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19374800000028

第28章 谁都想要的富贵:秉持正确的名利观(1)

莫让虚名累坏己身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论语·宪问》

根据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我们知道“谷”的意思是代表当时的俸禄。原宪问什么是可耻的事情,孔子说:国家社会上了轨道,像我们这一类的人,就用不着了,我们不必去占住那个职位,可以让别人去做了。如果仍旧占住那个位置,光拿俸禄,无所建树,就是可耻的。另外,社会国家没有上轨道,而站在位置上,对于社会国家没有贡献,也是可耻的。可是说得容易,要及时放下名利怎么那么容易呢?名利浓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谁不好名呢?然而死后怎知身后名?因为好名,所以也就有了沽名钓誉的人,这虚名真正累坏了不少人,古往今来少有人能真的摆脱名利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书生因为像晋人车胤那样借萤火夜读,在乡里出了名,乡里的人都十分敬仰他的所作所为。一天早晨,有一人去拜访他,想向他求教。可是这位书生的家人告诉拜访者,说书生不在家,已经出门了。来拜访的人十分不解地问:“哪里有夜里借萤火读书,学一个通宵,而清晨大好的时光不读书却去干别的杂事的道理?”家人如实地回答说:“没有其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要捕萤,所以一大早出去了,到黄昏的时候就会回来的。”

这个故事读来令人啼笑皆非,车胤夜读是真用功、真求知,而这个虚伪的书生真的好学到这种地步吗?在大好的天光下出门捕萤,黄昏再回来装模作样的表演一番,完全是本末倒置,“名”是有了,但时间一长难免不会露出马脚。靠一时的投机哗众取宠,这样的“名”往往很短暂,如过眼云烟,很快会被世人遗忘。那时,这位“名人”便也不再风光了。

追求名誉难免不被虚名所累,误了一生。

虚名能为人带来一时心理的满足感,也就使争名、争虚名的事常有发生。虚名本身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任何一个真正的有识之士,都不会看重虚名。为了虚名而去争斗,是人世间各种矛盾、冲突的重要起因,也是人生之中诸多烦恼、愁苦的根源所在。历史上多少悲剧出于争名夺誉,人们只看到了虚名表面的好处,却不知道,在虚名的背后,埋藏了多少辛酸和苦难,为了承受这么一个毫无价值的虚名,人们常常暗中钩心斗角,明里打得头破血流,朋友反目为仇,兄弟自相残杀,虚名之累,有什么好处?

忍对虚名,则要不受它的诱惑,脚踏实地地工作,力求不使自己背上虚名这种沉重的思想包袱。“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是这个道理。一有名气,争得了这份荣誉,必然要受到一些非难和妒忌,就要做好承受外界压力的心理准备。有时由于这种虚名的获得,使人缺乏冷静的心态,忘乎所以,而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一切都是虚的,不做进一步的努力,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所以说虚名害人,不可追逐,而应力忍对虚名的羡慕之心。

忍对虚名,就是要放弃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放弃虚名,不是笨人所为,而是智者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名声和荣誉面前应该采取忍让和放弃的态度固然不易,但是只要加深自身的修养,认识到虚名的害处,弃之有何可惜呢?

不要为虚名所累,那么在做人、做事中都要有意地把握进退的法度。

当进则进,一往无前;当退则退,明哲保身。不该自己出头的时候出头,为了出风头而出头;或者做事不想后果得失,只求虚名,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学,只会害人害己。

做好事,做实事,发自良心,顺应人情,利于众人,这是立身行事的基本尺度。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该留下的必然留下;不该留下的,欺世盗名,终会被时空湮没其声名。知此是一种知人知世的智慧,行此更是一种伟大的、超凡的人格。

为了名誉,无论成功失败,无论他人说法如何,无论境遇好与坏,自己都须稳稳地把握自己。

虚名是人心灵上的大包袱,让人没有一刻轻松,让人失去自我,让人失掉别人的尊重与承认,更危险的是贪慕虚名可能会成为对手的机会,到时受到的伤害有多惨重,却是无可估量的。

我们以赤子之身来此世界,当以赤子之心走过此世界,此为留取清白在人间。此无声名,亦无功利,然而这也是莫大声名,莫大功利了。所以,我们的先哲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事实上,人生的规则也正是如此奇妙,贪慕虚名、急功近利者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名誉;沽名钓誉,无所不用的人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红楼梦》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好了歌》,众生若是要“好”就要学着“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甄士隐在听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之后说了一段解词也正是此意: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有礼让才有良性竞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

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金有一句名言“为了正义的目的,我们要不择手段”,现代人断章取义,不看前面的前提,就抓住后面的半句话,这样一来就坏了,整个乱套了。对于维持一个良好的竞争有序的社会只有害处,没有丝毫益处。孔子认为一个君子不是真的“无所争”,而是“其争也君子”。什么意思呢?孔子举了一个“射”为例,古人讲“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我们从一些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射箭比赛,当然这个“射”字可不简单地代表射箭。古人就算是比赛也还要作揖,结果出来的时候,赢了的一方要说“承让”,输了的一方要说“领教”,这就是“其争也君子”的表现。现在很多人可不这样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谓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已经失掉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华。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民族的损失。

南怀瑾先生称孔子不是在简单地告诉我们和人比赛时说两句“承让”和“领教”,他不是要我们只讲究这些形式,而是要我们用正当的手段获取我们应得的事物,不是靠歪门邪道或者旁门左道。这种礼让的道德精神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他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但德国有一位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种的杰西·欧文斯,以证明他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

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

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过半米就可进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

他一再试跑,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跃。希特勒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有着湛蓝眼睛的雅利安种德国运动员走近欧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文和善意的笑容松弛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样的情形,用了一个小诀窍解决了困难。果然是个小诀窍,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杰西·欧文斯照做,几乎破了奥运纪录。几天后决赛,鲁兹·朗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些微之优势胜了他。

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昂扬的观众倏忽沉静。场中,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难挨的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

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举起鲁兹·朗的手朝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里。

杰西·欧文斯创的8.13米的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奥运会上荣获4枚金牌,被誉为世界上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帮助他赢得4枚金牌,而且使他了解,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所创的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继起的新秀突破,而这种运动员精神永不磨灭。

竞争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每个人的生命从孕育的那一刻起就是竞争的结果,任何幻想逃避竞争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就是竞争的结果,所以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就说出了一句震撼世界的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我们之所以被称为“人”,之所以自称是万物之灵长,就在于我们有区别动物性的一面。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和对手展开一场血腥的厮杀,那么我们还配叫“人”吗?而且有句话说不义之财转眼就要失去,为了这个不是靠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要赔上你整日灵魂不安,这是何等的不值得!只有凭借真的本事,依靠正当方法得来的东西才会长久。

谁都想要的富贵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