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行为也成为结婚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我国经常学者薛兆丰说婚姻是“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另外,婚姻中的性行为具有更多的优势,即少了更多的成本。优势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成本小,没结婚的两个人需要两张床,结了婚就只需要一张;二是性价比高,不用冒着危险去搜集一些色情图片来满足私欲,而这些可以在婚姻体制内得到满足。
经济学家屠洛克指出性行为能产生“效用”。这样一来普通商品或服务便没有分别,绝对理性的人而言,其性需求的数量与价格成反比。因此,妓女经营生意一定不能忽视这条原理,要想多接客就得价格合理。
屠洛克还认为,娼妓这门“最古老行业”所以能够在政府禁止下(娼妓合法化的国家不多)蓬勃发展,根本理由当然是需求永远存在;娼妓一旦获政府颁发符合卫生条件证书及商业牌照,嫖客的成本大为减轻,大大强化她们相对于非妓女(情人、女朋友及妻子)的竞争地位!
这种分析是把爱情、浪漫和道德从性行为中抽离,同时亦是以不包含价值判断成分的实证经济学视角下的观点,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
离婚率跌得太低,将是件可耻的事情
几个人在聊天,谈到西方国家离婚率比中国高的问题,一位学者解释道:“西方的爱神是个小孩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所以离婚率高;而中国的婚姻主要靠月下老人,自然牢靠多了。”
不过,现在月下老人也办事不牢了。如今,我国已一跃成为“离婚大国”,每年都有一百多万对劳燕分飞。换句话说,每两分多钟就有一宗离婚案。离婚者的婚龄在缩短。
面对这种趋势,有的人强烈渴望回到几十年前的那种稳定、传统的婚姻当中去。但经济学家们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如果离婚率跌得太低,也将是件可耻的事情。哈佛大学商学院政治经济副教授贾斯廷·沃尔弗斯称:“我们知道有个指标叫做最佳离婚率,而且百分之百确定其比值不等于零。”他说得不错,婚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有时候,当夫妻之间发现自己曾经的选择真的错了时,他们应该怎么办?我们知道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与找工作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假设一下,在劳动力市场上,人们若不准辞职,也不能被开除,整个市场的运营效率一定不会太高。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没有能力从事某项工作,或者做某项工作感觉不到丝毫的快乐,然而却被困在里面出不来。与此相比,婚姻市场也一样。离婚要付出代价是非常现实的事,但可以确定地说,当一切无可挽回时,付出代价,也是值得的。
离婚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在一次报告中提到过的:一是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封建婚姻的束缚,为追求幸福的婚姻和充实的精神生活,要求离婚,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从这点来看,离婚率升高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二是少数的暴发户喜新厌旧,或喜新不厌旧,利用金钱玩弄异性,这是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受伤害的一方,更应该通过离婚和法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以上是现实生活中导致离婚的一些具体原因,其实离婚也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从现代婚姻理论观点看,男女走向婚姻,是因为婚姻能给其带来某种满足。婚姻给男女双方的需求带来的满足的程度,称为婚姻效用。根据这一理论,离婚从逻辑上可以划分为“效用放弃”和“效用代替”两种形式。
所谓效用放弃,即由于婚姻中的双方或一方无法忍受婚姻障碍,而“主动地”选择放弃婚姻以及由婚姻带来的效用。效用代替,是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现有的婚姻关系与可能的选择进行对比。如果外在的选择优于现在的婚姻,那么婚姻很有可能破裂。也就是说,婚姻中的一方主体因为“有了”新的关系——可以提供新的效用,进而选择离婚。比如,某一方有了第三者,从而提出离婚。
从婚姻经济学观点看,婚姻关系是一种供求平衡的关系。恋爱时,男女双方会依据自身的“硬件”和“软件”确定自己的择偶标准,即婚姻需求,如果双方的供给都满足了对方的需求,在双方的心理上呈现供求平衡状态,于是婚姻关系成立。结婚以后,双方纷纷去除伪装,缺点毛病暴露无遗,如果对方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不大,则按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经济学原理,通过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以恢复平衡,维持婚姻关系。如果发现对方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心理上无法忍受时,婚姻就会面临崩溃。
利用经济学观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女人越富有,离婚的几率就越高的现象。
