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德川家康(青少版)
19375200000011

第11章 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在失败中学习便是人生最大的财富(2)

话才说完,一头漂亮的长发因为少了一个发夹,全部披散了下来,王子不由得看呆了。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王子与七公主从此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人生总有不可避免的缺憾,你怎样面对呢?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别急着说别无选择,别以为世上只有对与错,许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

换个思维,也许有另外的收获。

一位青年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不小心将刚买的新鞋从窗口弄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那青年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

这一举动令大家很吃惊,青年解释道:“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都没用了,如果谁捡到这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生活中有时需要我们做出选择,但什么才是最难舍弃的,是一种道义,还是一段感情?为什么不能抛开和牺牲一些东西,而去获得另一些永恒?

印度《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猩猩,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猩猩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

最后猩猩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不仅那颗掉落的豆子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得一颗也不剩了。

想想我们现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切,仅仅为了追求掉落的那一颗?

再想起扔掉第二只鞋的那位青年,他的做法确实值得称道,既然已经不能保全自己的美事,何不成全别人呢?对于别人,一双鞋也许可以使他获得整个冬天的温暖。

惯于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成为智慧的天赋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莎士比亚

在家康看来,他并非一个毫无缺陷或永不犯错的完人,不过,他能做到知错而不再犯,且具有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成为智慧的天赋。

当初,因为家康意气用事,在三方原被信玄打得大败。待武田军队撤除之后,家康的士兵才从滨松城走出来,为伙伴收尸。

到处是墓冢,每天下着缤纷的白雪。

武田军队损失四百名;德川方面,加上织田的援军共损失1180人。

元龟三年年终,送走悲伤的一年,迎接天正元年(公元1573)的正月。

虽然是正月,但是滨松城的人们之间,并没有互道贺词。信玄于年尾的二十八日来到刑部。他们似乎打算在此迎接正月,准备攻陷野田城。

元月一日早晨,家康来到神前膜拜,然后回到客厅。他叫佑笔离开后,自己站在窗前。

他用红线一一划掉战死者的名字,口中喃喃地念道:

“原谅我……”虽然泪水未曾流出,但早已哽咽不已。

夏目正吉、鸟居四郎左……失去他们,并没有换来和平。巨大的敌人已经从三河身上走过,向前行进了。

家康在桌上焚香放下红笔,来到阳台。新一年的太阳照在大地上,将天空和大地染上一抹晕红。寒冷的风吹在肌肤上,家康再也按捺不住满怀的悲伤。离他而去的人愈来愈多,但是白头翁似乎不解人事,依旧啁啾个不停。

主公,准备好了。’后边传来家臣清澈的声音。

家康微微点点头,回到室内穿上武装。今天是正月,不宜以便服相迎。

唉,我输了!

家康一边卷衣袖,一边挤出笑容说道。家臣睁大眼睛,不解地问道:

您指的是什么……

去年的战争。我得到一个很好的经验。

我不认为您输了。

哦?家康只是笑了笑,来到了客厅。

客厅里各大将们早已身着武装,排列在那儿。他们的脸上也都恢复了生气,而且有一种以前所不曾有的坚毅和魄力。

家康向他们巡视一遍之后,沉重地说道:

今年是决定我们命运的一年。

大家心中也都有所回响,一起点了点头。本多作左卫门站出来,说道:

首先,我们向主公恭贺新禧。

说完,其他的人也都一起拍拍衣袖,说道:

恭贺新禧!

拜年结束后,大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将米和马粮存入仓库,并把季节的年贡搬入城内。

经历过这次惨败之后,家康深深地吸取了教训,晚年他曾说:“我在三方原一败涂地,那次失败对于后来的人生,却是何等有益的教训。”

另外,从家康接受秀吉命令杀死妻子筑山殿后,也吸取了这个教训,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正式娶过妻子,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类似的事情。

后来,家康接受秀吉安排,入主关东时特别注意安抚百姓。尤其吸取在三河的惨痛教训,对于当地宗教的强大力量丝毫不敢轻视,最终领地上下一心,团结安定。

可以说,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只要态度正确、运用得当,失败常常孕育出新的成功。丰田汽车在美国制造的奇迹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20世纪60年代,丰田汽车初次进军美国市场,即遭惨败。开到美国高速公路上的皇冠车,由于功率不足,根本就跑不起来,其他性能更是没法说。

