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诡计大全集
19374400000062

第62章 第五编 你能不能赚大钱:理财中的经济学诡计(11)

住宅楼盘“地中海阳光”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目前其市场销售的均价是每平方米约4720元。这份清单显示,“地中海阳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商品住宅成本是3946.61元。在3946.61元/平方米的成本价中,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楼面地价)701.61元/平方米,前期工程费是95.37元/平方米;房屋开发费每平方米1828.23元;管理费94.82元/平方米;财务费170.48元/平方米;销售费用(90%为媒体费用)160元/平方米;其他费用201.1元/平方米;税费695元/平方米。

在这份“成本清单”说明,政府在从房价收益中“赚了一大把”。政府从中的收益:一是土地权使用权取得费用(楼面地价)701.61元/平方米;二是前期工程费中的“可行性研究费”2元/平方米;三是房屋开发费的8.33%即152元;四是管理费中涉及政府的达50%即47.41元;五是税费695元/平方米。几项合计约1600元/平方米,超过了房价的1/3。此外,政府还要从购房人手中收取税费和房屋维修基金等费用。“政府可以说是房地产最大的赢家。”汪斌说。

房价暴涨中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地方政府对于“经营城市”“出售土地”的兴趣和冲动,为房地产与地方政府的结盟提供了可能。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土地征用、地皮出让、工程项目中的腐败行为,更成为这种联盟关系的黏合剂。

2008年7月24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半年GDP数据是6530.73亿!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3%,但还是低于国家10.4%的平均水平。多年来上海一直是全国经济的排头兵,这一罕见现象立即引起广泛关注。

以往房地产是拉动上海GDP上涨的功臣,2008年却拖了GDP的后腿。2008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低位运行,完成投资643.3亿元,增长有限为3.8%,增幅回落了2.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228.91万平方米,比2007年同期下降18.5%,同时新建住宅销售面积1070.3万平方米,下降22.4%。

一路飙升的上海房价2008年上半年也变得温和起来,商品住宅价格涨幅趋于平稳。从环比指数看,除2月环比下降0.1%外,3月和5月为持平,只有1月、4月和6月环比小幅上涨,分别上涨0.2%、0.1%和0.1%。上半年累计环比上涨0.4%。从同比指数看,涨幅呈现逐月回落走势,上半年累计同比上涨9.7%。据对样本楼盘销售价格的跟踪监测,各月价格环比持平的楼盘所占比重均超过90%,6月份达到96.9%。

房地产业尤其住房房地产业在上海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减弱,房地产投资对上海GDP的拉动作用减小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表示,房地产业占到GDP的6.6%和四分之一投资,直接相关产业达60个,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直接命脉。房地产低迷的销售已经影响到了地方财政和GDP增长。地方政府救市政策频繁出台,希望推动房地产市场回暖。事实上,地方政府已经成为楼市高烧不退、楼价节节攀升背后的最大推手。而房价是屡调屡涨、屡涨屡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步入了一个怪圈,只要政府一“调控”,房价就会持续上涨。

按照公开数据,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丰厚。其中,杭州市以创纪录的1200亿元夺魁。这一数据,来自于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近日一次会议上的表态。

上海有望夺得第二名。地产代理机构易居(中国)根据上海市规划国土部门的公告统计,2009年上海已成交土地991.29亿元,加上预计年底还将成交的几块工业仓储用地,可望创造超过992亿元的土地收入,是2008年的约2.48倍。

随着北京市2009年最后一次土地拍卖会闭幕,北京市2009年招拍挂的经营性用地收入,最终定格在922.7亿元。这也确保北京稳获年度卖地收入的第三名。

如果地方政府继续靠出卖土地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地方政府靠卖地获取利益,地方政府注定是房地产的最大开发商,房价将会越来越高。

为什么面粉贵过了面包

由于国家垄断了一级土地市场,开发商要通过公开竞价而定价的方式买卖土地的使用权。但由于竞价使得土地的价格高过了楼房的价格,面粉贵过了面包。开发商为了等土地升值后开发或转让,囤地就成了一些开发商的生财之道。

