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19374800000043

第43章 真正的智者与仁者——人生的境界(1)

人生写照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人的一生短暂到让我们来不及感慨,仿佛一霎那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惊鸿一瞥、昙花一现,正如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一样: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人的一生看似几十个春秋,其实不过是一声叹息之间就让我们的生命划上一个完整的休止符。

孔子是73岁死的,他说这样一段话的时候应当是他的晚年,也许是某天和弟子们探讨人生价值的时候有感而发。我们知道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对于这一段话南怀瑾先生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孔子说自己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要做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世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我们需要留心的地方就在这里。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有这样的修养是很难做到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也就是现代人所追求的自由。孔子怎么到了那么一大把年纪时才明白要自由呢。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比如我们看见邻居家的车子很好,衣服很漂亮就要拿来用。这个可以吗?当然是不行的。既要“从心所欲”还要“不逾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不逾矩才能使我们的心真正自由翱翔。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中国诗人刘大白,曾赋诗一首赞美人生三部曲:“少年是艺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

诗坛老将臧克家,写有一首小诗这样表现旧中国农民穷苦悲惨的生活:“儿子,在土里洗澡;父亲,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女作家尤今,则通过三辈人对饮料的不同喜爱来反映现代生活:“儿子喜欢汽水,他只尝甜味;父亲爱喝咖啡,这里亦苦亦甜;爷爷要喝白开水,因为它极淡极淡。”学者王鼎均,对人生三部曲更有其独特的体味:“上帝把幼小的我们给了父母,把青壮的我们给了国家社会,到了老年才把我们还给了我们自己。”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从绚烂归于平淡的过程。年少的时候喜欢出名——不是张爱玲也说过出名要趁早吗?少年都钟爱艳丽与繁华,喜欢一切新鲜刺激的食物,因为没有什么色彩能代表他们的意志和主张。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渐渐地喜欢浓郁而敦厚的色彩,因为那就像我们温和持重的性格一样。老了,才明白一切都不过是空,甚至自己的生命也会时常感觉到脆弱。这时少了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褪去了中年人的惆怅和幽怨,留下的是一颗通透的心灵。正像禅宗里所说的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个老人到了岁月的尽头也会像少年一样,是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白纸,所以世人常说老小孩。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此时的“白纸”绝不是少年时的空白,而是过尽千帆后的恬淡与豁达。这些就是我们许多人一生的时光掠影。

人生的三面镜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自我反省一番。答应别人的事是否很尽力地去做?和朋友交往是否很有诚信?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我是否认真去体会了?”南怀瑾说曾子在孔子的弟子当中属于比较鲁拙的人,不是笨,有点像今天咱们说的反应慢的人。曾子后来的学问很高,修养也很高,他作了《大学》,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很有功劳。

他这几句话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后世曾国藩每日都要反省自己,就是缘于此。曾子的这三点不容易做到,其实所有深刻的道理都是看起来很简单,然而等到我们要去实践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它的难度。

有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都做到了,平生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为人谋而不忠乎”,你答应给别人办的事情是不是能尽心尽力呢?恐怕如今很多人都做不到。有的人口头上大拍胸脯:“这个事情就包在我的身上了!”可是还没等茶凉了呢,人家转眼就忘记了答应别人的事。这样的人还不少见。或者是嘴上答应别人了,等到做的时候保留了几分力,大概心里根本就不愿意给人家做事,又不好意思伤害别人的面子,于是碍于情面答应了。结果没有办成,就是因为你不愿意出力。这个时候你还是把人给得罪了,因为你答应了做到却没有尽力。

第二条是关于与人相处的学问,诚信的重要如今大家都深有体会,而且孔子也说了很多名言警句,这里也不用多讨论了。

有人怀疑反省自己的作用,认为反省了半天也不见得能改变什么。其实,经过它的荡涤,就能让俗世纷纷扰扰的尘埃从我们心中流走。

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住在肯塔基西部的农场。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读《圣经》。

一天,他的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圣经》,但是我不懂得《圣经》里面的意思。我好不容易理解了一点儿,可是我一合上书便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圣经》能有什么收获呢?”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

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光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说完,他去房间里拿了一个水桶。老人说:“我不是需要一桶水,而是需要一篮子水。你能行的,你只是没有尽全力。”接着,他来到屋外,看着孩子再试一次。

现在,孩子已经知道用篮子盛水是行不通的。尽管他跑得飞快,但是,当他跑到老人面前的时候,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光了。孩子喘着气说:“爷爷,你看,这根本没用。”

“你真的认为这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竹条上面了。“孩子,这和你读《圣经》一样,你可能什么也没记住,但是,在你读《圣经》的时候,它依然在影响着你,净化着你的心灵。”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本心灵的《圣经》,即使我们未曾记住一句话、一个字,却依然会受益终生。因为,它会让我们的心灵如泉水般清澈、纯净。这就是反省的作用,它们就像是人生的三面明镜一样时刻照亮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负担轻轻地卸除,将丑陋等魑魅魍魉统统赶出我们心灵的家园。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

