家庭关系。我见过一位112岁的如皋老人,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几间农舍围成的院落里,一位老人悠闲地坐在院落中央剥着玉米,温暖的阳光均匀地映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她的近处不急不忙地觅食。透过这幅宁静、和谐的图画,不必多问,我就能从老人满足的笑容中领悟会到她长寿的秘密。

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从来就不取决于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而是在于他是否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如果整日追逐名利,在忧虑、嫉妒、愤怒和恐惧中日复一日地生活,心灵得不到片刻的宁静,又怎会健康长寿呢?

生理上要服老,心理上不能服老

人在步入老年之后,通常会遇到“服老还是不服老”的问题,通常我们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年纪大了,精力不行,毛病又多,所以要服老。不宜参加运动量大的活动,那些“老有所为”、“老骥伏枥”的提法是不切实际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老人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仍应该发挥余热,大显身手,毕竟“姜还是老的辣”。

这两种提法都是片面和不妥当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生理上要服老,心理上不能服老。

有一位身体很好的老人,年过70,经常到公园里锻炼身体,并夸耀自己的身体比谁都好。一起锻炼的一个小伙子跟他开玩笑说:“既然您的身体这么好,您敢和我比比俯卧撑吗?”老人当即应允。试想,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怎么能和年轻力强的年轻人相比呢?结果做了20多个俯卧撑的时候,老人就已经很吃力了,而到30多个的时候就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但他不听别人的劝告,继续和小伙子比赛,没想到做到50个的时候,老人便一下趴在地上,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

由此可见,人老了,身体的各项功能大不如前,这时候一定要顺应身体的这种趋势,坚持和缓的运动方式,心淡如水,做事情也不要太过着急,否则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悲剧。

当然,服老只是针对身体上,在心理上老人们不能因为年老而产生无所作为的悲观思想。我在上网的时候,看到有人这样描述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思想僵化,观念老化,血管硬化,等着火化。”有的老人不仅身体上出现了衰老,心理上的衰老更加严重。古语说:“哀莫大于心死。”意思是说,再没有比心死更悲哀的事了。而所谓“心死”,则是指精神消沉到极点,如果老年人处于或接近这种不正常状态,身体上的老化速度也会随之加快。

所以,为了健康长寿。老年人必须从“服老”的误区中走出来,做到生理上要服老,心理上不能服老。生理上服老就是承认衰老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因此人到老年,不可能再像中青年那样,从事繁重的工作和劳动。尽管身体上进入了老年,但在心理上要永葆青春,有一个永远年轻的心态。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年老,并不意味着老而无用,更不是家庭的负担。怀着一个年轻的心态,老人们就能推迟衰老,养生健身。

【抗衰小秘方】

百练不如一走,对于老年人而言,散步可谓是最好的锻炼方式。脚尖先着地,是很多人走路的习惯,不过这样的行走方式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很累。老年人去散步的时候,可以脚后跟先着地,将自己的体重通过脚侧面移至小脚趾,再过渡到大脚趾。这种方式可以分解行走带给脊柱的伤害。另外,散步时还要注意尽量别说话。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认为:“凡步行时,不得与人语,欲语须住足,否则令人失气。”也就是说,人在散步的过程中,想要与人说话,要停住脚步慢慢说。不然,说话的时候,气往外走,会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