北京最繁华的地段之一的东三环长虹桥,在房价飞涨的时代,竟成了“炒地皮”的战场。而与这块地联系在一起的炒家,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该地块于2005年被李泽楷旗下的香港盈科大衍地产有限公司(下称盈大地产)以5.1亿元人民币拍得。

而该地合同开竣工日期为2006年9月20日和2008年3月31日,但盈大地产并未按照规定日期完工,却在2009年8月底以1.18亿美元转让给了瑞安建业,盈大地产因此获利近3亿人民币,其利润接近六成,普遍高于一般项目的毛利润。

面对外界的质疑,盈大地产负责人表示,盈大地产于2007年7月开始前期施工准备及土地开挖工程,并未将项目闲置,之所以开工后进展缓慢,一方面缘于建筑设计及审批花费的时间超出预期,另一方面,因为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项目被迫暂缓。

但事实上,盈大地产拿地后近三年时间对该地块并无大的投入,而该地块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不断升值,转手销售后为盈大地产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盈大地产拿下该地块,却不开发,反而直接从囤地中获取暴利,李泽楷将香港公司囤地等升值炒地的操作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潘石屹表示,中国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囤积土地不盖房子,反而在倒卖土地,“养鸡的不如倒蛋的。”他举例说,几年前,两家开发商同时拿下同一地段的两块土地,一家开发商建了房子,卖出房子后发现没有赚多少钱;另外一家开发商囤着地,什么都不做,最后把土地卖给别人,赚的钱是第一家开发商的几倍,如此循环往复,在房地产界,少圈地的反而成了另类。

开发商通过囤地慢慢开发,利润是十分可观。某房地产网站公布的53个项目中,有35个项目楼面地价在千元以下,其中最低达到了56元/平方米。而其中报显示,2009年销售均价约6000元,土地成本不到售价的17%,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的上涨,土地成本的比重更小,而这也将进一步扩大销售的利润。

根据1999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政府将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属于闲置土地。2年不开工的,政府也要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但一些房地产企业与政府躲猫猫,实行分期开发,一边开发,一边坐等升值,时机成熟再开发,而此时房价也跟着上涨,利润大增。有数据显示,1998-2008年全国范围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面积达到31.3亿平方米,而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土地开发量仅为19.4亿平方米,仍有近40%的土地滞压于发展商手中。

开发商热衷拿地,开发缓慢,坐地生财之道已经不是个例。在囤地的暴利诱惑下,吸引着大批的“类李泽楷”房地产企业在全国行动。据统计,仅全国排名前十的房企的土地储备,储地最多的可供30余年开发。SOHO总裁潘石屹更是石破惊天地说,现在有些房地产囤地够开发150年。

吉林省长春市的土地市场上,最近突然杀出了许多新买家。可是坐下来竞拍时,人们发现,那些举牌的竟然都是熟悉的老面孔。所谓的新公司,不过是地产大鳄们换了个“马甲”而已……

与万科叫板50轮,把地价从4.8亿叫到了10亿,10月15日长春市柴油机厂地块竞拍现场,一家名为广州三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买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在人们纷纷猜测这家陌生公司的来头时,有开发商在网上爆料,广州三银原属“保利系”。保利地产长春公司因有项目拖欠土地出让金,按长春市国土资源局规定,不得参与新地块竞买,所以才以广州三银的身份参与竞拍。

加大土地入市力度,住宅用地供应量再创新高。开发商拿地较为积极,成交量同比大幅增加,“地王”现象频出。“地王”频现却迟迟未见平地起高楼。

囤地在给房地产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却是以剥夺广大购房者的财富为代价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不能做到物尽其用。土地越来越珍贵,这些资源,应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土地由一些大公司垄断,所需用地的人又拿不到土地。