俗话说知足常乐,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过“知足者富”的话。但是人们的欲望往往很大,欲壑难填是常有的事。孔子在这里就是与人讨论这个问题。他认为一个真正刚强的人不是说脾气很大,也不是靠蛮勇之力,而是对人对事都没有什么欲求。所以我们常听老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

你想用金钱来贿赂我,没用,因为我不稀罕你的钱;你想用高官利禄来收买我,也没用,因为我同样对你的这些条件不感冒。一个人做到对什么都没有特别的欲求就不会害怕别人的要挟,因为他没有任何需要别人来施舍的。这种气度就是南怀瑾先生所说的“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

所以智者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只要有自己的喜好,一旦遇到自己中意的就要入套中。爱财的一见到金子就两眼发直;好色的见到美女就垂涎欲滴;喜欢附庸风雅的看到古玩字画就走不动路。因此,人要真的无欲还真难。

狐狸和狼是死对头,在动物王国中,它们一直在明争暗斗,渴望更高的位置和权力。但是狼比狐狸走运,狼被提拔了,而狐狸却什么也没得到。

怎样搞掉狼呢?狐狸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计策。

狐狸去拜见狼,诚恳地说:“狼大哥,过去我有对不起你的地方,是我错了,你一定要原谅我呀。”

狼见狐狸登门认错,心里得意,摆出大仁大义的样子说:“没什么,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咱们团结一致向前看。”

狐狸与狼倾心长谈,并积极为狼出谋划策,临走时,非要留下点小礼品不可。狼觉得也不能太不给狐狸面子,就收下了,反正狐狸也没有什么要求。

狐狸隔三差五来走动,每次来都带些礼品,不轻不重,狼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

有一天,狐狸对狼说:“现在羊和猪在争一块草地,羊跟我关系不错,你看能不能帮羊说句话?”

这件事狼是知道的,不是什么大事,就替狐狸办了,之后,狐狸拿了更多的礼品来感谢。

长此以往,狐狸求狼办的事也越来越多,当然礼品也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超过原则的范围也越来越远。

终于有一次,狐狸让狼办一件很危险的事,许诺事成之后定有重谢,狼不干。狐狸取出一个小本,上面记着狼每次受贿的时间、事由等,各种证据俱全,这些就足以毁掉狼的前程。不得已,狼答应再帮这一次忙,下不为例。

没有下一次了,狼东窗事发,将在狱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贪婪如同海水,你喝得越多越觉得口渴,最后你会让自己命丧于此而不自知。所以人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跌倒在自己的爱好上。被欲望所掩埋是很残酷的,而往往这种贪欲就像是人性的鸦片,你吸食的时候很过瘾,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坏处,等你想抽身而逃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而且戒也戒不掉。

无关山水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过去的人解释为一个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如果照此解释问题就大了,难道一个智者就不能喜欢山吗?南怀瑾先生对此表示怀疑,他认为孔子的意思应当是这样的:“智者乐水”,就是一个智者的性情会像水一样,很有流动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气。智者的气质应当是很飘逸灵动的。“仁者乐山”,山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一般是很稳定的,很稳健,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度。我们可以结合生活的经验看,一般聪明的人多半是性格开朗、乐观的,而且很活泼,很有水的气质。一个仁者的性格多半是像大山一样沉静,仁者的性格比较内敛、内向。

照此解释我们才能和接下来的两句连起来,感觉孔子说的时候是一气呵成的。智者动,仁者静。这句话也就很好理解了,如同上面所讲的,一个聪明的人性格就像水一样具有流动性,就是说这个人很灵活,像一条流动的小溪一样。仁者的个性就是大山的写照,他很宁静,不会像水一样灵动,但是他胸怀宽广。

有了这两句的理解才有下面的两句。“智者乐,仁者寿”,如同上文所解读的意思。一个聪明人他灵活通透,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因为他已经把这些看透了,看透了一切也就清楚了,所以就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想不开,因此他才会“乐”。仁者的性格因为像大山一样宁静安详,也像大山一样具有很博大的胸怀,一个人胸怀博大就会仁慈,对许多事不会吹毛求疵,很宽容。生活中那些长寿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是很豁达的人,没有事情是他需要斤斤计较,长久放于心头的,所以“仁者寿”。

在南老的解读下,我们终于明白孔子的真实意思,其实无关山水情,只不过要借助山水的秉性来表达人的区别。这样的解读才不会断章取义,更不会出现彼此解释不通、互为矛盾的现象。现在看来,通篇都是孔子在知人论世,这需要有很高的人生修为,还要有独具匠心的慧眼才能归纳出众生相。

时间如白驹过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一段是整个《论语》中最为动人的,很有哲学意蕴,意境也很美。

孔子有一天带着学生郊游去了,就像今天的踏青。走到一个地方,就拿今天的三峡举个例子吧,比如他们一帮人走到了夔门这个地方,孔子看着滔滔的江水心生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世界上的万物大概都是和时间一样吧,像眼下的江水,每天没日没夜地奔流,从来不会为任何人稍作停留。真是无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