在美国的先行者写信回日本,建议放弃整个计划。但是总部坚持经历就是财富,认为哪怕卖出一辆也是胜利,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的失败,创新成功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大。

事实表明,这种面对失败而做出的创新是成功的,因为它有极充分的准备。丰田人看准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空当:都不愿生产小型汽年,并且质量和服务也不是很好。

丰田人加紧创新,研制出了消除丰田车各项缺陷、满足美国人需求的新型车,那就是后来风行美国的丰田花冠。并且丰田人以优良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迅速弥补了美国汽车界的空白。

自此以后,以丰田车为代表的日本车开始在美国站稳脚跟。

丰田人的创新正是从失败的教训中得来的。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令人深刻记忆的东西,不是成功,常常是失败。

因为失败是惨痛的,惟其如此,从血泪中得来的经验教训更是弥足珍贵,这也是为后来的创新做好了铺垫。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挫折和不幸,小到考试失利、小病小痛,大到亲人故去、家庭破裂等,在这些不幸中,有一些可以避免,有一些难以避免。

无论是否可以避免,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哭泣消沉,要挺起胸膛,坚强面对。

我们可以从挫折中尽量地吸取教训,反思自我,避免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而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只能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避免自暴自弃。

像家康一样从错误中汲取智慧的养料才是聪明之举。

学会原谅自己的过失

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 莎士比亚

当德川家康进驻二条城的时候,丰臣秀赖派遣浪人进入京都,在二条城纵火,想趁乱狙击德川家康。这些浪人在京都附近被捉拿归案,德川秀忠前往京都欲讨一个说法。

家康却要求他不可着急进兵,因为兵法有云:千里而趋利,必蹶上将军。必须体恤士卒的疾苦,威风凛凛地进兵。

其实这道命令隐藏着德川家康的深层心思,这是秀赖的父亲丰臣秀吉常用的“威压”之略。家康是想通过兵威,促使秀赖反省,并且让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聚集在大阪城的浪人,看清楚天下大势,好让他们不要助纣为虐。

以实力对比而言,德川家康在天下已无对手,如果是往日,像武田信玄、丰臣秀吉等人,一旦看清楚这实力悬殊的情况,都会很识时务地放弃战争。

可是丰臣秀赖并不了解德川家康的苦心,天下大名也不了解。他们以为德川家康很是愤怒,于是都来逢迎巴结,助兵讨伐丰臣秀赖,至此,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此时,德川家康的内心十分哀伤,他本不愿意打仗,如今自己已经七十有三,还要与黄口小儿刀兵相见,后世之人将如何评价?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了权力的统一,为了国家的和平,只能拖着一把老骨头跨上战马,奔赴战场。

很少有人能在众人眼中成为完人,要成就自己的天下大业,家康就必须承担起他人口中的“不忠”之名。在两者之间,只能尽量去调解缓解,但是不可能两全其美。两害相较,自然是要权其轻。

家康最终一战,开创了数百年的江户幕府。如果不敢担当骂名,战国之乱还要延续。

拿我国春秋时期来说,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不自量力,想接替齐桓公当霸主,但是,遭到了其他各国的反对。宋襄公发现郑国积极支持楚国做盟主,便想找机会征伐郑国出口气。

周襄王十四年,宋襄公亲自带兵去征伐郑国。

楚成王发兵去救郑国,但楚军不直接去救郑国,却率领大队人马直奔宋国。宋襄公慌了手脚,只得带领宋军连夜往回赶。等宋军在涨水扎好了营盘,楚国兵马也开到了对岸。

公孙固劝宋襄公说:“楚兵到这里来,不过是为了援救郑国。咱们从郑国撤回了军队,楚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咱们力量小,不如和楚国讲和算了。”

宋襄公说:“楚国虽说兵强马壮,可是他们缺乏仁义;咱们虽说兵力不足,可是举的是仁义大旗。他们的不义之兵,怎么打得过咱们这仁义之师呢?”宋襄公还下令做了一面大旗,绣上“仁义”二字。

天亮以后,楚国开始过河了。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国人白天渡河,这明明是瞧不起咱们。咱们乘他们渡到一半,迎头打过去,一定会胜利。”

宋襄公还没等公孙固说完,便指着头上飘扬的大旗说:“人家过河还没过完,咱们就打人家,这还算什么‘仁义’之师呢?”