婚姻的崩溃不仅是因为女人的收入增加了,而且因为她开始变得比丈夫更成功,女人在经济上的成就已成为离婚案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家中权力的转移致使女人不再满足只被埋没于繁杂细碎的家务中,转而期待在家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令丈夫在家中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随着女人赚钱能力的提高,她的自信也在一步步建立,即使离开丈夫她也有足够的能力养活自己。
凯塞林是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通过对112740位女性经济状况的调查后发现,这些妇女之中,有95980位女性已婚,16760位离婚。而导致离婚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女人经济财政的独立。英国离婚人数已经持续四年不断增多,仅2004年一年,其离婚人数就增加了0.2%,共计167116人选择结束自己的婚姻。凯塞林还发现了一个规律:与家庭总收入对比,家庭中女方的收入每增加1万英镑,婚姻破裂的几率就相应提高1%。
凯塞林说:“财政独立使得女性更易作出离婚的决定。此外,似乎女性的经济成就真的会导致家庭内的摩擦。”
此外,成功女性更易离婚还有其他原因。伦敦一家律师行的家庭律师古里特说:“同20至30年前比较,离婚法例的诠释对妇女更有利,因此她们更有信心可以摆脱一段婚姻。”
越来越多的人同居了
小美本科毕业后来到北京一家公司做销售助理,工作压力对她来说并不是问题,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寂寞。家人、朋友都不在身边,平时受了委屈,小美没有倾诉的对象。尤其是节假日,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寝室里特孤独。
一年后小美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没多久就搬到一起住,“我想我们同居并不是源于爱,而是我们彼此需要,累了有个肩膀靠靠,烦了有人倾诉。在北京,我们都太孤单了。”每次下班回家,远远看到“家”里的灯光亮着,小美的心里特别暖和。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同居了,而且他们不急于结婚,或者近期并没有结婚的打算。这是现代人的一种明智选择吗?选择的背后有什么奥秘吗?
对大多数人而言,婚姻的机会成本非常高,爱情这种纯粹精神的东西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物质的冲击。而且现在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越来越严峻,购买房产要按揭贷款,毕业之后的去向也是一个未知数,而且现在一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结婚带给人们的难题越来越多,而外部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变数越来越大,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选择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同居。两个人可以享受婚姻生活带给人们的一切乐趣和好处,但是没有一纸结婚证书的约束,人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更灵活,不必承担婚姻的后果,机会成本小,也没有更多的沉没成本。
具体谈到现代人为何选择同居,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只身到大城市闯荡,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在没有父母的陪伴,同时也没有父母束缚的情况下,某些人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同居这种生活方式,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其二,人们对未来生活缺乏理性规划。市场经济下,人们的流动性比较大,工作不稳定,企业绝大部分实施的是全员聘任制;居住地不再是终生不变的了;人们对未来经济收入的预期也不明朗。这些因素使人们对结婚充满了一种恐惧感。这种背景下,过早结婚反而成了彼此的拖累。
其三,同居生活的流行,还在于现代女性观念的解放。“吃亏的总是女孩”的观点已有些过时,对经济独立的女性而言,她们不再需要通过婚姻这个长期的契约来捆绑住彼此的自由,不需要彼此为对方承担责任。双方没有长期的正规的契约关系,可以说只是一种合作的“意向”,双方都更灵活。更多的女性认为,性是双方的需要、彼此的满足,不存在谁吃亏。
其四,男女结识成本低。人们的结识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这也是现代男女喜欢采用同居这种生活方式的一个原因。因为在一起容易,彼此也就不够珍惜,分开也容易。这种条件下,双方最合适的选择就是同居。
其五,男女经济地位的变化也是同居现象增多的关键因素。现代女性经济增强,同时也使得男性经济的成熟推迟和滞后,男女经济状况和地位的变迁,增加了过早结婚的不确定性。同居成为弥补婚姻不确定性的润滑剂。
最后,社会的进步,使得传统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观念在现代人的头脑里日益淡化,这些已经不是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目的,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目的是追求快乐、愉悦。没有了孩子的拖累,两个人不需要承诺,处得好就在一起,处不好就分手。还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条件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人们对同居现象也越来越宽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