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拿着这个问题去问当今最有名的经济学家,他给出的答案或许是建议比尔盖茨选择计算机行业,——因为这使他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面对一切还未发生、比尔盖茨仅仅是一名大学生的状况下,有谁能够预测到他会成为首富?谁有能预测到假如他投身到军工业不能成为首富?
完全理性显然不够现实,回到职场话题上,要想将来不后悔,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在作出选择决定之前尽可能了解足够多的信息,通过掌握丰富的信息让自己实现最大可能的理性。
为什么有人要先吃好苹果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困惑:两箱苹果,一箱是又大又鲜,另一箱由于放得久了,有一些已经变质了,问先吃哪箱,即先吃好的还是坏的?
最典型的吃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从烂的吃起,把烂的部分削掉。这种吃法的结局往往就是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烂苹果,因为等你把面前的烂苹果吃完的时候,原本好端端的苹果又放烂了。第二种是先从最好的吃起,吃完再吃次好的。这种吃法往往不可能把全部的苹果都吃掉,因为吃到最后的,烂苹果实在是烂得没法吃了,就都给扔了,形成了一定的浪费。但好处是毕竟吃到了好苹果,享受到了好苹果的好滋味。这道题当时在于测试回答者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人。按照当时的测试点:前一种吃法的人是悲观的人,后一种是乐观的人。
通常喜欢第一种吃法的人,觉得第二种吃法容易造成浪费。喜欢第二种吃法的人,觉得享受好苹果的味道更要紧,扔掉几个烂苹果不算什么。
两种吃法,各有各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究竟先吃哪个苹果,对个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在其行为背后,却别有一番深意。而经济学上的理性人更愿意采取第二种吃法。吃苹果不同于吃饭,不是为了果腹,而为了品尝其味道,吸收其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先吃好的比较理性。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这种吃法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少一些。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要面对“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可能小到吃哪箱水果、穿哪件衣服,也可能大到是该读研还是工作或者留学,是嫁个自己爱的还是更爱自己的?……选择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2000年,在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工作得如鱼得水的曾子墨,意外得到凤凰卫视咨询台主播的机会垂青。两个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绝好的机会,却成了曾子墨人生的大难题。从常春藤盟校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后就直接进入摩根斯坦利的曾子墨,已经先后在纽约总部及香港分公司参与完成超过700亿美元的企业收购及公司上市项目。然而,曾经将投资银行认定作为一生的职业选择的子墨,却还是对凤凰主播的职位有了动摇。
“如果子墨能被克隆就好了,哪怕只克隆出来一个子墨也行!”
“这里就像你的家一样,如果你在香港做得不开心,随时回来!”
……
连公司的运营官都打赌,子墨一年半载后一定还会回来。但再三思虑之后,毫无新闻采访经验的子墨,还是选择回到香港,在凤凰卫视咨询台开始了自己的主播生涯。并借助自己的财经专长,很快成为凤凰财经第一女主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曾子墨在摩根斯坦利与凤凰卫视之间犹豫,而更多的普通人的选择或许没有那么诱人,但同样纠结且不知所措。每个人心里面似乎都有两个小恶魔,对于不同的选项有着不同的支持理由。而我们却需要在两个小恶魔的斗争中,最后决定谁胜谁负。
选择的内容决定选择的结果,选择决定我们的生活状态。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你的今天是你的昨天决定的,你的明天将由你的今天来决定。
在你的人生中,因为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你曾经错失过多少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你可以洞悉未来,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你能够预见未来,你又能否把握机会?有什么股票你应该卖却没有卖?有什么商品你应该买却没有买?有什么机会你应该把握而又错失?你一生中又能遇到多少机会呢?这个时代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选择当前,请注意理性。
为什么不看电影更快乐
有一位老人退休后,迷上了古董。他专注于收集各种古董,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无论花多少钱他都要设法买下来。
有一天,老人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器。他花了很高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老人把瓷器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
谁知,老人上了年纪,瓷器绑得并不牢靠。在骑了一段路之后,瓷器“咣当”一声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摔得粉碎。老人听到瓷器摔碎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继续往前骑。
这时,路边有几位热心人连忙喊住老人:“老人家,你后座上的瓷器摔碎了!”老人停下车,很淡然地说:“恩,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既然摔碎了,那就不要了。”说完,老人骑车迅速消失在人海中。
老人的反应令人吃惊,常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从车上跳下来,对着已经化为碎片的瓷器捶胸顿足,甚至扼腕痛哭。但是,瓷器已经摔碎,所有的痛苦都无法挽回这个事实。捶胸顿足只会增加更多的伤痛,老人正是认识到了这点,才会选择理智的离开。
老人的行为,非常符合经济学家对“人”的认识。在经济学家眼中,人都是理性的。所有人都是“理性人”,这是经济学家研究人类行为时的基本假设。经济学家认为人的理性,是一个人能够权衡成本与收益,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个理性人能够在既定约束环境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人总是会最大限度地追求效用和满足感。
老人选择默默离开,显然是理性的行为。瓷器已经碎掉,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让它复原。这种业已发生的成本,已经不能无法收回,经济学上将这种成本称为沉没成本。面对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理性的选择是将其视为没有发生。
不过,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很难做到理性。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都会有投入,不管前期的投入能不能收回,是否还有价值,在做出下一个选择时,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这些。于是,前期的投入会把我们牢牢定在原来的道路上,无法做出新的选择,而且前期投入越大,我们越难取舍。
比如,你花了50块钱买了一张晚上的电影票。不想临出门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你该怎么办?如果选择放弃,你损失掉了50块钱;如果执意要去看电影呢?那你不仅需要来回打车,还可能面临被雨淋湿,甚至感冒发烧,最终还要上医院看病等一系列的额外成本。面对已经投入的50块钱,这时,理性的选择是放弃这场电影。因为这50块钱已经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你没有必要为了这50块钱投入更多的附加成本。
对于个人而言,做出理性选择和决定是为了个人的自身利益。不过,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进行理性的选择。比如一个歌迷,明知道花100元就能买一张演唱会的门票,而他仅仅因为喜欢歌星偏要掏1000元买一张票。这种行为并不符合经济人理性原则,因为按照经济人理性原则,他多花的900元是没有意义的。
很多人对于打牌赢来的钱,很乐意将其消费掉。而对自己辛苦赚来的薪水,人们往往舍不得消费,而要将它存起来。这看起来很正常,也符合人之常情,不过却是不理性的行为。从理性的角度看,不论是打牌赢来的钱,还是自己工作所得的薪水,货币的经济价值是等同的,二者的效用是一样的。
再比如,在商店进行打折的时候,对于降价金额一样的同类商品,人们往往愿意抢购降价幅度最大的商品,而不考虑自身的需求。比如商场里有两种空调,一种是适合小居室的小型空调,售价在2500元,还有一种适合较大空间的立式空调,售价为3000元。为了促销,商场将这两种空调都统一降价到2000元出售。尽管许多人家里的空间更适合小型空调,但大家还是乐意去抢购那种降价幅度更大的立式空调,而对降价幅度较小的普通小型空调懒得问津。
虽然大部分人刚买回去时,都觉得占了很大便宜。不过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大空调与自家的空间格格不入。大空调不仅占空间大,使得原本不大的房间更显拥挤,而且大空调的耗电量要远高于小空调,无形中更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于是,非理性的选择大空调,并没有让家庭的幸福感更多,反而平添了更多的烦恼。