楚兵全部渡了河,在岸上布起阵来。公孙固见楚兵乱哄哄地还没整好队伍,赶忙又对宋襄公说:

“楚军还没布好阵势,咱们抓住这个机会,赶快发起冲锋,还可以取胜。”宋襄公瞪着眼睛大骂道:“人家还没布好阵就去攻打,这算仁义吗?”

正说着,楚军已经排好队伍,洪水般地冲了过来。宋国的士兵吓破了胆,一个个扭头就跑。宋襄公手提长矛,驾驶战车,想要攻打过去。

可还没来得及往前冲,宋襄公就被楚兵团团围住,大腿上早中了一箭,身上还受了好几处伤。多亏了宋国的几员大将,奋力冲杀,才把他救出来。等他逃出战场,兵车已经损失了十之八九,再看那面“仁义”大旗,早已无影无踪。老百姓见此惨状,对着宋襄公骂不停口。

可宋襄公还觉得他的“仁义”取胜了。公孙固搀扶着他,他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得以德服人。人家受伤了,就不能再去伤害他;头发花白的老兵,就不能去抓他。我以仁义打仗,怎么能乘人危难的时候去攻打人家呢?”

那些跟着逃跑的将士,听了宋襄公的话,只有叹气的份了。

成大事者,无不深谙铁腕之道。家康的铁腕让他承担了一时的压力,却得到了后人的谅解;而宋襄公大讲仁义道德,不明白打仗就意味着你死我活,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大行不拘小节,大礼不辞小让。太阳的表面也有黑子,但并不影响它的光芒,我们身上有一两处缺憾,也是人之常情。

当青少年在做决定感觉犹豫不决的时候,可以把眼光稍微拉长一些,那样做出的决定也许是最有价值的。

追求满意的效果高于完美的过程

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俗语

德川家康在攻打丰臣秀赖的过程中,集结了各路诸侯,这些诸侯中,很多人对德川家康并不是心服口服,只是迫于家康的势力,不得已而前来助阵,这点德川家康清清楚楚,因为自己当年对丰臣秀吉就是这样。

1615年5月6日夜,大阪丰臣军召开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会上,凝重的气氛中,每个人都心事重重,思考着即将发生在明天——5月7日那场最终的决战。

由于决战前一天,大阪方已经在若江之战和小松山之战中损失了木村重成、后藤基次、薄田兼相等多名大将。

大阪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土佐兵团,也因在八尾之战中消耗过大而无法再担当重任,长宗我部盛亲本人心灰意冷,决定不再出阵。大阪城内人心浮动,军事会议已经相当混乱,众多武士人心惶惶。

真田幸村和毛利胜永两位主要将领找到当权者大野修理亮治长,提出最后的作战计划——全军在茶臼山到冈山口一代平行布阵,以真田、毛利两军为主力,正面突击德川军阵地,在消耗掉德川家外围兵力、使得德川家康本阵暴露之后,再由丰臣秀赖率军从大阪城中出击一举击毙家康,取得最终胜利!

这样的想法近乎异想天开,因为且不说大阪军是否能击败德川军的先阵、秀赖是否能亲自出马作战,即使如愿取下了家康和秀忠的首级,恐怕丰臣家也会因消耗过大而垮掉,更不必说再度夺回天下的控制权了。

但作为一代勇将,真田幸村对这一战术充满信心,而毛利胜永也做好了必死的觉悟。而大野治长此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接受了幸村的计划,安排丰臣军各路人马连夜出城布阵去了。

在家康方面,5月7日凌晨,家康和秀忠亲自来到大阪城南面的平野遥望战场。由于大阪城的护城壕沟和外围工事已经在和谈期间被拆除殆尽,大阪城已经无险可守,家康料定大阪军将在次日出城野战,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命令各路诸侯连夜出兵,于7日上午部署完毕,与丰臣军的阵营遥遥相对。

在随后的天王寺决战,丰臣秀赖大败,丰臣军大势已去。大阪城根本不能阻挡家康军的进攻,很快便被攻破。一代幼主丰臣秀赖、淀姬、大野治长等人在城内放火自杀,大阪丰臣家灭亡。

最后,在家康看来,协助他作战的这些大名们,无论怎样腹诽不止,面服心不服,他们毕竟壮大了自己的声势,壮大了自己的实力,这才是家康所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