一些房地产企业不在乎经济周期,看中的是长远房价上涨趋势,敢于囤地。“囤得久,炒地更赚钱”。坐等升值再开发或卖掉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喜欢的开发方式。央视《经济半小时》除了报道盈大的个案,还前往北京的大兴17号地皮,当地一片荒凉,没有丝毫动工的迹象,该地皮在2007年12月由华润集团旗下华润置地投得,到2009年12月便快到两年的“收回期限”,节目质疑发展商未必能在余下短短两个月内动工。

“面粉比面包贵”的房地产怪圈何时能够纠正。武汉加大了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根据造成土地闲置的不同原因,采取延长开发建设时间、改变土地用途、进行土地置换、政府招标拍卖、依法收回并纳入土地储备等各类办法,对闲置土地积极盘活,增加住房市场的有效供应量。

囤地进一步推动房价高涨,穷人更买不起房。中国的土地资源本来就很紧张,一些大公司囤积土地,本应要拿来开发房地产的土地,闲着不开发,没有那么多房子投向市场,导致房屋供不应求,价格愈来愈高。

为什么房子比爱情价更高

现在的北京城里,漂亮姑娘个个都早早的名花有主了。想想也是,年轻人都讲究现期消费,谁等到30岁以后再结婚?可是一些大学的博士、硕士们却个个形孤影单,孑然一身。为什么?很简单,你没有房子谁跟你受那份窝囊罪?大款自不必说,就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得先贷款买房,才有可能赢得美眉们的芳心啊。此种局面,不能不使得多少男人开始大发感叹:“爱情诚可贵,房子价更高。”

“有房才有家”,这是许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但是,随着房价步步攀升,买房子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越来越难。大部分未婚的年轻人事业刚刚起步,即使有两倍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吃不喝也要20多年才能买房。对于未结婚的男方来说,女方对房子的要求直接绑架了婚姻。

有位女青年把男人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有房有车无房贷;二是有房有车有房贷;三是无房无车无房贷,但是马上就能有房有车有房贷,属于现金储备的那一类;四是无房无车无房贷,但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有房有车有房贷。对第一类男人,可以马上谈婚论嫁,二、三类可以考察之后谈婚论嫁,第四类免谈。

26岁的凌东上个月刚搬进江北区观音桥电测村122号,与同事合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每月房租300元。“之前的房子要450元,现在又省下一笔开销,可以早点存够钱买房了。”搬完家后,他高兴地给在贵州的父母打电话。

凌东和女友是老乡,高中时就开始谈恋爱。大学时两人一起考到重庆,毕业后,他在一家大型地产公司做营销,月收入约有4000元。女友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一个月有1000多元。

工作没多久,两人便商量着结婚,但女友和家人提出了条件:必须先在重庆买房。凌东说“其实以我的条件,5年内恐怕都买不起房。”

“我家里根本拿不出钱帮我们,而靠我们自己的收入买房又太不现实。”他说,当时他怕失去女友,答应在3年内买房。但过了两年多,他存折里还只有两万多元。为房子,两人吵了无数次架。

两个月前,两人8年的感情终于走到尽头,女友和一个重庆本地有房的男子迅速结婚。

“没有房,8年的感情有什么用。”凌东说显得很无奈。

没房就不能结婚,当今,一些女生把房子作为结婚的首要条件和压倒性要求,至于以往人们看重的能力、相貌等等都统统让位了。

2007年底,房地产商冯仑提出“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冯仑说:“年轻女孩,没有房子嫁不嫁?90%的女性是不嫁的。所以说,未婚女青年推动了房价上涨,这具有很浓的中国特色。”他认为买房应限制在35岁以上,他认为房价上涨跟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结婚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有房,至少要交得起首付。如果政府强制规定35岁才能买房,将降低对住房的需求,从而降低房价。

从冯仑的“未婚男女的同居以及女方的适度施压,是房价的隐性推手”到“丈母娘找女婿谈谈,需求量就‘刚性’了,而且是特钢需求”。他们认为中国房价的推手,其实不是个人,而是婚姻需求,是男女要住在一起,就得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